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唐宁:负笈北京清华 原不在计划之内

2014-02-13程朔实习生周蓓蓓编辑丨程健芸邮箱丨1437485775qqcom

台声 2014年7期
关键词:台生烤肉清华大学

文丨记者 程朔 实习生 周蓓蓓 编辑丨程健芸 邮箱丨1437485775@qq.com

感觉挺清冷的一个傍晚,我们栏目组一行4人来到清华大学校园内的“拾年”咖啡厅。刚刚坐下没几分钟,便看到一位留着中长发、衣着看上去相当朴实的女孩子走了进来。

那女孩脸上带着一丝温暖的笑意,将电话举到耳边,不时地扭转藏在围巾里面的颈项,用眼光向四处寻找着。这时候,我听到了包中手机振动的声音,拿出电话,一串刚刚熟悉的号码显示在屏幕上。

凭着直觉,我没有接通电话,而是站起身来,向那个脸上带着微笑、刚刚进门的手机围巾女生迎了上去,“请问,你是唐宁同学吧?”“是的,你好。”这位正是我们在等待的唐宁,我们今天的采访对象。

到清华读书 原不在计划之内

唐宁,来自台湾台中,现在是清华大学建筑系本科三年级学生。在聊天中我们得知,与很多大陆同学“事事都有计划”的风格相比,这位大三女生更喜欢一切事情都顺其自然。另外,她会觉得台湾的男生相对绅士,大陆男生则更加大气一些,特色不同,都有可爱之处。

唐宁祖籍湖北,她的祖父很年轻时就随着部队从武汉到了台湾,并在岛内娶妻生子定居了下来。祖父在大陆这边还有很多亲戚,唐宁父亲与大陆亲戚的来往就很多,从小学三年级开始,父亲每年都会带唐宁到上海、苏州等地走走看看,所以唐宁在到清华读书之前就对大陆比较熟悉,小学四年级的时候,她还与祖父一起回过武汉老家。

“整个过程还是比较突然的,这个选择并没有在最初的计划中。”当我们问起2011年选择到清华读书的原因,唐宁告诉我们,她最初只是一直很想读建筑专业,在参加学测后就已经被台湾本地的一所高校录取了,那所学校的建筑专业是全台湾最好的。可是没过多久,唐宁改主意了!先是唐宁的父亲无意中看到了清华大学招收台湾学生的消息,并把这个消息非常重视地转告了唐宁;紧接着,恰逢清华大学举办百年校庆,邀请台湾学生到清华去参观,唐宁也幸运地出现在参观团中。“来到这边,一进清华东门,就感觉很宏伟,一段行程之后,觉得大陆这边比台湾广阔许多。”唐宁表示,在北京清华呆了一个星期后,自己就下决心改到清华来读书了。

虽然有“一山总望一山高”之嫌,但这个决定还真不能算是“一时兴起”。这样说,一个原因是,从高中开始,唐宁就已经下了决心要在建筑行内学有所成,而她也希望能够在最好的院校中完成自己的学业,为将来能在建筑行业内干出一番事业、闯出一片天地,打一个好的基础。

第二个原因是出于唐宁对大陆的深入了解。“那段旅程之中,我越来越觉得,大陆并没有像其他人说的那样落后,反而觉得在这里也有不一样的世界。”唐宁回忆说,当时就产生了比较的心理,究竟台湾只是一个小岛,虽然也有分数很高的建筑专业,但比之大陆的幅员辽阔,以及在清华能拥有的更好资源、更多东西。所以觉得在大陆上学,将来的发展就会不一样。

唐宁是家里最大的孩子,当时征求家里人的意见,亲人们也并没有全部表示同意,特别是妈妈和祖母还是很舍不得的。好在唐宁还有一个读美术专业的妹妹,今年已经上高三了,估计是会留在岛内继续深造的。这样,有一个孩子留在长辈身边,家里人对唐宁也就比较能够放手了。为将来打算 考虑相当全面

说起今后的打算,唐宁告诉我们,她首先是希望留在清华大学继续读本专业的硕士研究生,可是也有可能由于竞争太激烈而得不到留校深造的机会,那么就会考虑,或者去到其他的国家看有没有合适的学校和专业适合自己;或者干脆先直接进入职场,在建筑行业内找一份工作。

为什么唐宁准备了这么多的选择呢?因为想在清华大学获得攻读硕士研究生的资格,尤其在建筑专业里,不单单对唐宁而言,对所有的本科毕业生来说,都是一件非常不容易的事情!要知道清华的建筑专业不但在国内相关领域内排名第一,就国际上而言,它也是排名极为靠前的,这里的毕业生走向社会都是精英中的精英。所以留校读研究生只能作为一个计划,同时还要做好两手准备。

