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山市流动人口子女教育现状的探讨
2014-02-12林钧昌胡玉平贾长胜尹新瑞
赵 民,林钧昌,胡玉平,贾长胜,尹新瑞
(1. 唐山师范学院 教育学院,河北 唐山 063000;2. 唐山师范学院 经济管理系,河北 唐山 063000;3. 唐山师范学院 人事处,河北 唐山 063000)
教育教学研究
唐山市流动人口子女教育现状的探讨
赵 民1,林钧昌2,胡玉平1,贾长胜3,尹新瑞2
(1. 唐山师范学院 教育学院,河北 唐山 063000;2. 唐山师范学院 经济管理系,河北 唐山 063000;3. 唐山师范学院 人事处,河北 唐山 063000)
流动人口子女教育问题是伴随着流动人口而产生的一个重大社会问题。唐山市流动人口子女教育的抽样调查表明,政府、教育主管部门对流动人口子女教育非常重视,在教师的选派上比较公平公正。学校的教师在对待本地孩子和流动人口子女的态度上差别不明显。流动人口子女难以很快适应新的环境而易产生敏感性强、上进心弱及厌学、抵触等不良情绪。另外,流动人口子女的家庭教育存在一定的差异。
流动人口子女;教育现状;唐山市
流动人口子女教育问题是伴随着流动人口而产生的一个重大的社会问题。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我国正面临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人口流动迁移。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显示,现有流动人口2.61亿[1]。流动人口举家迁移和在流入地长期居留趋势明显,一半以上的流动人口在流入地居住3年以上,流动人口携配偶、子女、父母一同流动的已占66%。接近六成的流动人口子女随父母一同流动[2]。流动人口子女,一部分能够按时入学,接受最基本的义务教育;另一部分曾经接受过教育,但目前中断了教育,放弃了继续教育的机会;还有一部分从来没有步入过学校的大门,他们向往学校生活、想读书,却被排斥在教育系统之外[3]。李克强总理代表国务院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上所做的政府工作报告指出:把有能力、有意愿并长期在城镇务工经商的农民工及其家属逐步转为城镇居民。对未落户的农业转移人口,建立居住证制度。使更多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纳入城镇教育、实现异地升学,实施农民工职业技能提升计划[4]。因此,解决好流动人口子女教育问题不仅对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会产生重大的影响,而且对社会的和谐稳定具有重大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一、唐山市路北区流动人口子女教育的现状
流动人口子女,比较确切的称呼是流动人口未成年子女,主要是指6、7岁至14、15岁的未成年人,也可称为流动人口适龄儿童、少年。这一群体由两部分构成:一部分是随父母流动进入城镇生活,与父母同住的流动人口子女,称为“流动儿童”。另一部分是没有随父母流动外出而被托留在农村的流动人口子女,称为“留守孩子”[2]。本文研究的是随父母流动进入城镇生活,与父母同住的流动人口子女。
自2006年开始,唐山市就流动人口子女教育做出规定,以片区正常住户适龄儿童的同等条件招收流动人口子女就学。唐山市路北区流动人口子女教育的主要特点有:
第一,流动人口子女入学人数急剧上升。目前流动人口子女总数已占全区义务教育在校生总数的7.51%。
第二,流动人口子女以外省市居多。全区接收外来人口子女总人数为2 939人,其中外省市的有2 465人,占总数的83.87%。
第三,以低年级为主。小学一至六个年级的人数分别是565人、565人、496人、460人、464人、389人,所占的比例分别是19.22%、19.22%、16.88%、15.65%、15.79%、13.24%。
