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赤子之心
——舒群的创作与艺术魅力

2014-02-12修雪枫

鸭绿江 2014年2期
关键词:作家群文学小说

修雪枫

赤子之心

——舒群的创作与艺术魅力

CHI ZI ZHI XIN

修雪枫

本栏目主持 吴玉杰

修雪枫,1974年生,辽宁大学文学院中国现当代文学专业博士研究生,主要从事文艺学、美学、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

在文学的世界里,黑龙江广袤的乡土为许多作家的创作提供了丰富的滋养。生于黑龙江省阿城县的舒群(原名李书堂),其小说创作带有浓厚的黑土地情怀,讲述了不同历史时期发生的人与故事,鲜明地体现了左翼文学在延安抗战时期、“归来”时期的文学特点。2009年,在他的故乡阿城,“舒群纪念馆”建成,表达了家乡人对这位东北作家的深深敬意,同时也是对《舒群文集》序言中的“在生时,作品以作家的命运而命运,而在死后若干年,作家却以作品的命运为命运,或各有各的命运。后人铁面,历史无私”的一种诠释。

一、以作品记录生活

舒群的文学创作是历史的见证,文学素材很多直接来自生活经历。“九一八”事变后,他参加了东北抗日义勇军,以“黑人”为笔名,开始创作诗歌和散文,在文学创作中流露出深厚的爱国情感。《黑人小诗集》分析形势,鼓舞人民去战斗,同时表达着对逝去的美好青春的怀念;以《流浪人的消息》为题的诗歌表达了亡国之痛和对家乡的思念。

1934年舒群被捕入狱,他在狱中创作了小说《没有祖国的孩子》,成为他重要的代表作。同名短篇小说集在1936年出版,共收入九篇小说:《没有祖国的孩子》《沙漠的火花》《蒙古之夜》《已死的与未死的》《做人》《独身汉》《肖苓》《临家》《誓言》。此外,还有短篇小说集《战地》《海的彼岸》《崔毅》《毛泽东故事》等。

舒群于1935年在上海参加了中国左翼作家联盟。在抗战时期,他主要创作了《战地》《夜景》《海的彼岸》《祖国的伤痕》等短篇小说和报告文学集《西线随征记》。

1952年以后,舒群开始着手创作《这一代人》,1954年发表短篇小说《我的女教师》,1955年在肃反运动中被批判,1962年长篇小说《这一代人》正式出版。

1978年被平反后,舒群以归来者的身份,发表了《我的记忆》《归来者》《少年chén女》等短篇小说和一些散文和回忆录,其中《少年chén女》荣获了1981年的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1984年出版了四卷《舒群文集》。延安时期的生活经历让他能够近距离地接触毛泽东等革命家,历经多年,终于写作完成《毛泽东的故事》并于1986年出版。

二、文学的呈现与阐释

在现代文学史上,舒群是较早写作中华民族抗日战争的作家,他以真切的情感描写了30年代的社会状况和普通人的生存境遇,强烈的爱国情感、对故乡的思念、对人民的深厚关怀,使他的作品极具现实感。从横截面等艺术手法的运用上,可以感受到“五四”新文学以来形成的文学创作方法对他的影响。他的语言朴素自然,情感抒发充沛。他的革命活动家的身份和奔向延安的经历,都使他有不同于流亡桂林、香港的东北作家的生命体验和艺术表现。

东北作家群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而舒群是东北作家群形成的重要参与者之一,他与萧军、萧红的深厚友情为后人所纪念。在哈尔滨、青岛、北京、武汉,他都给予萧红以帮助、关怀及写作上的支持,这些都成为研究东北作家群及萧红文学作品的重要史料,需要认真挖掘和整理。1934年,舒群在青岛写信约萧红、萧军来青岛,那时他们与舒群夫妇同住在青岛观象一路一号,萧军的短篇《邻居》写的就是这条街路的故事。

