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峡》不是郦道元写的
2014-02-11张港
张港
《三峡》被选入中学课本多年,这篇選自《水经注》的短文只有一百多字,写得极美。然而,作者郦道元根本没有到过三峡。
郦道元生活于北魏。当时南北朝对峙,北魏最强大的时候也是“遗之度外,吴蜀而已”,也就是说,北魏根本没有占领包括三峡在内的长江流域。郦道元一生都在北朝做官,也没出使过南朝,他是不可能到过三峡的。
没到过三峡,郦道元怎么会写出这么好的文章呢?毋庸置疑,是别人写的。
郦道元为《水经》作注时,收集了大量前人的资料,达437种之多,有的说明了出处,有的没有说明出处。现在看到的《三峡》一节,即是引自南朝侍郎盛弘之的《荆州记》。《荆州记》是一部地理著作,主要记载荆州与古代楚国的地貌及其变迁,兼各地的乡情、盛物、历史典故、名胜景点等。郦道元只是对盛弘之写三峡的文字做了几处小小的改动而已。
早在唐朝和北宋时,就有史学家在其著作中指出《三峡》一节并非出自郦道元之手,遗憾的是,当代中学课本还是标明作者是郦道元,显然侵犯了盛弘之的著作权。
在写作《水经注》时,虽然当时中国分裂为南北朝,但是郦道元认为中国应该是统一的国家,南北都应该在《水经注》记述之内,所以虽然没有能力到达南方,却力图对南方水系详细记载,因此引用别人的文章也是不得已。同时,郦道元对引用的文字也作了一定修改,有的修改还非常精彩。再说,如果没有郦道元的《水经注》,盛弘之的《荆州记》等著作恐怕都要湮没在历史长河中,不为世人所知。
审判不够格,加“星”来凑数
蒋文澜
西安事变和平解决后,张学良为力挽蒋介石的“面子”,陪送蒋飞回南京。不料,蒋到南京后立即将张学良扣押软禁,并要提交军事法庭审判。
由此难题就出来了——张学良的军衔为一级上将,比张学良军衔高的仅有蒋介石一人,蒋介石显然不能亲自审理。与张学良同级的只有何应钦等少数几位,众人所拟定的审判长为德高望重的李烈钧,可李的军衔却为二级上将。让一个二级上将来审一个一级上将,不合法律,这可如何是好?
无奈之下,蒋介石立即通过国民政府为李烈钧临时造假加“星”。开庭的那一天,由法庭的书记官率先向“罪犯”张学良宣读了国民政府对审判长李烈钧晋升的决定书,然后才进入正式的审判程序。审判结束后,李烈钧立马就被“星”复原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