助理辅导员在大学迎新工作中的现实意义及改进策略
2014-02-12曾宪平
曾宪平
(福建工程学院管理学院,福建 福州 350108)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不断推进,高校招生规模不断扩大,在校大学人数与日俱增,一大批生源结构多元、思想状况活跃的“90”后大学生开始步入大学,各大高校对迎新工作和新生入学教育更为重视,高校辅导员的工作任务变得更加繁重,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也面临着更加严峻的压力和挑战。作为一名新生辅导员教师面临着一个最大的问题,那就是在人员配备不足、个人精力有限、学生人数众多、日常事务繁琐复杂的情况下,如何通过开展深入细致的教育管理工作让新生尽快地适应大学生活并顺利成人、成才。在此背景下,研究和探索引入助理辅导员参与高校迎新工作,创新学生工作模式,提高学生工作的针对性与有效性成为一个日益重要和紧迫的课题。
一、实行助理辅导员制度的必要性
助理辅导员就是依托高年级学生在学习和实践上的经验和优势,从时间和空间上补充和延伸辅导员的工作,协助其做好学生教育管理工作,协助处理学生学习、生活中的具体问题,帮助他们准确定位、合理设计,是建立在辅导员和新生之间,促进新的班集体发展的重要纽带。通过高年级优秀学生参与管理班级事务,发现和收集学生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和隐患,与辅导员共同商讨解决,既分担了辅导员的负担,又增强了学生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起到了良好的育人效果。
(一)学生工作现状需要助理辅导员
根据《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教育部24号令)的规定,高等学校总体上要按师生比不低于1∶200的比例设置本、专科生一线专职辅导员。但目前全国大部分高校没有达到这一要求,辅导员缺编现象非常严重,这使得高校辅导员很难有充足的时间和精力深入到学生当中了解学生的心理特点,把握学生的思想动态和心理需求,也就难以深入细致、扎实有效地开展工作。另一方面,辅导员在迎新工作中事务性的工作更是占了非常大的部分,很少有时间与学生接触。在这种情况下,选拔一些思想觉悟高、政治素养好、工作能力强的高年级学生担任新生助理辅导员,无疑是学生管理工作应对新形势、新挑战的一种有效途径和方法。
(二)大学新生的特点需要助理辅导员
大一新生刚刚摆脱高强度学习的高三生活,远离家乡和亲人,进入到相对宽松的大学环境,在新的环境中,对大学的教育管理模式、学习生活方式以及人际交往方式短时间内难以适应。而大一新生在入学初期对环境的迅速适应和学习观念、生活习惯、集体意识的形成等对学生以及班级今后四年的发展起着非常重要的决定作用。这些都需要“过来人”的悉心引导与帮助,助理辅导员是不二的人选。各年级的助理辅导员作为同龄人,又是同专业,有着共同的成长环境和奋斗目标,他们能将辅导员的要求融入到自己的成长感悟、学习心得去引导和启发大一新生,帮助他们更快更好地适应大学生活。
(三)助理辅导员在思想政治工作中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
1.朋辈优势。助理辅导员和新生首先都是学生身份,二者年龄相近且生活环境相同,有着相似的人生观、价值观和思维方式。在对新生的教育引导中,他们的情感基础和相似性足以促使新生在日常小事中实现思想观念的正向改变。同时,助理辅导员与大一新生生活在同一环境,能够及时敏锐地发现和解决问题。更重要的一点是,助理辅导员与所带的新生学习相同的专业,可以更好地结合专业学习、职业选择及人生发展帮助学生进行长期规划,达到人生成长的目标。
2.榜样优势。新生助理辅导员通常是从具有较高胜任素质、具有较强影响力和感召力、品学兼优的学生中挑选出来的,他们身上的优秀品质让其成为辅导员老师的得力助手和重点培养对象,这本身就是新生学习的榜样。在这个基础上,助理辅导员的学习体会、成长感悟和助理自身的表现更容易在新生中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助理辅导员用昨天的经验和教训启发新生正确对待自己的今天,言传身教远比空洞说教和命令指导更加实际,也更为高效。
二、助理辅导员在大学迎新工作中的现实意义
(一)有利于促进辅导员与新生的沟通交流
新生入学后往往由于对大学的教育管理模式,辅导员的职责、身份不了解,与辅导员的沟通存在着一定的隔阂。而助理辅导员,其本身就是学生,与新生在一起学习生活,沟通交流十分方便。一方面,他们能够倾听到新生的心声,了解到新生的需求,洞察到新生的异常行为,并及时将信息反馈给辅导员老师,辅导员老师可以及时准确地处理;另一方面,助理辅导员还能将辅导员老师对新生的要求以及其工作理念和管理方式传递给向新生,并在工作中予以贯彻落实,这就畅通了辅导员与新生之间信息沟通的通道,极大地拓展了新生教育管理工作信息沟通的渠道,增强了师生之间的相互了解。
(二)有利于新生从高中生活向大学生活转变
许多大学新生在中学阶段都把注意力集中在学业上,人与人之间的直接交流少之又少。当学生告别父母、离开家庭,离开原先熟悉的生活圈子后,他从亲朋好友等熟人那里获得的呵护和关爱会大幅度减少甚至消失。面对陌生的环境和人群、崭新的学习模式和内容,人们不可避免地担忧其能否适应新学习生活方式,能否融入新的人际关系中。但新生也会担心,将自己的情况告知大学里的辅导员,可能会对自己以后不利或有看法,甚而对于有些个人隐私还会有羞耻感。而新生助理辅导员是以优秀的学长学姐身份出现的,他们具有较多的共同话语,可以及时地为新生提供了一个新的安全网,从而保证了他能尽快适应新的环境。
