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译理论课在本科翻译专业(方向)教学中的重要作用
——以广州大学《翻译研究导论》课程为例
2014-02-14倪秀华
倪秀华
翻译理论课在本科翻译专业(方向)教学中的重要作用
——以广州大学《翻译研究导论》课程为例
倪秀华
(广州大学外国语学院,广东广州510006)
自教育部设置本科翻译专业学位点以来,翻译专业教学研究得到了长足的发展。然而,对于广州大学这一类未正式获得教育部批准设置本科翻译专业的院校,相关的翻译教学研究相对薄弱,其中有关翻译理论课程设置的研究尤为少见。以广州大学外国语学院英语翻译方向本科生开设的《翻译研究导论》课程为例,结合期末考查和期末问卷调查情况,阐述本科翻译专业(方向)教学中设置翻译理论课的重要作用。
翻译理论课程;翻译专业(方向)教学;重要性
自2006教育部公布首批获准设置四年制本科翻译专业院校以来(复旦大学、河北师范大学和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已有42所院校获得了教育部批准设置翻译本科专业,另外还有近百所院校在英语专业中设置了本科翻译方向。翻译本科专业或翻译方向的设置在很大程度上凸显出翻译学这一学科正式建立以来,社会各行各业对翻译人才需求日益增长的趋势。相应地,学界也越来越关注翻译本科专业的人才培训目标、教学大纲、课程设置、教学方法、师资培养、译员评估等方面的问题。然而,就广州大学这一类未获得教育部批准设置本科翻译专业的院校而言,翻译教学研究则相对薄弱,其中有关翻译理论课程设置的研究尤为少见。本文以2012-2013学年第一学期在广州大学外国语学院英语专业翻译方向本科生开设的《翻译研究导论》课程为例,结合期末考查情况和期末问卷调查情况,阐述本科翻译专业(方向)教学中设置翻译理论课的重要性,以促进翻译教学研究的深化与发展。
翻译教学和译员训练是应用翻译的一个重要分支,更需要相关理论的指导。巴黎释意学派的代表学者玛丽安·勒代雷(Mariaanne Lederer)就指出:仅靠大量的练习无法培养出优秀的专业译员,翻译是高度复杂的操作,理论的价值在于将翻译过程中的问题予以类型化、系统化的处理,为译员在作出决策时提供思考的框架[1]15-35。文军和李红霞则结合国内外有关翻译能力构成的论述,提出了翻译能力的构成框架,即实践能力和理论能力,其中理论能力包括翻译学科知识,相关学科知识和职业素养三大块[2]。可见,翻译理论知识之于翻译实践和译员培训的重要性。作为培养翻译人才的本科教育阶段,翻译课程设置中理论课程必须占有一席之地,且发挥着极为关键的作用。柯平在谈及翻译理论在翻译教学中的地位和作用时,曾提到两点:“(1)阐明翻译活动的本质;(2)总结出具有可操作性、适用于各类文本的翻译原则,用于指导学生的翻译实践,并分析翻译中的问题以及品评译文的质量。”[3]130
《翻译研究导论》是广州大学首次为翻译方向三年级学生开设的考查课,此前在翻译方向的课程设置中,仅有过《框架理论与翻译研究》课程。该课程是基于任课教师的研究兴趣而设置的课程,但若作为翻译方向本科生教育的必修课,有知识面过于窄、难度过大的弊端,因此该课程被撤销,取而代之的是《翻译研究导论》,旨在介绍针对本科生层次教学的翻译理论知识以及基本翻译研究方法。笔者为该课程设计的期末考查主要由两大部分组成:一是小组协作形式,即共同写成的影视评论报告;二是个人答卷形式。考虑到学生层次和兴趣的差异,这一形式又分为两大类,第一类为主观问答题形式,即三道题中任选一道作答,这三道题分别涉及学生学习完这门课程后进行的自我反思、对课程安排的评价;对翻译(活动)本质的认识以及所学翻译理论知识对自身翻译实践的作用;第二类是以本课程所学的任一理论知识为视角,自由撰写翻译研究论文。问卷调查方面,调查对象是2010级两个翻译方向班级共65人,根据调查目的相应设置了10道选择题和1道自主问答题,选择题中既有单向选择题,也有多项选择题。问卷完成时限为10-15分钟。本次调查一共发下问卷65份,回收问卷65份,回收率为100%,回收问卷全部有效。问卷调查主要从两个问题切入:(1)考察调查对象经过一学期《翻译研究导论》学习后的情况;(2)调查对象是否认为开设翻译理论知识课程是翻译方向专业课程的必要补充。期末考查设计与期末问卷调查在很大程度上是互为补充,相辅相成的,以期达到综合考查学生课堂掌握知识的情况及其对该课程评价的双重目的,进一步阐明翻译理论在实际教学中的重要作用。
