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离子化合物、共价化合物”的随堂分组活动设计

2014-02-12王涛

化学教与学 2014年2期
关键词:电解质

王涛

摘要:从水溶性、熔点高低、不同状态下导电能力的差异角度设计了探究离子化合物、共价化合物性质的随堂分组活动,帮助学生初步了解两类化合物性质区别,加深了对化学键形成过程的理解。

关键词:离子化合物;共价化合物;电解质;随堂分组

文章编号:1008-0546(2014)02-0058-02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B

doi:10.3969/j.issn.1008-0546.2014.022

一、活动设计

1.目标

检查几种常见物质的性质,归纳总结离子化合物、共价化合物的常见物理通性。

2.用品

NaCl、KHSO4、NaOH、KOH、冰醋酸、柠檬酸、葡萄糖、植物油、娃哈哈纯净水、康师傅矿物质水、V形玻璃管(预装微量KHSO4、NaOH、KOH、柠檬酸或葡萄糖)、药匙、小试管(3支)、试管夹、微型酒精灯、塑料废弃药板、牙签若干、音乐贺卡(2个)、洗瓶、废液缸。

3. 步骤

(1)将实验结果与现象观察填入表1。

(2)比较常见离子化合物、共价化合物的状态、熔点高低:用药匙小头任取3种固体样品适量于小试管中,酒精灯微热,观察不同物质熔化的快慢。

(3)比较常见离子化合物、共价化合物不同状态的导电性:

将音乐贺卡导线连通,检查贺卡是否完好;在每次检测前都应用洗瓶冲洗、滤纸擦拭导线,同时避免导线直接接触,以免实验结果出现误差。

①取娃哈哈纯净水、康师傅矿物质水各3~4滴于塑料药板的小孔中,用音乐贺卡检测两种液体的导电性,理解“离子对于溶液的导电性是必需的[1]”这句话。

②用药匙小头分取各药品适量于药板孔中,分别用音乐贺卡检测其导电性。

③向上述几种药品中分别滴加3~4滴娃哈哈纯净水,用牙签搅拌后再检测其导电性。

④分别用酒精灯小心加热装有柠檬酸钠、氢氧化钡、柠檬酸或葡萄糖的V形管,待固体熔化后用贺卡检测其导电性,见图1。

4.数据与现象

5.分析与讨论

(1)离子化合物与共价化合物熔点的高低比较

①通常,离子化合物和共价化合物的熔点高低有什么规律,界限明显吗?

②以你选取的物质为对象讨论一下:熔化时,微粒间的作用力(键)发生什么变化,熔点的高低说明了什么?

(2)离子化合物与共价化合物不同状态下导电性比较

①固态时、溶于水形成溶液、熔融状态导电性有什么规律?

②结合“离子对于溶液的导电是必需的”的理解,离子化合物溶于水能导电说明了什么,共价化合物呢?

③结合②中的讨论,如何解释熔融状态下两类化合物导电性的规律呢?

④结合③中的讨论,推测NaCl、NaOH熔化后是否导电?

(3)结合酸、碱、盐、有机物等知识,说明离子化合物与共价化合物水溶性有什么规律?

二、几点说明

1. 分组活动的主题确定

《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中建议“交流讨论:离子化合物和共价化合物的区别”[2],而教材仅在“思考与交流”栏目中提出了问题[3],并没有给出明确解答。缺少了实验直观感知的支持,学生将更难从微观角度来理解离子键和共价键的形成过程。因此,分组活动的设计,一方面要帮助学生初步了解两类化合物性质,另一方面要引导学生回顾必修1中电解质知识,建立起与两类化合物间的联系,加深必修2中关于化学键知识的理解。同时,还能为《物质结构与性质》模块中离子晶体、分子晶体和原子晶体的学习打下良好的铺垫。

2. 选择代表性的试剂

两类化合物在水溶性、熔点高低、导电性等方面都是存在区别的,问题在于如何通过哪些试剂展现出这些区别,达到活动设计的目的。

(1)结合学生已有的电解质知识,我们确定了酸、碱、盐、有机物是实验研究的范围,再从中选择学生相对比较熟悉,某些受热易融化的物质,见表2。

其中,不少资料在验证熔融状态物质导电性时都选择了KNO3,但当铜导线接触熔融KNO3会出现发黑、气泡等现象,因此我们选择了KHSO4、NaOH、KOH、柠檬酸等物质。

