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梵净山佛教文化生态伦理思想初探

2014-02-12龙文勇

铜仁学院学报 2014年6期
关键词:道场金顶弥勒

龙文勇,赵 辉

( 1.铜仁职业技术学院 马列部,贵州 铜仁 554300;2.铜仁学院 经济与管理学院,贵州 铜仁 554300 )

梵净山佛教文化生态伦理思想初探

龙文勇1,赵 辉2

( 1.铜仁职业技术学院 马列部,贵州 铜仁 554300;2.铜仁学院 经济与管理学院,贵州 铜仁 554300 )

梵净山是世界人与生物保护圈成员,以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的高度融合而著称。梵净山佛教宋时传入,明清时期得到进一步的发展,形成了五大皇庵、四十八大脚庵的庞大格局。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五位一体的现代化建设布局中,生态文明建设占据了突出的位置,应融合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的各方面和全过程。研究梵净山佛教文化的生态伦理思想具有重要的时代价值,对建设美丽铜仁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梵净山; 佛教; 生态伦理; 生态文明

一、梵净山概述

梵净山位于贵州省铜仁市的印江、江口、松桃三县交界处,是武陵山脉的主峰,铜仁市锦江的发源地,东西宽度达21公里,南北长度达27公里,总面积达567平方公里。山脚到山顶的垂直高度差达2000多米,一般来说,海拔每上升一千米气温下降约6C°,因此梵净山山脚与山顶的温差达12C°以上。梵净山地处北纬30°,地球同纬度的地方大多由于亚热带高压气候的影响而成为沙漠或者戈壁,比如北非的撒哈拉沙漠、印度北部的塔尔沙漠和西非的阿拉伯沙漠。而梵净山的的生物多样性保存完好,有比较完整的生物“基因库”,被喻为北纬30°的“绿宝石”。

梵净山自然风光美轮美奂,集峨眉之秀、黄山之奇、华山之险、泰山之威于一身,是大自然鬼斧神工的杰作,是当之无愧的西南名岳。因其无法替代的价值,1978年设立为贵州省梵净山自然保护区,1986年列为国家级重点自然保护区,设立梵净山自然保护区管理处,管辖九个管理站和一个实验站。同年,梵净山加入了“世界人与生物保护网”,并开始筹建梵净山自然博物馆。

二、梵净山佛教文化管窥

(一)梵净山佛教文化之源

关于梵净山佛教的起源,有“唐代说”、“宋代说”、“明代说”等,可谓是众说纷纭。笔者比较赞同“宋代说”。在宋代,梵净山得到进一步开发,佛教已由水路乌江溯流而上经过印江河向梵净山传播。“梵净山西麓的印江河畔宋代已兴建了西岩寺,这不仅是梵净山范围之内最早的寺院,而且也是贵州境内较早寺院之一。”[1]此后,宋代还在梵净山沿山州县兴建了沿丰寺、中胜院(在今沿河)、回龙寺(今铜仁)等。因此,佛教在梵净山的传播,成为研究贵州佛教发展的完整缩影。

(二)梵净山佛教的发展

1.宋代至明中叶梵净山佛教文化的奠基

宋代,佛教初步传入梵净山地区,千年古刹西岩寺是梵净山佛教的祖庭。在元代,梵净山佛教的发展无据可考。明初,梵净山佛教兴盛起来。例如,明洪武六年(1373)僧毁墨创建天马寺(在今松桃县乌罗镇),工部官员吴邦佐于宣德五年(1431)铸铜香炉一口(今存于江口县)。梵净山佛教属劈支道场。劈支乃佛教三乘之一的缘觉乘,即自觉自悟。此外,明清以来梵净山流传着许多关于弥勒的传说,并且新金顶上有一座弥勒殿,因此民众又把梵净山称为弥勒道场,是我国继五台山(文殊道场)、峨眉山(普贤道场)、九华山(地藏道场)、普陀山(观音道场)之后的中国第五大佛教道场,这得到了佛教界的认可。

