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当前新闻学与传播学研究热点解析*
——基于国家社科基金立项项目(2009—2013)的视阈
2014-02-12谢婉若田大菊
■石 磊 谢婉若 庞 弘 田大菊
我国当前新闻学与传播学研究热点解析*
——基于国家社科基金立项项目(2009—2013)的视阈
■石 磊 谢婉若 庞 弘 田大菊
本文以2009-2013年国家社科基金“新闻学与传播学”立项项目为主要参照,从中归纳整理出新闻学与传播学研究的学术热点,进而试图反映我国新闻传播事业在当代语境下的基本态势与走向。研究发现,新媒体、国际传播、媒介经营与管理、媒体舆论成为五年来新闻传播学领域备受关注的论题。通过对这些热点论题的阐释,勾勒出当前我国新闻传播学研究的主要视阈,为研究者选择和申报新闻传播学课题提供借鉴和指引。
新闻传播学;国家社科基金;学术热点
一、研究缘起与目的
科研基金资助是各国科研经费投入的重要方式和开展科研工作的重要保障。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是我国目前唯一的国家级社科基金资助项目,面向全国社科院、党校、高等院校、党政机关科研部门、军队院校这五大系统,覆盖了哲学社会科学的方方面面,是我国人文社科类研究课题的最高档次,具有高端性、权威性和导向性。“能否获得国家社科基金资助历来被全国社科界同仁视为衡量一个地区、一个单位科研水平、科研成果和科研发展实力的重要标志之一。”①
对国家社科基金立项项目的分析研究,是考察我国人文社科类研究的一个独特视角。这些研究既有对国家社科基金立项项目的总体研究,例如《对国家社科基金立项项目的统计分析》(范全青,凤元杰,2006);也有分地区(单位)的研究,例如《从国家社科基金立项项目看广东省社会科学竞争力——基于1993-2011年国家社科基金立项的统计分析》(彭辉,姚颉靖,2011);还有对具体学科的分析研究,例如《中国语言学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近十年(2001-2010)国家社科基金资助项目的统计分析》(吴珊,2012)、《哲学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立项课题研究》(殷雪,刘伟民,吕国光,2011)、《从国家社科基金立项项目看法学研究状况——一种知识社会学的视角》(常安,2006)、《从国家社会科学基金立项项目看中国政治学科发展状况——基于1993-2008年国家社科基金政治学类立项项目的分析》(李振,2010)、《国家社科基金视角下农村问题研究状况分析——基于1993-2009年国家社科基金农村问题研究立项的量化分析》(王军洋,秦志敏,2011)、《从国家社科基金资助情况看中国女性研究的发展态势》(唐雪琼,朱竑,王浩,2008),等等。
新闻学与传播学是人文社会科学的重要学科,国家社科基金近年来不断增加对该学科的资助力度。一些学者对国家社科基金新闻学与传播学立项项目进行分析研究,发表了《从国家社科基金立项分析新闻传播学学科发展》(肖燕雄,李小艳,2007)、《十年来新闻学与传播学研究动态与趋势——基于1999-2009年国家社科基金资助项目的分析》(刘雪梅,2012)、《我国新闻学与传播学研究的量化分析——基于对2000-2009年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的统计》(王海龙,沈翠婷,2010)、《新闻学与传播学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统计分析》(蔡尚伟,刘锐,2008)、《2010-2012年国家社科基金新闻学与传播学立项之数据挖掘》(李瑞,2012)等论文。这些研究“可以清楚地了解我国新闻学与传播学研究的前沿,把握新闻学与传播学的研究现状”②,“可以认识研究的发展态势和未来走向,为相关科研人员提供指导”③。但是,这些研究也存在三个方面的不足:一是数量相对较少,文献检索能够找到的基本上只有上面所列的几篇;二是时间上比较旧,除了一篇是研究2010-2012年的立项项目,其他的都是研究2009年以前的立项项目;三是每篇论文的研究内容涉及到年度立项数、成果形式、立项单位(地区)、主持人特点、项目主题等多个方面,内容比较宽泛,深度不够。
为此,本文选取2009-2013年最近5年的国家社科基金新闻学与传播学立项项目④,专注于考察其立项主题,从而把握我国近年来新闻学与传播学研究的热点,揭示新闻学与传播学研究的国家导向,为研究者申报国家社科基金课题和开展研究选题提供借鉴和指引。