(2)利用两种常见瓶装水,娃哈哈纯净水和康师傅矿物质水,来帮助学生强化溶液导电性和离子之间的必然联系。既解决了蒸馏水不足的问题,又增加了分组活动的生活化气息。

3. 实验微型化处理

实验设计力求能够适合全年级16个教学班的分组教学,利用塑料便当盒作容器,青霉素瓶、10mL点滴瓶、废塑料药板等微型实验用品的使用,顺利满足了实验进课堂的要求。

(1)废塑料药板替代井穴板

微型实验常会利用井穴板对多种药品进行平行对比操作,常见井穴板分6孔、9孔等规格,6孔井穴板孔径大,材质好,价位较高,9孔价格相对低廉,但孔径较小,清洗时非常麻烦,材质不好,长期放置易发黄。

因而,在开展校本课程第二轮时将井穴板替换成了家中废弃的塑料药板。我们通过两种途径收集药板,长期在化学办公室和实验室设立药板回收箱,以及提前通知学生为分组实验准备药板,既提高了学生回收利用废弃物的意识,又让学生亲身参与了实验的准备过程,与实验有了更深层次的联系。

(2)V形管微型化

利用内径1cm左右的玻璃管弯制成120°角的V形管,手持加热,10s内即可出现明显现象,操作简单易行。

参考文献

[1] Phillips,J.S.等著,王祖浩等译. 科学发现者:化学概念与应用(上册)[M]. 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8:193

[2]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订.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实验)[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12

[3] 宋心琦主编.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化学2[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8:23

[4] 周公度主编.化学辞典[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10endprint

摘要:从水溶性、熔点高低、不同状态下导电能力的差异角度设计了探究离子化合物、共价化合物性质的随堂分组活动,帮助学生初步了解两类化合物性质区别,加深了对化学键形成过程的理解。

关键词:离子化合物;共价化合物;电解质;随堂分组

文章编号:1008-0546(2014)02-0058-02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B

doi:10.3969/j.issn.1008-0546.2014.022

一、活动设计

1.目标

检查几种常见物质的性质,归纳总结离子化合物、共价化合物的常见物理通性。

2.用品

NaCl、KHSO4、NaOH、KOH、冰醋酸、柠檬酸、葡萄糖、植物油、娃哈哈纯净水、康师傅矿物质水、V形玻璃管(预装微量KHSO4、NaOH、KOH、柠檬酸或葡萄糖)、药匙、小试管(3支)、试管夹、微型酒精灯、塑料废弃药板、牙签若干、音乐贺卡(2个)、洗瓶、废液缸。

3. 步骤

(1)将实验结果与现象观察填入表1。

(2)比较常见离子化合物、共价化合物的状态、熔点高低:用药匙小头任取3种固体样品适量于小试管中,酒精灯微热,观察不同物质熔化的快慢。

(3)比较常见离子化合物、共价化合物不同状态的导电性:

将音乐贺卡导线连通,检查贺卡是否完好;在每次检测前都应用洗瓶冲洗、滤纸擦拭导线,同时避免导线直接接触,以免实验结果出现误差。

①取娃哈哈纯净水、康师傅矿物质水各3~4滴于塑料药板的小孔中,用音乐贺卡检测两种液体的导电性,理解“离子对于溶液的导电性是必需的[1]”这句话。

②用药匙小头分取各药品适量于药板孔中,分别用音乐贺卡检测其导电性。

③向上述几种药品中分别滴加3~4滴娃哈哈纯净水,用牙签搅拌后再检测其导电性。

④分别用酒精灯小心加热装有柠檬酸钠、氢氧化钡、柠檬酸或葡萄糖的V形管,待固体熔化后用贺卡检测其导电性,见图1。

4.数据与现象

5.分析与讨论

(1)离子化合物与共价化合物熔点的高低比较

①通常,离子化合物和共价化合物的熔点高低有什么规律,界限明显吗?

②以你选取的物质为对象讨论一下:熔化时,微粒间的作用力(键)发生什么变化,熔点的高低说明了什么?

(2)离子化合物与共价化合物不同状态下导电性比较

①固态时、溶于水形成溶液、熔融状态导电性有什么规律?

②结合“离子对于溶液的导电是必需的”的理解,离子化合物溶于水能导电说明了什么,共价化合物呢?

③结合②中的讨论,如何解释熔融状态下两类化合物导电性的规律呢?

④结合③中的讨论,推测NaCl、NaOH熔化后是否导电?

(3)结合酸、碱、盐、有机物等知识,说明离子化合物与共价化合物水溶性有什么规律?