第四,男生多于女生。全区接收外来人口子女男女生比为1.24:1,由此也可看出我国男女性别比例失调问题。
第五,流动人口子女大多就近入学。
二、基于调查问卷反映的流动人口子女教育状况
由于流动人口进城后居住地往往相对集中,因此,我们在唐山市路北区对流动儿童较多的三个学校进行了问卷调查,共发放问卷260份,收回260份。经过甄别、分析,有效问卷237份,有效率为91.2%。之后又以典型专访方式就相关问题进行了深入访谈,从而对唐山市路北区流动人口子女教育现状有了初步的了解和掌握。
(一)被访学生的基本情况
1. 年级分布
由于小学一年级的学生暂时无能力填写问卷,因此,我们的调查重点在二年级以上,此次有效问卷237份,各年级分布为:二年级23人,占被访对象总数的9.7%;三年级25人,占被访对象总数的10.5%;四年级34人,占被访对象总数的14.3%;五年级33人,占被访对象总数的13.9%;六年级26人,占被访对象总数的11%;初中一年级96人,占被访对象总数的40.5%。
2. 性别分布
男生145人,占被访对象总数的61.2%;女生92人,占被访对象总数的38.8%。
3. 来源地
被访对象来自河南的最多,占45.4%,其次是四川,占12.6%;第三是安徽,占10.6%。流动人口以外省为主。
(二)被访学生对所在学校的看法
1. 被访学生在所在学校上学的时间
针对“你在这里上学多久了?”的回答是:一年的占17.3%;二年的12.7%;三年的占11.4%;四年的14.3%;四年及以上的44.3%。由此可以看出,流动人口在城市中居住的时间越来越长,“举家进城”已成为新世纪人口流动的主要形式。
2. 被访学生在所在学校上学的原因
在各项选择中,“收费低”占7.2%;“不受歧视”占12.7%;“能适应学习”占30.8%;“有朋友”占7.2%;“离家近”占21.9%;“其他原因”占20.3%。能找到合适的学习环境成为家长及学生的首选。
3. 被访学生对所在学校基础设施的评价
在各项选择中,“比较齐全”占84.8%;“很简陋”占5.9%;“凑合”占9.3%。孩子们对唐山市路北区的义务教育的基础设施还是比较满意的,由此也可以看出,这些孩子一般都来自较为贫穷的地方。
4. 被访学生对所在学校老师的评价
这里我们出了两个问题,第一个是“你喜欢你们学校的老师吗”,选择“喜欢”的占97%,选择“讨厌”的占0.4%,“没感觉”的占2.5%;第二个是“你认为你们的老师负责吗”,选择“负责”的占96.6%,“不负责”的没有,“一般”占3.4%。孩子们对学校老师的认可,证明了政府、教育主管部门以及学校对流动人口子女教育还是非常重视的,对教师的选派也是比较公平公正的。
(三)被访学生对学习的看法
1. 被访学生的学习情况
被访学生对自己的学习情况进行大致评价,选择“优秀”的占22.8%;“良好”的占38.4%;“一般”的占38.8%。
2. 被访学生对学习的认识
针对“你觉得学习有用吗”的选择题,给出“有用”选择的占96.2%;认为“没用”的占2.1%;“不知道”的占1.7%。
3. 被访学生对自己学业的期望
针对“你希望自己的学业达到什么程度”的问题,选择“小学毕业”的占7.2%;“初中毕业”的占3.8%;“高中毕业”的占9.3%;“大学毕业”的占32.1%;“研究生毕业”的占47.7%。
对以上三个问题的回答可以看出,流动人口子女知道学习的重要性,也知道知识可以改变命运,希望自己将来研究生毕业的接近一半,但是受大环境的影响,他们对自己的学习缺乏自信心。
(四)被访学生对学校生活的看法
1. 被访学生在学校的交往情况
针对“你在学校朋友多吗”,选择“很多”的占67.9%;“没有”的占3.8%;“只有几个”占28.3%。而对于“你一般想和什么样的同学交朋友”,选择“学习好的”占57.4%;“住在我家附近的”占5.5%;“老乡”占5.5%;“对我好的”占17.7%;“其他”占13.9%。
2. 被访学生与本地学生的融合情况
这里我们出了两个问题,第一个是“在学校生活中你感到被嘲笑或讽刺吗”,选择“经常感到”的占7.2%;“有时感到”占11.0%;“很少感到”占23.6%;“没有”占58.2%。第二个是“你对城里的同学是怎么看的”,选择“羡慕”的占45.1%;“嫉妒”占3.0%;“不知道”占51.9%。
