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历代陶艺名家艺术风格初识

2014-02-11张庆成

陶瓷科学与艺术 2014年8期
关键词:制壶艺术风格宜兴

张庆成

江苏宜兴 宜兴 214221

历代陶艺名家艺术风格初识

张庆成

江苏宜兴 宜兴 214221

紫砂艺术的历史发展及演变,都深深地打上了时代的烙印,每个时代涌现的紫砂领军人物,其艺术风格却不尽相同,可谓百品兢妍,流派纷呈。

紫砂艺术、陶艺名家、作品风格

紫砂艺术是中国陶瓷艺术中的一朵奇葩,它具有与众不同的性能、用途和艺术风格,是一种实用和美相得益彰而又妙不可言的特殊手工艺品。紫砂艺术的历史发展及演变,都深深地打上了时代的烙印,每个时代涌现的紫砂领军人物,其艺术风格却不尽相同,可谓百品竞妍,流派纷呈。

超越前古的时大彬。时大彬为供春的入室高徒,尽得其传。父亲为明代“四大家”之一的时朋,其在紫砂的泥色、形制、技法和铭刻方面都有较高的造诣,是壶艺和学养比较全面的紫砂大师,是紫砂发展史上一位里程碑式的人物,大彬制壶,不务妍媚,幽静悦目,在壶艺风格上适应了明代士大夫阶层所追求的淡雅超俗的审美情趣。早期大彬壶,多仿供春式样,以朴雅坚致见长。其后期所制茗壶,小巧玲珑,又古朴雅拙,令人感到妙不可思,叹为观止。“时大彬壶”以素面素心为主,代表作品有:“圆壶”、“执壶”、“提梁”、“僧帽”、“六方”、“八角”、“方扁筹”等。

鬼斧神工,塑镂叠刻的陈鸣远。陈鸣远“工制壶、杯、瓶、盒……”而所制款式,书法雅健……《阳羡名陶录》称“鸣远一技之能,闻世特出。自百余年来,诸家传器日少,故其名尤噪。”其技艺精湛全面,又勇于开拓创新,他仿制的爵、觚、鼎、彝等古器,工艺精、品位高,古趣盎然,风格上承明代精华,下开清代格局。其作品极具自然生趣。陈鸣远还开创了壶体镌刻诗铭作装饰的先河,把中国传统绘画与书法的装饰方式引入紫砂艺术创作之中,极大地提高了紫砂的艺术价值和文化价值。

名工名士,珠联璧合的曼生壶。清代“西冷八家”之一的陈曼生崇尚质朴简练的艺术风格,曼生壶的合作制壶人为杨彭年兄妹等人,但以杨彭年成型最多。此种制铭名士与制壶名工合作,堪称珠联璧合。曼生的壶主要特点是融造型、文学、绘画、书法、篆刻于一壶,使清雅素净的紫砂茗壶平添几分诗情画意,形成独特的文人壶风格,具有极其丰富的文化内涵,曼生壶是紫砂技艺与翰墨结缘的精品,“字依壶传。壶随字贵”,使曼生壶身价百倍,迄今仍为收藏家千金难求的精品。

宜壶之盛,陈曼生后第一人——瞿应绍。

瞿应绍,字子冶,初号月壶,后改瞿甫,又号老冶,陛春,清嘉庆至道光年间人,上海名士,工诗词,尺牍、书画、篆刻、鉴古,善梅、兰、竹,无一不精。有“诗、书、画三绝”之称,常制紫砂壶,或请制壶名家制作后自作铭文,或绘竹、梅锓于壶上,时人称三绝壶。其代表作子冶石瓢为石瓢款式,参砂轻赭色,泥色纯正,锓梅花一株,密布壶身壶盖,是石瓢壶式的巅峰之作,为后人竞相仿制。

一壶千金,几不可得的大亨壶。邵大亨,清嘉庆至道光年间上袁村人。其壶以浑朴见长,玉色晶光、气韵温雅、望而知名手之作。他的传世作品有:“龙头一捆竹”、“鱼化龙”、“掇球”、“风卷葵”等等,皆为茗壶精品,无不精美绝伦,堪称“集砂艺之大成,刷一代纤巧糜繁之风”。大亨壶浑厚精到,具有紫砂艺术质朴典雅的大度气息。