二、几点说明

1. 分组活动的主题确定

《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中建议“交流讨论:离子化合物和共价化合物的区别”[2],而教材仅在“思考与交流”栏目中提出了问题[3],并没有给出明确解答。缺少了实验直观感知的支持,学生将更难从微观角度来理解离子键和共价键的形成过程。因此,分组活动的设计,一方面要帮助学生初步了解两类化合物性质,另一方面要引导学生回顾必修1中电解质知识,建立起与两类化合物间的联系,加深必修2中关于化学键知识的理解。同时,还能为《物质结构与性质》模块中离子晶体、分子晶体和原子晶体的学习打下良好的铺垫。

2. 选择代表性的试剂

两类化合物在水溶性、熔点高低、导电性等方面都是存在区别的,问题在于如何通过哪些试剂展现出这些区别,达到活动设计的目的。

(1)结合学生已有的电解质知识,我们确定了酸、碱、盐、有机物是实验研究的范围,再从中选择学生相对比较熟悉,某些受热易融化的物质,见表2。

其中,不少资料在验证熔融状态物质导电性时都选择了KNO3,但当铜导线接触熔融KNO3会出现发黑、气泡等现象,因此我们选择了KHSO4、NaOH、KOH、柠檬酸等物质。

(2)利用两种常见瓶装水,娃哈哈纯净水和康师傅矿物质水,来帮助学生强化溶液导电性和离子之间的必然联系。既解决了蒸馏水不足的问题,又增加了分组活动的生活化气息。

3. 实验微型化处理

实验设计力求能够适合全年级16个教学班的分组教学,利用塑料便当盒作容器,青霉素瓶、10mL点滴瓶、废塑料药板等微型实验用品的使用,顺利满足了实验进课堂的要求。

(1)废塑料药板替代井穴板

微型实验常会利用井穴板对多种药品进行平行对比操作,常见井穴板分6孔、9孔等规格,6孔井穴板孔径大,材质好,价位较高,9孔价格相对低廉,但孔径较小,清洗时非常麻烦,材质不好,长期放置易发黄。

因而,在开展校本课程第二轮时将井穴板替换成了家中废弃的塑料药板。我们通过两种途径收集药板,长期在化学办公室和实验室设立药板回收箱,以及提前通知学生为分组实验准备药板,既提高了学生回收利用废弃物的意识,又让学生亲身参与了实验的准备过程,与实验有了更深层次的联系。

(2)V形管微型化

利用内径1cm左右的玻璃管弯制成120°角的V形管,手持加热,10s内即可出现明显现象,操作简单易行。

参考文献

[1] Phillips,J.S.等著,王祖浩等译. 科学发现者:化学概念与应用(上册)[M]. 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8:193

[2]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订.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实验)[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12

[3] 宋心琦主编.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化学2[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8:23

[4] 周公度主编.化学辞典[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10endprint

摘要:从水溶性、熔点高低、不同状态下导电能力的差异角度设计了探究离子化合物、共价化合物性质的随堂分组活动,帮助学生初步了解两类化合物性质区别,加深了对化学键形成过程的理解。

关键词:离子化合物;共价化合物;电解质;随堂分组

文章编号:1008-0546(2014)02-0058-02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B

doi:10.3969/j.issn.1008-0546.2014.022

一、活动设计

1.目标

检查几种常见物质的性质,归纳总结离子化合物、共价化合物的常见物理通性。

2.用品

NaCl、KHSO4、NaOH、KOH、冰醋酸、柠檬酸、葡萄糖、植物油、娃哈哈纯净水、康师傅矿物质水、V形玻璃管(预装微量KHSO4、NaOH、KOH、柠檬酸或葡萄糖)、药匙、小试管(3支)、试管夹、微型酒精灯、塑料废弃药板、牙签若干、音乐贺卡(2个)、洗瓶、废液缸。

3. 步骤

(1)将实验结果与现象观察填入表1。

(2)比较常见离子化合物、共价化合物的状态、熔点高低:用药匙小头任取3种固体样品适量于小试管中,酒精灯微热,观察不同物质熔化的快慢。

(3)比较常见离子化合物、共价化合物不同状态的导电性:

将音乐贺卡导线连通,检查贺卡是否完好;在每次检测前都应用洗瓶冲洗、滤纸擦拭导线,同时避免导线直接接触,以免实验结果出现误差。

①取娃哈哈纯净水、康师傅矿物质水各3~4滴于塑料药板的小孔中,用音乐贺卡检测两种液体的导电性,理解“离子对于溶液的导电性是必需的[1]”这句话。

②用药匙小头分取各药品适量于药板孔中,分别用音乐贺卡检测其导电性。

③向上述几种药品中分别滴加3~4滴娃哈哈纯净水,用牙签搅拌后再检测其导电性。

④分别用酒精灯小心加热装有柠檬酸钠、氢氧化钡、柠檬酸或葡萄糖的V形管,待固体熔化后用贺卡检测其导电性,见图1。

4.数据与现象

5.分析与讨论

(1)离子化合物与共价化合物熔点的高低比较

①通常,离子化合物和共价化合物的熔点高低有什么规律,界限明显吗?