文学史的呈现往往表现了写作者所持有的历史观点和他讲述历史的方式,并和他写作时所处年代的主要文学观念有关。在现代文学史的写作中,东北作家群作为重要的文学现象,体现了30年代左翼文学的一个重要方面。王瑶先生在《中国新文学史稿》中写道:“国土沦丧的愤懑和生活颠沛的痛苦迫使他们写出了反日的作品,要求人们注意东北的情形。这些作品也由于它们的现实性,得到了很多的读者,起了号召抗日的作用。” 东北作家群的文学创作是抗日文学的先声,共同的流亡经历赋予了他们相似的创作背景,不同的生命体验、个性特点和艺术才华,使东北作家群的创作作品呈现出鲜明的特点。王瑶先生分别对萧军的《八月的乡村》、萧红的《生死场》、舒群的《没有祖国的孩子》、端木蕻良的《鸶鹭湖的忧郁》进行了重点解读,同时也提到了舒群的其他作品如《老兵》《沙漠中的火花》《农家姑娘》和《秘密的旅途》。钱理群、温儒敏、吴福辉所著的《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对萧红、萧军、端木蕻良的代表作进行了评述,同时提到了舒群的名篇《没有祖国的孩子》。文学史写作者的表述方式说明了不同时段的文学史观念。随着文学史观念日益理性,在文学史上曾被遮蔽的价值会重新被发现和阐释。目前,对于东北作家群的学术研究成果主要体现在对萧红、萧军、端木蕻良的研究上,舒群的创作研究亟待深入开掘。

三、国际视野的拓展与民族认同感的寻找

30年代奉天绿野书店为“新文化”在东北的传播起到了重要作用,那时的青年可以看到鲁迅、茅盾、冰心、蒋光慈等人文学作品,也可以查阅郁达夫创办的《大众文艺》等刊物。少年时贫苦的求学经历,让舒群对生活有了更多的现实感受,对学习的渴望,使机敏的他有了更加开放的视野,哈尔滨的初中生活为他的创作提供了丰富的素材。他的语言简洁、清晰,无论对人物内心的刻画,还是对景物的描写,都富有感染力。

舒群、丁玲主编的《战地》杂志

舒群与夏青合影

身处30年代的东北,舒群的作品较早以抗日为主题。 从《没有祖国的孩子》到《老兵》《秘密的故事》《蒙古之夜》等一系列小说,都以抗日为题材。小说的人物涉及学生、工人、士兵、老者、少女等许许多多普通人。他们一同抗日,表现出民族希望所在,对艰难的现实生活而言,这是一种有力的号召。

《没有祖国的孩子》表达了对民族认同感的寻找,这是东北作家群的一个特色。仅就选题而言,这篇小说就富有开创意义,以异国的孩子在中国的土地上的生存艰难,凸显了时事的紧迫和对自己民族命运的忧心。小说中苏联孩子果里沙嘲讽果里,因为世界上已经没有了高丽这国家。果里的哥哥在感叹生活艰难时,说起他们不像中国人还有国家,表达了强烈的家国意识,写出了异国少年人成长所面对的苦难,紧扣时代精神,引起社会的共鸣。周立波在《一九三六年小说创作回顾——丰饶的一年间》,对这篇小说的艺术成就和反映时代的深广度上给予了高度赞扬。舒群熟悉这样的孩子,知道他们心中所想,知道一个处于危机的民族所需要的精神。他创作的这篇小说就来自这样的动力:起来,我们的民族。