何心舟、王东石皆为清末制壶名手,二人一起赴浙江宁波建玉成窑,二人制壶甚得古法,造工精练,技艺超群,工书法、篆刻,是为陈鸣远之后受文人影响最深的陶人,其壶风格古朴雅致兼有,且精于刻工,草书流利之铭文颇见动感,作品珍稀。一代名家黄玉麟。清末宜兴制壶名家,自幼从邵湘甫学艺,善制掇球、供春、鱼化龙等诸式,选泥考究,制作精巧,作品莹洁圆润。所制茗壶如“提梁壶”、“方斗壶”等整体造型浑厚,色泽莹雅,气势不同凡响,最可贵之处是“铺砂”工艺尤为精到,颗粒均而稠,疏朗有致,大小适宜,如漫天雪花,把玩天趣犹生。

冰心道人程寿珍。清末民初宜兴上袁村人,师承继父邵友廷,是一位勤劳多产的艺人。一九一五年,程寿珍制掇球壶获巴拿马国际赛会金奖,是迄今为止宜兴紫砂在国际上获得的最高荣誉。程寿珍之掇球、仿古、汉扁构成划时代光素器代表作,掇球壶圆润可亲,仿古壶之大度,汉扁壶端正挺拔,为艺界人士称道。

现代紫砂花货名家朱可心,宜兴蜀山北厂人,师从汪生义,与另一紫砂名手裴石明为同门师兄弟,擅长花货造型,善于从自然及生活中汲取创作灵感和素材,喜以松、竹、梅为题材,皆深厚淳朴、法度合宜、生机盎然,形神兼备。代表作品有:“报春”、“松鼠葡萄”、“彩蝶”等。首创一种壶式,多种装饰手法,如以小型竹节为壶体,分别装饰以青松、翠柏、寒梅、碧桃等,妙不可言。

“壶艺泰斗”顾景舟大师是紫砂界公认的一代宗师,他用毕生的精力对紫砂艺术数百年的发展史进行梳理,是当代紫砂文化的集大成者,其作品让世人充分领略了紫砂之精、气、神,代表了一个时代的高峰。所制作品“光货”、“花货”俱佳,也善书画、双刀技法,笔意秀美,画姿传神,其代表作品有:“云肩如意”、“石瓢”、“上新桥”、“如意仿鼓”、“提壁”等等。“提梁壶”壶体呈扁圆柱形,平盖,扁圆钮,扁提梁,微曲线造型,结构严谨,刚中带柔,和谐匀称,虚实节奏协调,是顾氏毕生经典之作。

紫砂艺术在多个历史时期有着不同的艺术风格,从明代的“淳朴古雅”到清代的“华丽竞艳”,到近代的“简练大方”和现代的“百品竞新”,其领军人物的艺术风格也是精彩纷呈,各领风骚,也正是他们为代表的紫砂艺人的不断开拓创新,使紫砂文化不断注入新的活力和内涵,把紫砂艺术推向了一个又一个高峰。细致梳理各个时期的紫砂名家的创作特点和艺术风格,不仅可以使我们深入了解紫砂历史,更重要的是给我们以启迪,使我们在师承传统的同时,不断推陈出新,“师古而不泥古,虽变于古而远于古”。

[1]《名壶集锦》台湾钟文出版社

[2]《工艺美术辞典》中央工艺美术学院编著 黑龙江人民出版社

10.13212/j.cnki.csa.2014.08.047

猜你喜欢

制壶艺术风格宜兴
浅谈“太和壶”的艺术风格
浅谈“长青壶”的艺术风格
宜兴釉陶
坭兴陶手工拉坯制壶的基本技法应用与探讨
“陶”醉心田 点赞新宜兴
“陶”醉心田 点赞新宜兴
紫砂壶艺制作创新表述
古意流转——评改琦《红楼梦》画的艺术风格
浅谈制壶的创新与发展
紫砂泥料在制壶中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