APP下载

林业有害生物灾害的社会化防治探索

2014-02-15贾丽萍

云南林业 2014年1期
关键词:专业队社会化林业

□ 贾丽萍

林业有害生物灾害的社会化防治探索

□ 贾丽萍

玉溪市经过十多年的积极探索,在防治林业有害生物灾害中,率先在澄江县推行公司化防治、招投标治理;在全省首推防治施药人员上岗资格证制;在易门、江川等县积极探索防治“双合同”制,防治专业队应运而生,形成了林业有害生物灾害防治的社会化服务机制。实行专业化防治后,全市林业有害生物灾害发生面积大幅度下降,为森防体系建设找到一条新路。

社会化防治的主要组织形式

防治公司。指独立于森防机构和森林经营主体之外的社会化组织,由单位、集体或个人组建,具有一定的防治能力、技术水平、防治作业资格和资金保障。防治公司承包防治,实行招投标制、监理制、成效评价验收制的运行方式。按国家林业局森林病虫害防治总站发布的防治公司标准,防治公司分为甲、乙、丙3个资质等级。

防治专业队。指单位、集体或个人组建,具有一定防治能力、技术水平、具有参与防治作业资格的相对固定的临时性防治组织。防治专业队一般规模较小,人员在20多个,设备简单,适宜对家户、家庭合作林场开展防治服务。条件成熟后,可在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登记注册为企业法人,积极向防治工司过渡。

以乡镇为单位的专业承包队。采取县和乡镇“双合同”管理形式,即由县、乡镇林业主管部门积极帮助林权单位筛选专业防治队或承包专业户,林权单位与施工队签订防治承包合同,县森防站、乡镇林业站联合与专业队签订相关协议。

社会化防治的效果评析

控灾减灾效果较好。通过专业化管理和绩效承包防治,明显提高了林业有害生物防治成效。

澄江县2006年率先开展公司化承包治理松小蠹虫,防治林业有害生物,由县林业局负责招标邀请有一定防治经验的澄江县森缘林业服务公司采用生物药剂防治,1年后,治理区云南松梢头受害率明显下降,林内受害死亡云南松明显减少;2年后,枯死率为0,有虫株率降到3%以下。

易门县实施松小蠹虫综合治理时,严格实行“双合同”管理制度,小蠹虫受害面积逐年下降,虫口密度大幅度降低,重灾区虫口密度下降了70%,重度危害转化为中度危害或轻度危害。生态区位重要、林分价值高的蠹害区树干逐年恢复正常生长,单株有虫梢率下降为轻度以下,有效控制小蠹虫的扩散蔓延危害。

红塔山自然保护区自实施松专业队小蠹虫综合治理工程以来,东风水库南北两岸危害程度在不断下降,特别是东风水库北岸受害程度已由中度转为轻度,虫口密度急剧减少,蠹害指数明显下降,树木生长日趋正常,防治成效十分显著。

红塔区、江川、元江、华宁县通过专业化防治松小蠹虫后,也达到了控灾减灾的防治目标。

社会化防治的优点

玉溪市探索社会化防治林业有害生物,形成了一套初步可行的运行机制,各区县制定了招投标、监理、验收等工作程序及文件样本,积极探索承包防治收费项目和标准,促使社会化防治有序进行。一是将森防站从繁重的防治任务中解脱出来,使森防站能更好地发挥其技术指导和检疫执法的作用。二是施工方通过自己的管理机构进行严格的组织和管理,能够按时、按质开展施工作业。三是专业施工作业人员综合素质高,人员相对固定,防治质量提高。四是提高了防治工效,能够在指定时间内按时、按质、按量完成施工作业。五是专业队防治优于群众防治,有承包合同的约束,施工责任心比较强。六是农药配置,药械使用科学合理,可有效降低成本。七是便于林业主管部门管理,有利于普及无公害防治理念,克服了盲目用药、浪费农药、污染环境的缺点。

