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图书馆获取社会捐赠探微*

2014-02-11胡永强

图书馆学刊 2014年5期
关键词:慈善公益图书馆

胡永强 史 伟

(沈阳师范大学图书馆,辽宁 沈阳 110034)

高校图书馆获取社会捐赠探微*

胡永强 史 伟

(沈阳师范大学图书馆,辽宁 沈阳 110034)

基于高校图书馆获取捐赠优、劣势的分析,总结了高校图书馆获取社会捐赠在经济物质、文化思想、公益慈善、政府鼓励等方面的可行性,并对图书馆获取校友捐赠、师生捐赠、慈善基金捐赠、政府捐赠、民间团体捐赠等的实施方法和策略进行了探讨。

图书馆事业 社会捐赠 公益慈善

经费不足一直是制约高校图书馆发展的一个重要原因,尤其是近几年大批高校经过“教学评估”之后,文献经费不同程度地有所削减。与之相对的是,各种文献资源价格大幅上涨,纸质图书、期刊每年上涨幅度都在10%左右,数据库涨幅更是惊人,CNKI连续3年始终保持30%~50%的增长率。面对这种局面,高校图书馆不应“坐以待毙”,而是应该主动出击,抓住我国慈善公益事业大规模发展的时机,开拓思路,创造条件,积极获取社会捐赠,缓解经费压力,推动图书馆事业稳步发展。

1 高校图书馆获取社会捐赠的条件

1.1 高校图书馆获取捐赠的现状

国外高校图书馆获取捐赠已经形成了一定的规模和影响。在美国,捐赠和服务的收入已经占到了大学图书馆年度总经费的25%,甚至部分图书馆的发展一直依赖于社会捐赠。而在我国,高校图书馆获取社会捐赠还处于初期阶段。总体来说,沿海经济发达地区好于内地,重点高校好于普通高校。例如中山大学、厦门大学、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同济大学等,都先后收到过价值千万元以上物资的捐赠,而且类似的捐赠是长期持续性的[1]。而内地尤其是东北和西北的高校图书馆,则很少获得大规模的社会捐赠。

1.2 高校图书馆获取捐赠的优势

相对于公共图书馆来说,高校图书馆获取社会捐赠有其自身独特的优势:①高校图书馆拥有比较稳定的读者群,比较容易获得读者的认同,获取捐赠。②高校历届毕业生数量庞大,校友捐赠是高校图书馆获取捐赠的主要来源。③高校学术性较强,更易获得各种基金组织及海内外学术团体的关注。④高校拥有较多的合作单位,接受捐赠的途径及来源比较广泛,如出版机构捐赠、实习基地捐赠、院校互赠、直属政府机构捐赠等。此外,高校图书馆还可以接收慈善组织、社会名流、海外富商侨胞、民间团体和社会民众的捐赠。

1.3 高校图书馆获取捐赠的劣势

高校图书馆在获取捐赠方面存在的劣势有:①读者成分单一。高校读者主要是教师和学生,学历层次从本科到博硕士,相对固定。其学科专业领域受学校所限,覆盖面较小。所能获取的捐赠物资范围较窄。②缺乏社会的认同感。大多数高校图书馆还没有向社会公众开放,社会公众无法从高校图书馆获益,对其缺乏认同感,捐赠热情较低。③高校图书馆是大学的一个部门,行政财政均隶属于学校,无决定权。因此,在面对大规模捐赠时,手续比较复杂,容易错失时机。

1.4 高校图书馆获取捐赠的潜能

高校图书馆在获取捐赠上有巨大的空间和潜能。从内部环境来看,高校图书馆在获取捐赠上刚刚起步,以被动接受捐赠为主,获取捐赠的来源和途径单一。高校图书馆需要主动走出去,拓展思路,积极寻求捐赠。只有图书馆将获取捐赠工作重视起来,加大争取捐赠的力度,一定会有更大的收获。此外,从整个社会大环境来看,伴随国家经济快速发展,经济繁荣推动了公益慈善事业逐步兴盛,越来越多的人热衷于公益慈善活动,图书馆获取捐赠的可能性大大增加。同时,企业商家也将目光投到公益捐赠上来,一方面可以借机宣传自己的品牌,另一方面也可以获取国家政策上的更多支持。高校图书馆应充分挖掘潜能,主动吸引各方捐助。

