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公共图书馆读者群培育研究

2014-02-11

图书馆研究 2014年3期
关键词:读者群图书馆信息

储 兰

(南京图书馆,江苏 南京 210018)

我国著名图书馆学家刘国钧先生指出,图书、读者、领导和干部、建筑设备以及工作方法是组成图书馆事业的五要素。读者是图书馆的服务对象,是图书馆发展的直接动力。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读者获取各种信息知识的渠道日趋多元化,公共图书馆面临读者流失的困境。开发读者资源,培育读者群,这关系到图书馆未来的发展及对社会的作用。

1 公共图书馆读者流失及原因分析

1.1 公共图书馆读者流失现象

公共图书馆是由国家中央或地方政府管理、资助和支持的、免费为社会公众服务的图书馆。与专业图书馆不同,公共图书馆面向社会公众开放。《公共图书馆宣言》明确规定:“每一个人都有平等享受公共图书馆服务的权利,而不受年龄、种族、性别、宗教信仰、国籍、语言或社会地位的限制。对因故不能享用常规服务和资料的用户,例如少数民族用户、残疾用户、医院病人或监狱囚犯,必须向其提供特殊服务和资料。”随着国家对图书馆建设投入力度的加大,我国公共图书馆事业发展进入快速发展时期,保障了公众的信息获取权利。截至2012年底,全国共有公共图书馆3076个(其中县级公共图书馆2683个),国家、省、市、县、乡、村六级公共文化设施网络已基本建立[1]。虽然各地公共图书馆设施得到改善、服务内容不断丰富,但有的地区的公共图书馆尤其基层图书馆出现读者流失现象。读者流失现象具体表现在:一是到馆读者人数的减少。一些县级甚至市级公共图书馆,平均一天接待读者数量甚至是个位数[2]。据统计,截至2012年底,全国县级公共图书馆年流通人次少于1万人的有705个,占县级公共图书馆总数的26.3%,占公共图书馆总数的22.9%[1]。二是退证人数的增加。据孙建丽的统计,青岛市图书馆2009年读者退证数量为4540人次,2010年读者退证数量为9510人次,2011年读者退证数量为 9836 人次[3]。

公共图书馆读者减少的现象,不仅在我国一些公共图书馆发生,而且在全球范围内的图书馆也同样存在。2012年5月,国际图联(IFLA)在西班牙巴塞罗那召开的会议上透露,通过对全球59个城市图书馆的调查发现,图书馆对公众的吸引力下降了。调查显示,相比2009年,2010年全球图书馆读者的实际访问量下降了16.8%,网络虚拟访问量减少了19.1%,而读者对图书馆的信息需求量则降低了23%[4]。世界范围内公共图书馆正面临读者群流失的问题。

1.2 公共图书馆读者流失原因剖析

1.2.1 社会环境因素

网络的普及、手机阅读的兴起、书商灵活的经营模式、文化消费方式的多元化,分流了图书馆读者群。电子图书、电子报刊的推出,改变了人们的阅读方式及阅读习惯,读者足不出户便可通过互联网阅览丰富的所需资料。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组织实施的第十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结果显示,2012年数字化阅读方式 (网络在线阅读、手机阅读、电子阅读器阅读、光盘阅读、PDA/MP4/MP5阅读等)的接触率为40.3%,比2011年的38.6%上升了1.7个百分点[5]。许多书商所采用的服务方式多样且灵活,读者不仅可以在书店自主阅读,还可交押金进行借书,更享有买书打折的优惠。书商独特的营销理念以及数字阅读方式对图书馆读者产生深远影响,从而导致图书馆读者资源的流失。

