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对高校课堂“传递
——接受”传统教学模式的反思与改革

2014-02-12胡治宇

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4年1期
关键词:传授大学教学模式

胡治宇

(贵州大学公共管理学院,贵州 贵阳 550025)

对高校课堂“传递
——接受”传统教学模式的反思与改革

胡治宇

(贵州大学公共管理学院,贵州 贵阳 550025)

“传递——接受”的传统教学模式,在大学教育中主要集中在理论知识的传授,而相对忽略了大学教育的育人职能。论文在反思“传递——接受”的传统教学模式的基础上,提出了大学在育人教育方面的具体建议。

大学教育;教书育人;教学方式

“传递——接受”教学模式源于赫尔巴特的四段教学法,后来由前苏联凯洛夫等人进行改造传入我国。在我国流行甚广,很多教师在教学中都用这种方法教学。该模式以传授系统知识、培养基本技能为目标。其着眼点在于充分挖掘人的记忆力、推理能力与间接经验在掌握知识方面的作用,使学生比较快速有效地掌握更多的信息量。该模式强调教师的指导作用,认为知识是教师到学生的一种单向传递的作用,非常注重教师的权威性。“传统——接受”教学模式,通常比较适合学龄比较小、认识水平比较低的中小学生。

然而,大学的教学对象是大学生,大学生大多学龄比较大,认识水平比较高。因此,在大学课堂仍然采取“传递——接受”教学模式,显然不符合“因材施教”的根本原则。故大学教师应当针对大学生的实际特点,采取更为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与模式。

通常大学的教育大致可以分为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在这两部分教育中,大多数教师在知识的传授过程中,大多都能做到孜孜不倦、兢兢业业。对大学生而言,理论或专业知识的学习固然重要。但这仅仅是大学生学习的一部分内容,而不是全部。因为从大学生教育的全过程来看,大学生的学习不仅包括专业知识的学习,还包括为人处世的学习。因此,大学生能从教师那里学到的不仅是专业知识,还包括为人处世的原则。大学教师在传授学生专业知识即“言传”的同时,还要重视“身教”对大学生的影响,两者不能偏颇。言传与身教并重的教学模式,要求大学教师从以下方面努力。

一、关爱学生

关爱学生是师德最重要的内容之一,也是一条不言而喻的道理。但这一点在现实中,却很容易被我们不少大学教师所忽视。我们经常发现,一些大学教师可能会下大力气备课,认真讲好每一堂课,这样他们基本上做到了“传道、授业、解惑”。诚然,“传道、授业、解惑”是教师最基本的职能,但光做到了这一点并不能说明教师就真正地关爱学生了。在当前的大学教育中,有些教师和学生交往不多,下课后直接“拎包走人”,师生之间缺乏基本的交流。有些教师教了一个班级几年,真正能叫得出名字的恐怕只有学习委员、班长等平常工作需要交流的个别学生,而对其他大多数学生,则形同最熟悉的陌生人,连名字都叫不出,更不要说了解其性格、爱好、特长了。以至于现在很多大学生都反应,与大学教师的感情比初、高中教师的淡多了。试想,如果教师不与学生交流,何谈关心、关爱学生,而不关爱学生的后果,便是学生也不会尊敬教师。突出的表现是:在教学当中学生不配合教师的教学,使教师的教学缺乏互动,进而影响教学效果。另外,教师也难以从学生那里得到真实教学效果的反馈,“闭门造车”的教学方式其结果恐怕也就只有“孤芳自赏”了。

因此,作为一名合格的大学教师,应当从真正关爱学生做起。大学教师虽然不是慈善家,但教师应当拥有一颗关爱学生的“慈悲”心,把自己的精神财富毫不保留地传授给每位学生。当然,关爱学生不只是一句口号或一条标语,而应当体现在每个大学教师的实际行动中。

二、修炼内功

大学教师承担着重要教学与科研任务,其中教学应当是重中之中。如果一个教师连书都教不好,那么他也不可能做到最基本的“传道、授业、解惑”。连讲台都站不好的教师,一定不是一位合格的教师,甚至应该是被“请”下台的教师。这看似是个显而易见的道理,但实际情况却与之相反。由于在当前不少大学的考评体系当中,科研的作用被无限“拔高”,科研论文的数量与承担课题的等级甚至成为了职称评定的唯一标准,一个教师书教得好不好并不那么重要,关键是看他发表的论文数量。所以,尽管不少教师书教得不错,但由于发表论文数量不够,永远只能是一名“讲师”,职称也得不到晋升。虽然我们教师目前无法改变体制,教师个人力量在体制面前也显得很无力,但教师在“顺应”形势,追求个人发展的同时,也应当认真反思一下,教师所承担的职责到底是什么?凭良心而论,教好书才是真正对学生负责,毕竟教师的根本职责是“教书育人”。为评职称所做的科研课题与发表的论文学生不一定感兴趣,也并非能在教学实践中真正发挥多大作用。而教师的教学水平则对学生影响极大,这种影响不仅是对教学效果也是对自身形象而言的,甚至于关乎其所在大学的形象。