②以你选取的物质为对象讨论一下:熔化时,微粒间的作用力(键)发生什么变化,熔点的高低说明了什么?

(2)离子化合物与共价化合物不同状态下导电性比较

①固态时、溶于水形成溶液、熔融状态导电性有什么规律?

②结合“离子对于溶液的导电是必需的”的理解,离子化合物溶于水能导电说明了什么,共价化合物呢?

③结合②中的讨论,如何解释熔融状态下两类化合物导电性的规律呢?

④结合③中的讨论,推测NaCl、NaOH熔化后是否导电?

(3)结合酸、碱、盐、有机物等知识,说明离子化合物与共价化合物水溶性有什么规律?

二、几点说明

1. 分组活动的主题确定

《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中建议“交流讨论:离子化合物和共价化合物的区别”[2],而教材仅在“思考与交流”栏目中提出了问题[3],并没有给出明确解答。缺少了实验直观感知的支持,学生将更难从微观角度来理解离子键和共价键的形成过程。因此,分组活动的设计,一方面要帮助学生初步了解两类化合物性质,另一方面要引导学生回顾必修1中电解质知识,建立起与两类化合物间的联系,加深必修2中关于化学键知识的理解。同时,还能为《物质结构与性质》模块中离子晶体、分子晶体和原子晶体的学习打下良好的铺垫。

2. 选择代表性的试剂

两类化合物在水溶性、熔点高低、导电性等方面都是存在区别的,问题在于如何通过哪些试剂展现出这些区别,达到活动设计的目的。

(1)结合学生已有的电解质知识,我们确定了酸、碱、盐、有机物是实验研究的范围,再从中选择学生相对比较熟悉,某些受热易融化的物质,见表2。

其中,不少资料在验证熔融状态物质导电性时都选择了KNO3,但当铜导线接触熔融KNO3会出现发黑、气泡等现象,因此我们选择了KHSO4、NaOH、KOH、柠檬酸等物质。

(2)利用两种常见瓶装水,娃哈哈纯净水和康师傅矿物质水,来帮助学生强化溶液导电性和离子之间的必然联系。既解决了蒸馏水不足的问题,又增加了分组活动的生活化气息。

3. 实验微型化处理

实验设计力求能够适合全年级16个教学班的分组教学,利用塑料便当盒作容器,青霉素瓶、10mL点滴瓶、废塑料药板等微型实验用品的使用,顺利满足了实验进课堂的要求。

(1)废塑料药板替代井穴板

微型实验常会利用井穴板对多种药品进行平行对比操作,常见井穴板分6孔、9孔等规格,6孔井穴板孔径大,材质好,价位较高,9孔价格相对低廉,但孔径较小,清洗时非常麻烦,材质不好,长期放置易发黄。

因而,在开展校本课程第二轮时将井穴板替换成了家中废弃的塑料药板。我们通过两种途径收集药板,长期在化学办公室和实验室设立药板回收箱,以及提前通知学生为分组实验准备药板,既提高了学生回收利用废弃物的意识,又让学生亲身参与了实验的准备过程,与实验有了更深层次的联系。

(2)V形管微型化

利用内径1cm左右的玻璃管弯制成120°角的V形管,手持加热,10s内即可出现明显现象,操作简单易行。

参考文献

[1] Phillips,J.S.等著,王祖浩等译. 科学发现者:化学概念与应用(上册)[M]. 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8:193

[2]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订.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实验)[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12

[3] 宋心琦主编.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化学2[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8:23

[4] 周公度主编.化学辞典[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10endprint

猜你喜欢

电解质
例谈判断强弱电解质“四法”
研究电解质紊乱对晚期肿瘤患者治疗和预后的影响
电解质:比能量胶更高效的补给
“离子反应”常见考点例析及规律总结
判断强弱电解质的四种经典模式
2016年贵州高考电解质溶液试题赏析
美国研发新型锂电池混合固体电解质
电解质十问
弱电解质的电离和溶液的酸碱性考点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