1.2.2 图书馆自身因素

馆内阅读环境欠佳、服务手段落后、服务内容单一、文献资源建设滞后等,降低读者利用图书馆的兴趣和热情。读者到图书馆借阅书籍、获取知识,需要一个宁静、温馨的阅读环境。有的图书馆在阅读环境建设方面存在盲区,致使读者不愿到图书馆获取所需信息。读者需要一个快捷的文献获取渠道,有的图书馆自动化系统建设落后,依然采用传统的手工借阅方式,制约了文献的流通,使得读者到图书馆借阅文献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读者需要多层次的文献信息服务,有的图书馆文献资源开发力度不够,读者难以获取到快、准、深的专题信息资源,难以获取个性化的信息。图书馆员的服务态度、服务效率、服务水平与读者的要求相距甚远,图书馆对读者的吸引力逐渐下降。读者需要阅读最新的图书、报刊,有的图书馆对新颖的、多载体的、多学科的文献资源的采购、加工不及时,未能满足读者的借阅需求,从而导致读者的流失。

2 公共图书馆读者群培育对策

图书馆读者群是指能够长期、重复地使用同一图书馆的纸质资源、网络资源、数据库及服务的读者群体。图书馆读者群培育是指图书馆通过服务措施和教育手段,使潜在读者成为图书馆的现实读者,并使现实读者养成使用图书馆的习惯,能够经常利用图书馆的资源。针对公共图书馆读者流失的现状,笔者认为,可从提高读者信息素养、加强图书馆服务、提升馆员素质等方面开展读者群培育工作,稳定图书馆现实读者群,发展潜在读者群。

2.1 提高读者信息素养,培养读者阅读兴趣和获取知识能力

公共图书馆读者来源广泛,读者素质参差不齐。在图书馆利用现代技术提供各项服务的过程中,读者需要树立图书馆意识、了解基本的图书馆知识、掌握图书馆技术应用方法。图书馆意识是图书馆和图书馆活动在人们头脑中的反映,是个人或社会对图书馆的认识态度和价值取向。读者有了较强的图书馆意识,在需要文献信息时,能够有意识地想到图书馆,进而自觉、主动地利用图书馆。图书馆知识包括文献分类、编目及图书排架、OPAC检索、数字资源利用等知识,是读者利用图书馆获取知识的“门径”。读者了解图书馆知识,便能轻松地在图书馆找到自己所需的文献。现代技术在图书馆中的应用,使图书馆的服务更加方便、快捷。读者掌握图书馆技术方法,能随时随地通过现代技术手段,获得图书馆服务新体验。开展读者信息素养教育,提升读者信息素养,是帮助读者树立图书馆意识、了解图书馆知识、掌握图书馆技术应用方法的重要途径。因此,公共图书馆应将开展读者信息素养教育作为一项重要的读者群培育工作来抓。读者信息素养教育涉及图书馆基本知识教育、计算机信息检索教育、网络和数据库利用教育、信息道德和信息法规教育、网络安全教育等。公共图书馆的读者来自社会各个行业、不同领域的社会大众,公共图书馆应根据读者的信息素养现状,开展有针对性的读者信息素养教育。如:编写读者手册,免费发放给来馆读者,让他们知晓图书馆的功能和布局;举办各种信息知识讲座或培训,增进读者对图书馆的了解、增强读者信息意识和培养其搜索、甄别、利用信息的能力;开展在线信息素质教育,让那些行动不便的读者能通过网络学习图书馆知识。上海图书馆读者服务中心面向读者开展了 “如何查找和获取外文报刊资源”“如何查找和获取中文报刊资源”“中外图书检索与获取”“市民数字阅读使用指南”培训内容[6],并将培训资料上传到读者培训网页,方便读者查阅。读者驾驭信息的能力、高效获取信息的能力、熟练评价信息的能力及有效吸收、存储、快速提取信息的能力的提高,能激发读者利用图书馆的热情,进而成为图书馆的活跃读者群。