二、立项项目主题分析
从2009到2013年,国家社科基金新闻学与传播学立项项目增长两倍多,每年立项项目的数量稳步增长,具体数量如表1所示。
从内容上看,这些立项项目主题广泛,涉及到新闻传播研究的各个方面,但大致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类型,如表2所示。
需要说明的是,本研究对主题的归纳无法做到完全准确,分类标准没有强求一致,这些主题有些也不是严格意义上的并列关系,有些项目有跨类交叉,在统计时尽量归入主题偏向性更强或研究更为方便的一类,一般不重复统计。
表1
表2
从上表可以看出,在近五年国家社科基金资助项目中,新媒体研究顺应了时代的特点,占全部资助项目比例最大,成为研究的头号热点。国际传播研究愈来愈受到重视,受众与媒体舆论引导一直是研究重点,媒介经营与管理研究随着媒体管理改制及媒介形态多元化而出现不少新意。
(一)新媒体与媒介融合
与新媒体和媒介融合相关的项目是近五年国家社科基金新闻学与传播学立项项目中最多的,大约有157项,占总数530项的30%。其中,含有“新媒体”“网络”“手机”“微博”“微信”关键词的立项项目分别有28项、75项、6项、18项、2项,含有“媒介融合”“媒体融合”“三网融合”关键词的立项项目共有28项。按照前述的分类原则,这些项目有的更倾向于其他主题或为了研究的方便而在上面主题分类表中归入了其他类。
五年来新媒体与媒介融合的研究,告别了力图面面俱到的总体性的归纳与评判,落实到更加集中、更具针对性的现实层面。
1.新媒体形态发展研究。虽然对新媒体的界定莫衷一是,但这一术语所涵盖的基本内容得到了大致明确的体认:“新媒体是相对于传统媒体而言的,是在报刊、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之后发展起来的新的媒体形态,是利用数字技术、网络技术、移动技术,通过互联网、无线通信网、卫星等渠道以及电脑、手机、数字电视机等终端,向用户提供信息和娱乐服务的传播形态和媒体形态。”⑤近年来,以互联网、手机为核心的新媒体形态不断发生变化,呈现出不同的特点与功能。“3G手机媒体采纳与扩散”(李晓静,2009),“报纸网站内容创新和盈利模式”(邓建国,2009),“网络视频发展战略”(蒋宁平,2012),“中国网络电视批评研究”(谭玲,2013),“社交网站传播特性及影响力”(冯锐,2012),“微博公益传播的机制、效果与规范”(王炎龙,2013),“微信传播的功能与特点”(方兴东,2013)、“移动社交网络的自我呈现与人际传播”(黄佩,2013)等项目,聚焦于手机、数字电视、数字出版、网络视频、社交网站、网络游戏等新媒体形态,从特定角度对其进行分析与研究。
2.新媒体对传媒发展的冲击和机遇。新媒体改变了原有的传媒生态,对传统媒体造成巨大冲击的同时,也为其发展带来新的机遇,媒介融合就是其中之一。“推进传统媒体全媒体转型”(周燕群,2012)、“新媒体环境下传统媒体的转型战略”(郭全中,2013)等项目,从总体上研究传统媒体如何通过媒介融合实现转型。而“党报的全媒体发展”(袁新洁,2013)、“美国报业数字化转型”(余婷,2013)、“中国报业全媒体转型的理论逻辑与战略选择”(麦尚文,2013)、“中国出版业数字化转型的媒介融合问题与对策”(梁小建,2013)等项目,将关注点聚焦到中外不同类型的传统媒体。还有一些项目关注媒介融合对整个新闻传播和传媒业的影响和发展,如“媒体融合对新闻传播的影响”(许颖,2009)、“媒介融合背景下中国传媒发展对策”(石磊,2010)、“媒介融合时代的传媒规制政策”(肖赞军,2011)。这些研究着眼于媒介融合的基本趋向,关注媒介融合语境下传媒业正在发生或即将发生的诸多变化,或呈现其效应,或展望其前景,努力得出富有建设性的结论。
电信网、电视网、互联网三网融合是媒介融合的重要内容,2009年“三网融合”首次写进政府工作报告,2010年被称为中国三网融合元年。2010-2013年,含有“三网融合”字样的立项项目共14项,按照年度分别为4项、5项、4项、1项。这些项目将关注点放到三网融合背景下,主要研究媒介体制管理及广播电视发展变革,前者包括“我国媒信通产业的融合、竞争与规制”(谷虹,2010),“对传统媒介和网络媒介管理体制与监管机制的影响及其对策”(杨明品,2011),“中美广播电视组织邻接权保护及管理机制比较”(赵双阁,2012),后者包括“广播电视新闻传播研究”(何志武,2011),“网络电视台的建设、发展与影响研究”(杨状振2011),“我国广播电视媒体发展战略研究”(黄升民2012),“我国电视产业的创新发展”(邬建中,2013)等。
