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区域地理答题技巧

2014-02-14卞文洲

高中生学习·高二版 2014年1期
关键词:玉门区域资源

卞文洲

近年来,高考试题中中国区域地理内容所占的比重越来越高,考试的形式通常以区域为背景,综合分析区域特征为主,特别是分析自然要素的相互联系、自然要素与经济要素之间的联系、探寻区域发展的最优化模式等。正确解答区域背景的地理试题,要掌握区域定位的方法、学会分析区域特征和熟悉探讨区域问题的方法。

一、掌握区域定位的方法

例1 读我国四个区域图,回答(1)~(3)题。

(1)关于图中山脉的说法正确的是( )

A.①图所示山脉在地形地势的分界上与太行山相似

B.②图所示山脉位于黄土高原

C.③图所示山脉是我国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的分界线

D.④图所示山脉是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界线

(2)图中山脉平均海拔最高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3)山脉两侧生产活动(种植业和牧业)差异非常大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解析 根据图中经纬度和河流,综合判断①雪峰山,②贺兰山,③巴颜喀拉山,④秦岭,所以①图所示山脉在地形地势的分界上与太行山相似(都属于地势第二三级阶梯的分界线)。图中四山脉只有巴颜喀拉山位于青藏高原,所以平均海拔最高。四山脉中贺兰山是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分界线,所以它是东西两侧生产活动差异大,东部的宁夏平原以种植业为主,西部以畜牧业为主。

答案 (1)A (2)C (3)B

点拨 区域位置决定着区域的自然环境,影响着区域社会与经济的发展。从解答各类地理试题的过程来看,区域定位就是解题的门槛。中国区域常用的区域定位方法有:第一、根据经纬度准确定位,它要求我们掌握90°E、120°E、30°N、40°N所经过的地形区、河流等地理事物和现象,这些经纬线附近的地理事物和现象往往是各类考试重点考查的内容。第二、根据地理事物的相对位置和地形轮廓特征推断,如新疆的“三山夹两盆”、黄河干流大致呈“几”字形状、海河“扇形”水系、横断山区的山河相间的地形地势等。第三、根据重要的地理数据确定空间位置,如青藏高原平均海拔为4000m以上、我国陆地最低处吐鲁番盆地的艾丁湖面海拔为-155m、珠穆朗玛峰海拔8844.43m。

二、学会分析区域特征的方法

例2 读塔里木盆地示意图,回答(1)~(2)题。

(1)图中绿洲地区土壤次生盐渍化原因叙述正确的是( )

河流

A.湖泊干涸,盐类物质沉淀

B.地形封闭,补给水源减少

C.过度灌溉,盐分地表聚集

D.气候变化,冰川加速融化

(2)该区域绿洲和绿洲周围地区提出了“多途径解决能源、压缩农田面积、推广滴灌技术、进行生态移民”四大措施,其目的是( )

A.多途径解决能源问题,开发丰富的油气资源

B.压缩农田面积,提高粮食单产

C.推广滴灌技术,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

D.进行生态移民,加速区域城市化

解析 次生盐渍化是人类不合理的生产活动导致的,所以该区域过度灌溉,地下水位上升,盐分在地表聚集,形成次生盐渍化。地形封闭,补给水源减少,湖泊干涸,盐类物质沉淀产生的不是次生盐渍化。多途径解决能源,不是为了开发丰富的油气资源,而是为了减少樵采;压缩农田面积,不是为了提高粮食单产,而是实现退耕还林还草;推广滴灌技术,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减少浪费;进行生态移民,不是为了加速区域城市化,而是减少人口对环境的压力。

答案 (1)C (2)C

点拨 分析区域地理特征首先要抓住影响该区域的主导因素,归纳出该区域最具特色的特性,如中亚深居内陆,距离海洋较远是最具特色的特征,它导致降水稀少,气候干旱,植被以草原、荒漠为主,河流多为内流河或内流湖,农业生产类型以灌溉农业和畜牧业为主等。

其次是要建立知识内在的联系,形成知识网络。一般来说,对任何一个区域都可以建立一个知识结构的模型,它包括地理位置(经纬度位置、海陆位置)、自然地理特性(地形、气候、河流和资源)、人文地理特性(人口、城市、农业、工业、交通)。而各要素之间又可以建立次一级的知识模型,如自然地理特性中的地形、气候、水文、植被、土壤、自然带等要素的特征及各要素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和相互渗透的关系,各要素之间的的相互关系可归纳如下:

