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的农村调查思想探析
2014-02-12中共广州市委党校党史党建教研部广东广州510070
□ 姜 帆(中共广州市委党校 党史党建教研部,广东 广州510070)
毛泽东是二十世纪中国伟大的革命家和理论家。群众路线是毛泽东思想的核心内容之一,是毛泽东思想活的灵魂。毛泽东践行群众路线的具体表现,是在中国革命和建设中高度重视农村调查工作。本文拟通过考察毛泽东开展农村调查的思想起源、理论提升和实践情况,思考毛泽东的农村调查经验对现实工作的指导意义。
一、毛泽东农村调查思想的起源
毛泽东对农村工作的关心,深深植根于近代中国的社会文化背景,并受到新文化运动的启蒙。
中国自古以来就是农业大国,历代王朝均秉持“以农为本”的政策。但是,古代知识分子往往致力于“学而优则仕”,除了个别人出身贫寒或关心百姓疾苦外,从整体上看,士大夫阶层对真正的农村生活并无深入体会,文人墨客对农村充满着美好想象,其笔下书画,常常从审美的角度呈现山水风光的宁静致远和田园生活的和睦闲适。然而,晚清之后,基层社会秩序败坏,大量农民流离失所,知识分子开始在民族危机中急切地寻求救亡之路。中国人口绝大多数是农民,因此,要解决国家、民族和社会的问题,就不能不关注农村和农民问题。
1915年开始的新文化运动,极大地推动了中国的思想和理论变革,促进了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其中,农民与农村问题,是新文化运动的关注点之一。1919年2月,李大钊发表《青年与农村》一文中,指出中国农村的黑暗“达于极点”,农民不解放,就是“国民全体不解放”,因此,李大钊疾呼广大青年要“速向农村去”,把民主政治的精神贯彻到农村。[1]陈独秀、李大钊等许多新文化运动中的活跃人物,纷纷号召关注农民、工人劳动者,这启迪着一代知识分子“眼光向下”,关注民生,真正着眼于解决中国基层社会问题。
毛泽东生长于湘潭韶山冲的农民家庭,原本就对农村有天然的情感。新文化运动兴起时,二十多岁的毛泽东在湖南省立第一师范学校求学,正值人生观和世界观逐渐形成之际。毛泽东以满腔热情投入到新文化运动中,追逐《新青年》等进步刊物,接受新文化精神的浸染,探索拯救民族危亡、解决社会问题之道。从1917到1918年,毛泽东多次以游学的形式,与同学长途步行,考察广大农村和城镇。[2]这些游学和调查虽然没有留下文字记录,但显示了青年毛泽东对农村调查的高度重视,也在一定程度上预示着后来毛泽东对“农村包围城市”道路的探索。
二、毛泽东农村调查实践的开端
1924年,第一次国共合作开始,农民运动也方兴未艾。1924年7月,广州农民运动讲习所创立,这是国共两党共同创办的农民运动干部培养学校,是第一次国共合作的重要成就之一。1926年,第6届农讲所开班,毛泽东担任所长。同年,北伐军攻克武汉,湖南、湖北、江西的农民运动迅速发展。1926年底,国民党中央在毛泽东的提议下,决定在武汉设立中央农民运动讲习所,以毛泽东为常务委员之一。
在大革命时期,毛泽东不仅先后在广州和武汉的农讲所授课,而且身体力行,到湖南老家的农村开展了扎实的调查工作。1926年,毛泽东在湖南湘潭西乡访问佃农张连初后,一厘一分一角一元地详细计算了佃农劳作的各项收支情况,指出中国的佃农“比牛还苦”,除非终年一日无休地做苦工,否则“稍一躲懒”,立刻有亏折,正因如此,才有很多佃农离开土地,变为“兵匪游民”。[3]这份调查成果,以《中国佃农生活举例》为名,于1927年出版,作为中央农民运动讲习所的丛书之一。
随着各地轰轰烈烈地展开农民运动,党内外对农运“过火”的责难也随之而来。为了弄清楚实际情况,1927年初,毛泽东进一步扩大了湖南调查范围,在一个月间实地考察了湘潭、湘乡、衡山、醴陵、长沙五县,召集当地有经验的农民和农运工作同志开调查会,在此基础上写成《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报告指出,农民造反不是“糟得很”,而是“好得很”,“国民革命需要一个大的农村变动,辛亥革命没有这个变动,所以失败了”,因此,纵使农村出现一些乱象,但“矫枉必须过正,不过正不能矫枉”。[4]
毛泽东的1927年农村调查,涉足范围更广,时间更长,得出的结论也更具有指导意义。报告不仅反驳了社会上对农民运动的异议,而且一针见血地指出辛亥革命的失败症结正是没有将革命运动深入到农村,这显示了毛泽东对农村问题与中国革命前途的洞见,也预示了后来毛泽东对解放区土改乃至新中国土改工作的高度重视。时至今日,《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仍是毛泽东开展农村调查的经典之作,是党员和干部的必读文章之一。
三、毛泽东农村调查理论的形成