由于我们选择的是流动人口子女占绝大多数的学校,孩子们的境况基本相似,因此,学校生活中遭到排挤、歧视的现象较少。另外,从孩子们交友的选择上看,他们也是希望与学习好的同学交友,这在某种程度上也反映了我国教育的唯分数论在小学生的观念中也是根深蒂固的。
(五)被访学生的课外生活
对于课余爱好是什么的选择,结果表明“看课外书”的占42.6%;“运动”占40.5%;“上网”占8.0%;“其他”占8.9%。对于“你有课外辅导书或者课外读物吗”的问题,选择“有很多”占31.2%;“有一点”占58.6%;“几乎没有”占10.1%。随着国家经济、社会的发展,农民工的收入逐年提高,他们对孩子学习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
(六)被访学生对父母的看法
1. 被访学生的父母对孩子上学的态度
对问题“你的父母支持你上学吗”,选择“非常支持”占95.8%;“不支持”占0.4%;“一般”占3.8%。对“你回家以后通常干什么”问题的回答,选择“学习”的占85.7%;“干活”占8.4%;“玩”占5.9%。
2. 被访学生的父母对孩子学业的关注度
为考察孩子的父母对学业的关注度如何,我们设计了两个问题。对于“你的父母关心你的学习吗”,选择“非常关心”占80.6%;“从不关心”占0.8%;“有时关心”占18.6%。对于“你的父母希望你的学业达到什么程度”,选择“小学毕业”占4.2%;“初中毕业”占1.7%;“高中毕业”占10.5%;“大学毕业”占29.5%;“研究生毕业”占54%。
通过这两个问题可看出,家长对孩子的未来充满着期待,对孩子的学习非常关心,希望孩子将来能读研究生的超过半数,家长望子成龙的意识比较根深蒂固。
(七)被访学生的理想
1. 对城市的看法
对问题“你喜欢留在城市吗”,选择“喜欢”占65.4%;“不喜欢”占9.3%;“无所谓”占25.3%。
2. 对能否实现个人理想的认识
对问题“你觉得你能实现你的理想吗”,选择“能,只要我努力”占86.1%;“不能,不管我是否努力”占2.1%;“不知道”占11.8%。
对于未来,孩子们是充满期待的,在我们开放式的问题中,孩子们对未来有着美好的憧憬,同时,孩子们也知道,未来是需要奋斗的。
三、基于调查问卷及深入访谈对流动人口子女教育的分析
(一)流动人口子女难以较快地适应新的学习、生活环境
流动人口多数来自贫困地区,家庭环境、生活方式等与城市均有较大的差别。由于父母经常换工作地点,导致流动人口子女也经常转学、停学,在这种情况下,学生必须不断地去适应变更的学校环境,由此而造成较重的心理负担。
1. 敏感性较强
通过调查发现,流动人口子女大多跟随父辈来自农村,农村的生活习惯与城市的生活习惯有很大的不同,再加上一些体制性的歧视和限制等不公正的待遇,加上部分城市居民的冷漠和歧视,造成了部分孩子有自卑感,比较敏感,自尊心和虚荣心较强,沉默寡言[2]。
2. 上进心不足
流动人口子女正处于成长发育的关键时期,但父母文化水平较低,忙于为生活忙碌,往往是满足孩子的物质生活需求,片面追求高分数,很少在情感上对子女进行关注和呵护,由此造成流动少年儿童上进心不强,有的甚至沾染不良风气。
3. 学生有厌学、抵触情绪
经常的转学使得他们不能接受系统的教育,加上不同的地区使用的教材往往不一致,由此影响了孩子对学习的热情,当其跟不上学校的教学进度时,心理上就会出现厌学、抵触情绪。
(二)学校在管理和教学上的困难
1. 学籍管理上的困难
外来人口具有流动性,这就决定了其子女上学的方式也是流动性的。一些流动学生的家长根本不与学校打招呼,学生及家长都不重视学籍管理;有很多学生因证件手续不全,就没有学籍;有的学校通过建立临时学籍进行动态管理,但效果不好;有的学校通过教师督促的方法解决,但又增加了教师的工作量[2]。
2. 教育教学上的困难
由于外来人口流动性大,非学期初的学生转学、新生入学是常有的事,这些各地来的孩子掌握知识的情况又都参差不齐,教师费了好大的劲才把住学生的“脉”,但没过多久,学生的整体情况又发生变化,教师又要重新调整教学进度。有的教师说:“在学校教书,最大的感受就是累!”
