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铭传:一个屌丝的逆袭史
2014-02-11郭利
郭利
屌丝的理想
晚清的一天,一群从私塾中偷跑出来的少年来到附近的大山游荡。一个少年忽然仰天长叹:“大丈夫当生有爵死有谥。”这句话顿时惊倒了其他少年。那个年代,活着封爵、死了得到谥号,至少得当上省部级官员。就你,刘六麻子?一个屌丝,吃饱穿暖娶媳妇都成问题,还做梦当官呢?大家一哄而笑,只留下这个少年呆呆发愣。
这个少年就是刘铭传。他生长在淮北一个农民家中,刘家是典型的“三无”家庭,无钱、无势、无文化。更让他郁闷的是,他小时候出过天花,脸上留下了无数麻子,又因为在家中排行第六,被人叫作“刘六麻子”。
因为是最小的儿子,看着也还聪明,刘父想让刘铭传读书考取功名,早早将他送进了家族私塾。奈何刘铭传根本不是读书的料,打架倒是有一套。11岁时,父亲去世,无人管束的刘铭传很快就开始逃学,与人一起贩卖私盐。这天不知道哪根神经被触动,他说出了这么一句“有爵有谥”的远大理想。
可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贩私盐是违法的,刘母担惊受怕,又管不了儿子,于是给16岁的刘铭传娶了22岁的老婆。理想还没个影子,倒先成了小女婿,刘铭传更郁闷了。
屌丝没别的出路,继续贩私盐吧。19世纪中叶的淮北,正处在最混乱的岁月。太平天国、捻军和清兵在这里长期进行拉锯战,官府名存实亡。乱世中拳头为王,刘铭传除了贩私盐,也时常聚众抢劫。这时,刘铭传的大伯父被一个土豪欺凌而死。刘铭传闻讯大怒,去找土豪理论。土豪看着18岁的刘铭传,根本就没把他当回事,趾高气扬地对他说:“给你把刀,你敢杀我吗?”刘铭传假装战战兢兢地接过了刀,然后立刻跳起来挥刀杀了土豪。
这勇气震慑了周围人,刘铭传趁乱拉起一支小武装,自称头目,开始公开作乱。他带领一帮亡命之徒东奔西走,两三年过去,在清军、太平军和捻军的夹缝中艰难求生。这期间,刘母被惊吓而死,刘妻带孩子回了娘家。刘铭传一伙所过之处,人们不是害怕远走,就是心怀憎恨。这让有着远大理想的刘铭传越混越郁闷。后来他自己回忆起这段日子,不无心酸地写道:“昔日江湖曾落魄,吹箫时节几人闻?”
做个有理想的屌丝,真的不容易啊!
跟对领导很重要
机遇常常在意想不到的时间、地点出现。1858年,已经混了三四年还是个小土匪的刘铭传遇到了私塾老师,这人按辈分还得算他族侄。这位老师兼族侄目光敏锐,建议刘铭传办团练——帮着清军跟捻军和太平军作战,这才是出路。刘铭传同意了。
虽然他没什么文化,但打仗异常勇敢强悍,在协助清军作战的过程中,先后被几位清朝官員看中,给了他千总、都司等小官。虽然官不大,但他总算脱离了土匪圈子。
1861年,为了应付清廷要求、援救危机中的上海,不愿动用自己兵力的曾国藩让学生李鸿章回家乡招兵,然后带去上海作战。李鸿章回到合肥,开始在地方团练中招募淮军。第一次见到刘铭传时,李鸿章就被这个满脸麻子却充满霸气的青年吸引了,当即拍板;小子,跟我干吧,绝对不会亏待你的!
刘铭传随李鸿章来到上海时,不过是淮军十余名营官中的一个。三年后,太平天国覆灭时,他已经被实授直隶提督,相当于今天的北京军区司令。
当时,清政府的正规部队八旗和绿营都已腐朽不堪,湘军被曾国藩大幅度裁撤,刘铭传的部队不仅是淮军的主力,也成为清军的王牌部队之一。后来大名鼎鼎的北洋水师提督丁汝昌、勇战八国联军的将领聂士成,此刻都是刘铭传的小弟,在铭军中随时听招呼呢。而且,刘铭传跟的是李鸿章,清廷大力培养的人,还怕升官不快吗?
1865年,刘铭传奉命率军北上,进攻捻军。路过当年自己贩私盐、当土匪的地方,他无限感慨:当年一起逃学的小伙伴们、贩私盐的哥们儿、办团练的队友和对手,大部分都已经灰飞烟灭了。可见,跟对领导很重要啊!
