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湖南省“绿荫行动”谈城市园林植物配置误区

2014-02-13易洪罗蕴琪吴菲吴铁明

天津农业科学 2014年2期
关键词:植物配置误区绿化

易洪+罗蕴琪+吴菲+吴铁明

摘 要:简述了湖南省“绿荫行动”的提出背景、绿荫行动“六大工程”,即城市林荫道路建设、公园和广场林荫景观建设、单位庭院小区绿化建设、林荫停车场建设、立体绿化建设及山体和水系生态修复建设工程。分析并指出园林植物配置存在的误区:第一,树种单一,群落不稳定;第二,乔木所占比例低,缺少林荫;第三,常绿树比例偏高,缺少落叶树;第四,栽种过密,缺乏参与性;第五,立体绿化少,缺乏生气。

关键词:植物配置;误区;绿化

中图分类号:S731.2 文献标识码:A DOI编码:10.3969/j.issn.1006-6500.2014.02.025

Discuss Urban Garden Plant Arrangement Mistakes Base on Green Shaded Action in Hunan Province

YI Hong1, LUO Yun-qi1, WU Fei2, WU Tie-ming1

(1.College of Horticulture and Landscape, Hunan Agricultural University,Changsha,Hunan 410128,China; 2.Innovation Base of Local Ornamental Plants in Hunan, Changsha,Hunan 410128,China)

Abstract: This article outlined the background of Green Shaded Action in Hunan Province. Its six key programs was building green streets, park and plaza, courtyard and block, parking lot, three dimensional greenness, mountain and river system ecological restoration. Finally it pointed out the mistakes exist in the programs, which was single tree species, unstable community; a small percentage but high specification of arbors, unsuitable selection of road side trees; traffic island; intersection, excessive evergreen trees; dense planting, too little three dimensional greenness.

Key words: plant arrangement; mistake; green

英国一位造园家克劳斯顿(B.clauston)说:“园林设计归根结底是植物材料的设计,其目的是为了改善人类的生态环境,其他的内容只能在一个有植物的环境中发挥作用。”园林植物是园林绿化中唯一有生命力的基础设施,具有四季景观可变性和可塑性,在改善小气候、降低噪音、美化环境等方面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园林植物配置就是应用各种乔木、灌木、藤本和草本植物进行合理地配置与组织景观,使在园林植物之间及与其他园林要素的配置过程中,充分发挥出各类植物的形体、线条、姿态、色彩等自然美的特点,满足人们的观赏需求[1]。

当前,在两型社会理念的指导下,各地争创园林城市或园林县城,掀起了园林建设的高潮,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是,城市建设日新月异,而城市绿化却相对滞后,由于在植物配置上缺乏科学的认识及人性化的设计,导致绿量不足、分布不均、品味不高,未能营造出最佳景观效果[2-3]。本研究旨在通过对湖南省近期启动的“绿荫行动”进行一定深度的解读,分析当前植物配置存在的误区,为园林绿化事业健康发展提供借鉴。

1 “绿荫行动”的总体目标

“绿荫行动”的总体目标是通过实施城市绿荫行动“六大工程”,即城市林荫道路建设、公园和广场林荫景观建设、单位庭院小区绿化建设、林荫停车场建设、立体绿化建设及山体和水系生态修复建设工程。力争到2015年,全省县以上城市建成初具规模的林荫道路系统,林荫道路的比例超过70%,林荫广场和停车场比例超过60%,林荫小区和庭院的比例超过50%,立体绿化及江河湖岸绿化、山体和水系生态修复保护全面推进。全省县以上城镇建成区人均公园绿地面积、建成区绿地率和绿化覆盖率分别达到9 m2·人-1、3l.4%和35%以上,其中旧城区人均公园绿地面积、建成区绿地率和绿化覆盖率分别不低于5 m2·人-1、25%和30%。