翻译理论有利于加深对翻译活动本质的了解。尽管近年来随着翻译学科的迅速发展,翻译理论的着眼点已从语言层面转到社会文化历史等更为宏大的层面,但在本科翻译教学中,“忠实”原文在很多情况下始终是教师进行翻译教学的最重要的法则,这在许多注重翻译技巧的翻译教材中也有体现。然而,这种做法没能很好地利用现有的翻译研究成果来指导翻译教学,导致理论与实践脱节。因此,我们认为有必要在本科翻译课堂教学中,引入较为浅显易懂的翻译理论,或者与翻译实践结合较为紧密的翻译理论知识,阐明翻译的社会和文化属性,改变学生一贯以来对翻译必须忠实于原文的固有观念。笔者在教授《翻译研究导论》时,考虑到学生在低年级已完成众多字句层面的翻译技巧和策略的学习,因此有意识地选用一些与翻译实践联系较为紧密的研究成果和理论知识,如翻译腔的研究、篇章语言学、变译理论、翻译目的论、社会语言学等,层层深入,引导学生在总结学过的翻译技巧和自身翻译实践的基础上,开展有关翻译本质的讨论,最后以期末考查和问卷调查的形式,获得学生对这一问题的看法。如表1,经过一个学期的学习,绝大部分的学生(占97%)认为翻译理论只是对增加翻译(活动)本质的理解有很大帮助或者一般的帮助,说明学生在首次接触翻译理论课程之后,意识到翻译理论的作用。具体到对翻译(活动)的本质理解(见表2),两个班级65位学生没有一位学生认为翻译是一种简单、机械的语言转换工作,95.4%的学生认为翻译是人类一种跨语言跨文化的交际活动,50.8%的学生认为翻译是一种社会文化活动,其中有31位学生选择以上两项。另还有四位学生自填答案为:翻译是一种科学的、一种极为复杂的脑力活动,一种艺术活动、且在目的与理论指导下的一种跨文化跨语言的交际行为等,展现了学生对翻译活动逐步加深了解的过程。
表1 对翻译理论和翻译本质理解的调查
表2 翻译的本质调查
一直以来,人们在翻译理论是否能指导翻译实践这一问题上,曾争论不休。事实上,已有研究表明,翻译理论在指导翻译实践、提升译者的翻译能力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穆雷认为,“掌握一定翻译理论的译者在从事翻译实践时,往往要比对理论一窍不通者目的明确,方法灵活”[3]130。国外更有研究者研究表明:翻译专业本科生在第一年学习翻译理论课程,其翻译能力要比之后才学习的学生要更好[4]。可见,翻译理论对提高学生翻译实践水平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翻译理论指导学生翻译实践,在教学中能得到验证。从表3可见,大部分学生(95.39%,即选项61.54%,33.85%)认为理论知识对翻译实践有所帮助。而期末考查答卷里则有相当一部分同学选用一些所学的理论知识来阐明对自己的翻译实践的指导作用。其中一名学生充分运用翻译目的论的三个原则来指导自己的实用性文本翻译实践,理论运用得当,观点正确,实属难得。现举一例加以说明:
原文(酒店餐厅英语):
Featuring:
Soup Kitchen---a range of lighter and more substantial soups from around the world.Eat round a communal table.
Noodle Bar---pan Asian noodle dishes,cooked before your eyes and eaten at the Noodle counter.