3.新媒体对人们生活和思维的影响。新媒体的普及,对人们社会生活方式及思想观念产生重要影响,尤其是社会化媒介已经日常生活化,人们获取信息、知识、娱乐及思考方式、社会交往方式发生了巨大变化。“新媒体在‘茉莉花革命'中的作用机理”(匡文波,2011)、“微博空间中公务人员的政治传播行为”(张兵,2013)、“政务微博意见领袖形成机制的经济学分析”(刘泱育,2013)、“传播全球化背景下我国网络文化建设与发展战略”(蒋建国,2013)、“生态问题网络问政中存在的问题及政府形象传播”(陈刚,2013)等项目,从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角度深入研究新媒体的广泛影响。“微博主的社会认同建构”(杨桃莲,2012)、“移动社交网络的自我呈现与人际传播”(黄佩,2013)、“社交网络中传播主体行为的演变和规范”(王志永,2013)等项目,则将着力点放到新媒体的传播主体上,研究人们如何运用新媒体以及新媒体对传播主体的改变。随着新媒体的普及产生了诸多新现象与新问题,类似的研究还将继续拓展。
(二)媒介经营与管理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中国传媒业具有一定的独特性,既不是完全意义上的企业,也不完全是事业,社会和经济的双重属性,使得传媒的经营和管理变得重要而复杂,成为近5年国家社科基金课题研究重点。
1.文化与传媒产业。2008年以来金融危机席卷全球,由于具有逆势上扬特征,又能充分体现国家软实力,包括传媒产业在内的文化产业在此背景下地位凸显,2011年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作出了《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重大问题的决定》。近5年国家社科基金立项项目标题中含有“文化(创意)产业”“传媒产业”字样的有15项。叶朗(2010)、熊澄宇(2009)、向志强(2013)分别研究我国文化产业发展战略、文化产业政策、传媒产业发展。丁和根(2012)研究传媒产业投入产出关联分析,禹建强(2013)研究数字时代传媒商业模式的创新。陈晓彦(2011)研究台湾文化创意产业,为大陆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提供借鉴。连水兴(2013)则进一步研究海峡两岸文化创意产业的合作。还有的研究聚焦于不同类型的传媒产业,如赵洪斌(2009)、刘军(2009)研究出版产业的结构、演变、转企改制等,殷俊(2010)、盘剑(2011)等研究动漫产业,谭云明(2011)研究报刊产业。
2.资本与产业融合。传媒的发展与资本、商业化密不可分,一些学者在这方面展开研究,如鲍红(2010)研究教育出版产业的民营资本,商建辉(2009)研究媒介商业化。在经济全球化的当下,国外资本逐渐进入中国传媒与文化市场。支庭荣(2009)、李本乾(2009)、闻学(2009)等学者研究外资进入中国传媒市场的现状、趋势、影响与监管等,将中国传媒市场置于经济全球化的宏观背景中加以考察。同资本一样,新媒体正在深刻改变传媒产业,推动产业融合,传统媒体固有的商业模式受到极大冲击。“新媒体生态环境演变下的传媒经营模式创新研究”(范东升,2011)等项目,积极探索传统媒体的产业转型。传统媒体、网络媒体与移动媒体的交叉融合,形成无数新的媒体产业,数字出版就是其中之一。这方面的研究有“移动阅读时代中国数字出版商业模式构建及发展对策”(陈洁,2011)、“我国数字出版“走出去”的发展机理及动态评价”(陈少华,2012)、“数字出版赢利模式”(张立,2009)等。产业融合是当前传媒产业发展的重要趋势,将传媒产业置于产业融合和文化体制机制改革的大背景下,研究传媒产业的定位、发展模式、发展路径等问题,是传媒经营管理的新课题。
