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建设视野下的少数民族舞蹈文化教育传承探究
2014-02-12于丽萍
于丽萍
(临汾职业技术学院,山西 临汾 041000)
一、学科建设视野下舞蹈文化教育传承的重要性
1.舞蹈文化教育与舞蹈文化之间的关系
文化与文化传承两者之间相互联系,相互支持,息息相关。在两者之间发展、融汇、转变的过程中逐渐形成了舞蹈文化及舞蹈文化教育内容。舞蹈文化及舞蹈文化教育具有相同的文化性质及文化特点,具有共同的外部环境因素及独特的文化底蕴气息,在很大程度上折射了民族文化价值及民族文化内涵。我国少数民族的舞蹈文化及舞蹈文化教育内容也是在特定的区域、文化环境、历史环境、情感空间中形成的一种文化凝聚物,是少数民族文化的“灵魂”。两者形成了完善的少数民族舞蹈文化发展体系,相辅相成,交辉相映,在很大程度上推进了我国少数民族文化的发展状况,改善了民族文化的传承质量。
在舞蹈文化与舞蹈文化教育内部,舞蹈文化教育是当前舞蹈传承的直接方式。舞蹈文化教育通过相关人员口传身教完成对舞蹈文化学习、舞蹈文化发展,通过上述途径实现对舞蹈形式文化的传承与弘扬。作为最直接的少数民族舞蹈文化传承方式之一,舞蹈文化教育不仅可以强化人员的舞蹈姿态熟练度,还可以增强人员对少数民族舞蹈文化内涵的认识效果,降低可能出现的“只知其表,不知其里”现象,已经成为少数民族文化脉系发展的主要动力。
2.学科建设视野下的舞蹈文化教育传承
随着我国少数民族舞蹈文化水平的不断提升和少数民族文化教育内容的不断丰富,少数民族舞蹈文化教育已经形成了一种特殊的文化结构层次,逐渐成为学科建设视野下的一种新型文化体系。从学科演变史来看,少数民族舞蹈文化教育内容定义较为专一,主要指针对少数民族舞蹈文化传承及发展的一种学科体系。该体系具有非常高的实际使用效果,符合当前人类文化发展的需求,实现了对文化建设的统一和弘扬。少数民族舞蹈文化教育学科建设动力主要包括以下两方面:第一,少数民族舞蹈文化教育主要是为了作为社会认识本身形成的文化本质,将文化重心放在了传承及弘扬上,增强了少数民族舞蹈文化发展水平。第二,少数民族舞蹈文化从实现舞蹈文化发展及弘扬基础出发,对文化适应性进行加强,更好提升了少数民族文化与当前社会建设的协调性。
在学科建设视野下,舞蹈文化教育为学习人员创建了一个立体的文化空间,将少数民族舞蹈文化以生动形象的肢体语言展现在学习人员的面前,从文化深层次上提高了少数民族文化传承质量与传承效果。透过少数民族舞蹈文化教育,可以从多角度实现对少数民族舞蹈文化的剖析,对少数民族文化历史渊源及文化渊源进行深入了解,挖掘少数民族源源不尽的舞蹈文化精髓。舞蹈文化教育已经成为少数民族文化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在进行舞蹈文化传承的过程中,少数民族舞蹈文化教育既符合文化研究发展方向,又符合文化现象主体内容,对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我们在学科建设过程中普遍认为,少数民族舞蹈文化教育是一种“手段性的现实”,是为了满足需求兴起的一种特殊文化保护方式。在实行上述“保护”的过程中,舞蹈文化教育不仅仅将物质层面与精神语言结合在一起,还实现了对行动层面的强化与人体的统一,从本质上深化了少数民族舞蹈文化教育传承质量和传承效果。
二、少数民族舞蹈文化体系传承层次优化
通过对少数民族舞蹈文化传承内容的划分,将少数民族舞蹈中的舞蹈文化教育进行重点突出,可以有效提高少数民族文化薪火相传的质量和效果。在实际层次构建的过程中,相关人员要对舞蹈文化传承渠道进行合理拓展,对舞蹈文化教育层次内容进行全面深化,将文化理念及文化含蕴落实到层次构建的方方面面,确保越来越多的人参与到舞蹈文化教育传承的过程中。
1.拓展舞蹈文化教育传承渠道
