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日本动漫中的“萌”文化

2014-02-12孟红淼徐小淑

关键词:情色美少女动漫

孟红淼,徐小淑

(山西大同大学 外国语学院, 山西 大同 037009)

近年来,日本固有词汇“萌”成为文化流行词并当选为2004年及2005年度日本全国第一新潮用语。“萌”文化自2003年以东京秋叶原为中心开始流行起来,并在亚洲汉字圈得到广泛传播且已经开始蔓延到欧美各国的流行文化之中。“萌”文化作为一种日本独特的文化现象受到各界广泛的关注。

一、“萌”的释义及起源

日语的固有词汇中有“萌”一词。该词为下二段活用的动词,罗马字为moeru,连用形为moe。它保留了7世纪从中国引进该汉字时的原始字义,即草木萌出新芽的意思,为文学雅语。由于该词也可写成汉字“燃”,因此又可形容热血沸腾的精神状态。

在20世纪80年代末至90年代初,该词被引入日本动漫语言,在宅文化中作为俗语来形容对动画、漫画、游戏软件中出场人物的善意、爱慕、倾心、执著、兴奋等感情。此外,在年轻人的流行词汇中,该词被更广泛地使用,同样来表示对对象的极端喜爱之情。《超级大辞林》对“萌”的解释为,表示对人或物坚信、深信的样子,为年轻人用语。其对象不仅是实际存在之物,也涉及动漫角色等虚构之物。日本国语辞典《大辞泉》对“萌”的解释为,对某物或某人单方面持有的强烈的留恋、激情、欲望等感情,不一定指恋爱之情。

对于“萌”文化中“萌”一词的起源众说纷纭,代表性的观点有如下两个:一是宅文化评论家冈田斗司夫认为,“萌”一词起源于 NHK教育电视台于1993年在“天才电视人”节目中放映的科幻动画片《恐龙惑星》,该片的主人公叫做“萌”,这一名字由此成为动漫界的通用语[1]5;二是精神科医生斋藤环认为,“萌”一词源于1994年流行的动漫《美少女战士水兵月》,该片的主人公叫做“土萌萤”[2]60。不难看出,普遍被认可的以上两种观点都认为“萌”一词起源于日本动漫。

二、“萌”文化在日本动漫中的发展

在日本动漫中,“萌”文化主要体现在虚拟世界中的角色上,主要为虚构的女性角色。该角色在外形上所具备的突出特征被御宅族称为萌属性。萌属性具有现代生活和文化层面上的特殊性。通常动漫或网络游戏中的角色被这种“萌”要素有效地装扮起来,在造型上形成类型化的形象特点。比如,在人物形象的装扮上以水手服、猫耳、巨乳、眼镜、女仆装等为代表;在角色性格上表现为御姐、正太、萝莉等。萌要素是将某一人物从文本世界、文化背景中独立出来的策略或手段,独立出来的人物形象的魅力完全依靠外形上的夸张和别出心裁。[3]89

“萌”文化的系统化发展与日本动漫游戏中的恋爱养成游戏及美少女游戏等成人游戏有着密切的关系。

1992年12月,日本elf公司发售了以恋爱冒险为内容的成人游戏《同级生》。该作品畅销10万套以上,在“萌”文化的系统化发展中起到了殿堂级的意义。它开创性地将女主角清楚地归类,包括如今“萌”文化的诸多元素:千金小姐、运动少女、青梅竹马、御姐、老师,甚至有更为极端的角色类型如校医、护士、白领等。《同级生2》还加入了义妹、偶像、眼镜少女、义母等元素。

1994年,日本动漫界发行的《心跳回忆》是恋爱养成游戏的始祖。游戏规定玩家可以用几乎相同的手法追求不同的女主角。该游戏将13个女主角按照性格和故事背景系统化分类:诗织是传统的青梅竹马,虹野是运动学部经理,如月是文科眼镜少女,纽绪是古怪科学家,清川是运动女将,美树原是害羞少女等。这些都是将传统美少女受欢迎的元素系统整理后产生的“萌”概念。这些概念在此后的动漫中被大量应用,可见《心跳回忆》在“萌”文化的系统化发展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随后,“萌”文化向动画界传播。《机动战舰》一片即是将“萌”文化精华化、系统化的动画代表。该片的故事设定和美少女游戏如出一辙。在战舰上,一个男主角搭配多个女性角色。该片将大量的萌元素分类并加入到女性角色中,使其个性化十足。该片的成功造就了日本动漫游戏界“萌”系作品的大量开发。之后的“萌”系作品不断进行新的尝试,将传统的受欢迎的美少女元素精华化,慢慢形成定式的“萌”形象,如猫耳、女仆、巫女、天然呆等。动漫中的女性角色无论从服饰装扮到生活细节再到语言习惯,萌元素都被清晰地归纳整理。

三、日本动漫的“萌”文化与情色文化

日本动漫中的“萌”文化起源于成人游戏,并伴随其发展起来。因此可以说,“萌”文化与日本动漫中的情色元素密不可分。

藤山哲人、古田雄介就指出,“萌”包含了轻微的情色要素。深夜时段的“萌”系动漫有时迫于电视台播放规则的压力,经常会使用一些情色描写,比如以海水浴或温泉为题材的插画,或者描写有关性方面偶发事件的演出,这部分被看作是“萌”描写的范畴。[4]2

“萌”文化的本质是非现实的妄想,也和动漫游戏的本质一脉相承。现实里很难得到的东西转而在二次元里寻求。把现实中对女性情爱的妄想等一切美好的情结都寄托在动漫形象中。

另一方面,“萌”与纯粹的情色间又有决定性的差别。情色描写并不是“萌”文化中必不可少的要素,相反,过剩的情色描写反而不被看作是“萌”,而有时被称为“萌色情”等。新生代作家谷川流在自己的著作中写道,对对象产生性兴奋后自慰,之后对该对象的爱情是否还会持续可以作为“萌”与“色情”的区别。[5]60把“萌”定义为“脑内恋爱”的评论家本田透认为,“萌”文化中的恋爱理想形态是浪漫之爱。[6]81可见,“萌”文化是重情欲而轻性欲的。

四、结语

“萌”一词最初作为日本动漫界的通用语来形容对虚拟女性角色的爱慕与倾心,后来“萌”的范围扩大到一切美少女及美少男形象。如今,日本社会广为流传的“萌”文化的对象辐射为一切能让内心产生兴奋、喜欢等感情的东西,包括无生命之物。无论“萌”文化的载体如何变化,“萌”文化都是从日本动漫发展而来,本质上都多多少少带有日本成人动漫情色元素的特征。“萌”文化在动漫界的流行以及在社会中的普及体现了日本人的现代审美情趣。

[1] 冈田斗司夫.御宅的迷途[J].东京:文艺春秋,1999.

[2] 斋藤环.战斗美少女的精神分析[M].东京:筑摩书房,2006.

[3] 齐珮.从日语“萌”的语用意义看青年亚文化生态体系特征[J].外语学刊,2010(4).

[4] 藤山哲人.萌是被稀释的柠檬酸奶[EB/OL].http://ascii.jp/elem/000/000/153/153944/index -2.html.

[5] 谷川流.被绝望封闭的世界[M].东京:闪电文库,2005.

[6] 本田透.萌男[M].东京:筑摩书房,2005.

猜你喜欢

情色美少女动漫
8位95后新普美少女一览
动漫二次元
锋绘动漫
开口笑
锋绘动漫
你好,春节
唐代如何规制情色贿赂
活泼美少女
智慧美少女
美少女填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