3.传媒规制与伦理。这方面研究主要涉及三方面内容。一是法律法规,如“中国大众媒介法体系化”(魏庸征,2012),“网络著作权研究”(杨小兰,2012),“我国新闻界职务犯罪的成因、控制与预防”(肖峰,2009)。二是政策与制度,如“我国新闻信用制度建设”(邹迎九,2011)、“传媒公共文化服务制度建构”(梅明丽,2013)、“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大众传播政策”(刘晓红,2012)。三是规范与管理,如“汶川大地震语境下我国灾难报道伦理的规范化”(刘海明,2009)、“广播电视节目中的低俗化问题和净化传媒视听环境”(牛鸿英,2009)、“环保类虚假广告的危害及其监管有效性”(刘传红,2011)、“大众传媒的语言与文字规范化问题”(段业辉,2010)、“报纸质量评估体系”(肖云,2011)。这些项目更多的是研究新媒体环境下传媒规制与伦理的新问题,如“政府对手机媒体内容管制的问题与对策”(李亚玲,2011)、“新媒体广告规制”(查灿长,2012)、“三网融合背景下中美广播电视组织邻接权保护及管理机制比较”(赵双阁,2012)。
(三)对外传播与国外传播
随着中国的崛起,中国现代传播的全球构建成为一个新的热点。2009年底,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主任王晨在全国第一届对外传播理论研讨会上指出,“新形势、新任务要求我们必须高度重视和大力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建设覆盖全球的国际传播体系。”⑥在此背景下,近5年来对外传播和国外传播研究受到关注。重大招标项目中涉及到这方面内容的课题就有7项,几乎每年都有,2012年达到3项,如“中国媒体国际传播能力建设战略”(唐润华,2009)、“新形势下提升国际传播能力的战略”(姜加林,2010)、“跨文化传播中的中国国家形象建构”(张昆,2011)、“提升我国文化产品国际竞争力的路径与策略”(李本乾,2012)。
1.提升中国传媒国际影响力。中国提升国际传播力,需要分析其传播现状与问题,将本土传媒的发展置于全球化的宏观框架中,分析其模式特征,做出有益的理论阐释,提出切实有效的对策。“中国对外传播话语模式”(刘立华,2013)、“我国媒体参与构建国际舆论传播新格局的范式”(王庚年,2011)、“全球化背景下我国新闻媒体国际传播能力建构及评价体系”(郭光华,2013)等项目,在这方面做出了尝试。传媒业的国际竞争力,可分为国家传播竞争力、媒介产业竞争力、媒介竞争力以及媒介产品竞争力。“中国对外传播能力研究”(相德宝,2010)、“全球化时代中国对俄罗斯国际传播的理念转型与策略创新”(严功军,2013)等课题,从提升国家传播竞争力的角度进行分析。“国际电视新闻频道全球传播与拓展战略”(陈怡,2012)、“多语种国际频道的传播策略和影响力”(魏地春,2011)等,以媒介竞争力为研究视角。“中国品牌跨文化传播战略”(张景云,2012)、“我国纪实影像的国际传播与影响力”(何苏六,2011)等,则从媒介产品竞争力角度进行研究。中国国际形象的塑造及国际话语权的提升是中国传媒长期肩负的重任,在新的国际传媒语境下,如何打造传媒航空母舰,使中国成为世界传媒强国,将是今后一直探讨的问题。
2.全球化背景下中国形象的提炼、塑造与传播。在当今国际事务中,一个国家的形象越来越成为国家软实力的基石,通过媒介塑造国家形象已成为普遍运用的重要方式。近5年国家社科基金立项项目中,题目含有“国家形象”关键词的达17项,其中2011年7项、2013年5项。全球化语境下,中国的媒介形象有两种形态,一是中国媒体在对外传播中塑造出的中国形象,一是外媒中呈现的中国形象。前者研究如“中国电视传媒与中国国家形象海外传播研究”(1958年-2008年)(刘琛,2009),后者如“国外电视新闻频道涉华报道”(王维佳,2011)。更多的是将国内媒体和国际媒体作为一个整体进行研究,如“国家形象建构与跨文化传播的理论创新与路径选择”(单波,2012)、“全媒体语境下日媒对中国形象塑造及中国对日传播策略”(王以宁,2011)。这些研究阐释中国如何向世界展示自身形象,实现诸如对抗西方霸权、唤醒民族记忆、增强民族自信心和集体归属感、展示中国梦等多重功效。在研究视角上,或着眼于跨文化,或着眼于媒介事件镜像,或聚焦普世价值,或进行实证研究。
3.国外传播与借鉴。一些学者对国外媒体的传播进行研究,以作他山之石,如“全球超级传媒研究”(李珍曦,2012)、“美国政治传播体系运作机制及我应对策略”(翟峥,2012)、“‘美国之音'国家形象建构研究及其对中国对外传播的启示”(宋颖,2011)。还有一些项目研究外国媒体与中国的关系,如“美国战略传播对西方对华态度的影响及对策”(赵和伟,2011)、“美国媒体对西藏的误读及其成因和对策”(韩青玉,2011)、“中国—东盟传媒合作的现状、问题与对策”(李庆林,2012)。
(四)受众与舆论引导
在中国新闻学与传播学研究的发展历程中,对受众和媒体舆论的关注并不是一个新鲜的话题。然而,纵观2009-2013年国家社科基金立项项目,不难发现,这种关注与种种实际经验和当下现实需求相结合从而出现了新特点。