2.2 加强图书馆服务及管理,扩大读者服务覆盖面

以服务取悦读者、以服务赢得读者信赖,是公共图书馆留住读者的法宝。

一要把馆内服务做细做好。第一,变革工作流程,采取边采购、边流通的方式缩短文献加工时间,使读者能及早借阅到所需文献。如采取读者决策采购模式,将读者的阅读需求量化成一定指标,作为图书馆文献采购和馆藏建设的决策依据。第二,延长开放时间,建设图书流通点,满足读者阅读需求。湖北省图书馆、厦门市图书馆、湖北省襄樊市图书馆等将开放时间延长至晚上8:30,进一步方便读者借阅文献。深圳图书馆等推出24小时自助图书馆服务,将图书馆的服务延伸到任何有读者的地方,使图书馆服务更加贴近读者。第三,多举办读者活动,让读者成为活动的主角。根据读者的兴趣成立“读书沙龙”,以此引导读者好读书。举办读书演讲比赛、读书征文比赛,开展书评活动,让图书馆成为读者交流读书心得、探讨读书奥秘的好去处。如南京图书馆在2013年“世界读书日”之际,通过开展“第三届南京图书馆陶风图书奖”评选,举办陶风读书会活动及《走向深蓝》国防教育读本首发式,开展中老年电脑培训、展览讲座等活动,为广大读者提供阅读服务,增加读者阅读趣味。又如湖南图书馆为了满足读者的阅读需求,每年举办大型读者活动约20次,展览20余次,讲座百余次。这些吸引读者的活动不仅有依托图书馆平台而开展的,而且还有联合相关单位、团体共同开展的。每项活动主题鲜明、内容丰富、形式多样,读者参与面广、社会影响力强。第四,构建“第三空间”,把图书馆打造成人们展示自我能力的舞台。读者来到图书馆,不仅仅是为了阅读某本图书或查询某篇文章,更多的是希望来到这个能使人产生灵感的地方寻求帮助,可以与更多的人共享知识和经验。营造一个充满人文关怀、充分尊重读者人格的、平等自由的“第三空间”,让每个人在温馨的氛围中学习新知识,可吸引众多的潜在读者关注图书馆,从而成为图书馆的现实读者。

二要扩展虚拟空间服务范围。美国资深的图书情报界的理论家和实践家沃尔特·克劳福德和迈克尔·戈曼提出了图书馆学新五律,其中之一是,“聪慧地利用技术加强服务 ”(Use Technology Intelligently to Enhance Service)。这说明图书馆要借助现代技术手段,更好地为读者服务。在网络技术广泛应用的大背景下,公共图书馆要突破传统服务模式的藩篱,利用网络扩展图书馆服务范围。第一,构建基于Web2.0的服务平台,使读者既是图书馆的服务对象,又是图书馆资源的建设者和服务参与者。随着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平台的推出,公共图书馆可建立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利用微博的信息内容发布个性化,信息传播交互性和及时性,信息获取的自主性、选择性等特点,提供信息服务。黑龙江省图书馆、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图书馆、陕西省图书馆、贵州省图书馆、湖北省图书馆、山东省图书馆、浙江图书馆和重庆图书馆均在新浪微博和腾讯微博上进行了实名注册,通过发布新书推荐、图书馆公告、讲座信息等微博,满足了粉丝的信息需求。如创建于2010年10月26日的首都图书馆新浪官方微博,截至2014年4月3日,有16610名粉丝,发布微博达3141条,内容包含首都讲坛、豆瓣同城北京活动、图书馆公告等,有效地延伸了图书馆的服务范围。第二,构建移动图书馆。以手机图书馆为代表的移动图书馆服务,面向移动用户提供了以智能手机、iPad(美国苹果公司的平板电脑)、PDA(Personal Digital Assistant,掌上电脑)等移动终端设备为载体,通过无线接入的方式访问图书馆资源、阅读电子书、查询书目和接收图书馆服务信息的一种新型服务方式。中国国家图书馆、上海图书馆、深圳图书馆等公共图书馆较早开展移动图书馆服务,为读者提供书目检索、图书借阅、图书馆新闻讲座、参考咨询等服务内容。公共图书馆的移动图书馆服务对象是大众读者,除了提供基本的图书借阅服务外,还应完善服务内容,增加互动交流、留言反馈等内容,加强对先进移动服务技术的借鉴和使用,拓展各类服务的规模和应用范围,实现从简单服务到复杂服务的转变。据工业和信息化部统计,2014年1月,中国手机用户数量达12.35亿[7]。移动图书馆服务适应了手机用户数字阅读的需求,是公共图书馆争取手机用户、扩大虚拟服务空间的最佳途径。