2 高校图书馆获取社会捐赠的基础

2.1 经济发展构筑社会捐赠基础

我国经过30余年的经济变革,目前已取得了巨大的成就,经济发展平稳快速,人们生活富裕,各项事业均呈现欣欣向荣的态势。我国国民生产总值已超过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经济快速发展,社会财富迅速增加,为高校图书馆获取社会捐赠奠定了坚实的经济基础。经济基础直接决定社会捐赠的规模。在上世纪90年代之前,高校图书馆除得到海外富商和华侨捐赠以外,很少收到社会捐赠,主要是当时的经济水平低下,社会财富极其缺乏,无法支撑公益慈善事业的发展[2]。进入21世纪以后,我国经济积累初具规模,社会财富日渐丰厚,公益慈善事业进入了快速发展的春天。高校图书馆获取社会捐赠的规模和范围也大大增加。

2.2 文化繁荣点亮社会捐赠背景

伴随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文化事业建设日益繁荣,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局面。尤其在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促进“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口号以后,全民掀起了“继承传统文化精髓,弘扬中华传统美德”的热潮,社会环境日益和谐,社会风尚大为提升,人们越来越关心身边的人和事,社会慈善和公益事业有了快速生长的肥沃土壤。文化繁荣点亮了社会捐赠的社会背景,使我们看到了高校图书馆在获取社会捐赠方面的希望。高校图书馆应该准确把握文化大繁荣的脉搏,借助自身的资源优势,在服务好学校教学科研的前提下,承担公众文化普及的重任,积极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实现,为获取社会捐赠构筑更为坚实的思想基础。

2.3 慈善事业推动社会捐赠前行

新中国慈善事业受经济发展影响,起步晚,发展慢,直到1993年,地方性吉林慈善总会的成立,标志着我国慈善事业的发展开始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公益慈善事业伴随经济快速增长,得到了飞跃式的发展,从1993年到2012年,短短的20年间,慈善组织数量达到46万余个,捐赠总额超过800亿元。慈善活动涉及教育、文化、科技、扶贫、卫生等各个领域[3]。公益慈善事业的发展壮大,推动了社会捐赠不断前进,社会捐赠是慈善事业最为主要的实现方式。在这种优良的公益慈善氛围中,高校图书馆能够获得多少慈善捐赠,还取决于图书馆本身对社会的贡献度和影响力。

2.4 政策激励促进社会捐赠发展

社会捐赠规模的扩大,一方面可以减轻图书馆因经费不足对事业发展带来的影响,同时也可以缓解政府财政上的压力。因此,世界各国纷纷出台有关社会捐赠的激励政策。《俄罗斯图书馆事业联邦法》第14条规定:国家通过拨款和实行相应的税务政策、信贷政策以及价格政策来支持图书馆事业的发展。美国直接免除了慈善组织的销售税、财产税、增值税、关税和其他直接税。我国2005年11月颁布的《中国慈善事业发展指导纲要2006~2010》明确指出,要推动完善慈善税收减免政策,充分调动民众和企业对公益事业慈善捐助的积极性。从2008年1月起实施的新企业所得税法,统一了内外资企业公益性捐赠税前扣除的标准,公益性捐赠税前扣除比例从3%调整为12%,同时扩大了享受捐赠免税资格的范围[4]。政府激励政策的出台会极大促进捐赠者的热情,推动社会捐赠快速发展。

3 高校图书馆获取社会捐赠的途径

3.1 毕业校友捐赠

校友捐赠是高校图书馆获取社会捐赠的主要途径之一。高校学子可谓桃李满天下,成功人士层出不穷,在他们功成名就之后,有人首先想到的是为母校贡献力量。各高校均有专门的校友组织,接受来自校友的捐赠,尤其是每当校庆之际,校友们都会向母校捐赠大量的经费和物资,以表达对自己母校的眷恋之情。如清华大学百年校庆时,校友捐赠捐资多达数亿元。南京大学2012年校庆收到捐赠11.5亿元。高校图书馆应充分利用这一优势,设立各种激励办法,吸引校友为母校进行捐赠,助推母校图书馆事业发展。

3.2 本校师生捐赠

本校师生是高校图书馆获取捐赠的重要来源,收集本校教师的论著和成果也是高校图书馆应该承担的责任和义务。①在岗教师捐赠。图书馆可建立本校教师文库,号召教师向图书馆捐献作品。此外,图书馆还可以动员来校讲学和交流的客座教师、外聘教师等对图书馆进行捐献。②离退教师捐赠。有些老教授在退休以后,愿意将拥有的私人藏书和著作成果捐献给学校。一些已故知名教授的著作手稿、手迹等,图书馆也应设法进行收藏。图书馆应及时掌握办理离退休教师的捐赠事宜,并以多种方式对捐献者予以回馈。③学生捐赠。主要以毕业生捐赠为主,捐赠内容有教材、工具书、毕业设计或作品。图书馆可在每年毕业生临近毕业前夕,集中获取毕业生捐赠。所捐物资要科学管理,馆藏没有的要收藏,已经有的设立“漂流岛”供在校学生流通使用。对部分毕业生授予“终身读者”的称号,终身有权利用母校图书馆,这种做法对在校生的捐献具有示范作用,进而形成良好的捐赠循环效应,对丰富馆藏、扩大图书馆影响有重要作用。

