价值观重塑是民办高校转型升级的必然要求
2014-02-12滕春玉
滕春玉
(厦门南洋学院,福建 厦门 361102)
价值观是高校办学的灵魂,它在高校确立发展战略、调整组织结构、制定规章制度以及实施具体运作的整个过程中发挥着核心作用,它在价值认同、集体意识、凝聚人心、推进事业健康发展方面发挥着无可替代的作用。民办高校价值观各不相同,它是以某一民办高校为主体的价值取向,是在高校长期的经营管理活动中形成的文化意识和文化品格,它是高校经营者长期刻意追求的结果。民办高校与我国所有的民营企业一样都经历了数十年的艰辛探索和变化转型的过程,其中价值观念的创新无疑已成为创意经济时代民办高校转型升级、加快发展的头等重要的问题。
一、价值观重塑是民办高校内外部环境变化的必然要求
1.创意经济时代迫使民办高校重塑价值观。经济全球化的持续推进和世界金融危机的冲击,加快了第五次工业革命的步伐,极大地刺激了创意经济为依托的经济转型,以创意经济为导向来规划各自的专业布局、优化学科结构已成为各民办高校首要考虑的问题。用明天的需求来培养今天的学生,已成为民办高校抢占市场先机的必然要求。生源就是财源,随着我国入学适龄人口逐年递减的趋势,各地高职院校招生增长幅度也受到适度的控制,近年来争夺和稳定生源已成为各民办高校最重要又是最头疼的一件事,千方百计地创造条件来吸引生源已成为民办高校的第一要务。品牌和特色是吸引生源的根本,也是民办高校立足市场的关键,要赢得教育消费者的青睐,学校就要不断推陈出新,以创意经济所要求的学科专业来吸引优质生源,以特色专业和高品质毕业生来拓展办学空间,实现发展由传统向现代转变,由数量型向质量型转变,由粗放管理向精细化管理转变,价值观重塑已成为摆在民办高校面前一项不可回避的现实问题。
2.政策环境的变化促使民办高校重塑价值观。民办高校大部分为高职教育,2006年教育部下发的《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对中国高职教育十年历程进行了总结,提出了有中国特色的、系统的高职教育理念体系,并决定每5年对全国高职院校普遍进行一次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水平评估就是看各高职院校的发展思路、办学理念、办学定位、专业建设、办学质量、办学特色等是不是符合国家发展高职教育的要求。评估不合格者将由教育行政部门区别情况,令其限期整改,限制招生或停止招生,这也是各民办高校为通过合格评估而上下忙碌、焦燥不安的根本原因。评估的目的在于规范各高职院校的教学和管理,教育教学规范化的根本在于办学理念的现代化和价值观的重塑。加快建设现代高职教育体系,就要按照“‘适应需求、有机衔接、多元立交’的要求,重点抓好产教融合、职普沟通、中高职衔接的制度和机制建设”,“要着力打通和拓宽各级各类技术技能人才的培养发展通道”。传统职业教育侧重让学生“一技在手”,着力于专业技能训练。而现代的适应创意经济发展需要的职业教育培训则要求让学生具备“学技终身”的能力,尤其是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要求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实现教育思想和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和进步。
3.内部生态环境的变化推动民办高校重塑价值观。随着民办高校规模的扩大,一批民办高校不仅有了流动性大的兼职教师,而且有了一批流动性相对较小的专职教师。聘用退休教师、兼职教师的成本最低,教师按课时领取报酬,学校无需支付退休、医疗等保险金和公积金,也无须承担教师“跳槽”的风险,然而“一槌子买卖”的兼职教师无法参与学校文化建设和学科建设,于学校创建特色专业、提升学术水平、优化育人环境、打造具有吸引力的品牌却是极为不利的。专职教师虽然相对稳定,然而各民办高校往往规定他们每周必须承担12-14节教学任务才能取得基本工资收入和奖金,教学任务重,且在相对封闭的学术环境中,科研动力不足,又往往显得层次不高。基于成本与利润方面的考虑,民办高校更多的是考虑开设什么专业、招多少学生、是否有人上课,对科研、对教师的继续教育和培训投入不足或不愿投入,专职老师靠科研能力和教学水平评上高级职称的通道不畅,这就使得一大批专职教师难以产生事业的使命感和成就感,他只是在谋生,而不是在从事一项事业;他只是被动地应付工作,而不是主动地开拓创新。出于待遇考虑或难以应付的错综复杂的“公司政治”的压力,往往跳槽而去,造成学校内部的不稳定和管理成本的增加。转型期民办高校内部生态环境的动荡、紧张和恶化无不点明了重塑价值观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二、民办高校价值观重塑的现实途径
