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盘水市高职教育与区域经济发展相适应的探析
2014-02-12王元春
王 琴,李 明,黄 艳,王元春
(六盘水职业技术学院,贵州 六盘水 553000)
区域经济的快速发展对高职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必须要适应经济发展方式的需要,服务区域经济,为区域经济的又好又快发展贡献技术以及知识智力的支持。怎样设置高等院校的专业以及确定其办学目标,以此适应区域经济发展以及产业结构特点,构建崭新的平台,实现良性互动,促进自身发展,需要立足于实践,并在理论上深刻研究。本文以六盘水为区域研究重点,对提出的问题做探讨。
一、六盘水市经济发展现状
“十二五”时期是我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承上启下的关键五年。在经济发展过程中,要坚持走“好”的路子,同时也不能忽视“快”的要求,保证六盘水社会经济的“又好又快发展”。在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背景下,以及国家关于六盘水的资源发展战略总体规划,要坚持总的经济发展中心路线,走发展快速、转型质量优、实质跨越的路子,做好项目建设规划与投资安排,努力推动城市化建设以及工业强市的目标。重视农业的基础地位,发展具备地区特色的农产品,改善农业基础设施,工业反哺农业实现现代化农业目标。努力推进社会事业进步,做好经济体制改革,扩大市场开放程度,保障民生民情,以和谐社会为发展的最终目的,将六盘水建设成为交通便捷、工业现代化、宜居宜业的现代化文明生态城市。在国家“十二五”战略规划下,六盘水发展机遇前所未有,全市社会群众要团结起来、坚定信念、鼓足勇气,为2020年小康社会的全面建成出力。
另外,我们应该看到六盘水市的社会经济发展不可避免地存在诸多的问题与苦难。主要表现有:经济总量并不大,人均占有率低,经济发展速度还有待提升;城乡存在过大差距,突出的二元结构还有待解决,想要快速建成小康社会任重道远;水利、道路等基础设施并不完善,在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现实下明显落后;经济发展依靠单一产业结构增长,即依靠资源性的经济增长方式,在粗放经济发展下资源浪费严重;在环境保护观念下,资源的节约、可续利用并未实现;社会总体从业人员素质有待提升,社会各项保障与就业现实依然严峻;社会事业的城乡发展不均衡,城市比乡村享有更多的社会资源;民生问题是未来社会经济各领域的重点解决对象。
面对六盘水市经济发展现状,怎样才能充分发挥高职教育对区域经济的积极影响,为六盘水市的“加速发展、加快转型、推动跨越”培养高素质的合格劳动者?为此,本课题组开展了为期一年的调查与走访,抽样调查了六盘水市近十年来的高职毕业生,发放问卷2200份,收回有效问卷2144份,走访了六盘水市两县两区毕业生就业较集中的七个单位,与用人单位召开座谈会七场。在对调查与走访结果的统计和分析后,得出以下结论。
二、六盘水高职教育与区域经济结合发展的现实状态
(一)社会对高职教育的认可度不高
近年来,国家十分重视职业教育工作,高等职业教育进入了强化政策导向、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历史阶段。但是,社会各界依然在认识上不能端正高职教育的地位。例如,肯定其为某个教育阶段,即专科,但非教育类型。也有人持这样的看法,即高职即职高,为“二流教育”。另外,也有人把“高职”视作为低于专科的教育,是“三等教育”。在此种观念影响下,即使学生被录取,也觉得并不风光,自身在思想上形成了“破罐子破摔”的心态。
(二)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目标有待完善
1.专业建设和课程设置缺乏区域经济发展特色
在对六盘水高职院校设置的28个高职专业调查中,问到如果有机会再次学习,你会选择什么专业时,有21.4%的毕业生表示不会选择其中的任何一个专业;对还会继续选择原有专业学习的毕业生仅占1.32%。这个结果表明,大众化的专业较多,而强势优势专业不多,国家级、省级、市级重点专业较少;另一方面专业设置缺少科学论证,专业设置的职业岗位针对性不强,缺乏行业依托,使专业设置与区域产业重点产业、优势产业不对称。
2.具有区域经济发展特色的人才培养有待加强
