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教育质量体系实践基础分析
2014-02-12张焱
张 焱
(天津现代职业技术学院,天津 300350)
一、高职教育实践过程是高职教育质量理论提出的基础
实践决定认识,实践是理论的直接来源与发展动力。恩格斯讲到:“社会上一旦有技术的需要,这种需要就会比十所大学更能把科学推向前进”。中国经济建设的实践,推动了高职教育的产生与全面发展。是高职教育发展的实践需要,形成了高职教育质量管理体系的不断完善。
高职教育质量标准制定在其发展实践中一般要经过这样几个阶段:高职教育培养目标的定向;高职学生职业、技能定向分析;高职教育培养标准定向。
1.高职教育培养目标定向分析
培养目标定向是高职教育质量标准制定的基础,是高职教育教学的基本依据。高职教育人才培养定向问题,是高职教育质的规定性。这种质的规定性把高职教育与普通高等教育、中等职业教育区别开来。
从世界职业教育发展看,可以将高职教育培养目标定向为:掌握所属专业必备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形成从事本专业实际工作综合能力,具备创新精神与良好职业道德的全面素质,在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工作的高级技术应用型人才。
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的定向与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紧密相连。中国社会经济发展处在多层次、不平衡状态。社会和经济发展的趋势,产业结构调整必然引起劳动生产结构的变化;必然带来新职业的产生,由此带来劳动力市场人才结构需求的变化。社会产业结构、劳动力就业结构制约着高职教育培养目标的定向。这就是高职教育培养目标定向的主要依据。
高职教育属于高等教育,但是人才培养目标定向具有其特殊性。高职教育培养的是高级技术应用型人才。高职教育具备与高等教育的共性是有相适应的基本知识、理论和技能,掌握相应的新知识、新技术和新工艺。高职教育的特殊性是,培养目标具有较强的实践动手能力、解决生产实际问题能力。高职教育是一种职业教育,所培养人才的知识与能力必须具有职业性。因此,高职教育质量标准制定应以职业岗位需要为依据。在对职业岗位、职业能力、职业特色进行分析的基础上,确定人才目标、人才规格、人才知识、人才能力培养质量测评标准。
2.高职学生职业、技能定向分析
对高职学生未来职业进行分析,就是对从事某种职业所需知识、技能和态度的分析。通过对某个职业所包含的主要工作、作业任务、操作项目逐一剖析,从中了解从业者主要学习领域的知识和操作内容以及对各种知识和操作内容的具体要求。职业分析一般包括该种职业的主要职责、工作对象、工作环境、使用的工具与设备、材料、技术与工艺、生产流程、工作规范或标准、检验方法、劳动组织形式等等。
高职教育课程的设置意在使学习者获得在某一特定职业或某类职业中工作所需的实用技术、专门技能、劳动态度、岗位认识。因此,无论是从理论上还是从实践上,高职教育都应该着重培养学生胜任实际岗位工作的职业能力。具体讲就是技术期望的能力、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协调任务的能力、适应工作环境变化的能力。
职业分析的基点是职业岗位。职业分析以满足职业岗位对于劳动者应具备的素质要求为基本原则。据此,确定高职教育质量标准就必须立足于高职学生未来面对的职业及对该职业的分析。
3.高职教育培养目标定向分析
在高职教育培养目标定向分析、高职学生职业、技能定向分析基础上对高职教育培养标准定向分析就显得十分重要了。高职教育培养标准具体表现在高职院校学生应具备的三种实践能力。即胜任某种职业岗位的职业技能、技艺和运作能力、为毕业后学习和发展打好基础的能力、作为第一线生产、建设、管理、服务人才所应具备的一般能力。简单概括应该是专项职业能力、职业适应性能力、一般学术能力。
因此,高职教育质量标准就必须从高职教育培养标准定向入手。高职教育的教学计划、课程内容及质量评价标准就应以学生获得能力为导向,以使学生获得相应职业领域的能力为出发点和归宿。
课程体系应注重阶段性与连续性的结合。高职教育应将学术课程、专业课程、生产实习课程等按阶段和难度分散安排到每一个学期,逐渐深入,使每学年课程教育自成体系。
二、高职教育实践主体形成高职教育质量理论体系
高职教育实践主体就是教师、学生与管理者。高职教育质量管理体系的构成与实施离不开高职教育过程中的教师、学生与管理人员。
1.高职教师在高职教育质量体系形成中的作用
课程是各级各类学校教育活动的核心,课程质量的高低直接关系到学校教育活动的好坏。从课程的视角来构建高职教育质量标准,是高职教育质量提升的一个新思路。
目前,对教师课程进行评价,通常要靠督导或同行听课打分。职业教育的教学改革、教学质量提升应该从课程的设计开始。根据《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6]16号)和《教育部关于启动高等学校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精品课程建设工作的通知》(教高[2003]1号)精神。高职教育课程设置要求教师做到: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均有创新。把工学结合作为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要切入点,带动专业调整与建设,引导课程设置、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改革。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点是教学过程的实践性、开放性和职业性。