2.明末梵净山佛教文化的成熟

由于明宣德以后禁佛,宣德至隆庆期间,梵净山佛教文化淹没长达百余年之久。“梵净山第一次重建为嘉靖三十九年至万历二十七年(1560~1599) ,历时四十年。”[2]隆庆年间主要是修复和新建山麓寺院,除了重新修缮西岩寺和天马寺之外,还新建了孝慈寺(在今印江合水)、回龙寺(在今松桃木黄)和天庆寺(在今印江木黄)。至此,梵净山山麓的五大寺院已经完成,奠定了西、北两条朝山大道的新格局。万历年间相对隆庆年间的重建规模更大,修缮了山麓到朝拜地金顶的道路和寺庙。修缮并拓宽的道路是山脚的天池寺到金顶茶店的西线朝山大道。修缮的寺庙包括:山脚的天池寺、老金顶的茶殿、新金顶的释迦殿和弥勒殿。

万历二十七年(1599),播州土司杨应龙举兵叛乱,梵净山佛教建筑被毁坏。“万历四十六年(1618)神宗乃下旨钦命妙玄重建梵净山金顶”[3],开启了明末对梵净山的第二次重建。重点重建了五寺六殿。五寺分别为承恩寺、天庆寺、朝天寺、天林寺、天池寺,因为都被敕封,所以叫五大皇庵。六殿分别为九皇殿、三清殿、圆通殿、弥勒殿、释迦殿和通明殿,此六殿分布于正殿(茶殿)左右,是为脚庵。此次重建的寺庙都带有“天”、“恩”字样,表示天子皇恩浩荡。老金顶茶殿被敕封为皇庵,是为金顶正殿,即承恩寺。殿内侍奉皇帝牌位,赐有镇山印。玄妙主持承恩寺,统辖全山朝拜事宜。自此,梵净山佛教因沾皇家之气,名震宇内,朝山之士络绎不绝。

3.清康乾盛世梵净山佛教文化的鼎盛

康乾盛世之期,梵净山被重新敕封,把“天”、“恩”字号改为“国”、“恩”字号,以示“天朝上国”的“仁慈恩典”。皇庵天池寺被改成护国寺,成为梵净山最大的寺院。康乾盛世时,梵净山除扩建明代“五大皇庵”外,另将“六大脚庵”增建至“四十八大脚庵”,主要有:飞缘寺、白云寺、钟灵寺、坝梅寺、回香寺、朝阳寺、天王殿、香山寺、镇江寺、洞德寺、兴隆寺、太平寺、印落寺、罗将寺、弥陀寺、九龙寺、举贤寺、法华庵、大佛寺、观音殿、明月寺、接引殿等。自此,梵净山佛教文化进入了鼎盛时期。梵净山自古被称为劈支道场,有各种弥勒道场的传说。由此可见,梵净山佛教并非一宗一派之传承,而存在着不同宗派的冲突与融合。

三、梵净山佛教文化生态伦理思想

“生态伦理思想起源于人类对现代资本主义工业文明的哲学反思,表现出对人和自然关系的一种理性批判精神。”[4]人类自进入工业文明后期以后,在创造前所未有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同时,也把人类推向了危险的境地:水体污染、酸雨、温室效应、植被破坏、生物多样性锐减等环境危机不断告诫我们在发展的同时不得不考虑环境问题。

我国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然而,我国的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的恶化制约着经济社会的进一步发展。党的十七大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布局是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和生态文明五位一体的建设;十八大指出应该突出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地位,把生态文明建设融进政治、经济、社会和文化建设的各领域和各方面,建设美丽中国。

梵净山佛教文化并非一宗一派之传承,而存在着不同宗派的冲突与融合,蕴含着丰富的生态伦理思想,既包括一般意义上的佛教生态伦理思想,更涵盖独特的梵净山佛教生态伦理思想。这彰显了梵净山独特的佛教文化生态伦理思想的时代价值。