高等职业教育与其他各级各类教育一样,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六盘水高职教育特定的培养目标,是面向六盘水区域经济发展所需要的技术应用型人才,尤其是煤炭产业、电力产业、装备制造业等急需的高技能人才。但通过对用人单位进行的调研情况来看,绝大多数对这类人才的要求除了知识和技能外,就是职业道德方面的水准,将人品、敬业、责任感作为聘用员工的先决条件,希望学校培养出来的学生是高技术、高素质、复合型专业人才,既要有熟练的专业知识和过硬的技术,还要能吃苦耐劳。这就是说,职业道德素质、技能素质已经成为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的第一质量。
(三)实验实训室的低层次建设严重
六盘水高职院校各专业的实验实训室中,除了康复治疗专业具备了较好的实训条件外,其他专业的实训室数量并不充足。实训室的数量不仅显现了六盘水高职教育发展的尴尬处境,在质量上则更凸显出关于实训室建设问题所在。
(四)校企合作广度与深度有待加强
据统计学校相关资料显示,企业和学校较多专业进行了合作,但是实际效果依然有待提升。在原有的合作关系状态下,企业、事业单位并未和学校有深度的合作,合作的内容往往为实习机会的提供。分析原因,校企合作之所以难以开展,首先在于政策引导的缺乏,即政府对此项目有所忽视,政策倾斜幅度不大,校企合作没有实质性的推动力;其次,合作机制并未构建,没有制度的引导,企业、学校二者利益很难有保证,合作主动性自然削减;最后,缺乏相应的平台,这也加大了合作投入。在调查中,有超过半数的学生希望学校多提供一些到企业见习和实习的机会。
(五)师资队伍建设有待加强
1.专任教师总人数相对不足,师生比例低。六盘水高职院校专任教师224人(校内专职+校内兼课),校外兼课74人,共有学生数6000余人,师生比达到了1:22。随着办学规模的进一步扩大,要达到师生比1:18。
2.不稳定的“双师”群体。在高职院校,具备理论知识以及工程实践能力的教师并不多见,想要对企业或行业中的技术能手或业务能手进行兼职聘用是比较困难的。在聘用人员中,因存在本职工作与学校教书的矛盾,早退、迟到情况多发,更多是这学期来了下学期不来的现象,几乎没有起到传递企业一线信息的作用。
3.师资水平整体素质偏低。学校教师主要由原来的中专升级合并而成,原有的教师学历较低;专业专人教师并没有完全对口的专业结构,没有很高的科研素养,青年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数量很少。
(六)为区域经济服务的意识不强
由于六盘水高职教育的发展还处于初期阶段,没有形成规模和辐射的能力,虽然提出了“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办学目标和指导思想,但实际上仍习惯于传统办学思路,职业教育改革的力度不够,还不能很好地将高职教育与区域经济结合发展。
三、六盘水高职教育与区域经济结合发展的策略应对及建议
(一)树立正确的高职教育理念和办学指导思想,办出高职特色
在产业革命的推动下,高职教育逐渐产生并发展壮大。在办学理念上,立足于区域社会进步、经济建设发展,深入领悟党的教育政策。创新教育方式,把学生的实践能力提升、创新精神培育作为最高目标,将学校建设为综合性、开放性、职业性、应用性以及地方性明显的高职教育机构,为社会管理、生产、服务以及建设等行业培养出综合素质强的专业应用型人才。
(二)完善人才培养目标
六盘水高职教育要紧密结合地方经济发展需要,加强应用型学科专业建设。具体来讲,应做到以下几点:
(1)推进重点专业建设计划。在调整专业布局的同时,坚持择优扶持、完善管理、统筹布局、学校申报以及政府引导的形式,结合本市的发展目标申报专业,确保培养的人才是区域经济发展紧缺的人才,构建鲜明专业特色系统、国家级精品课程、省级精品课程;同时,配备国家“十二五”规划教材等。
(2)以专业建设为龙头。专业设置是社会需求与实际教学工作紧密结合的纽带。在培养专业人才方向指导下,要考虑高技术更新以及产业结构升级环境下的社会人才需要,着力使从高职教育中走出来的人才是独一无二的。也就是在应用能力、人际交往能力、发现以及解决问题能力上都具备较高层次,具备高素质的理论知识,且技能强。
(3)核心是课程的建设。改革课程体系应该坚持在过程中逐渐改变,把重视学科建设转向于能力建设。六盘水高职院校应该努力发掘自身优点,在强项处开设专业,参考社会企业的职位以及人才需求环境,在变化之中更新课程,设置新课程。另外,在各专业领域也要有具体的模式培养规范,在立足于岗位职业以及区域经济现状后,努力在职业道德、职业能力等方面进行教学方法、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改革,连续进行立足于职业能力、工作过程建设课程。