1.受众与媒介效果研究。近5年国家社科基金立项项目标题中含有“受众”和“效果”关键词的有20项。受众及其媒介效果研究的视角主要有三方面,一是对特定媒体的受众群存在方式与精神状况分析,如“中国动漫受众群体研究”(李明,2010)、“社会转型期中国微博受众研究”(张晨阳,2012)、“大众传播中的‘粉丝'现象”(蔡骐,2010);二是对受众媒介素养和媒介使用的研究,如“领导干部的媒体素养和媒体执政能力”(史安斌,2010)、“‘三网融合'背景下老年群体媒介诉求与满足策略的实证研究”(盖龙涛,2011)、“‘新素养'视域下的青少年社交媒体使用行为”(付晓燕,2013);三是从受众角度进行媒介效果研究,如“大众媒介中的大龄女青年形象及其传播效果研究”(张玉洪,2012)、“信任视域下的网络口碑效果研究”(铁翠香,2013)。
2.媒体舆论引导。主流媒体在舆论的生成、传播及引导方面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在新媒体时代,舆论场多元化舆论主体泛化,主流媒体如何合理设置并充分发挥媒介的沟通与监管作用,舆论传播与引导的模式如何转型,是学界和业界持续探讨的话题。王艳玲(2011)、刘勇(2012)分别将主流媒体的舆论引导放到网络舆情、全球化信息化背景条件下加以研究,马利(2012)研究互联网时代传统主流媒体舆论引导效能和方法创新。媒体舆论引导研究的一个突出特点是网络和手机等新媒体的舆论引导,如“网络舆论引导规律研究”(林凌,2009)。微博客等社会化新媒体成为舆论引导的新平台,研究角度主要涉及到社会化媒体舆论传播机制及如何对其进行舆论引导两大方面。主要项目有“社交网络信息扩散机理与舆论引导机制”(廖玒,2012)、“社会化媒体信息扩散机制及舆论引导”(荣荣,2013)、“微博谣言综合治理”(尹良润,2012)、“微博客舆情监测与主动引导机制”(禹卫华,2011)、“社会化媒体对转型期中国社会舆论的影响”(周葆华,2013)等。
3.突发公共事件。近几年重大突发事件和公共危机事件频频发生,反映在近5年国家社科基金立项项目,标题含有“公共事件”“突发事件”“危机”关键词的有36项。如“突发公共事件中网络舆论表达与规范”(孙玮,2009)、“日本NHK电视台对重大突发事件舆论引导及应对机制”(张海,2012)、“农村重大群体性事件中的信息传播与信息管理”(马锋,2011)、“突发危机事件中群体应激行为演化机制及干预对策”(姚珣,2012)。微博等社会化媒体舆论引导与突发危机相联系的研究成为新亮点。余秀才(2011)、徐世甫(2013)分别研究重大突发公共事件和群体性冲突事件中的微博舆论传播与引导范式,程士安(2011)、夏雨禾(2012)研究突发事件和微博舆论的关系。
4.民族地区舆论引导。近几年民族问题事件频发,民族地区的舆论引导研究不断增加。刘寒娥(2012)研究民族地区舆情分析及媒体舆论引导机制,刘建华(2013)研究网络舆情传播及其政府治理机制,李勋灿(2013)研究舆论引导能力建设。解庆锋(2012)、兰杰(2011)分别研究新疆等民族聚居区舆论引导和群体性冲突事件的传媒引导,朱国圣(2010)研究提高民族宗教问题舆论引导力对策。
(五)其他研究热点
1.民族与三农研究。在我国,三农问题同民族问题一样极其重要而复杂,对这两者的研究,除了舆论引导以外,还涉及到其他诸多方面。一是与民族和三农有关的传媒发展,如“新中国60年民族出版史”(刘新田,2009)、“蒙古文网站现状调查与发展策略”(萨如拉,2013)、“新时期我国涉农媒体战略转型”(陈娟,2013)、“新生代农民工自媒体传播增权研究”(高传智);二是新闻传播与民族、三农发展,如“民族地区科技传播生态优化与和谐社会建构”(钟海平,2009)、“新型城镇化背景下长三角地区农村科技文化传播体系创新”(方晓红,2013)、“大众媒介对西北地区农村留守儿童社会性发展的影响”(杨靖,2011);三是民族、三农的传媒形象呈现,如“以影像的方式塑造和传播真实的西藏形象”(王军君,2011)、“改革开放以来‘农民工'媒介形象流变研究”(董小玉,2009)。
2.新闻史研究。既有对某一段历史新闻史的全面研究,如“新中国六十年新闻事业史”(李彬,2009)、“中华民国新闻史”(倪延年,2013),也有对某一方面新闻史的研究,如“中国近代广告史研究”(1840-1949)(陈培爱,2010)、“民国时期民营报业经营”(陶喜红,2012);既有对新闻人物的研究,如“中国新闻时代开拓者黄远生”(宋三平,2010)、“中国共产党报人群体的出现与崛起”(1921-1949)(陈志强,2011),也有对新闻媒体的研究,如“多维视野下的《月华研究》研究”(马广德,2012)、“延安时期《解放日报》研究”(王春泉,2010),还有对新闻事件的研究,如“中央苏区红色文化传播”(陈信凌,2012)、“甲午战争后日本在长江流域办报活动及涉华舆情研究”(阳美燕,2013)。
