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支撑中国油气管道建设升级
2014-02-11天工
据预测,到2020年,中国长输油气管道总里程将超过15×104km,仅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近期规划实施的新建管道总里程便超过2×104km,其中新建天然气管道1.3×104km,包括西气东输四线和五线、陕京四线、中俄东线和西线等等。而上述这些新管线被视为中国管道建设进程中的“升级版”,主要表现为管道口径更大、压力更高、输送距离更长、地质条件也更为复杂。比如,中俄东线天然气管道单管输量要达到380×108m3/a,管径须达到1 422mm,而且面临高寒地带冰原冻土等严苛的自然环境,一些新的甚至是世界级的技术难题将不断涌现,这对于管道的设计、施工都提出了极其严峻的挑战。
作为中国管道建设的主力军和国家队,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管道局为迎接管道建设升级带来的挑战,近年来进一步加大了科技创新力度,自2002年以来近3年累计投入直接科研经费达3.1亿元,取得了一系列重大突破。
为保障国家油气管道安全运行和健康发展,经国家发改委批准,中石油管道局联手中石油管道分公司、石油工程技术研究院和石油大学等单位于2009年共同承担了“油气管道输送安全国家工程实验室”,并于2011年底通过验收。近年来,该实验室在管道输送安全技术领域的科研创新力度全面加强。实验室紧紧围绕石油天然气产业发展的需要,通过自主创新、联合创新、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和技术集成创新相结合,增强我国油气管道输送安全技术的核心竞争力。完成有关部门委托的一大批科研课题,形成了一系列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创新成果,使我国油气管道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同时,在基于全生命周期管理的数字化管道设计、全自动焊接、液体涂料防腐补口、跨平台油气管道SCADA系统软件开发系统、第三代大输量天然气管道工程建设、复杂地质条件下非开挖穿越以及油气储运、海洋管道和LNG等技术领域,都取得重大突破。这不仅将大大提升中国石油管道建设的整体水平,同时也对巩固管道局行业技术领军地位,进而扩大国际管道市场竞争中的话语权意义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