学生译作:
特色:
汤吧——源自全世界的各式汤水,可在多人共享桌食用。
面条吧——现煮泛亚洲面食,可在面试区食用。
学生分析:“Soup Kitchen”原本指的是“食物救济站”,即为无家可归的流浪人群或者贫困人群免费提供食物的地方。很明显,这一原义在这里的语境下是不恰当的,因为来这家酒店餐厅的顾客并不是穷人,而且餐厅的食物也是相当奢华的。按照目的论的连贯性原则,即译文必须能让读者理解,并在译语文化以及使用译文的交际环境中有意义。因此这里不能翻译成“食物救济站”。参照下文的“Noodle Bar”,我将把“Kitchen”替代为“Bar”,因此“Soup Kitchen”可译为“汤吧”。
表3 翻译理论对翻译实践的帮助
值得注意的是,表3显示有三位学生认为翻译理论对其实践没有多少帮助,这种观点同样在极个别学生的考查答卷中显现。可见,翻译理论是否能指导实践,不仅在学术界曾是一个具有争议性的问题,目前在一些学生群体中仍存在困惑。教师需继续加强引导学生正确处理好理论与实践的关系。由于许多翻译理论是从描写和分析译作过程中高度系统化出来的知识体系,因此理论知识亦可反过来指导我们赏析译作,而后者是译员(当然包括翻译专业学生)的翻译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对译作好与坏的分析与评价,探求其深层次的语言社会文化等各方面的原因,亦可促进翻译实践的进一步发展。以笔者课程后期开展的围绕对话翻译专题学习为例,笔者主要介绍社会语言学及其在对话翻译中的应用,随后组织小组讨论,要求学生联系本学期所学的有关变译理论、篇章翻译、功能翻译理论(包括翻译目的论)与社会语言学等知识点,引导和鼓励学生从不同视角探讨对话翻译。课后作业为小组合作项目,即挑选一到两部电影的对话翻译进行赏析与评价,评价视角不受限制,主要考查学生能否充分运用所学知识进行电影对话翻译的鉴赏和评价。由于学生对影视的浓厚兴趣,学习积极性很快被调动起来。两个班共分为八个小组,对自选影片中的对话翻译进行鉴赏和分析,有的还依据所学的翻译理论知识提出了改进的意见。如表4所示,两个班级所有学生均认为本课程所学的翻译理论知识对评价或赏析译文有所帮助。
表4 翻译理论译评价或赏析译文的帮助
翻译理论有利于学科素养的培养。翻译理论是翻译学科确立的关键,同样,翻译理论知识有助于培养和提升学生的学科素养,以突显出翻译专业学生不同于其他外语类专业的身份。因此,有学者认为翻译专业课程设置中“应有一个学科素养的板块,翻译专业毕业生对翻译的理解不应只建立在实践体验的基础上,而应具备一定的超乎实践之上的反思意识与能力……引导本科生关注翻译研究领域内的核心问题和焦点看法,启发他们抽离翻译实践、进行理性思考,将有助于学生形成更长远的自我发展能力”[5]40。国外有学者同样认为译员专业素养的形成既要靠培训也要靠教育,就其能力获得的过程和性质而言,前者是累进性的,后者是生成性的。也就是说,培训侧重于知识的传授和经验的积累,而教育侧重于构建无限运用有限资源的能力[6]19-20,在一个国民教育序列的框架下培养翻译人才,二者的平衡至关重要,但在本科阶段,办“教育”而不是办“培训”应该成为主导思想。而翻译理论知识在区别教育和培训,培养翻译专业(方向)学生的反思意识与能力,进而培养译员反思自身的行为和原因等能力等方面,发挥着极为关键的作用,因为翻译理论在很大程度上就是对翻译实践或工作所碰到的问题加以哲理性的分析以及提供实际解决的原则与方法。这一点同样在我们的学生身上有所体现。在回答期末考查的反思性问题中,学生曾提到自己的巨大转变:“在学到‘主位和述位’、Skopos Theory之后,我感觉在日常的翻译实践中也会不自觉地用所学过的知识进行检查,尤其是‘主位和述位’,我回去翻看了以前自己做的翻译练习,能发现到除了辞藻修辞以外,在译文篇章表达上可以改进的地方,相信这样的学习和反思有助于我以后的实践。”还有学生写到,“学习了目的论后,我忽然发现原来自己不再是简单的翻译机器,在平时翻译公司所给的材料时,如发现与客户意见不合,我会直接与他们沟通,解释自己的翻译策略和立场,以取得对方的理解和尊重”。可见,翻译理论知识能很好地武装学生,帮助其明确自身的协调角色,强化自身认同的重要作用。
翻译理论课是本科翻译专业(方向)毕业论文设计的必要准备。从笔者指导广州大学外国语学院翻译方向学生的毕业论文情况来看,学生在撰写论文过程中普遍缺乏翻译学科的理论意识,有相当一部分学生抱怨自己在以往的学习中极少接触翻译理论知识,以致于四年级无法很好地展开毕业论文写作,写出来的论文质量不高,因此,翻译理论课程的设置以及翻译理论知识的教授迫在眉睫。这一点在笔者任教的三年级学生的期末问卷调查中得到体现,见表5~表7。
表5 翻译理论课程开设的必要性
表6 《翻译研究导论》开课时间
表7 《翻译研究导论》对撰写毕业论文的帮助
如表5所显示的,绝大部分的学生(占96.3%)表示有必要或很有必要开设翻译理论课程。至于何时开设理论课程,表6显示学生的意见大多数(占90.77%)集中在第二和第三学年,这从一侧面说明了翻译理论课需要有一定的翻译实践课程做基础,适宜在高年级开设。此外,尽管三年级学生要到四年级才开始毕业论文设计和撰写,但如表7所示,经过一个学期《翻译研究导论》对翻译理论和翻译研究的初步学习后,53.8%的学生认为课程对毕业论文的撰写有很大帮助,38.5%的学生认为有帮助。可见,学生对毕业论文的理论意识要求有较高的认识,意识到翻译理论知识在其中的重要性。在期末考查答卷中,还有学生提到“上完这一门课后,我对毕业论文的恐惧感没有那么强烈,也大概找到了以后想研究的方向”。