随着当前我国少数民族舞蹈文化的不断丰富,少数民族舞蹈文化传承渠道也逐渐增多,其传承质量也大幅提高。在进行少数民族舞蹈文化教育传承时,常见的传承渠道主要包括:(1)图像、文字、音像等保存传承。当前我国少数民族舞蹈文化的图书、音像数量庞大,已经成为了一种舞蹈文化教育传承的主要途径。上述图书、音像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学习人员对不同少数民族舞蹈文化的学习效果,拓宽了学习人员对少数民族舞蹈文化的认识面,改善了少数民族舞蹈文化教育的质量和效果;(2)不同类型舞蹈活动。不同类型的舞蹈活动,如少数民族大型广场舞、少数民族舞蹈比赛等均可以提高学习人员对少数民族文化教育传承的了解,强化学习人员对少数民族文化教育传承重要性的认识。少数民族舞蹈活动通过对少数民族舞蹈的展现,在很大程度上激发了学习人员对少数民族舞蹈的学习兴趣,满足了学习人员的文化心理需求。在这个过程中,学习人员会逐渐形成一种舞蹈文化教育意识,开始对教育方法、教育技巧、教育内容等进行自身完善,在客观上实现了对少数民族舞蹈文化教育的保存、传承效果。
2.多层面舞蹈文化教育优化
多层面舞蹈文化教育优化主要指在进行少数民族文化教育的过程中对群众性民间舞蹈内容、不同民族之间舞蹈文化内容的融汇、交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从本质上提高舞蹈文化教育的意义和效果。相关人员要注意落实群众性民间舞蹈文化教育融汇和各民族之间舞蹈文化教育融汇,形成层层递进、层层深入的舞蹈文化教育理念及构建系统。
常见的群众性民间舞蹈文化教育内容主要包括群众自娱性民间舞蹈、广场表演性民间舞蹈。人们不同的生活方式和生活环境创造了不同特色的少数民族舞蹈文化,形成了独具一格的文化风景线。在对群众性民间舞蹈文化教育内容进行优化的过程中,相关人员要首先对少数民族舞蹈文化及少数民族人文、历史等进行全面了解,对舞蹈文化内涵进行深入分析,建立大体舞优化框架。相关人员要对舞蹈文化教育过程中的群众层次需求及舞蹈文化底蕴进行提升,将群众性民族舞蹈文化由传统娱乐性物质转变为具有我国少数民族文化价值的文化语言,将舞蹈文化教育内容进行深化和拓展。除此之外,相关人员还要对群众性舞蹈文化层次内容进行明确,对少数民族群众性舞蹈文化特征进行深入了解,建立主体鲜明、结构严谨、艺术气息浓厚的群众性民间舞蹈文化教育体系。
各民族之间舞蹈文化元素具有非常大的差异,文化特征、主题色彩等千差万别。舞蹈文化是具有自身鲜明特征的结构体系,是时代发展的产物。只有从本质上完成对舞蹈文化的推陈出新、融会贯通,才能达到海纳百川的效果,提高少数民族舞蹈文化的生命力,提高少数民族文化的发展效果。因此,相关人员在进行少数民族舞蹈文化教育层次构建的过程中,要引入不同民族之间的文化精髓,以自身的文化特征为主体,对本族文化进行丰富,革旧迎新,为舞蹈文化发展注入新的活力。相关人员要对舞蹈文化教育过程中的舞蹈文化创作面进行拓展,将少数民族舞蹈文化逐渐主体化、诗意化、心灵化、深刻化、多元化,最大限度发挥少数民族的舞蹈文化特色,形成别具一格的少数民族舞蹈文化教育体系。
三、少数民族舞蹈文化教育内容的优化
在对少数民族舞蹈文化教育传承的过程中,除了需要对文化体系传承层次进行优化外,还需要对教育内容进行优化,对教育平台建设、教育理念与教育原则构建、教育内容建设等进行全面深入,促进我国少数民族舞蹈文化教育又好又快发展,从根本上提高少数民族文化教育传承质量。
1.稳定少数民族舞蹈文化教育平台