3.3 慈善组织与公益基金捐赠

慈善组织和公益基金是社会捐赠的主要提供者,其宗旨不以盈利为目的。目前我国已经登记注册在案的公益基金和组织已经多达40多万个,每年募集资金数百亿元,高校图书馆应充分重视这一捐赠渠道,策划好捐赠项目,吸引慈善组织和公益基金的关注。另外,还有一些专门针对文化事业的基金组织,也是图书馆需要极力争取的捐赠来源,如美国亚洲基金会(简称“亚洲之桥”),设在上海外国语大学图书馆;美国友好基金会,即“美中之桥”设立在大连理工大学图书馆、上海同济大学图书馆和中国海洋大学图书馆[2]。日本科学协会也在中国内地陆续选取了100多家大学图书馆作为受赠对象,目前已经向这些图书馆赠送外文原版图书数百万册。高校图书馆应积极争取获得捐赠。

3.4 本地社会知名人士捐赠

社会知名人士主要包括文化名人、文体明星、知名企业家等。这部分人大多具有较大的名气和较雄厚的经济实力,大部分社会名人都热心于公益事业,愿意回馈社会。高校图书馆一方面承担着教书育人的重任,同时也对本地区文化事业发展有着巨大的影响力,是社会名流比较理想的捐助对象。对此,图书馆应主动抓住机遇,辗转迂回谋取捐赠。

3.5 港澳台同胞和海外华侨华人捐赠

港澳台同胞和华侨华人捐赠历史悠久,其捐赠对象多为自己家乡的高校图书馆,集中于沿海地区,内地高校图书馆则相对较少。如香港汉荣书局董事长石景宜先生曾多次向暨南大学图书馆捐赠图书数万册,香港友人梁洁华博士投资1000万元扩建中山大学图书馆总馆,还有邵逸夫、陈嘉庚、李嘉诚、曾宪梓等人均对多所高校图书馆、公共图书馆进行过捐赠[1]。唯一不足的是内地的图书馆接受捐赠较少,需要内地的高校图书馆开拓思路改变局面。

3.6 网络募捐与私人捐赠

网络募捐和私人捐赠是图书馆获取普通社会民众捐赠的主要方式。网络募捐是近几年伴随互联网的普及而出现的,它具有信息沟通便利、传播范围广泛的特点。通过建立专门的捐赠网站,可以让募捐信息广为人知,极大增加获得捐赠的机会。私人捐赠主要包含三方面:一是私人出资出版著作的收集;二是民间零散艺术品或个人收藏的珍贵书籍;三是专家学者参与学术交流带回的会议资料等特种文献[5],这些都是值得图书馆招募的内容。

3.7 图书出版发行机构捐赠

出版发行机构向高校捐赠样书已经比较普遍,一方面可以扩大出版社的影响力,吸引高校教师在该社出版图书。同时也可以通过这种方式获得读者的认同,扩大市场销量。目前,高等教育出版社、科学出版社、化学工业出版社、中国轻工出版社等多家出版社,已经定期向高校赠送书籍或在校内开设图书样本室,供师生免费阅览[6]。高校图书馆应积极响应并配合活动,谋取出版社库存图书的捐献。

3.8 政府机构捐赠

国家各级政府每年都会针对某些领域和行业设立补贴或奖励。高校图书馆应依托自身的资源优势和学校背景,争取立项,从而获得相关捐助。例如辽宁省教育厅2009年设立的专门针对全省高校图书馆开设“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图书专栏”进行资助,使所有辽宁高校都接受了大量相关图书的捐赠。高校图书馆应闻风而动,积极争取各级政府对社会文化建设事业的投入。

3.9 民间团体与个人捐赠

民间团体捐赠是近年来比较活跃的一种捐赠形式,主要是各种宗教组织向图书馆免费捐献宗教典籍,还有国学普及组织捐赠的传统国学图书,例如辽宁省“国学大课堂”2012年向省内多家高校捐赠了多种国学书籍。大连一家民间团体向沈阳某高校图书馆捐赠了一套非常珍贵的《乾隆大藏经》。此外,有民间的文化名人也会将自己的珍品收藏捐献给高校图书馆,这也是不可忽视的获捐渠道。