此外,还涉及到传媒文化研究,如“网络文化通论”(李文明,2011);新闻实务研究,如“媒介社会学视野下的人物报道转型研究”(盛芳,2011);学科与理论研究,如“国际传播学科发展前沿研究”(陈卫星,2011)、“北美传播政治经济学研究”(陈世华,2013)等。
三、结语
综上所述,在2009-2013年新闻学与传播学国家社科基金立项项目中,新媒体及其影响、媒介经营与管理、全球化背景下国际传播、受众与媒体舆论引导成为备受关注的问题,勾勒了当前中国新闻学与传播学研究的基本面貌和热点。
当然,不少新闻学与传播学长期研究的论题,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闻事业研究,大众传媒与农村建设的关系,以及区域、民族、宗教等敏感话题在国家社科基金的立项项目中仍占据较大比重。不过,研究者往往将它们置于同上述学术热点的相互参照之中来加以解读,从而使这些传统问题在当代文化生活中所包含的启示性效应得到更加确切而生动的彰显。例如,“传媒多样化语境下的新闻执政研究”(张涛甫,2009),将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新闻制度置于新媒体的宏观背景之中加以考量。“实施文化‘走出去'战略,增强新疆主流媒体对外传播影响力研究”(刘红,2010),将民族、区域、宗教等问题同全球化语境下的媒介策略相互衔接。“农村重大群体性事件的信息传播与信息管理研究”(马锋,2011),则试图透过媒介在突发性公共危机中的作用这一独特视角,发掘并处理当前新农村建设中存在的突出问题。
由此可见,国家社科基金新闻学与传播学立项项目的研究热点具有稳定性和前沿性相结合的特点,也具有理论研究与应用研究相结合且注重运用的特点,还具有多种主题的交融创新的特点。因此,通过对2009-2013年5年来的国家社科基金新闻学与传播学立项项目的主题分析,有助于我们了解和把握当前新闻传播的研究热点,帮助我们开展研究选题和课题申报。
注释:
① 蔡尚伟、刘锐:《新闻学与传播学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统计分析》,《现代传播》,2008年第2期。
② 王海龙、沈翠婷:《我国新闻学与传播学研究的量化分析——基于对2000-2009年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的统计》,《青年记者》,2010年第8期。
③ 肖燕雄、李小艳:《从国家社科基金立项分析新闻传播学学科发展》,《当代传播》,2007年第6期。
④ 本研究所参考的国家社科基金新闻学与传播学立项项目信息,来自全国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网站(http://www.npopsscn.gov.cn/)发布的历年社科基金申报指南及立项情况。
⑤ 石磊:《新媒体概论》,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⑥ 魏武、贾楠:《国新办主任:中国应建设覆盖全球的国际传播体系》,《经济日报》,2009年11月27日,第3版。
(作者石磊系四川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院长、教授;谢婉若系四川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副教授;庞弘系南京大学文学院讲师;田大菊系四川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副教授)
【责任编辑:张国涛】
*本文系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媒介融合背景下中国传媒发展对策研究”(项目编号:10XXW0005)、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项目编号:NCET130922)的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