我国教育能够蓬勃发展主要是由于在进行教育建设的过程中具有稳定的教育平台。作为教育方法及教育措施实施的基础,教育平台既影响着教育实施质量,还影响着教育体系发展,已经成为教育建设的重要内容。因此,在对少数民族舞蹈文化教育进行拓展的过程中,相关人员要首先对少数民族舞蹈文化教育平台的稳定性、规范性、系统性进行合理分析。要针对少数民族文化及舞蹈内容发展对当前的教育平台结构及教育平台内容进行规划,形成初步建设结构框架。与此同时,相关人员还要对自身的舞蹈文化教育技能进行提升,加强舞蹈文化教育中的技巧、舞蹈文化教育重点、舞蹈文化教育评估等的实施和控制效果,将上述内容全部贯彻到少数民族舞蹈文化教育的过程中,全面提高对少数民族舞蹈文化教育的保护效果。
2.加强教育理念与教育原则
在进行少数民族舞蹈文化教育传承体系构建的过程中,相关人员要对以下内容进行全方位把握。其主要为:(1)文化教育性与教育价值的统一。相关人员要充分发挥少数民族文化的独特魅力,对少数民族舞蹈文化教育过程中舞蹈创新性、舞蹈整合性进行拓展,激发学习人员对少数民族舞蹈文化教育的兴趣,从本质上实现“发散思维,即兴创作”教育内容,提高学习人员对教育创新的主体意识及思维拓展效果。(2)以学习人员为主体的教育核心。相关人员在进行少数民族舞蹈文化传承建设的过程中要将学习人员作为教育的核心,对人文主义精神进行合理利用,将相关人员从传统的教育角色中“解脱”出来,为文化传承创造和谐、平等的空间环境,提高文化传承机制的落实效果。(3)教育内容鲜明、典型。相关人员要对舞蹈文化教育传承中的教育内容进行严格筛选,对教育内容的针对性进行强化,保证教育风格符合教育传承要求,确保学习人员能够有目的地参与到传承体系构建中。
3.拓展舞蹈文化教育内容
少数民族幅员辽阔,民族组成基数较大。不同民族之间由于地理环境、生活习性、经济发展等状况的不同形成了独树一帜的少数民族舞蹈文化。这些舞蹈文化具有各自的文化内涵和文化底蕴,是一项庞大的文化单元。因此,在进行少数民族舞蹈文化教育的过程中,相关人员要对舞蹈文化的文化背景、文化习俗、习俗信仰等进行合理分析,对舞蹈中的肢体语言、舞蹈形态对文化发展的重要性进行控制和分析,提升文化之间的内涵及文化表现力。相关人员要对少数民族舞蹈文化教育方式进行拓展。在传统教育的过程中,主要是通过相关人员指导完成舞蹈文化教育任务,但是由于学习人员人数较多、教育任务较重等,相关人员根本无法实现对学习人员的全方位指导。在上述状况中,相关人员可以选取优秀的舞蹈学习人员,由这些学习人员对其他人员进行纠正、指导,或将学习人员分组,由小组之间相互监督、相互指导。除此之外,相关人员还要对学习人员在教育的中教育评估内容进行拓展。相关人员要将评估内容由对学习人员舞蹈学习状况拓展到学习人员对少数民族舞蹈的理解、对少数民族舞蹈的创新等内容上,增强评估质量。
[1]郭玉峰.多元学科视野下的中国社会史研究学术研讨会综述[J].天津社会科学,2004,3(3):32-33.
[2]刘璐,吴迪.少数民族传统舞蹈在民族区域学校中的教育资源价值探索——以广西金秀瑶族黄泥鼓舞为例[J].青年文学家,2011,7(1):174-177.
[3]张铭,谢雯雯.融新疆多元文化底蕴,探民族舞蹈传承之路——《新疆少数民族舞蹈文化》课程建设的几点思考[J].大众文艺,2011(2):70-72.
[4]田丽萍.论少数民族舞蹈文化发展及其动因[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34(4):153-155.
[5]王慧.浅析地方师范院校中文专业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以周口师范学院为例 [J].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12,28(10):56-58.
[6]胡迪雅.少数民族濒危文化传承研究——以东巴舞蹈为个案[D].中央民族大学,2009.
[7]张亚文.论中国少数民族舞蹈文化的发展——西北地区少数民族舞蹈文化的发展[D].苏州大学,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