因此,作为一名大学教师,一定要下大力气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这既是教师的职责要求,也是每个大学教师的生存之本,是所有教师必须修炼好的内功。这样,教师才能把讲台站住、站稳,才能不辜负学生,从而赢得学生的尊重与信赖,获得同事的认可与赏识。

三、外树形象

大学是社会当中一个特殊的组织,也是很多人向往的一个场所。因此,即使今天我们说大学是一个神圣的殿堂一点也不为过。大学的特殊,特殊在大学是很多人从学生角色过渡到社会人角色的重要场所。大学是社会组织的一部分,但它又有别于其他组织。说它神圣,一方面是因为考上大学不容易,能够成为一名大学生依然是很多人的梦想,另一方面是因为大学是一个人接受精神洗礼的重要场所。在这里,大学生们不但能学到专业、技能、本领,而且还能逐渐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因此,社会对大学的期望较高,对大学教师的要求和期望也很高。所以,大学教师对每所大学来说都是至关重要的,他们是组织教学的主体,也是大学形象的主体。大学教师自身的素质与言谈举止,都会与其所在大学形象紧密联系在一起。

因此,作为构成大学这个整体的每一名大学教师,要不辱党和国家赋予我们的使命,牢记祖国与人民对我们的期待,完善自身的一言一行,树立良好的大学教师形象。

四、以身作则

众所周知,大学阶段是一个人人生观、世界观逐渐成熟的重要时期。在这个时期,大学教师对大学生的教育往往会产生重大影响。所以,大学教师不但要注意传授知识给学生,而且还要以自身行动去影响学生。传授学生的道理,自己首先要高度认可;要求学生做到的,自己首先要做到,甚至要做得更好。但现实情况是,不少大学教师所说与所做相距甚远,甚至背道而驰。例如,在实际生活中,一些教师口口声声称大学是培养学生良好习惯的一个重要场所,这个道理十分正确,但他在强调这个道理的同时,表现出来的却是自己上课经常迟到或上课接听手机等不良习惯。再如,个别教师一边强调要培养学生的创新与独立研究的能力,但自己却在偷偷地抄袭别人的论文。试问,这样的教师怎么能在学生心中树立威信?又怎么能真正地教好学生呢?

因此,以身作则是每个高校教师都应牢记的重要原则,要为学生树立一个良好的学习榜样。

五、言传身教

大学的学习,既包括理论知识的学习,还包括为人处世的学习。因为为人处世也是一门学问,是一门大学生要认真学习并学好的学问。但我们现在的大学,不少教师过分注重理论知识的传授,而轻视了如何教学生做人这个根本道理。我们必须承认,理论的学习固然重要,但我们不能否认的是,学习做人同样重要,甚至更为重要,否则,我们培养出来的就可能是马加爵这样的“危险分子”了。发生在大学里的投毒事件或杀人事件,应当引起高校教育工作者的高度重视。大学教师只有首先意识到了做人的重要性,才会有指导学生做人的行动。客观地讲,大多数高校教师是高级知识份子,受过良好的高等教育,有充足的知识储备,也有着丰富的人生阅历与经验,这些完全可以成为传授学生做人知识的宝贵源泉,但前提是他意识到并乐于分享其做人经验。

因此,大学教师应当结合专业知识以及自身的生活经验,手把手地传授学生为人处世的经验,这是一件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好事。

[1]郭长征.大学生公民责任感教育之探讨[J].中国成人教育,2011(21).

[2]刘西华.“90后”大学生特点及思想政治教育对策探究[J].中国校外教育,2011(S1).

[3]李学勇.由践行到倡行:大学生主体性思想政治教育的新路径[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1(21).

[4]孟艳.对提高大学生价值观教育实效性的思考[J].教育探索,2011(12).

[5]权霞.论大学教育[J].求实,2011(S2).

[6]文军.网络对大学生形势与政策教育提出的挑战及其应对[J].教育与职业,2011(36).

[7]王建华.试论高等院校大学生民族团结教育的作用[J].思想战线,2011(S2).

[8]万玉刚.在大型活动中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探析[J].广西社会科学,2011(12).

[9]余志权.新形势下大学生形势与政策教育创新研究[J].继续教育研究,2011(12).

[10]朱立军.推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科学化的实践与思考[J].中国高等教育,2011(21).

G64

A

1673-0046(2014)1-0085-02

猜你喜欢

传授大学教学模式
“留白”是个大学问
群文阅读教学模式探讨
“思”以贯之“学、练、赛、评”教学模式的实践探索
站在日本的讲台上传授中华文化
《大学》
48岁的她,跨越千里再读大学
大学求学的遗憾
传授技艺
“认知-迁移”教学模式在高年级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干花手作达人亲自传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