第一次国共合作破裂后,毛泽东率先转战井冈山,后又开辟赣南、闽西革命根据地,开始探索“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从1927年到1933年,毛泽东抓住一切深入了解农村机会,先后在江西的永新、宁冈、寻乌、新余、兴国、福建上杭才溪乡等地开展了一系列深入细致的调查,形成了《永新调查》、《宁冈调查》、《寻乌调查》、《兴国调查》、《长冈乡调查》、《才溪乡调查》等一系列具有代表性的调查报告。这些调查成果,为中国共产党开展土地革命提供了关键的认知基础。
经过长期的实践摸索后,毛泽东开始对自己特有的调查经验进行归纳总结,将调查方法上升到理论层面。1930年春季,毛泽东撰写了《调查工作》一文,开篇便鲜明地提出“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毛泽东在文中强调,领导干部遇到问题,只有经过调查才能解决,“调查就是解决问题”。毛泽东还根据自己的经验,详细介绍了开调查会、做讨论式调查的方法和注意事项,指出要注意参加调查会的人选、人数,要定调查提纲,要亲身出马,要深入了解,要自己做记录。[5]1964年,这篇文章收入《毛泽东著作选读(甲种本)》时,经修订改名为《反对本本主义》。
不久之后,1931年4月2日,毛泽东以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总政治部主任的名义,起草了《总政治部关于调查人口和土地状况的通知》,在通知结尾处提出口号:“一、不做调查没有发言权。二、不做正确的调查同样没有发言权。”[6]这两句口号,表明了毛泽东对正确开展调查研究的高度重视,标志着毛泽东基层调查理论的初步形成。
在抗日战争时期,毛泽东的调查思想得到进一步完善发展。因革命斗争中频繁转战各地,毛泽东辛苦调查得来的材料常常遭受损失。为了保存并发扬调查成果,1937年,毛泽东打算将调查材料编辑出版,命名为《农村调查》,并写下一篇序言。1941年春,《农村调查》一书终于有机会正式出版,毛泽东再次写下一篇序言和跋。
在第二篇序言和跋中,毛泽东指出,很多同志“全然不了解下情”却指导工作,是“异常危险的现象”,要做好指导工作,必须通过周密调查,了解中国社会问题,因此出版该书主要是为了“指出一个如何了解下层情况的方法”。[7]毛泽东从做好领导工作的高度,强调农村调查的意义和方法,使党内兴起调查研究之风,这不仅极大推动了党的抗日根据地建设,也为党在解放战争后建立政权做好了准备。
四、毛泽东农村调查的失误与纠正
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仍然非常重视基层调查研究。1958年上半年,“大跃进”进入高潮,各地建立起不少农业合作社,报纸上频频出现夸张不实的各种农作物高产“卫星”。以小麦为例,据新华社不完全统计,截至1958年6月,有二十多个合作社的小麦达到亩产三千斤以上。[8]于是,毛泽东和刘少奇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开始设想在全国农村推行人民公社化的问题。1958年8月,毛泽东到河北、河南、山东三省的农村进行了实地调查。然而,这一次的调查,不但没有纠正浮夸的错误,反而促进了农村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全面开展。
8月上旬,毛泽东一路奔波,连续考察了河北、河南、山东三省,其关注重点,是各地农业社的农业生产水平和人民生活水平。8月4日到5日,毛泽东在河北省委书记处书记解学恭、河北省副省长张明河、保定地委第一书记李悦农和徐水县委第一书记张国忠等人的陪同下,视察了河北省徐水县、安国县和定县。毛泽东先到徐水县南梨园乡的大寺各庄农业社察看工厂、养老院、食堂、农田,又到安国县和定县的农村地区,观察安国县流村红星农业社的高粱等。8月6日到8日,毛泽东在中共河南省委第一书记、河南省省长吴芝圃,中共河南省省委书记处书记杨蔚屏、史向生等人的陪同下,先后视察了河南省新乡县、襄城县、长葛县和商丘县。毛泽东先到新乡县七里营人民公社参观社办工业和棉田,又到襄城县梁庄、薛元等农业社参观烟叶和谷子,然后到长葛县“五四”农业社参观玉米田,最后到商丘县道口乡中华农业社参观红薯和稻子。8月9日,毛泽东视察山东,先在滋阳、泰安等地听取中共济宁、泰安地委负责人和中共滕县、滋阳、泰安县委负责人的汇报,然后在济南听取中共山东省委书记处书记谭启龙、裴孟飞的汇报,之后视察了历城县北园乡北园农业社的藕田、稻田和山东省农业科学研究所。[9]
新中国成立之后,毛泽东能在百忙之中抽身开展农村调查,实属难能可贵。但是,同样是深入到基层农村,1958年这次调查并没有延续他在革命年代的路径和方法,而是明显呈现另外一种特征和套路:1、时间短,任务重,每到一省,就要在几日内要跑好几个县、乡,平均在一个县所处的时间还不到一天;2、调查全程有当地省、地、县、乡各级党政干部陪同视察,没有单独行动,没有与群众自由接触,没有开展细致访谈;3、调查结论显而易见,所有干部和群众的表态高度一致,一律正面肯定公社化,各地均表示粮食大丰收,听不到一句不同意见。
那么,为什么毛泽东这次没有按照以往经验进行调查,为什么相信这样的调查结果?