2 植物配置误区

2.1 树种单一,群落不稳定

中国素有“园林之母”的美称,园林植物资源丰富,仅种子植物就超过25 000种,其中乔灌木种类8 000多种[1],但用于植物造景上的植物种类相对较贫乏[4-5]。国外应用的观赏植物种类近千种,而国内大多数城市园林绿地种植的植物不超过200种。据调查统计,长沙市城市道路植物不到100种,其中香樟、广玉兰、桂花、银杏、悬铃木、杜英、龙柏、罗汉松、日本五针松、红枫等10种树种株数超过总株数的80%[6]。除此之外,应用的植物雷同现象非常普遍,如灌木,从南到北处处是红花檵木、金叶女贞、紫叶小檗。在2008年冰灾中,郴州苏仙岭国家4A级风景名胜区成为重中之重的重灾区,除山顶还保留0.27 hm2华南地区最大的古榉木林,其他地方都为人工栽种林木,以云松为主,品种比较单一。在冰灾中人工栽种的次生林遭受灭顶之灾,灾后场面触目惊心。树种单一,往往造成景观单调,毫无城市特色,生物群落不稳定,抗病害能力差,恢复景观效果难度大。

2.2 乔木所占比例低,缺少林荫

为了强调开阔的效果和人工景观,不少城市广场和中心景观以牺牲乔木为代价,不栽树或者少栽树,取而代之的只是一片生态环境效益不高的草皮或者大量铺装材料,从而导致地表受晒,聚热不散热,最后的结果是,城市热岛效应越来越明显,越来越多的城市变成了火炉。然而,这些地方通常是人流、车流密集的地方,夏天烈日炎炎,冬天寒风凛冽,这些不适的感觉影响来此游园、休闲的市民愉悦的心情,不能满足最基本的环境需求,利用率往往不高,背离了人性化原则,不符合“民生园林”的建设要求。

在城市温度越来越高的今天,私家车越来越多,如何利用绿地遮阴降温,解决林荫停车场匮乏的现状,为人们的出行提供便利,是值得园林工作者思考的。而绿地降温的第一要素是乔木所占绿化的比例,有数据显示,乔木所占比例越高,附近温度越低。建设城市林荫道路、林荫停车场、公园和广场林荫景观,不单单是遮阴防暑,还在倡导低碳环保、节约能源、降低污染等方面发挥着重要功效[7]。

2.3 常绿树比例偏高,缺少落叶树

明代造园家计成在《园冶》之“园说”中勾勒的理想景观是:“梧荫匝地,槐荫当庭”。其意为梧桐遍地,林木葱郁,庭院中种植大槐,在夏日庭院形成倒影。梧桐和槐树都属于落叶树种,这说明古人庭院更加青睐落叶树。苏州园林作为中国古典园林的典范,植物更是以落叶树为主,常绿树为辅。然而,在当前园林绿化中过分强调绿化,一味追求四季常绿效果,而忽视园林植物的美化功能,最终形成了城市的“绿色沙漠”。

在长沙岳麓山,由于后期人工栽种常绿树种生长速度较快,遮挡了掉在地上枫香等色叶类的种子生长必需的阳光,而枫香生态习性属于强阳性树种。近年来秋季景观已有减缓趋势,如果不加人工干预,可能闻名中外的“万山红遍,层林尽染”的景观在不久的将来就会消失。在城市行道树中,多以常绿树种为主,给人们带来了很多苦恼。常绿树与落叶树的不同点在于,落叶树在秋冬季时会多数或全数落叶,常绿树种不像落叶树种一次落叶效果明显,在四季都有落叶。据调查访谈,它不仅落叶时间长,在春秋多雨时节落叶,叶子紧贴湿润的地面,清扫特别费力,给环卫工人带来很多麻烦。另外,常绿树种的“冠大荫浓”意味着冬天阳光很难穿透进来,让人感觉不寒而栗。人们为了接触阳光,往往会绕道走,这样又增加了交通危险。在不少居民小区,居民砍掉了楼前的常绿枝条,尽管违反了相关的园林绿化规定,但常绿枝条把投射到家里阳光遮挡得严严实实,给他们的生活带来了不便。在公园和街头小游园,夏天供不应求的林荫坐凳在冬天无人问津。