人文地理特征主要是描述和分析世界区域的人口增长与分布、宗教与民族、工农业生产的区位和地域分布、区域的经济结构(工农业生产特点、交通与运输、商业与城市、旅游)、区域内的差异、区域生产力布局因素的变化等。一般来说,首先要掌握影响某一类经济活动的共同因素(区位),如影响农业生产活动有气候、地形、土壤、水源、市场、交通运输、政策等;其次就是要根据区域具体的地理环境,找出影响某一类经济活动的主导因素,并正确认识区位因素的发展和变化。

再次要比较区域之间存在的相同性和区域差异性,通过比较,一方面可以升华对区域的特征的认识,另一方面可以进一步理解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

三、熟悉探讨区域问题的方法

例3 根据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玉门是甘肃省酒泉市管辖的一个县级市,因拥有中国第一个石油基地而闻名遐迩,被誉为中国石油工业的摇篮,1957年建成全国第一个石油工业基地,1958年为了服务油田发展,原玉门县从玉门镇(现为玉门新市区)迁至老市区,与玉门石油管理局合并为地级市。2003年玉门市政府驻地迁址获得批准,并付诸实施,同年玉门油田酒泉生活基地在酒泉市新城区奠基。

材料二 玉门市在甘肃省的位置和玉门市图。

(1)流经玉门的昌马河是疏勒河(甘肃省河西走廊三大内陆河流之一)上游,该河先后建成昌马引水枢纽、双塔水库等水利设施,简要评价水库建设的作用。endprint

(2)玉门老市区人口最多时超过10万,现在不足3万,分析玉门老市区衰落的原因。

(3)玉门风能资源丰富,市政府决定把玉门打造为西部陆上三峡,你是否赞同,并简要说明理由。

解析 (1)该流域内建立水库主要是为了合理利用水资源,能够对水资源进行统一调度,并利用该地落差发展水电;有力的促进了该流域的经济发展。其弊端主要是上游地区可能会导致蒸发加大,另外渗漏也比较严重。(2)甘肃衰败之城玉门是因油而聚,因油而散;此外还可以从环境污染,行政中心的迁移,交通和水源等方面分析。(3)是一个开放的试题,如果赞同主要从风能资源丰富、用地广阔,带动区域经济发展等方面回答,如果不赞同主要从距离市场远,资金缺乏、技术缺乏等方面回答。

答案 (1)一方面,调节流量的季节分配不均,为灌溉农业提供水源,统一调度流域内水资源的分配,开发疏勒河流域水能资源,有力的促进了该流域的经济发展。另一方面,库区蒸发量、渗漏量增大;下游水量减少,导致生态恶化。

(2)由于老市区石油资源的枯竭,开采量减少;石油的开采与粗加工导致环境污染严重;行政级别的调整和行政中心的迁移而导致人口减少;玉门新市区交通便利,水源充足,使人口不断向玉门新市区迁移。

(3)赞同,该区域邻近冬季风风源地,风力强,时间长,同时,位于河西走廊,狭管效益强,再加上地形平坦,植被稀少,对风力阻力小,风能资源丰富;土地资源丰富,租金便利;风电站的建设,可以带动区域社会经济的发展。

不赞同,该区域位于西部,经济落后,远离市场;区域资源短缺;技术力量薄弱等。

点拨 探讨区域问题就是要运用判断、归纳、演绎、比较、概括等方法论证地理问题。在认识区域特征的基础上,要能发现区域问题,对区域的资源利用状况和生产活动进行评价,并提出解决区域问题的对策和预测区域发展的前景。组织答案时一定要用辩证的观点看问题,如区域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随着社会、经济、技术等因素的改变而改变的。如船舶作为交通工具被广泛使用后,长江中下游平原稠密的水系不再成为人们交往的阻碍,反而为扩大交通联系提供了天然水道。就每个区域本身而言,要针对区域发展的资源优势和主要限制性因素,采取相应措施加以开发利用。如果矿业城市在资源衰退之前或资源的高产稳产期,利用工矿业积累下来的资金、技术、人才等,滚动式带动其他行业和第三产业的发展,逐步把重点转移到培育非矿资源型支柱产业上,减少对资源的依赖度,就能顺利地实现城市经济的资源接续和产业接替。这样,在矿产资源走向衰竭之前,城市经济已有新的经济生长点和支撑点,仍能保持旺盛的生命力和经济活力,顺利地跳出一般矿业城市的生命周期,在较高的起点上,对城市的自然资源、经济资源、社会资源、人力资源进行优化与重组,开始另一种职能意义上的新生,从而获得矿业城市经济的持续发展。