高职教师队伍不仅仅是专职教师,还包括行业与企业的专业人员。这一切应该在课程体系中显现出来。高职教育培养高技能人才的特色,对人才培养模式提出新的要求,强调实践性、实效性和实用性。
课程设计的理念与思路就应该以职业能力培养为重点,与行业企业合作进行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开发与设计,充分体现职业性、实践性和开放性的要求。
戴士弘在《职业教育课程教学改革》一书中对高职教师提出的要求是:
(1)专业水平。职业教育教师要懂专业,最好是本专业的行家里手、领域专家。
(2)职业水平。职业教育教师要懂“职业”。
(3)教学水平。职业教育教师要懂“教育”。
(4)整体素质。职业教育教师必须具备相当的政治觉悟,社会道德和师德水平,具有创新能力,专业研究能力,教学研究能力和理论思维能力。
事实证明,高职教育教师主体是形成高职教育质量理论体系的关键。
2.高职学生在高职教育质量体系发展中的作用
高职教育同社会需要、市场需求的结合程度直接关系到高职教育的生命力,它的教育质量要接受社会的评价,特别是用人单位的评价。因此,高职教育质量评价最终要落在培养的学生上。
高职教育与教学的指导思想和目的是使学生获得相应职业领域的能力,高职教育的教学计划、课程内容及质量评价标准都以使学生获得能力为导向的。学生既是教育服务的对象,又是职业院校的“产品”。高职院校的“顾客”包括两大类:第一类是社会和用人单位;第二类是学生和学生家长。高职教育的质量观应是建立在多重顾客满意基础上的。
(1)专业设置应该符合国际、国内经济和社会发展需求。
(2)毕业生能力应该符合国际国内用人单位的要求。
(3)在以人为本的教育、教学思想指导下,培养出满足顾客(社会、用人单位、学生、学生家长)要求的高质量人才。
3.高职管理在高职教育质量体系完善中的作用
从管理学角度看,管理推进质量水平的提高。高职教育质量的提高同样离不开高职教育质量管理体系。
依据教育部《高等职业院校人才培养工作评估方案》及相关文件要求,对学校内部教育质量管理体系要素进行调整、补充和修改。一般来说,高职院校内部质量体系主要监控点应该包括以下内容:
(1)社会需求和人才市场发展状况。
(2)学科专业结构与教学内容布局状况。
(3)学校教育资源软硬件配置状况。
(4)学生人才培养方案设计状况。
(5)教育、教学过程的管理与监控状况。
学校在实施质量体系过程中,要坚持识别和管理影响教育质量的全部过程。要明确各过程的主要质量监控点和相应的质量评价标准,并对其实施监控。这里质量监控点和质量评价标准的确定是关键。它不仅反映了学校的教育观念,也起着对教学、教学管理的导向作用。
教育部开展高职高专院校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旨在加强对高职教育的宏观管理和指导,规范各高职院校的办学行为,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2008年4月,教育部印发了新的《高等职业院校人才培养工作评估方案》,方案注重高职院校的内涵建设,深化校企合作、产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逐步形成以学校为核心、教育行政部门为引导、社会参与的教学质量保障体系。
高职院校应按照教育部的要求做出有效的设计和策划,认真结合质量管理的原则与思想方法,最终形成以社会需求和区域经济发展为关注重点,以影响教学质量的要素为主要监控环节,强调质量管理理念、形成质量管理过程、循序渐进,持续改进质量管理体系。
三、高职教育实践内容形成高职教育质量理论体系
高职教育的特点是更突出实践过程,更关注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因此,高职教育的教学硬件与教学软件都需要适合高职教育的特点。
1.高职教育教学教材与高职教育质量理论体系
高职教育发展的形势,对加强高职教材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既然高等职业教育以培养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的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为根本任务。因此,高职教材就是高职院校教师进行教学活动、实现教学目标的依据,是学生获取能力的基础。
不断改革教学内容和方法,全面提高学生的思想素质和综合职业能力,高职教材作为传递知识的媒介,就应该体现如下特色:理论的适度性;应用的系统性;实践的指导性;内容的先进性。
根据高职教学的特点,高职院校教材建设的总体目标应该是:遵循教育部高教司关于加强高职高专教育教材建设的若干意见,根据学校专业建设与课程建设规划,有计划地组织学校教师和企业、行业专业技术人员编写具有高职特色的教材、讲义、实践教学指导书和教学参考资料等。
通过高职教材建设,要逐步建立起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符合职业岗位需要、反映先进技术发展水平、满足学校教育教学需要、特色鲜明教材体系。
评价高职教育质量,教材是前提。因此高职教材编写应遵循应用性原则、时代性原则、前瞻性原则、配套性原则。以此打造出具有高职特色的教材体系。高职教材建设是高职教育质量管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高职院校的教材建设,应当遵循高职教育规律,紧密结合本校教学实际,合理确定教材建设的总体目标,正确把握教材建设的原则。