4 高校图书馆获取社会捐赠的原则

4.1 捐赠内容合法健康

高校图书馆在接受社会捐赠物资时,不能来者不拒,要严格进行了解和甄选,掌握捐赠者的意图、要求和赠品的内容质量,对于来源不明、内容不健康的钱物要坚决予以抵制,对于违法书籍要及时予以举报,保障慈善捐赠事业的清明与纯洁。

4.2 捐赠过程规范透明

图书馆要建立健全捐赠制度,监控捐赠交接流程,加强捐赠物资的管理与利用,杜绝捐赠物资的贪污、截留或疏于管理的现象。捐赠制度与收到的捐赠物资要在图书馆主页上进行公示,每一笔捐赠物资的去向和使用都要有明确的说明,同时表明对捐赠者的致谢或回馈。

4.3 捐赠活动稳定长效

图书馆的募捐活动不是一蹴而就的活动,而是一项常规性基础业务。要建立长效机制,一是图书馆自身选择好具有旺盛生命力、处于上升期的募捐项目,与捐助方签订长期捐赠合同,并每年向捐赠方提交反馈报告,如“明德图书馆基金会”。二是学习国外的“会员模式”,通过建立公益社团,参与人员以个人入股的方式,缴纳会费,来维持图书馆的持续长效发展,如盖茨基金会图书馆项目[7]。保持捐赠的持续长效稳定,才是图书馆持续健康发展的需要。

4.4 捐赠活动有针对性

文化募捐是积极向善的举措,高校图书馆也应定期举办募捐活动。图书馆在设立募捐项目时,所募内容要明确具有针对性,根据本馆的实际情况,确定募捐项目的主题。图书馆实际需要发生变化,主题也随之改变。控制捐赠内容,可以避免图书馆收到大量不适合自己的馆藏,影响馆藏质量。

4.5 尊重捐赠者意愿

捐赠者在捐献物资时,大多会对捐献物资的使用有自己的要求,例如某团体在向沈阳师范大学图书馆捐赠《乾隆大藏经》的时候,要求图书馆不能将此书放入特藏,要让普通读者方便借阅。对于捐赠者的意愿和要求,图书馆在不违反本馆规章制度的前提下,应尽量满足。

4.6 捐赠不屈从商业利益

图书馆作为学校教书育人的辅助单位,承担着提升读者人文素养的责任。同时,图书馆又是弘扬优秀历史文化,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前沿阵地。因此图书馆不能为吸引捐助而违背职业道德,不能因为金钱而屈从于商业利益,要保证捐赠目的的纯洁性,捐赠项目的公益性,对于有商业目的的捐助坚决拒绝。

总而言之,高校图书馆积极获取社会捐赠,利用社会力量促进自身发展,是当前高校图书馆走出经费困境的一条最为有效的出路。高校图书馆应开拓思路,广辟募捐渠道,扩大募捐来源,吸纳一切对自身发展有益的社会援助,在保证捐赠质量的前提下,做到捐者不拒,赠者欢迎。

[1]梁震戈,王文君.美国高校图书馆争取社会捐赠对我国高校图书馆的启示[J].现代情报,2005(12):213-214.

[2]毛娟.寻求社会援助促进图书馆事业发展[J].图书情报知识,2005(10):29-31.

[3]王娟.完善我国慈善捐赠的税收政策研究[D].广州:暨南大学,2012.

[4]史正保,陈卫林.我国企业公益性捐赠税收优惠制度研究[J].经济研究参考,2012(65):43-46,51.

[5]肖卓.私人赠书与图书馆发展[J].新世纪图书馆,2007(1):80-82.

[6]吴利萍,卓光.网络环境下高校图书馆对捐赠图书的管理研究[J].情报探索,2008(7):104-105.

[7]朱荀.美国慈善基金会支持公共图书馆溯源及其持续性机制[J].图书馆杂志,2012(6):70-74.

胡永强男,1978年生,馆员。

史 伟女,1978年生,馆员。

G253

2013-12-22;责编:徐向东。)

*本文系2013年度辽宁经济社会发展项目“图书馆事业社会捐赠开拓理论与策略”(批准号:2013lslktziglx-40)研究成果之一。

猜你喜欢

慈善公益图书馆
公益
公益
公益
慈善之路
慈善义卖
图书馆
慈善组织相关知识问答
慈善组织的登记、认定和终止
去图书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