2.3 提升馆员素质,以馆员的魅力发展读者

馆员是图书馆服务工作的第一责任人,是图书馆服务良好形象的营造者。著名科学家钱学森说过:“现在图书馆、档案馆、情报单位的工作人员,应当是信息专家或信息工程师,是信息系统的建设者,也是(信息)使用的导向和顾问。”这句话道出了现代图书馆员的职责要求。图书馆员除了要有为读者服务的知识、技能外,最关键的还需要爱岗敬业、热情服务的品质。图书馆员的人格魅力如馆员个人的性格、气质、学识、能力、品德修等是赢得读者尊敬和追从的根本。尤其在读者服务一线的馆员,其个人品格对读者利用图书馆产生一定的影响。锻造图书馆每个馆员的人格魅力对图书馆发展读者群、提高到馆率十分重要。公共图书馆要加大人才引进力度和加强在职馆员培养,重点对馆员服务礼仪、服务用语、服务态度等知识的培养,聘请礼仪专家到馆上课,教导馆员如何规范服务用语,如何规范服务举止,如何有效地与读者沟通,使馆员能以深厚的文化底蕴、优秀的人格魅力感染读者,引导读者走进图书馆。

2.4 构建读者组织,提高读者凝聚力

积极建立各种读者组织,大力开展读者群活动,是公共图书馆培育读者群不可忽视的重要一环。读者组织的建立可增强读者与图书馆之间的联系,提高读者对图书馆的忠诚度。公共图书馆可建立读者俱乐部、读者协会、会员活动中心等读者组织,让那些对图书馆的信息产品及服务十分满意和信任的核心读者群担当读者组织管理者和活动组织者。通过组织开展各种知识交流讲座、辩论会、会员 Party等,对图书馆现实读者实施人文关怀,密切图书馆与读者的关系,提高读者凝聚力。读者组织可以组织的名义反映会员读者对图书馆的建议,协助图书馆做好服务工作,以此化解读者对图书馆的抱怨情绪,以增强读者对图书馆的粘合度。

3 结束语

读者是图书馆存在的根基,留住读者、发展读者是图书馆获得新生命力的引擎。公共图书馆要采取得力措施,从内部加强馆员素质提高和图书馆服务软硬件建设,从外部积极营造图书馆良好的读书氛围,以便捷的服务手段、周全的服务设施、个性化的服务内容吸引读者利用图书馆。同时,以读者需求为基本点,构建核心读者群,以此带动更多的潜在读者走进图书馆,成为图书馆的现实读者。

[1] 王连文.公共文化设施网络已覆盖城乡[N].中国文化报2013-09-16(4).

[2] 马丹阳.公共图书馆读者流失原因探究[J].公共图书馆,2013(2):21-23.

[3] 孙建丽.如何减少公共图书馆读者退证数量——以青岛市图书馆为例[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12(10):122-123.

[4] 调查显示图书馆读者群在流失 拉回读者需革新[EB/OL].[2014-03-15].http://www.chinanews.com/cul/2012/07-23/4052080.shtml.

[5] “第十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成果发布[EB/OL].[2014-03-25]http://cips.chinapublish.com.cn/yjsdt/201304/t20130419_140027.html.

[6] 上海图书馆读者服务中心读者培训 [EB/OL].[2014-03-15].http://www.library.sh.cn/tsgc/tsfw/dzpx/pxhg.html.

[7] 工信部:2014年1月中国手机使用人数达12.35亿[EB/OL].[2014-03-25.].http://www.ime19.com/d-84501.html.

猜你喜欢

读者群图书馆信息
图书馆
《哈克贝利·芬历险记》两译本翻译策略比较研究
订阅信息
现阶段科技类报纸如何为农村读者服务
展会信息
去图书馆
编辑如何挖掘特殊读者群?
浅论《新青年》作者群与读者群
健康信息
健康信息(九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