2.高职教育实验设施与高职教育质量理论体系
实践教学贯穿于高职院校教学始终。实践教学是专业教学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是高技能人才培养的全过程,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实现高职教育目标的关键环节。实训基地就是基于高职院校实践教学的需求而产生的。实训基地分为校外实训基地和校内实训基地。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的人才培养模式是中国特色高职教育的创新之举,是提高高职教育人才培养质量和就业竞争力的有效途径,是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
实训是指学生基本学完专业课程和结束相关教学实习后,在进行生产实习之前,针对该专业对应的生产实际的岗位要求所应该掌握的专业关键技术和操作能力,在特定的具有职业氛围的场所(实训基地)进行关键技术强化训导和动手能力的实践。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是完成高职实践教学的有效载体。高职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具有准真实的工业环境,能够将企业元素纳入到人才培养中。
在高职教育质量评价体系中,实训课程占着重要比例。实训是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实践教学体系一个最重要的实践教学环节,也是提高学生就业实践能力和适应社会能力所必须的教学手段,它体现着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重要特色。
通过生产实践实施人才培养的理念、方式和途径,使人才培养由学校向社会、由教室向生产现场延伸。这是校企合作、产学结合的具体体现,是实现学校教育与生产实际零距离接轨的措施,是职业教育在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基础上的创新和发展。
教育实训功能不仅使学生从“有所知”走向“有所为”。同时为打造学生爱岗敬业的情操、团结协作的精神、遵纪守法的习惯等职业素质方面起到了“养成教育”的作用。为高职学生今后走上工作岗位、形成职业发展奠定了基础。
在高职教育校内实验、实训、实习室的质量标准上应满足先进性、适用性、全方位、多层次。因此,高职教育实践教学条件建设质量评价应充分发挥政府、社会、学校的作用。
3.高职教育实践基地与高职教育质量理论体系
既然高职院校是培养实践型、应用型技术人才,所以加强校内外实践教学基地建设,不断改善实践教学条件,注重培养学生的专业实践能力和职业综合能力,是职业院校提高教学质量,满足社会对实用型人才需要的根本保证。
职业技能的培训基地主要培养学生的技能,减少验证性实验。通过对学生职业技能的培训与考核,使学生在校期间就能积累“工作经验”,缩短就业上岗后的适应期。
校内实训基地建设其主要功能是实现课堂无法完成的技能操作,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进行系统、规范、模拟实际岗位群的基本技能操作训练。校内实训基地建设应本着为学生提供真实的职业环境、高技术含量、开放性和通用性强的原则进行。
校外实训基地建设对学生直接参加生产和实际工作进行现场培训起到任何实践基地不可替代的作用。产学结合、合作办学、不求所有但求所用是校外实习基地建设的基本原则。实训基地建设必须保证实践教学的高水平、高质量。
建立实践基地与依托具体产业部门相结合是高职教育的重要特点。高职教育必须突出实践环节,必须建立自己的实践中心,必须有自己的实践基地,必须依托相关产业部门。只有抓住这样几个环节,才能充分利用一切可利用的社会的教育资源。工业经济发展的初期阶段授艺模式是建立在具体岗位上的师徒关系。这种传统授艺模式已不能适应信息化社会发展的需要。现代化的高职教育将集中一切可利用的资源对学生进行集中训练。
以质量标准为导向的改革已经成为高职教育改革的共同目标。由于高职教育的快速发展,高职教育的学校类型多样,因此全面考察高职教育教学的质量就必须重审高职教育的质量标准。
根据国际、国内教育发展经验,比较公认的教育质量社会判别标准主要是培养出符合国家需求、行业企业需求和人力资源市场需求的高素质技能型人力资本。高职教育质量标准,即要满足高职教育对象为应对社会职业环境不断变革带来的挑战、满足自我终生职业生涯发展的需要,又要拥有在广泛行业就业的专门职业技能、获得可持续发展的综合职业能力的期望。
对高职教育质量的评价,是多元的。一方面是政府、社会的评价。另一方面是用人单位的评价。用人单位的评价是最根本的评价。高职教育质量评价最终要落在培养的学生上。中国高职教育质量体系,在高职教育历史发展的进程中,在现有高职教育理论的指导下,在高职教育教学不断发展的实践过程,必将不断完备与提升。
[1]骆洁嫦.高职教育实践与发展的思考[J].交通高校研究期刊,2000,(03).
[2]程时兴.高职教材特色及其编写[J].武汉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3,(04).
[3]孙百鸣.高职教育校内外实践基地建设的比较研究[J].辽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5,(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