性格决定命运
刘铭传性情高傲,这让他成为官场中的另类。成为高级将领之后,他深得曾国藩、李鸿章的信任和倚重,自然更牛了,经常一副谁也看不上的神情。铭军与兄弟部队发生摩擦,也就成了家常便饭。
他曾经跟僧格林沁所部在山东发生一场火并,双方都死了很多人。他又在尹隆河因为会剿东捻军与湘军大将争功,大起纠纷。在曾、李的偏向下,刘铭传在这些窝里斗的纷争中都以胜利告终。可这些纠纷让刘铭传得罪了无数人,其性格偏狭、不好合作的名声也被迅速传开,尽管有上级的宠信,日子仍然不怎么好过,人缘也相当差。于是刘铭传经常辞职、请病假,以退为进。
不过,曾、李之所以偏向刘铭传,除了他是嫡系和亲信之外,更因为当时捻军未灭,还得依赖刘铭传打仗,所以每次刘铭传闹情绪,都是好好哄着。到了1868年,东西捻军先后覆灭,国内外再无大的用兵之处,刘铭传平时积累的恶劣人脉终于显露出来。
1872年,在陕西作战的铭军突然因为闹饷哗变,而这时的刘铭传却请了病假,在家乡休养。这还了得!御史们纷纷弹劾,而曾、李都不再说话,其他人更乐得落井下石。于是,刘铭传直接被革职。性格决定命运,刘铭传终于栽了大跟头。
有文化才有发展
少年子弟江湖老。这一歇,就是10年。再出山时,45岁的刘铭传已经不是当年那个任性使气的刘六麻子了。
1880年,刘铭传因为新疆问题被召到北京。不料,他除了坚决主战之外,还上了一道惊动朝野内外的《筹建铁路以图自强折》。这是大臣第一次公开倡议在全国修铁路,顿时掀起了轩然大波。修铁路要惊动“龙脉”啊!这提议遭到了全国官员的极力反对,结果不了了之。刘铭传无比失望,再次回家赋闲。
一介武夫刘铭传怎么关心起政治大事了?
原来,当时官场风气是重文轻武,大军区司令都是省长的属下。曾经与刘铭传同列的两位淮军将领因为有着廪生和举人的身份,走的是文官路线,都做到了省长、副省长的位置。而完全没有文化的刘铭传只能走武将的路子,当到直隶提督已经到了顶,得对省长毕恭毕敬。刘铭传一直很憋气,就开始读书充电。
刘铭传开始写诗,很快就写了不少。1865年,刘铭传将自己写的诗刻印出来,请曾国藩作序。当时曾国藩正担任平捻的统帅,需要刘铭传卖命,所以亲笔写序,大大鼓励夸奖了一番,给足了他面子。有了文坛大儒的夸奖,刘铭传就自命儒将,玩起高雅来了。
赋闲之后,他经常游历江南,与名士文人相交,一起纵论时局。他接受的传统文化教育不高,更容易接受先进的观念。领兵征战多年,对于洋枪洋炮在战场上的厉害更是深有体会,所以他不再满足于自己曾经的“武功”,于是将多年来收藏的镇压太平军和捻军时的奏章付之一炬,望向更远的地方。他说:“中国不变西法……不出十年,事不可为。”所以他才会写出那一份震动朝野的奏章。
在这个时候,刘铭传从一介武夫转变为了政治家。
建功立业才是硬道理
作为在野失势的武将,你再有政治眼光,也没人搭理你。要想有成就,还得用枪桿子说话。
等了12年,机会终于来了。1884年,中法关系紧张,战争的阴云笼罩在西南陆路和东南沿海。台湾防务更是空虚,而且法军虎视眈眈,紧盯台湾,伺机而动。清政府再次传召刘铭传,任命他以省长的职衔全权负责台湾防务。这年七月,刘铭传从上海冒雨渡海奔赴台湾,走向他生命最辉煌的顶端。
来到台湾后,他团结兵将士绅,紧急整修防务,与法军先后激战两次,打退了敌人的嚣张进攻。法军无法在战场上取胜,便凭借船坚炮利封锁了两岸联系。刘铭传率军坚守孤岛八个月,终于迎来了最后的胜利。
在战争最艰难的日子里,刘铭传被任命为福建巡抚(省长),完成了屌丝逆袭的华丽转身。
令人意外的是,抗法战争结束后,刘铭传再一次请辞福建巡抚。不过他这次辞职跟以前不一样,不是以退为进,也不是想回家泡病号,而是希望能留在台湾。短短几个月,他已经爱上了这个孤悬海外的宝岛,眼看着它的美丽富饶却闭塞落后,心急如焚,期待能用自己的努力亲手改变它的面貌。
1885年10月,清政府正式下诏台湾建省,并任命刘铭传为台湾巡抚。
与台湾不朽
从1884年到1891年离任的七年间,刘铭传为开发建设台湾呕心沥血,引领着台湾走上了近代化发展之路。
他在台北府设立了电报总局,铺设海底电缆,让台湾与大陆电讯联系畅通;他训练军队,并在各海口修筑新式炮台,安装英国进口的后膛大炮,加强海防;他开办樟脑硫黄总局,在新加坡设立招商局,招徕商人来台湾投资,又开办煤务局,让台湾迅速富裕起来;他设立西学堂,培养洋务人才……
那年月,大家脑子里都还是封建思想,为了这些“新政”,刘铭传不仅要写一封封奏疏,与朝廷大佬们打口水仗,也要费尽心力跟身边的政敌干仗,还要应对民间守旧派的反对声音。这一切都让刘铭传心力交瘁。1891年,他终于在政敌的非议和疾病的侵扰中自请开缺,从此离开台湾。
可台湾从来没有忘记刘铭传,至今还有铭传大学。连战的祖父、生于台湾的历史学家连横在《台湾通史》中这样评价刘铭传:“溯其功业,足以与台湾不朽!”
1894年,甲午战争以清政府失败而告终,不得不签下马关条约。条约中有一条便是“割让台湾”。消息传到合肥,刘铭传悲愤不已。这是他亲手保卫过、用尽智慧和心力建设过的地方啊,从此要落入外敌的铁蹄下!他自此一病不起。这年12月,刘铭传带着无尽遗憾溘然长逝,临终前犹心念台湾。
编辑/葡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