(三)有利于学院或学校优良传统的继承和弘扬
梅贻琦先生曾说过:“所谓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大学的精髓和灵魂在于其内涵、积淀和文化的传承。作为助理辅导员的高年级学生经过几年的学习生活,在感情上对学校、院系甚至是专业有了较为深厚的认同感,对学校的传统有了较为全面的了解和深刻的认识,在新生入学教育过程中,会自觉不自觉地主动向新生介绍学校的历史发展,传递学院的优良传统,增强新生的归属感,并在这个过程中实现学校积淀的传承;另一方面,助理辅导员可以充分强化自身作为榜样的示范作用,搭建新老学生之间沟通的桥梁,通过不同年级的交流,提高新生对学校的认同感。
三、加强学生助理辅导员队伍建设的措施
助理辅导员在参与迎新工作中虽然能够扮演很重要的角色,也收到了比较明显的效果,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但是助理辅导员在开展工作中也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第一,助理辅导员以学生的身份扮演政工干部的角色,他们经常会以学生的身份去看待这些政策、精神,并不自觉地站在学生的角度看待问题,形成工作障碍。第二,助理辅导员是很优秀的学生干部,但是毕竟还是涉世未深的大学生,社会阅历、领悟能力等都欠缺,很容易把新生引到错误的方向。第三,助理辅导员自身的学习任务非常繁重,在工作时间上不具有连续性,容易出现旷课而影响正常学习,对自己、对新生产生负面影响。因此,必须不断地改进和完善助理辅导员制度和机制,提高助理辅导员参与迎新工作的有效性。
(一)完善制度机制,规范运作
要培养好、管理好、使用好助理辅导员这支队伍,需要完善制度机制,以制度来规范助理辅导员的选拔和培养,激发助理辅导员的工作积极性。首先,要明确选拔标准和方法,完善选拔机制。目前大多数助理辅导员都是通过辅导员推荐产生的,主观性、随意性比较大,易受既有的工作思路和工作方式的影响,一旦与新生辅导员意见相左时,执行性会大打折扣。因此,要明确助理辅导员职责的权限,制定一套完整的选拔标准和选拔程序。其次,还要完善考核激励机制。只有对助理辅导员工作进行全过程、科学的评价,并不断地丰富激励手段,形成有效激励,形成持续的动力,才能增强他们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提高迎新工作的有效性。
(二)注重言传身教,提升素质
助理辅导员扮演的是“老师”角色,在知识储备、能力素养等方面的要求势必比普通学生干部高。这就需要辅导员更加重视对助理辅导员的培养和综合素质的提升。辅导员除了事务性工作之外,还需要对学生加以引导和感染,提升学生的思想政治觉悟,让助理辅导员观察、体会自己处理事情的出发点、切入点、原则等思想政治工作的方法,并运用到迎新工作中,提升助理辅导员对新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水平。同时,辅导员还要提高和改善自身的修养风度、言行举止、工作态度,改善助理辅导员的评价和认同度。只有对辅导员认同度很高的时候,助理辅导员才愿意甚至主动去学习、理解、贯彻、落实新生辅导员的意图和要求。
(三)强化过程管理,把控方向
助理辅导员作为高年级的优秀学生,思想觉悟和工作能力比普通学生胜出一筹,但作为学生,不避免地会存在同龄人固有的缺陷与不足,跟新生辅导员老师观点不一致的时候,会有按自己自有的思路和方式行事的冲动,对新生产生误导,削弱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因此,需要对助理辅导员的工作全过程监督和管理,随时掌握助理辅导员工作现状与阶段性工作内容和要求之间的契合程度,并从中找出偏差,从而发现问题、纠正方向。另外,助理辅导员参与迎新工作的过程比较长,很容易出现心理和生理双重倦怠,严重影响迎新工作的质量。辅导员应充分发挥过程管理的矫正作用,及时解决助理辅导员遇到的困难和问题,通过不断的鞭策提供持续不断的动力。
[1]罗安英.高校学生辅导员助理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J].河南科技学院学报,2012(8).
[2]傅能荣.“90后”大学新生入学教育的朋辈辅导探究[J].福建教育学院学报,2012(2).
[3]韩正林,胡海,黄欢.辅导员助理制度在大学新生教育管理工作中的探索与实践[J].成都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5).
[4]谭启红.高校辅导员助理制度的必要性及其实施策略[J].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12(1).
[5]陈颂坚.论析新时期高校选拔学生担任辅导员助理的现实意义[J].广东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6).
[6]陈媚.学生辅导员助理制度的实践与思考[J].福建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