1.追求卓越,提高民办高校核心竞争力。价值追求境界的高下影响民办高校的竞争力的强弱,并最终决定它的生命轨迹。“追求卓越”应该成为民办高校所有领导视为本位的价值观,没有“追求卓越”的意识,也就没有学校的市场地位。人才是办学的核心,尤其是高层次人才的引入才能产生更大的品牌效应和更大的社会影响,这也是所有民校业主心知肚明的。然而在成本与利润、投入与产出的矛盾面前,众多的民校业主可能会选择利润,因为他们更多的是企业家而不是教育家。一些民校业主还没有真正从内心深处把人力资本看作是第一资本,在他们看来,只要有钱,什么人才都可以引进;只要给钱,要他们做什么就做什么,以至一些民办高校即使高薪聘请到了高层次人才也因为不会使用而留不住。人力资本理应成为民办高校最为重要的资本和核心竞争力。人力资本建设,首先是树立现代高职教育人才观,这种人才观强调主体性、效率、利益、民主、公平、法治、个性、创新等,而反对权位、人情、关系、金钱、年资、地域、血统等观念。这种人才观还应强调打破“学历本位”的观念,树立“能力本位”的意识,把专业所在行业富有工作经验的管理人员、技术人员和能工巧匠请上大学讲台,把他们在实践中探索形成的一技之长传授给学生,强化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其次,要努力营造一个以能力取胜的“学习型组织”,推动教学、科研、管理、服务的制度创新和变革,制度创新要围绕能力的提升来设计、运作和评价。分配制度、激励制度以及教育培训方式也都需要根据个人能力发挥的情况和工作效率来评价和实施,通过人才能力素质的提升来促进人才的全面发展和组织竞争力的全面提升。
2.学生至上,为社会培养所需的应用型高素质人才。学生是民办高校的衣食父母,没有学生也就没有民办高校。就像“顾客至上”一样,民办高校也应该把“学生至上”列为自己办学的宗旨。目前,高职教育已逐步取代培训成为民办高校的主要业务,高职教育的目的就是为国家和地方经济发展培养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数以百万计的应用型高素质人才,形成以社会需求为主导的价值观,是民办高校发展与创新的动力源泉。因此,不断探索适应社会需要的办学模式,不断完善人才培养模式,强化为学生服务机制也就成为民办高校迫切需要解决的重大课题。目前,民办高校普遍存在办学特色不鲜明、优质专业少、教学与管理水平不高、校企合作工学结合落实难等问题。解决这些问题,关键在如何落实教育部提出的“探索工学交替、任务驱动、项目导向、顶岗实习等有利于增强学生能力的教学模式”。同时,强化实践教学,让每一堂课都有学生参与教学的机会,让每一个学生除了有一技之长外,还有职业发展的综合素质。一定的管理模式和风格,必须与被管理主体相适应,必须与家长的期待、社会的要求相吻合。一些民办高校模仿公立学校的管理模式,对学生采取宽松和自由的管理方式,这对那些自身行为约束力差、学习不够自觉的学生个人发展是非常不利的。“学生至上”或“以学生为本”,不是放纵,而是强调“严”与“爱”,“严师出高徒”,没有严格的要求、严格的训练,学校就会沦为三流的“文凭工厂”和“痞子学校”,学生未出学校就已染上各种社会病。严是爱,宽是害。“爱”更多的是强调尊重、理解和关心,象对待自己的子女一样,强化学生的主体性和独立性,着力于个性化培养。这就要求教师和管理人员除了本身言传身教外,还必须严谨治学、严格管理、有一定的思想政治工作经验和素养,有较强的责任心和使命感。
3.教师为本,在稳定中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教师队伍整体素质的高低,决定一个学校教育教学的优劣。高校有两大群体,一是教师,一是学生,两大群体都是高校的主体。在民办高校业主更愿意谈“以学生为本”,而避谈“以教师为本”,因为以教师为本,就可能面临尴尬。据笔者了解,民办高校教师的薪酬普遍不高,且教师也没有工资方面的议价权。因此,教师少有主人翁意识和使命感,凝聚力不强、流动性大、队伍不稳已成为民办高校的通病。究其根本原因,就在于经费紧张。在国家财政没有投入,高校举办者又有“合理投资回报”冲动的背景下,近年来民办高校开始了新一轮的扩张,一些基建项目动辄投资上亿元,由于私人资本金不够只能靠银行贷款,为了还贷,民校业主只能“节衣缩食”,教师的薪酬自然也提不起来。价值观重塑,从根本上应该是重塑民校业主的价值观,重塑民校董事会、理事会等决策者的价值观。只有让他们清楚地认识到,民办教育的社会化是必由之路,旧式的家族资本和产权模糊的资金合伙方式在民校成长初期确实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随着民办高校的成长,资金需求大量增加,引入战略投资者,以规范的现代企业制度来替代单个业主制或合伙制,已成为历史的必然。“节衣缩食”的做法,回避协商、单方面决定教师薪酬的做法,只会导致劳资关系紧张、压抑积极性和创造性,引发摩擦、冲突和不满,恶化育人环境。如果说企业生产的产品不合格率高,对社会的影响也许只是暂时的;而高校生产的产品不合格率高,对社会的影响却是长远的。民办高校转变价值观念,理应立足更高,抱负更大,追求更远,只有这样民办高校才能抓住历史机遇在原有基础上做强做大,实现可持续发展,这才是民办高校举办者功德无量的大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