3. 对教师的评估、激励上的困难
流动人口子女有相当大的一部分学习成绩很差,又缺乏家长的辅导,需要教师给予补课,付出更多的努力,但考试成绩依然与城市的孩子有差距。同时,对教师的教学评估却和其他学校一样,教师的教学成就感普遍较差,易产生抱怨情绪等[2]。
(三)家庭教育的有限性
1. 家庭教育不力
作为流动人口的父母大都早出晚归,忙于生计,无暇顾及孩子的学习;自身的文化素质不高,不能对孩子进行有效的辅导;教育观念落后,教育方法简单粗暴,对子女的期望值过高或过低等等,这些都影响着孩子的学习情况。而且有些父母只知道供孩子吃穿,却没有意识和能力给孩子一些精神食粮,而这又恰恰是孩子成长最重要的也是最缺乏的。
2. 家庭学习条件不好
他们的居住条件十分简陋,除了自己的事自己办之外,弟妹的事要大帮小,父母的事也要帮着做。因此,放学回家后没有好的学习的条件、环境、氛围。
3. 家长不重视孩子的教育
据介绍,为了让家长能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和监督孩子做功课,教师要求学生把头一天批改和当天布置的作业,拿给家长检查和签字,部分家长因为没文化,便采用按手印和学生代签的方式应付差事。对孩子学习成绩的好坏,很多家长漠不关心,每次开家长会,教师要求父母多花点时间在孩子教育上,多数父母则表示自己做生意养家没时间,把教育孩子的任务全推到教师身上。部分家长甚至说,让孩子在这里读书,不过是让学校帮忙照看一下、学点算术,免得以后帮家里卖菜多找钱给别人。
四、讨论
解决流动人口子女的教育问题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成要素之一,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内在要求。同时这也是城市健康文明发展的必然要求。
(一)流动人口子女家长应树立科学、理性的教育观
家长是孩子最好的老师和榜样,家长的关爱对孩子的健康成长至关重要。父母应更多关心学生的需要,包括抽出更多的时间陪孩子,看孩子温习功课或者是陪孩子聊一聊学校里发生的事情。学校可以主动积极地让家长参加一些座谈会等相关活动,使家长能充分地理解教师所做的工作以及学校的计划,更多地了解和学习一些科学规范的教育子女的方式,强化流动人口子女家庭教育的功能,帮助孩子以良好的心态去面对周围的环境。
(二)创造良好的班集体氛围,消除流动人口子女的心理门槛
教师对待学生的态度、情感、行为方式等,会造成学生的不同理解,产生不同的情绪体验和外部行为。流动人口子女进入新的陌生环境学习,他们渴望与老师、同学进行平等交流,渴望在班级中取得自己应有的地位[2]。为此,教师应多关心流动人口子女,让流动人口子女和本地孩子在平等的氛围中接触、交流,使他们感到与本地学生之间尽管存在着地区、家庭、贫富、性格、智力高低等各方面的差异,但老师是把“特别的爱给特别的我”,使得同学之间在各种有意义的活动中学会包容,学会相互帮助。
(三)学校社区共同参与,丰富流动人口子女的课余生活
由于流动人口子女来到城市可以说是人地生疏,缺少玩伴,因此,学校应积极与社区联系,如开展双休日及节假日的兴趣小组、有益的社区实践活动等,尽可能多的丰富孩子们的课余生活。
(四)政府采取措施,为流动人口就业创造平等机会
建立一些培训机构,使流动人口有一技之长或掌握多项技能,避免他们失业或隐性失业;建立开放的、公平的用工制度,降低流动人口就业门槛,减少流动人口家庭的流动性[5]。
[1] 国务院人口普查办公室 国家统计局人口和就业统计司编.中国2010年人口普查资料[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12.
[2] 赵民.流动人口子女教育问题与对策研究[J].齐鲁学刊,2013(2):95-99.
[3] 厚婧.关于我国流动人口子女教育问题探析[J].淮阴师范学院学报(教育科学版),2010(3):266-269.
[4] 李克强.政府工作报告[N].人民日报,2014-03-15(1).
[5] 李荣华等.兰州城区流动人口子女教育现状[J].南京人口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6(1):38-40,50.
(责任编辑、校对:刘玉娟)
The Present Children’s Education of Floating Population in Tangshan
ZHAO Min1, LIN Jun-chang2, HU Yu-ping1, JIA Chang-sheng3, YIN Xin-rui2
(1. School of Education, Tangshan Teachers College, Tangshan 063000, China; 2. Department of Economic Management, Tangshan Teachers College, Tangshan 063000, China; 3. The Personnel Department, Tangshan Teachers College, Tangshan 063000, China)
The problem of migrant children’s education is a major social issue which arises with the floating population. The sampling survey of Tangshan children’s education of the floating population shows several facts: the educational department of the government attaches great importance to the education of the children of floating population; the selection of teachers is fair and justice; there is no obvious difference between the teachers’ attitudes towards the local children and the children of the floating population. But there do exist some differences: the children of the floating population tend to have unhealthy emotions such as strong sensitivity, weak urge for improvement and conflicts with the school or the teachers, ect. because of their slow adaptation to the new environment. There are also some differences in family education between the local children and the floating population children.
floating population children; the status quo of education; Tangshan
G527
A
1009-9115(2014)03-0150-04
10.3969/j.issn.1009-9115.2014.03.038
河北省社会科学发展研究课题(201303343),唐山师范学院科研基金项目(10B02),唐山师范学院城市文化建设与可持续发展研究项目(JD2012-01)
2014-02-20
赵民(1963-),女,山东寿光人,硕士,副教授,研究方向为民族教育、教育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