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两岸领导人会面令人期待

2014-02-12王忍

统一论坛 2014年2期
关键词:会面见面马英九

■ 王忍

马年伊始,海峡两岸互动频繁,继双方两岸事务主管部门负责人实现首次正式会面后,习近平总书记会见了来访的中国国民党荣誉主席连战。习近平情真意切地阐述了“两岸一家亲”的思想,呼吁两岸同胞共同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共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为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指明了方向。2014年两岸关系能否有新的突破,两岸领导人能否实现见面和会晤呢?笔者认为,目前条件正在成熟,善意正在积累,希望的曙光正在呈现,但依然还有很多障碍和干扰需要排除,需要两岸以更加积极开放的态度,共同创造条件,为实现这一具有重要历史意义的会面累积共识、增进互信、营造氛围。

随着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不断深入,马英九对于两岸领导人会面的态度经历了多次转变,从不排斥到消极,从消极又到积极,从没有时间表到有意愿、有规划、有条件,现在则展现出了越来越积极的姿态。2010年5月19日,马英九在他就任台湾领导人两周年的记者会上回答提问时说,他基本上不排斥与大陆领导人见面,“但目前没这个计划,也没有任何时间表”。2011年11月18日,马英九再次谈到了“与大陆领导人会面”问题。但这一次,他口风一变:“我绝对不会在我未来的四年当中跟大陆的领导人见面,我绝对不会跟大陆去谈统一的问题。” 2012年11月6日,马英九应邀出席台湾《远见》杂志主办的一次高峰会时,再次改变态度,称“两岸领导人互访不是绝对不可以,但现阶段没有非常重要的急迫性”。2012年11月15日,习近平当选中共中央总书记,马英九当天即发来贺电,盼两岸强化互信、真诚合作。习近平复电道,期望两党深化互信,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不断取得新成果。此后,两岸领导人会面成为两岸媒体和民众的话题。2013年7月7日,马英九被问及任内是否会与习近平会面时,他强调,“身份问题要先解决”。马英九在多个场合都提到与习近平会面问题,并明确提出了“会面”的三个条件,即“我方有需要;人民能支持;同时是在一种‘对等尊严’的状态”。2013年12月26日,马英九在接受《亚洲周刊》专访时,对于会面的场合又做出了新的表态,宣称“将争取在明年赴北京参加亚太经合组织APEC峰会,与习近平会晤,推动两岸关系的突破,创造历史”。台湾民众对两岸领导人会面也有着相当的期待和热情。去年11月,台湾竞争力论坛发布民调显示,51%台湾民众期待习近平与马英九实现会晤,28%反对;相较第3季民调结果,认同的比例增加4个百分点。虽然在不久前两岸事务主管部门负责人正式见面后,王郁琦表示目前两岸对领导人会面没有共识,但台湾东森电视台发布民调显示,仍有50%的民众赞成马英九应该要与习近平会面。

祖国大陆对两岸领导人会面的态度,由谨慎转为积极开放的同时,明确了底线。去年5月29日,国台办发言人指出,“两岸领导人互访的问题,由两岸关系发展的情况和需要来决定,双方可以为此创造条件”。10月30日,国台办发言人表示,“有关两岸领导人会面,只要有利于促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我们都持积极开放态度”。前不久,国台办主任张志军对此问题表示了自己的态度,他表示,“大陆方面持积极开放的态度,且两岸都希望两岸领导人能够见面”。但对于两岸领导人见面在什么场合,国台办发言人多次强调,两岸领导人会面是我们两岸自己的事情,不需要借助国际会议场合。张志军在今年“两会”期间也再次重申,“应该由两岸自己来找一个地方,没有必要借助一些国际会议场合”。

目前,虽然两岸对领导人会面都有较高的期望,都秉持积极的态度,不能忽视的是,两岸在会面的内容、时间、场合、身份等方面依然存在种种分歧,阻力依然存在。具体来说,制约因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受制于两岸存在的一些深层次的结构性矛盾。目前,两岸对于领导人会面的时间、场合、身份等存在的分歧,其实都只是技术性问题,折射出的是两岸政治互信需要巩固和增进。尤其是台湾能否在表态和行动上都维护一个中国框架。就像习近平说的,“两岸双方要巩固坚持‘九二共识’、反对‘台独’的共同基础,深化维护一个中国框架的共同认知,这个基础是两岸关系之锚”。只有两岸都坚持“九二共识”、反对“台独”态度,特别是台湾更为积极的回应“一个中国框架”,“会面”才能在法理情的各个层面有更巩固的基础。