(4)反馈毕业生信息系统的建立。做好市场预测与调查工作,重视不同毕业人群在需求结构上的调查,对区域存在的总体性岗位职业走向做好调查。做好专业结构的调整工作,专业设置努力在复合型方面深入,为一线生产提供充足的复合型人才,发展区域经济要求做好高职教育各项工作,持续推动六盘水高职教育也需要如此。调查结果显示,会计学专业就业率出现较大幅度的下降趋势,因为会计专业的内涵已经明显变化,不是简单意义上的算账、做账工作,而是既能进行电算化操作,又能维护网络的复合型专业。
(三)建设以“双师”结构为特征的高素质专兼结合的教学队伍
应根据“校企互通、专兼结合”的原则,通过培养、引进、聘用等途径,重点加强专业带头人、骨干教师和兼职教师队伍的建设,形成一支“双师”结构、专兼结合的教学队伍。
1.创新人才资源的“共引共享”机制。以创新认识制度的方式,以多形式和多渠道方式加快做好紧缺高层人才引进工作,提高整体师资素质。考虑到企业合作、课程开发以及学校的专业建设,在社会人力资源、企业的帮助下,高层次的人员引进可采用学校事业编制加上高薪聘用方式。人员引进后可与在岗的教师有同样的学校待遇。不仅能在企业工作,也能在学校做指导实践以及专题讲座,这样聘用教师的课程开发、专业建设等活动就具备充足时间。
2.建设“双师”素质的专职教师队伍。在引进加培养工作后,专业教师也应该积极参与专业实践、锻炼,与科研单位、事业单位与企业合作,提升教师在创新以及开发技术方面的能力。对行业或产业状态要及时掌控,在实践环境中,教师不断地被打造成为综合素质强、业务能力高的专职性的“双师”群体。
3.制定优惠政策,广开门路引进双师素质人才。人才是最宝贵的,是办成事情和办好事情的关键。通过正式引进、柔性引进和与企业“共引共享”等方式,引进行业企业中有扎实理论知识、丰富实践经验、较强动手能力和有一定行业影响力的技术骨干,这样一方面保证了实训基地的正常运行,另一方面可以“借脑育才”,及时将企业的新技术、新信息引到学校,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
(四)加强实习实训基地建设,积极推进校企合作
高职院校应该努力探索出一条深度的、有效的,与双方利益有贡献的合作模式。第一,高职院校要分析企业人员需求,输送对口的急需人员。第二,在企业的技术、设备快速更新后,要对在职人员做技术培养教育。第三,对学校的技术应用、技术开发、科研设备以及人才做充分利用,将之与企业的工艺装备、产品开发相适应,从而为企业的产品质量、生产效率提升贡献力量。现在六盘水高职院校对此有许多实践、探索,其取得的效果也显著,但力度需要加深,任重道远。
(五)组建职教集团,增强社会服务意识
六盘水的高职教育虽然在建设、教学、科研等方面获得了较大发展,树立服务观念,努力为区域经济进步提供力所能及的服务。六盘水高职院校要分析自身发展情况,整合学校的各项优势力量,发挥优点,避免短处,把中小企业看做创新力量,在学校本身具有的软件、硬件环境基础上参考市场走向,做好就业能力、实践教学,把压力有机转换成动力,推动六盘水经济进步。另外,根据当前六盘水的第二产业发展情况,积极整合职业教育优势资源,实训基地可选择焦化厂、电厂、煤矿以及钢铁厂,不断扩大学校规模,把办学水平推向新的台阶,以建设六盘水为“输出技能性人才”“职业技术实训场地”的目标为奋斗己任。最后,还要做好职业鉴定、社会培训工作,借助现有场地、专业与师资,帮助下岗员工、在职员工做好技能、技术的教育培训工作,也是为区域经济发展服务的有效措施。
[1]章招娣.基于区域经济发展的温州市高等职业教育问题研究[D].湘潭大学,2010.
[2]罗香.高职教育推动区域经济发展的对策思考[J].职教探索与研究,2006(2).
[3]谭泽红.论高职教育如何促进湖南经济发展的对策研究[J].长沙通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2).
[4]李晓峰.推动高职教育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对策研究——以广州市为例[J].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12(4).
[5]张晗.高职教育与区域经济发展适应性探析[J].哈尔滨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