张仃、塞克、舒群、萧军、骆宾基合影

舒群的小说具有开阔的国际视野。30年代国际运动的风起云涌,舒群参加了第三国际中国组织,加之在哈尔滨从事的革命活动,让他有机会接触社会上各种底层人物和朝鲜、苏联等国人民,他的小说中很多人物都是外国人。他以类比的方法,诉说没有了国家的人民的苦难,以此来表达对祖国命运的忧虑。个人的命运与幸福是与祖国息息相关的。《没有祖国的孩子》的三个少年一个是来自朝鲜的果里,一个是来自苏联的果里沙,一个是中国的果瓦列夫。由于朝鲜被日本占领,十岁的果里随同哥哥一同来到中国,在异国土地上,他感受了亡国的屈辱和别人的冷嘲热讽,当东北沦陷后,那种熟悉的切肤之痛让他愤然反抗。这种反抗的精神正是我们的民族所需要的,作者的可贵之处就在于以一个朝鲜孩子的人生苦难和成长,向国人告诫,只有反抗才有希望和光明。朝鲜、中国、苏联三个国家的人民能够站在一起,展现出团结的力量,这是一种国际主义的精神,与30年代的国际运动相关,也与作者的经历有关。

东北作家群的重要意义在于他们的创作,体现了东北文学独特的地域特征,那里的民族性格粗犷,带有多民族的民风习俗。沦陷时期所形成的强烈的乡土意识直接反映在他们的文学创作中。身为满族人,他的许多小说中的人物都是少数民族,如《蒙古之夜》的蒙族少女。同时,他的作品表现了对故乡小城深深的思念。舒群小时生活的地方叫作一面坡,《老兵》里有一段描写,展现了这座小城的风貌:

一面坡,只是一个小小的城市,没有什么古迹,也没有什么名胜,冬天同冰窖一样,夏天却是一处避暑的地方。四边绕着山群,并不雄壮,甚至没有一块雄壮的石块,处处都是土质与沙粒交织着的踏平了的小路;南山的破口处,叫作土门岭,有着一座小小的破庙,常常飞起着香火,有时也响着鞭炮;北山下流着一条蚂蜒河,岸旁,有几处生长着蔽天的树林,有几处堆集着农家的小房;东西两山都断了一处的山脚,中间爬过了中东铁路哈绥线的路轨。

战争打破了故乡小城原有的平静,也让人在战争中窥见了旧有文化秩序中的人性图景。舒群善于描写战争对于人生的改变,进而引发对于战争中的复杂人性的思考。中篇小说《老兵》和《秘密的故事》的可贵之处在于将人性置于战争的背景下进行思考,产生了震撼的力量。《老兵》描写了一个当兵五六年的老兵张海,其实只有十九岁,实际上只是军营中的一个打杂的,每一天过着疲惫的日子,几乎军营中每一个人都认识他,都可以训斥他,他活得卑微,如同作者笔下经常写到的风与树叶,但却活得心安理得。“九一八”事变后,团长的儿子随着县城里的学生去游行,而整个驻军是奉命不抵抗。其余的人都处在亡国的忧心中,而他却说:“鬼子来就来吧,老爷到哪儿都是一份打杂的!”而这时团长让他收起士兵们的刺刀,“当他每次接过一把刺刀的时候,他总是看见有几滴泪水伴随雨水落下来”。当士兵奋起反抗时,那种英勇与斗争的光荣跃然纸上,这才是中国士兵应该拥有的品质。当团长投降日本部队时,进步学生赵化雄,也就是他的儿子准备刺杀他。父亲变成了敌人,是侵略战争改变了日常性的人伦关系、官兵关系。最后小镇被日军占领了,张海由于身受重伤变成了残疾,只能在陌生的地方乞讨。结尾行乞时的歌曲与小说开篇的小调形成了呼应。《秘密的故事》描写了一对青年男女由于战争的发生,改变了他们的爱情和各自的人生轨迹,塑造了女革命者青子的形象。

舒群的整体创作“介入生活”意识明显,这也是左翼革命文学的重要特点,多年来他的创作一直是紧跟生活的。抗美援朝时,他一直跟随39军116师转战,长篇小说《第三战役》就是以此为蓝本创作完成,只可惜在“文革”中遗失。1953年他任鞍山大型工地党委副书记,以此间的所见所感完成了他的长篇小说《这一代人》。在当代文学中,这是一部较早的以工业建设为题材的小说,描写在火热的生活年代,一名刚出大学校门的女青年的成长,在艰苦的工作中,克服困难,发扬奋斗精神,成为一代人的生命记忆。