2.4 栽种过密,缺乏参与性

植物都有自己适宜的生长距离,但在实际应用中,很多城市园林绿化为了追求短时间效益,大大提高单位面积种植数量。当植物过分密植时,通风透气受到影响,其后果:一是不给植物留下生长空间,植物群落产生种内拥挤,促使植物内部自然分化,造成许多植物枯死和生态效益降低;二是苗木大量浪费,过度密植造成植物资源、苗木的直接浪费,也造成种植、运输等劳力的浪费,增加碳排放;三是植物过度密植造成内部采光不良,空气流通不良,给病虫害滋生创造了条件,既费人工又费农药,还影响环境和观瞻。试验表明,金叶女贞叶斑病在种植密度达到每平方米15株以上时,发病率为30%,而当每平方米种植量在7株时,发病率降到10%以下;四是中央分隔带种植的植物过密,影响汽车尾气扩散,给行人身体健康造成隐患;五是在公园、广场这些地方密集种植植物,占用人们本可以用来停下来休闲的场地,另外,影响人群在紧急情况下的快速疏散。

2.5 立体绿化少,缺乏生气

立体绿化是近几年来园林绿化发展的新热点,是城市增加绿化率的重要举措之一,是净化空气、美化城市、改善环境的有效措施之一[8]。立体绿化是指在城市范围内,充分利用地面上的不同立地条件,选择各种不同的植物栽植于人工改造的环境中,以改善城市的生态环境和居民的生活环境的绿化[6]。常见的立体绿化的形式有屋顶绿化、窗台阳台绿化、墙体绿化、护栏绿化和地面柱廊立体绿化。2010年上海世博园区超过八成的展馆进行了屋顶和墙体绿化,这不仅是为了美化“第五立面”,给城市带来更多绿色,更加重要的是体现未来城市的低碳生活,提高城市环境质量。发达国家城市屋顶绿化率约为15%,德国屋顶绿化率超过80%,东京提出“屋顶绿化设施配备计划”,规定新建建筑物占地面积超过1 000 m2,必须绿化20%的屋顶,否则建筑商将被罚款。目前,国内立体绿化刚刚才开始发展(除上海、北京、南京等一些城市外),且绿化率水平较低,北京2012年屋顶绿化率仅达到1%,大部分城市只注重园林绿化“平面化”,立交桥柱体绿化、河道坡面绿化、隧道两侧的石体的绿化等水平依然非常低,这些成为城市绿化的死角。没有立体绿化的高楼、立交桥等硬质景观,显得毫无生气。在城市道路和高速路硬质边坡、挡墙,常常能看到一些特别显眼的宣传标语或者广告,颜色杂乱、字体不一,影响城市形象。

3 小 结

“绿荫行动”的理念,从人性化的角度来讲,是指植物配置必须坚持科学性和艺术性的统一,满足植物自然生长需要的环境,充分展示植物个体美与群体美。以人的需求作为出发点,考虑使用者的习惯,服务于大众,绿化与美好并举,创造深受大家喜爱的民生园林。

参考文献:

[1] 苏雪痕.植物造景[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1994.

[2] 李治强.浅议居住区绿化植物配置[J].内蒙古农业科技,2013(1):103-104.

[3] 徐国锋,李惠安,周海燕,等.城市高密度居住区的绿化景观营造[J].内蒙古农业科技,2011(3):133-134.

[4] 付宝春,李志娟,刘琛彬,等.太原市城区园林植物应用现状调查与分析[J].山西农业科学,2013(6):594-598,649.

[5] 于丹丹.巩义市园林植物资源调查及应用分析[J].河南农业科学,2013(1):106-109.

[6] 张宝鑫.城市立体绿化[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03.

[7] 李杰.浅谈包头市园林绿化与可持续发展[J].内蒙古农业科技,2012(1):99,113.

[8] 郑凯,杨新根.大同市城市绿化的有关建议[J].山西农业科学,2010(4):92.

猜你喜欢

植物配置误区绿化
冬季洗澡的误区
2018年理财,要警惕这些误区
绿化用女贞树上的果实,可以采来入药吗?
城市绿地绿化种植与养护
建国以来我国历次大规模绿化历程及成效
城市园艺设计中植物配置的思考与探讨
自然和生态理念在扬中市郊区城南公园建设中的应用实践
九江市新湖·庐山国际居住小区植物配置调查分析
冬病夏治走出误区才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