下面为“我国某城市及周边地区示意图”(海拔:m),右图为该城市的气候图,读图回答1~3题。

1.该市最可能位于( )

A.四川 B.山西

C.黑龙江 D.福建

2.2013年冬季该区域降水比常年偏多109%,2014年春季最可能出现的现象是( )

A.春旱 B.春涝

C.影响冬小麦生长 D.土壤盐碱化加重

3.图中城市快速发展时最突出的自然因素是( )

A.地形平坦 B.河流交汇

C.雨热同期 D.矿产资源

4.关于甲、乙两地形区地质作用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甲地降水丰富,流水作用显著

B.乙地形区的形成以外力作用为主

C.乙地形区东南边缘谷地的发育以流水侵蚀为主

D.乙地形区中部谷地多为冰川侵蚀而成,呈“V”状

5.关于甲、乙两地形区能源情况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甲地有丰富的水力资源

B.乙地有丰富的地热和太阳能资源

C.乙地太阳能资源非常缺乏

D.甲地各种常规能源缺乏

甲图为我国某区域图,乙图为甲图中山地的气温、降水与高度的关系。回答6~7题。

6.乙图年降水量最多的地点的海拔及气温年较差约为( )

.如果在A河段建立大型水电工程,可能会造成的环境影响是( )

A.明显减少河流的年径流量

B.显著增加河流泥沙的下泄量

C.降低库区地下水位

D.增加地质灾害发生的频率

读安徽省各个地级市人口构成状况和主要矿产资源分布图。回答8~9题。

8.铜陵是安徽省城市化水平最高的地级市,对该市城市化水平影响较小的因素是( )

A.矿产资源丰富

B.地形平坦

C.水运便利

D.人口总量大

9.安徽是农业大省,有关东部地区推进工业化、城市化融入长三角城市群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向长三角地区大量输出劳动力

B.合理开发矿产,为长三角提供资源和能源

C.弱化合肥区域中心城市的地位

D.缩小种植业规模,大力承接长三角产业转移endprint

(2)玉门老市区人口最多时超过10万,现在不足3万,分析玉门老市区衰落的原因。

(3)玉门风能资源丰富,市政府决定把玉门打造为西部陆上三峡,你是否赞同,并简要说明理由。

解析 (1)该流域内建立水库主要是为了合理利用水资源,能够对水资源进行统一调度,并利用该地落差发展水电;有力的促进了该流域的经济发展。其弊端主要是上游地区可能会导致蒸发加大,另外渗漏也比较严重。(2)甘肃衰败之城玉门是因油而聚,因油而散;此外还可以从环境污染,行政中心的迁移,交通和水源等方面分析。(3)是一个开放的试题,如果赞同主要从风能资源丰富、用地广阔,带动区域经济发展等方面回答,如果不赞同主要从距离市场远,资金缺乏、技术缺乏等方面回答。

答案 (1)一方面,调节流量的季节分配不均,为灌溉农业提供水源,统一调度流域内水资源的分配,开发疏勒河流域水能资源,有力的促进了该流域的经济发展。另一方面,库区蒸发量、渗漏量增大;下游水量减少,导致生态恶化。

(2)由于老市区石油资源的枯竭,开采量减少;石油的开采与粗加工导致环境污染严重;行政级别的调整和行政中心的迁移而导致人口减少;玉门新市区交通便利,水源充足,使人口不断向玉门新市区迁移。

(3)赞同,该区域邻近冬季风风源地,风力强,时间长,同时,位于河西走廊,狭管效益强,再加上地形平坦,植被稀少,对风力阻力小,风能资源丰富;土地资源丰富,租金便利;风电站的建设,可以带动区域社会经济的发展。