舒群在80年代的小说《少年chén女》采取日记体的写法,秉承了对少年人一如既往的关怀,他的文学对象从十岁的少年郎,再到纯洁的少女,体现了他对现实的观察越发深刻。小说故事不仅凝集了自己的苦难经历,也写出了民族的遭遇,更在内心的困苦中寻求生活的方向。小说从小女儿玉芝想买一辆自行车写起,说她是一个chén女,chén可以取自仆仆风尘、一尘不染、新陈代谢、沉冤昭雪、英华沉浮等词语的意思,既是作家几十年人生经历的写照,也是那些经历“文革”的孩子们的心路历程。作家对青少年的成长表达出忧虑的心情,并感慨少年的时光是人生最美的年华。十六岁的少女chén因自尊失去了生活的希望而去自杀。这篇小说写出了一代少年人的迷惘与“伤痕”, 也可见舒群一贯的赤子之心。对于事业和生活的信念使他从未放弃这种赤子之心,这种精神在当代是如此珍贵和让人感动。

四、文本与文体的双重启示

舒群在北京家里

2013年9月20日是作家舒群诞辰一百周年纪念日,中国作协在京举行了“舒群百年诞辰纪念座谈会”,纪念他在文学创作方面的成就。舒群的文学作品和他的文学经历都是独特的,他的文学作品体现了不同文学时期的创作风貌,对于当代的文学史写作具有重要学术价值。对于认识文艺与政治的关系、文学的传统、文学独立等基本的文学理论问题,他的创作无疑成为一种视角。同时,他对于左翼文学价值的开掘也具有重要的学术意义。

舒群的一些小说可以说是一种成长小说,他的作品受到世界儿童文学的重视。他的小说多以青年人的人生际遇为主题,通过他们的成长,或不断地经历苦难,或在苦难中实现自我的超越,而投身到革命的洪流中,抑或在新的生活道路中寻找到新的希望。

对于舒群的研究体现了当代文学的学术研究的一个特点,那就是对于一个作家和他的生活环境的重要认识。随着新时期以来文学观念的变化,对于一个作家的研究体现了不同的学术路径。20世纪80年代所形成的“文学回到自身”的思想,对一个作家作品的研究更加注重审美价值,即对文学文本形式因素的重视。对于文学艺术规律的强调往往会忽略文学作品历史语境的研究,而对舒群作品的研究体现了文学创作与语境的深层联系,文学作品本身就是多重历史之维的产物。

随着当代对左翼文学研究的深入,文学的多层性,也即30年代文学生态:左翼文学、京派文学、海派文学的共存现象都为认识当代的社会文学、通俗文学和重视文学自身规律的文学提供了重要的视域。

舒群创作了很多具有独特艺术特点的短篇小说,这些作品对我们提高认识短篇小说的价值同样具有研究意义。汪曾祺对短篇小说的艺术价值有着独到的研究,认为它与中长篇小说有着不同的艺术魅力,体现了作者运用语言的魅力。2013年加拿大女作家爱丽丝·门罗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她被称为“当代短篇小说艺术大师”,善于在日常生活中捕捉人类生存的诗意价值。这些,为我们以新的视点来研究短篇小说的艺术魅力提供了某种借鉴价值。

责任编辑 陈昌平

猜你喜欢

作家群文学小说
莫言与“红高粱作家群”
我们需要文学
那些小说教我的事
“太虚幻境”的文学溯源
巨大的翅膀和可能的高度——“宁夏青年作家群”的创作困扰
文学自觉与当代文学发展趋势——从昭通作家群说开去
我与文学三十年
昭通作家群的困境与局限
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