翻译理论教学是翻译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翻译课程设置中正确认识翻译理论课的地位和作用,不仅直接关系到翻译人才的培养,而且也是翻译学科建设的重要环节。广州大学开设的《翻译研究导论》课程期末考查情况及其问卷调查表明,本科翻译专业(方向)课程开设翻译理论课所发挥的重要作用:不仅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翻译实践能力,辅助毕业论文设计,而且能提升学生的学科素养,有助于学生对翻译活动本质的深刻理解。翻译本科专业(方向)教学设置翻译理论课程,不仅是必须的,也是极其关键的。
[1]LEDERRE M.Can Theory help Translator and Interpreter Trainers and Trainees[J].The Interpreter and Translator Trainer,2007(1): 15-35.
[2]文军,李红霞.以翻译能力为中心的翻译专业本科课程设置研究[J].外国语,2010(2):2-7.
[3]穆雷.中国翻译教学研究[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0.
[4]Orozco M.Instrumentos de medida de la adquisición de la competencia traductora:construcción y validación[D].unpublished PhD,Universitat Autònoma de Barcelona,2000.
[5]吴青.本科翻译专业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谈北京外国语大学翻译专业教学理念[J].中国翻译,2010(2):39-43.
[6]Bernardini Silvia.The Theory behind the Practice:Translator raining or translator education[A].Kirsten Malmkjaer(ed.)Translation in Undergraduate Degree Programmes,2004:17-29.
The Significance of Translation Theory Course in Translation Teaching:With Reference to the Course of Introducing Translation Studies Offered by Guangzhou University
NI Xiu-hua
With the establishment of undergraduate program in translation,translation teaching has been developing rapidly.However,the research of translation teaching,particularly those concerning translation theory course in the universities and colleges which have not yet gained the official approval of setting translation undergraduate program is still far from adequate.The present paper tries to illustrate the great significance of offering translation theory course in translation curriculum by analyzing the term assessment and survey questionnaire about the course of Introducing Translation Studies for students majoring in translation in School of Foreign Studies,Guangzhou University.
translation theory course;teaching for translation majors;necessity;significance
H319.1
A
1007-5348(2014)03-0193-05
(责任编辑:廖铭德)
2013-09-01
倪秀华(1977-),女,广东韶关人,广州大学外国语学院教师,博士,主要从事翻译理论与实践、翻译教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