从客观原因来看,首先,中国共产党执政之后,毛泽东等党和国家的最高领导人肩负起整个国家的决策使命,如果让他们还像革命时期一样亲自与群众打成一片,在时间安排和安保条件上都不现实;其次,新中国成立后,广大干部和群众迫切希望国家在短时间内实现富强,“大跃进”运动中各地竞相“放卫星”,在这种氛围下,基层农村向前来视察的毛主席汇报“形势一片大好”成为大势所趋;再次,在国家的纵向行政体制下,上级听取下级汇报习以为常,渐成惯性,而下级不免揣摩上级心理,投其所好,汇报内容难以反映真实情况。
从主观原因来看,毛泽东本人对经济发展规律缺乏认识,对开展经济建设缺乏经验,在社会主义建设问题上存在求多、求快心态,因而此时面对群众的激情和汇报中的“水分”,不够冷静理智。
这次调查过后,1958年8月17日至30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在北戴河召开扩大会议。8月29日,会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在农村建立人民公社问题的决议》,决议于9月10日大幅刊登在《人民日报》头版,人民公社化运动全面展开。[10]
基于调查失误做出的决策,很快显现出负面效果。在“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影响下,到60年代初,我国遭遇了严重的经济困难和社会动荡。为此,毛泽东开始反思工作上的错误。在1960年12月到1961年1月的中共中央工作会议和八届九中全会上,毛泽东号召全党大兴调查研究之风,要求把1961年搞成“实事求是年”、“调查研究年”。
1961年上半年,从中央到地方的各级党委纷纷派出调查组,全国上下兴起社会调查之风。大量调查组深入农村,与农民同吃、同住、同劳动,全面了解农村真实情况,切身体会到人民公社存在的问题。在扎实的农村调查基础上,1961年3月,在广州召开的中央工作会议讨论并通过了《农村人民公社工作条例(草案)》。1961年5月至6月,在北京召开的中共中央工作会议讨论通过了《农村人民公社工作条例(修正草案)》(即“农业六十条”),下发各地贯彻执行。“农业六十条”很快显现出积极作用,农村社会经济形势逐渐好转。[11]
1958年与1961年的两次农村调查活动,从正反两方面生动阐释了“没有正确的调查,就没有发言权”。1958年的农村调查脱离了群众,从而导致政策失误;1961年的调查运动回归毛泽东的正确调查方法,与群众打成一片,通过深入、客观的调查,得出正确结论,从而有力推动了国民经济调整。可见,正确的基层调研活动,是领导者制定政策的关键前提。
五、毛泽东农村调查思想对践行群众路线的启示
毛泽东的农村调查思想和正确实践,归根到底是群众路线的生动体现。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只有植根人民、造福人民,党才能始终立于不败之地。随着时代不断推进,党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党的群众路线的具体表现形式,也在不断发展变化,但其一以贯之的理论精髓永不过时。
当前国际环境微妙,社会问题复杂,党的执政地位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身处领导岗位的党员干部是否具备扎实、严谨的基层调研作风,是否具备周密、细致的政策论证意识,直接关系到政府决策的成败效果,也从长远上影响着党群关系的融洽程度,决定着党能否赢得人民群众的支持与爱戴。因此,如今重温毛泽东的农村调查思想,坚持开展正确的基层调查,对践行群众路线、履行政府职能、改善政府决策、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具有深远的指导意义。
[1]李大钊.青年与农村[A].中国李大钊研究会.李大钊全集第二卷[C].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304-308.
[2]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中共湖南省《毛泽东早期文稿》编辑组.毛泽东早期文稿[C].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88.708—709.
[3]毛泽东.中国佃农生活举例[A].毛泽东农村调查文集[C].北京:人民出版社,1982.28—34.
[4]毛泽东.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A].毛泽东选集第1卷[C].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14—17.
[5]毛泽东.关于调查工作[A].毛泽东农村调查文集[C].北京:人民出版社,1982.1—11.
[6]毛泽东.总政治部关于调查人口和土地状况的通知[A].毛泽东农村调查文集[C].北京:人民出版社,1982.12—13.
[7]毛泽东.《农村调查》的序言和跋[A].毛泽东农村调查文集[C].北京:人民出版社,1982,15—17.
[8]小麦高产纪录统计[N].人民日报.1958—7—2.
[9]毛主席视察徐水安国定县[N].人民日报.1958—8—11;毛主席视察河南农村[N].人民日报.1958—8—12;毛主席视察山东农村[N].人民日报.1958—8—13.
[10]中共中央关于在农村建立人民公社问题的决议[N].人民日报.1958.9—10.
[11]柳建辉、曹普、罗平汉.中国共产党执政历程(1949—1976)[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1.290—2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