不赞同,该区域位于西部,经济落后,远离市场;区域资源短缺;技术力量薄弱等。

点拨 探讨区域问题就是要运用判断、归纳、演绎、比较、概括等方法论证地理问题。在认识区域特征的基础上,要能发现区域问题,对区域的资源利用状况和生产活动进行评价,并提出解决区域问题的对策和预测区域发展的前景。组织答案时一定要用辩证的观点看问题,如区域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随着社会、经济、技术等因素的改变而改变的。如船舶作为交通工具被广泛使用后,长江中下游平原稠密的水系不再成为人们交往的阻碍,反而为扩大交通联系提供了天然水道。就每个区域本身而言,要针对区域发展的资源优势和主要限制性因素,采取相应措施加以开发利用。如果矿业城市在资源衰退之前或资源的高产稳产期,利用工矿业积累下来的资金、技术、人才等,滚动式带动其他行业和第三产业的发展,逐步把重点转移到培育非矿资源型支柱产业上,减少对资源的依赖度,就能顺利地实现城市经济的资源接续和产业接替。这样,在矿产资源走向衰竭之前,城市经济已有新的经济生长点和支撑点,仍能保持旺盛的生命力和经济活力,顺利地跳出一般矿业城市的生命周期,在较高的起点上,对城市的自然资源、经济资源、社会资源、人力资源进行优化与重组,开始另一种职能意义上的新生,从而获得矿业城市经济的持续发展。

下面为“我国某城市及周边地区示意图”(海拔:m),右图为该城市的气候图,读图回答1~3题。

1.该市最可能位于( )

A.四川 B.山西

C.黑龙江 D.福建

2.2013年冬季该区域降水比常年偏多109%,2014年春季最可能出现的现象是( )

A.春旱 B.春涝

C.影响冬小麦生长 D.土壤盐碱化加重

3.图中城市快速发展时最突出的自然因素是( )

A.地形平坦 B.河流交汇

C.雨热同期 D.矿产资源

4.关于甲、乙两地形区地质作用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甲地降水丰富,流水作用显著

B.乙地形区的形成以外力作用为主

C.乙地形区东南边缘谷地的发育以流水侵蚀为主

D.乙地形区中部谷地多为冰川侵蚀而成,呈“V”状

5.关于甲、乙两地形区能源情况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甲地有丰富的水力资源

B.乙地有丰富的地热和太阳能资源

C.乙地太阳能资源非常缺乏

D.甲地各种常规能源缺乏

甲图为我国某区域图,乙图为甲图中山地的气温、降水与高度的关系。回答6~7题。

6.乙图年降水量最多的地点的海拔及气温年较差约为( )

.如果在A河段建立大型水电工程,可能会造成的环境影响是( )

A.明显减少河流的年径流量

B.显著增加河流泥沙的下泄量

C.降低库区地下水位

D.增加地质灾害发生的频率

读安徽省各个地级市人口构成状况和主要矿产资源分布图。回答8~9题。

8.铜陵是安徽省城市化水平最高的地级市,对该市城市化水平影响较小的因素是( )

A.矿产资源丰富

B.地形平坦

C.水运便利

D.人口总量大

9.安徽是农业大省,有关东部地区推进工业化、城市化融入长三角城市群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向长三角地区大量输出劳动力

B.合理开发矿产,为长三角提供资源和能源

C.弱化合肥区域中心城市的地位

D.缩小种植业规模,大力承接长三角产业转移endprint

(2)玉门老市区人口最多时超过10万,现在不足3万,分析玉门老市区衰落的原因。

(3)玉门风能资源丰富,市政府决定把玉门打造为西部陆上三峡,你是否赞同,并简要说明理由。

解析 (1)该流域内建立水库主要是为了合理利用水资源,能够对水资源进行统一调度,并利用该地落差发展水电;有力的促进了该流域的经济发展。其弊端主要是上游地区可能会导致蒸发加大,另外渗漏也比较严重。(2)甘肃衰败之城玉门是因油而聚,因油而散;此外还可以从环境污染,行政中心的迁移,交通和水源等方面分析。(3)是一个开放的试题,如果赞同主要从风能资源丰富、用地广阔,带动区域经济发展等方面回答,如果不赞同主要从距离市场远,资金缺乏、技术缺乏等方面回答。

答案 (1)一方面,调节流量的季节分配不均,为灌溉农业提供水源,统一调度流域内水资源的分配,开发疏勒河流域水能资源,有力的促进了该流域的经济发展。另一方面,库区蒸发量、渗漏量增大;下游水量减少,导致生态恶化。