两手准备中的第一手就是去国外读书。唐宁说她的首选不会是欧美,可能会是日本,“因为从专业角度上讲,我想生根亚洲,而觉得在日本,会对我的亚洲建筑思想研究会更有帮助。”唐宁认为,其实亚洲有很多东西的价值,西方思想体系没有办法表现出来,如果到欧美留学,受西方建筑思想理念的灌输,那么可能会导致一个问题,就是对于亚洲或说中国的东方建筑的价值的理解能力,会受到影响。“我也没有想得很清楚,就怕一旦不当接受西方理念,思想容易被限制住,不能更好地反过头来客观分析、看待自己原本所处的文化范畴内诸多元素的属性。”

唐宁的第二手准备呢,就更现实。清华的建筑专业很优秀,即便只是本科毕业生,在建筑行业内找一份不错的工作,也不是很难的事。所以,毕业后直接找到一家建筑行内的企业,给老板打工,边从基层干起,边长经验见识,也是非常不错的选择。“建筑这个东西,在你还没有太多基础的情况下根本谈不上什么创业。”唐宁说,“那是需要磨练很久,有了相当的经验和实力积累之后才能考虑的事情。”

关于打工的地方,唐宁也准备了两套方案,一是在大陆,另外一个则是在台湾。她表示,从事建筑行业,应该首选在大陆发展,毕竟自己毕业于清华大学,而且到那时在大陆已经生活了5年之久,对大陆的建筑行业也算是比较熟悉了,而且大陆由于正在发展中,所以机会会比台湾更多。不过,唐宁也不排除会回到台湾。她倒是觉得,能在岛内找一份工作,然后由于自己的大陆背景,被公司再派回到大陆工作,做为“台干”,专门负责大陆这边的业务,这样在发展自己的同时,还可以为自己家乡的发展也尽一份力。

言谈话语中,我们都能感受唐宁的内心,对海峡那边的那座宝岛,对自己的家乡,对家乡的亲人,对岛上的同胞,每时每刻都深怀眷念。

出岛入岛 两岸风物样样关情

唐宁对家乡、家人的那份眷念之情,也时常会来的非常的浓烈。在平时,唐宁和其他的台生们会因为忙于学业而没有时间花费在思乡思亲的情绪中。但每逢端午、中秋这样的日子里,唐宁们便会格外地想家,这时候怎么才能排遣掉那浓雾般的情绪呢?唐宁借着用实例回答这样一个问题的机会,向我们展示了清华台生在校生活状况的一个剪影。

那是去年9月份,那时候北京的夜晚已开始透出阵阵凉意,中秋之日,圆月高挂在天空上,背井离乡的学子们聚集到情人坡上,围坐在一起赏月、唱歌、跳舞、玩游戏,热闹的气氛驱走了乡愁。也在这群同学中的唐宁,尽管也在那欢快的氛围中,却总觉得好像少了点什么,直到手机铃声响起,电话那头传来熟悉的台湾腔:“哎,要不要一起烤肉?”她才想起,那种空落的感觉是因为少了台湾人过中秋节时最重要的一项习俗,烤肉。

在台湾过中秋,家家户户都会在家门前架起烤肉架,生起炭火,当日幕低垂、月亮升起时,街上早已弥漫着浓浓的烤肉香,大家坐在马路边聊天、烤肉、赏月。比起吃月饼,烤肉更能代表台湾人对中秋的记忆。

来到北京后,少了这项活动,中秋节便失色不少,现在大家要恢复这个传统,决定是个不错的决定,但实际执行起来,还是有些困难要克服,一是没有烤肉架,只好买了铁丝、锡箔纸,又在路边捡了几块砖头将它们架起来替代;二是买不到木炭,只好向学校附近的烤肉店购买,由于不了解行情,正经花了不少冤枉钱;最麻烦的还是得知学校里面不能烤肉,只好跑到校外找到合适的地点,将食材清洗干净后运送过去……等到一切张罗完毕,已经到了晚上9点。不过还好,一群来自台湾的学生最后终于可以围坐在通红的木炭周围,吃着香喷喷的烤肉、喝着冰凉的啤酒,一起望着圆圆的满月,仿佛回到了台湾,回到了家人身边。

清华大学里的唐宁们,有自己的互助组织,是在校学生会中。清华校学生会下专门设有台湾组、香港组、澳门组,唐宁是台湾组两个副组长之一。据唐宁介绍,她这个副组长工作还是很忙的,比如,学校里很多的校园文化活动,学校以及组员们都会希望在活动中可以展现台湾文化,那么台湾组就会负责这一部分的接洽、组织工作。而每年学校对台湾招生的时候,台湾组就会负责来校参观的台生的接待。其他,还会更多有组织在校台生与大陆同学一起参加各类社会活动的情况。“总的感觉是,我们这些台生的校园生活都很充实。”

猜你喜欢

台生烤肉清华大学
清华大学:“如盐在水”开展课程思政
与酒肉无关
我的清华大学自主招生经历
大陆高校录取600台生
情感
望两岸教育政策能够“维持现状”
他永远是我们的老学长——清华大学受助研究生来信摘编
烤肉自助
一道2009年清华大学自主招生数学试题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