存在的问题

社会化防治林业有害生物是新事物,组织形式还很不成熟,还存在着许多不足和问题。一是专业承包的内容较单一,“重除治轻预防”,防治服务市场发育不完善,多半是以应急救灾和限期除治为主。虽然也有防治公司承包宜林荒山、荒地、退耕还林工程造林的管护工作,但没有包括监测、普查,预防、管护等一整套的防治内容。二是防治专业队和专业户目前在技术、设施等方面的条件还不十分完备,缺乏专用的交通车辆。三是林业有害生物防治服务管理体制机制还不完善,服务机构的资质管理、市场准入制度、监理制度、收费和验收标准等还处于研究探索阶段,服务行为还不够规范。各级业务主管部门还没有形成一套科学、合理、有效的管理办法,尤其是在资金扶持方面,还没有一个明确的规定。四是服务效果重眼前轻长远,忽视社会综合效益的结合,只注重当年效果,没有制订系统的、长远的发展规划,很难把眼前处益与长远利益、局部利益与全局利益,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紧密结合起来。

几点建议

1、防治专业队伍从体制上应当相对独立,向专业化、市场化过渡,这样有利于专业队的存活和发展。

2、根据广大林农群众的需求,不断延伸服务领域,做大服务规模,提升服务档次。打破行业和区域限制,大力发展区域性甚至跨境的林业社会化服务组织,不仅承担林业有害生物防治任务,还可以拓展种苗培育、造林开发、产品营销、售后服务等业务。

3、专业化防治组织除承包病虫害治理工程外,还应承担起地的林木病虫害监测和普查任务,负责日常林木管护和预防等一整套工作。专业队还可以兼顾造林设计、种苗调运、工程造林和工程管护等多项林业有偿服务项目。积极创办科普示范基地、种苗繁育基地、天敌繁育基地等生产流通实体。

4、根据防治任务量组建专业队。药械、库房等设备和人员的数量应与任务量相匹配。对防治任务较小的区县,应组建区县级防治专业队,对全区县的防治

工作统筹负责。对防治任务量大的区县,应采取区县和乡镇两级专业队相结合的形式。

5、林业主管部门应当加强对防治专业队伍的组织和管理,从责任制、施工作业人员的培训与审批,资金的筹集和使用、物资设备的使用和保管、施工质量的检查和验收等方面制定出一套科学可行的管理方法。实行鼓励钻研技术的激励制和严格的岗位责任制,做到从业人员持证上岗。

6、各级科研和管理部门要紧密结合生产,制定更多更好符合生态建设要求和基层需要的先进实用技术,促进防治服务组织的技术规程和管理规范化、标准化。

7、实现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统一是社会化防治组织应该承担的责任。注意用药安全,严格控制化学防治,大力提倡和推广生物防治,以减少对天敌和环境的污染,维护生态平衡。

8、防治服务组织所需要的资金,主要通过开展服务逐步扩大自身积累。财政部门应根据实际需要,支持集体服务组织的设施建设。市、区县和乡镇各级政府在防治专业队组建初期应在资金方面给予扶持,从政策上给予支持,尤其在有偿服务方面应当有一个明确合理的规定。

9、充分利用网络、电视、报刊等多种载体,向全社会宣传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工作的长期性和艰巨性,充分调动社会各界的支持、参与防治服务休系建设的积极性,营造全社会齐抓共管的良好氛围。

调查油茶病虫害(配图)

栏目编辑/何锐

猜你喜欢

专业队社会化林业
欢迎订阅《林业科学研究》
对建设水域救援专业队的思考
牵手校外,坚持少先队社会化
《林业科学》征稿简则
《林业科技》征稿简则
关于组建消防救援潜水专业队的思考
land produces
行政权社会化之生成动因阐释
从盐山县实际出发,大力推进农作物病虫害专业化防治
盐山县病虫害专业化防治的问题和经验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