(一)佛教文化的生态伦理思想

1.佛教因缘论的生态伦理思想

生态伦理学研究人与生态自然的伦理关系,人们如何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的生态自然观是生态伦理的基础。佛教关于人与自然的关系是建立在因缘论的基础之上的。佛教的因缘论认为,所有现象界的一切存在都是由种种因缘(条件和原因)结合而成,不能把事物看成一个不与他物联系的孤立存在。佛教认为整个世界相互联系,不可分割。佛教还分析了条件的构成,把主要条件称之为因,把辅助性条件称之为缘。

2.佛教平等观的生态伦理思想

平等观是佛教生态伦理观的核心,佛教关于“平等”的涵义较为广泛,包括人与人之间的平淡、众生平等、众生与佛平等以及众生与无情的平等。佛教把生命状态分为有情众生和无情众生。人与动物属于有情众生;植物及宇宙山川大地属于无情众生。有情众生生活在六道之内,强调众生平等;无情众生也可成佛,即无情有性。正如圣辉法师指出:青青翠竹,尽是法身;郁郁黄花,无非般若。佛教主张尊重生命、尊重自然,这些观念通过佛教的教义和戒律得到传承和实践。此外,佛教的平等观、生命轮回观体现在行为方式上要求不杀生、素食、放生等也具有重要的价值。

(二)梵净山独有的佛教文化生态伦理思想

作为弥勒道场,梵净山已经得到佛学界的认可。“弥勒”为梵文MAITREYA的音译,意为“慈氏”。弥勒佛与其他菩萨相异。释迦、观音等是“救苦”,而弥勒是“施乐”,俗称欢乐佛或欢喜佛。佛教谈苦,苦有多种。比如,人生七苦包括:生、老、病、死、怨憎会、求不得、爱别离。也就是说,“苦”是佛教全部教义的出发点。弥勒则从积极方面教化众生。弥勒作为“乐”的载体,其精神实质与我们今天所构建的和谐社会的总目标是一致的。生态文明建设目标的实现不是提倡苦行僧生活,而是在尊重自然规律的前提下与自然的和谐。

[1] 张明.梵净山佛教源流考[J].佛学研究,2005,(14).

[2] 张明.梵净山弥勒道场《敕赐碑》研究[J].世界宗教研究,2012,(4).

[3] 王路平.贵州第一佛教名山梵净山佛教考述[J].贵州民族研究,2000,(3).

[4] 邵鹏.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生态伦理思想及其当代启示[J].哲学论丛,2014,(4).

Ecological Ethics in Buddhist Culture of Fanjing Mountain

LONG Wenyong1,ZHAO Hui2
( 1. Marxism and Leninism department, Tongren Polytechnic College, Tongren, Guizhou 554300, China; 2. School of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 Tongren University, Tongren, Guizhou 554300, China )

Fanjing Mountain is a member of the world’s people and the biosphere, known for its integration of the natural landscape with cultural landscape. Buddhism was introduced into Fanjing Mountain in Song dynasty and developed further in Ming and Qing dynasties, forming a huge framework of 5 imperial temples and 48 mountain-foot temples. Ecology holds a prominent place in the five-in-one modernization of economy, politics, culture, society and ecology. These five aspects should be integrated. The study of ecological ethics in Buddhist culture of Fanjing Mountain has significant contemporary value. This research also has its importance for the growth of a beautiful Tongren.

Fanjing Mountain, Buddhism, ecological ethics,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B947

A

1673-9639 (2014) 06-0117-03

(责任编辑 黎 帅)

(责任校对 王小聪)

2014-06-28

龙文勇(1983-),男,贵州松桃人,硕士,讲师,研究方向:经济法学;赵 辉(1983-),男,河南驻马店人,硕士,讲师,研究方向:农村区域发展。

猜你喜欢

道场金顶弥勒
“暖心岛”职工健康系列心理团辅活动走进金顶街
金顶街街道总工会开展职工沟通会
托忒文《般若弥勒经》木刻时间考释
峨嵋金顶
大足石刻弥勒信仰下的两处“启门图”
黑城本《弥勒上生经讲经文》为词曲作品说
云南省弥勒市投入1200万元打通农村饮水安全“最后一公里”
罗定《龙龛道场铭》碑异文考辨
金顶钟
二间高夹新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