(2)由于老市区石油资源的枯竭,开采量减少;石油的开采与粗加工导致环境污染严重;行政级别的调整和行政中心的迁移而导致人口减少;玉门新市区交通便利,水源充足,使人口不断向玉门新市区迁移。

(3)赞同,该区域邻近冬季风风源地,风力强,时间长,同时,位于河西走廊,狭管效益强,再加上地形平坦,植被稀少,对风力阻力小,风能资源丰富;土地资源丰富,租金便利;风电站的建设,可以带动区域社会经济的发展。

不赞同,该区域位于西部,经济落后,远离市场;区域资源短缺;技术力量薄弱等。

点拨 探讨区域问题就是要运用判断、归纳、演绎、比较、概括等方法论证地理问题。在认识区域特征的基础上,要能发现区域问题,对区域的资源利用状况和生产活动进行评价,并提出解决区域问题的对策和预测区域发展的前景。组织答案时一定要用辩证的观点看问题,如区域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随着社会、经济、技术等因素的改变而改变的。如船舶作为交通工具被广泛使用后,长江中下游平原稠密的水系不再成为人们交往的阻碍,反而为扩大交通联系提供了天然水道。就每个区域本身而言,要针对区域发展的资源优势和主要限制性因素,采取相应措施加以开发利用。如果矿业城市在资源衰退之前或资源的高产稳产期,利用工矿业积累下来的资金、技术、人才等,滚动式带动其他行业和第三产业的发展,逐步把重点转移到培育非矿资源型支柱产业上,减少对资源的依赖度,就能顺利地实现城市经济的资源接续和产业接替。这样,在矿产资源走向衰竭之前,城市经济已有新的经济生长点和支撑点,仍能保持旺盛的生命力和经济活力,顺利地跳出一般矿业城市的生命周期,在较高的起点上,对城市的自然资源、经济资源、社会资源、人力资源进行优化与重组,开始另一种职能意义上的新生,从而获得矿业城市经济的持续发展。

下面为“我国某城市及周边地区示意图”(海拔:m),右图为该城市的气候图,读图回答1~3题。

1.该市最可能位于( )

A.四川 B.山西

C.黑龙江 D.福建

2.2013年冬季该区域降水比常年偏多109%,2014年春季最可能出现的现象是( )

A.春旱 B.春涝

C.影响冬小麦生长 D.土壤盐碱化加重

3.图中城市快速发展时最突出的自然因素是( )

A.地形平坦 B.河流交汇

C.雨热同期 D.矿产资源

4.关于甲、乙两地形区地质作用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甲地降水丰富,流水作用显著

B.乙地形区的形成以外力作用为主

C.乙地形区东南边缘谷地的发育以流水侵蚀为主

D.乙地形区中部谷地多为冰川侵蚀而成,呈“V”状

5.关于甲、乙两地形区能源情况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甲地有丰富的水力资源

B.乙地有丰富的地热和太阳能资源

C.乙地太阳能资源非常缺乏

D.甲地各种常规能源缺乏

甲图为我国某区域图,乙图为甲图中山地的气温、降水与高度的关系。回答6~7题。

6.乙图年降水量最多的地点的海拔及气温年较差约为( )

.如果在A河段建立大型水电工程,可能会造成的环境影响是( )

A.明显减少河流的年径流量

B.显著增加河流泥沙的下泄量

C.降低库区地下水位

D.增加地质灾害发生的频率

读安徽省各个地级市人口构成状况和主要矿产资源分布图。回答8~9题。

8.铜陵是安徽省城市化水平最高的地级市,对该市城市化水平影响较小的因素是( )

A.矿产资源丰富

B.地形平坦

C.水运便利

D.人口总量大

9.安徽是农业大省,有关东部地区推进工业化、城市化融入长三角城市群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向长三角地区大量输出劳动力

B.合理开发矿产,为长三角提供资源和能源

C.弱化合肥区域中心城市的地位

D.缩小种植业规模,大力承接长三角产业转移endprint

猜你喜欢

玉门区域资源
基础教育资源展示
一样的资源,不一样的收获
玉门H低渗透裂缝油藏强化泡沫防气窜实验研究
这里是玉门
资源回收
资源再生 欢迎订阅
分区域
基于严重区域的多PCC点暂降频次估计
区域
十万大军出玉门 天山南北奏凯歌——记第一野战军和平解放新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