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荆轲刺秦”本是瞎折腾

2014-02-11长空星照

百家讲坛 2014年20期
关键词:刺秦信义燕国

长空星照

公元前227年,荆轲接受燕太子丹的委托,去刺杀秦王赢政,结果被杀。荆轲最后说了一句话:“大事之所以没有成功,是因为我想活捉你,迫使你订立归还诸侯们的土地的契约以回报太子。”那么,假如荆轲能够成功或者是部分成功,太子丹的想法会实现吗?

秦国自从商鞅变法后,国力大增,军队的战斗力迅速增强,很快称霸天下,周王室也送来霸主称号。从此,秦国开始主动对六国用兵,不管是哪一代秦王,从来没有改变过这种国策。所以,太子丹不过是一厢情愿而已。

如果说,实行商鞅之法是秦的“内政”,那么,秦的外交政策就是“远交近攻”。这个政策让秦国始终受益,因为它每战必得利,从来不会空手而归。到太子丹策划这一事件时,赢政已经是实行这一政策的第四代秦王,而这时,秦国军队已经到达燕国边境,所以没有收获必然不会退兵。

赢政被劫持或被杀死会出现什么情况呢?

按照太子丹的说法,荆轲劫持赢政成功,赢政答应归还侵占的各国土地,就像曹沫劫持齐桓公那样,但燕国的目的会达到吗?齐桓公时代,虽说已经是“礼崩乐坏”,但周天子仍然是名义上的天下共主,所以齐桓公才打出“尊王”的旗号,这样一来,“信义”文章无论如何是要做一做的。而秦国从来就不是一个讲信义的国家,所以就算是劫持了赢政,他也不可能同意太子丹的条件。

如果照太子丹所想,赢政死后,大将在外独揽兵权,而国内出了乱子,君臣相互猜疑,趁此机会,东方各国得以联合起来,就一定能够打败秦国。但事情真会这么发展吗?秦国二十几代君王从来都不遵守盟约,却比其他六国稳定。之前动乱不断,但都很快平定,难道这次就能够发生让他国有机可乘的内乱吗?太子丹仅凭想象就做出这样的决定,至少是有点儿草率。退一步说,即便是秦国一时出现政权危机,也只不过是暂停进攻他国而已,燕国能够联合哪几个国家一起抗秦?韩、赵两国已经灭亡,魏国名存实亡,楚国自顾不暇,齐国自君王后开始,一直实行奉事秦国的政策,难道燕国想指望一个危若累卵的魏国和一个残缺不全的楚国吗?更何况,六国曾联合起来进攻过秦国,但由于各怀私心,结果让秦国得以渡过难关。如今,秦国可以多线作战,即便是出现一段时间的权力交接期,燕国来得及做好准备吗?

更为重要的是,太子丹的这些设想都是建立在他人出现问题或者是他人给予帮助的基础上,而燕国自身什么條件都没有。

燕国本来是周召公所受封的国家,又处在汉文化区域的边缘,经常要和北方游牧民族打交道,应该是有着良好战斗传统的一个国家。可惜到了战国时期一直瞎折腾,在太子丹刺杀秦王不成功以后,一战被秦国击溃,再战被占领都城,太子丹也做了秦国的刀下鬼。有意思的是,太子丹的首级是他的父亲派使者割下来的,目的是希望秦国罢兵,结果都城被攻破,他只好跑到辽东避难。

如此看来,荆轲刺秦不过是太子丹的瞎折腾而已。荆轲救不了燕国,历史不会在这儿改变进程。

编辑/子玉

猜你喜欢

刺秦信义燕国
思乡
英雄?英雄!
助燕伐戎
信义兄弟
箪食壶浆
忠于原文是解读文本的前提
从三个动词看《战国策》用字的准确
荆轲刺秦:士为不知己者死
邯郸学步
尴尬官司:40万元买不断一桩婚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