其次,受制于“会面”的最终目的的分歧。台湾希望借亚太经合会议实现两岸领导人会面,创造形式与名义上的两岸政治关系突破,以及台湾领导人首次参加亚太经合会议的国际空间上的重大突破,实现马英九追求个人“历史定位”的愿望,并希望通过实现“会面”为年底的“七合一”选举甚至2016年大选造势,为国民党继续执政创造条件。而祖国大陆不只是希望实现名义上的“会面”,更重要的是关注能不能在两岸关系发展问题上有历史性突破,能不能将一中框架形成写入共同文件,能不能发表两岸政治发展共同声明或“两岸和平宣言”。此外,对于“会面”的实质内容,两岸也从未进行过正式的商谈。对于一些政治性的敏感议题,例如和平协议或军事互信机制等,两岸尚存在分歧,需要在积累政治互信的基础上进行进一步的沟通,达成初步的协议后,才能推动两岸领导人的见面,从而签订正式的协议。

第三,受制于民进党的干扰力度。目前,民进党对于两岸领导人会面仍然持强烈抵制态度。苏贞昌表示,“马英九眼里没有台湾人民”,而只“一心想去见远在天边的习近平”;蔡英文也追问马英九“‘会面’的目的为何”。即使部分不反对两岸领导人会面的民进党人士,也提出了诸多条件,做出了种种限制。例如民进党政策会执行长吴钊燮表示,民进党不反对“排除一切政治前提”的两岸领导人会面,但过程中若有任何一中框架前提,会坚决反对。虽然最近民进党大陆政策出现了一些调整,也有部分民进党务实人士提出要冻结“台独党纲”,提出要访问祖国大陆,理清“三个决议文”。但目前,民进党大陆政策的调整尚处于只有表态,没有实质动作的“微调”阶段,而且并未在党内达成共识。可以预料,为了凝聚民进党内的基本教义派,巩固基本盘,民进党仍将极力阻挠两岸领导人会面,成为最大外部阻力。

最后,受制于美日等国际因素的影响。不可否认,美国对于台湾有着巨大的影响力。美国对于两岸领导人会面既不积极推动,也没有明确阻挠。台湾前“驻美代表”金溥聪声称美国的态度是“乐观其成”。表面上看,美国似乎不阻拦两岸领导人会面,支持两岸关系和平发展,但它实际上有戒心,不愿两岸关系走的太快,更为关注的是“会面”的实质内容,包括是否谈及对台军售,谈及军事互信机制等,一旦涉及到这些问题,美国必将对马英九施压,避免美国在台利益受损。与此同时,面对中日争议,日本也动作频频,企图出台日本版的“台湾关系法”,试图通过台湾对中国大陆进行更大的牵制。对于两岸领导人会面这样的敏感议题,日本势必也将发动岛内的亲日势力予以阻挠。

展望未来,虽然短时间内要实现两岸领导人的会面,还存在着种种障碍,但并非不能克服。时间、地点、场合、身份等问题都可以共同商议。更值得我们思考的是,两岸领导人的会面应以什么为目标,探讨哪些议题,是否能起到进一步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效果。事实上,一些民间人士或专家学者也大胆开动脑筋,做出了种种设想,包括在金门或厦门见面,在博鳌论坛上见面,在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的场合见面等,这些都可以成为两岸商议的选项。我们相信,只要有足够的决心和意志,外部的干扰和内部的制约都可以排除。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已经成为不可逆转的历史潮流的今天,在两岸往来越来越频繁,两岸交流越来越深入,两岸政治互信已逐步累积的今天,只要两岸双方继续秉持“两岸一家人”的理念,开动脑筋,共同寻求可行的解决方式,就一定能冲破障碍,迎来两岸领导人正式会面的历史性时刻。

猜你喜欢

会面见面马英九
俄古领导人会面
17天内,俄土总统再次会面
秀逗蘑菇村
卖水果
不够用
不能见面
你好,春天
在钟塔见面
会面议程
上万猪农扔粪抗议马英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