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华医学会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分会听力学组工作会议纪要

2014-02-11中华医学会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分会听力学组

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 2014年5期
关键词:耳聋力学言语

2014年7月4日晚,中华医学会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分会听力学组工作会议在银川顺利召开。会议由组长黄丽辉教授主持,黄丽辉教授首先回顾了听力学组的发展历程和近几年的工作情况,包括成功举办和参与各种国内外学术会议及在继续教育、专业指南及技术规范制定、政府防聋方案制定、促进国际国内组织间交流等方面所起的积极作用,并总结了2012年听力学组工作计划的完成情况,提出了听力学组今后的工作目标和任务。

学组成员围绕以下工作计划展开了热烈讨论。

1 开展听力与基因筛查多中心研究 北京同仁医院黄丽辉教授介绍了北京市以及北京同仁医院在新生儿耳聋基因筛查方面的工作,目前北京市完成了45万例、北京同仁医院完成了7万多例新生儿耳聋基因筛查,共发现阳性基因突变率约为4.51%;北京市新生儿耳聋基因筛查项目得到大众的广泛认可,但是耳聋基因筛查结果如何与听力筛查结果相匹配,受到大家关注;希望通过开展多中心研究,探讨新生儿听力表型与耳聋基因突变类型及突变位点的相关性,为今后耳聋防控提供科学的依据。

2 建立儿童听力损失诊疗指南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黄治物教授介绍了“儿童听力损失诊疗指南”制定工作的进展,该指南分为三部分分别草拟:一是婴幼儿听力损失诊断指南,由卜行宽教授主要执笔,已完成第三稿;二是小儿助听器验配指南,由倪道凤教授负责,已完成第五次修改;三是婴幼儿听力障碍人工耳蜗干预要点,由迟放鲁教授执笔,已完成两次修改。目前三部分内容已完成,下一步准备汇总成一个总的指南,经专家组讨论后争取尽快发表。

3 新生儿听力筛查网络的建立和管理 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李晓璐教授认为,新生儿听力筛查数据库的建立应该涵盖妇幼、耳鼻咽喉科和听觉言语康复系统,才能完整地记录筛查、诊断、干预、康复过程,便于追踪随访;建议由专业的IT人士管理数据库,数据库的建立需要有国家卫生行政部门牵头,听力专业人员进行配合设计和推广,此外,建立数据库时需要考虑数据库管理系统的监督者和质量控制者;总之,新生儿听力筛查数据库的建立和管理,除了听力学相关人员要加紧研发外,还需要卫生行政部门的组织和IT人员的协助,才能顺利完成任务。

4 中文成人言语测听及人工听觉成效评估体系的建立 解放军总医院郗昕教授认为,随着人工耳蜗技术的推广,对言语测听的需求也非常迫切。中文成人言语测听材料已初步建立,噪声下言语测听材料的开发是目前研究的重点和热点,已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但在言语测听的推广方面还存在不足,如:听力技师缺乏专业培训,临床医师不清楚其临床价值等,希望能够通过举办培训班的方式,将言语测听规范和系统地开展起来;另外,可以组织言语测听全国系列巡讲,可能会收到更好的效果。在人工听觉评估系统研究方面,需要更完善而且更丰富的测试材料,无论是从音乐、声调识别、声源定位,还是唇读能力、言语识别等,值得研究的方面非常多;在这方面未来三年的目标是:①建立中文成人言语测听技术指南;②在全国各地进行中文言语测听技术巡讲;③发布中文人工耳蜗植入成人最简言语测试集,组织多中心研究;④主持多个国产及进口人工听觉产品的临床验证实验;⑤主动与国际接轨,积极在APSCI2015等平台上开展国际交流,形成良好学术氛围。

5 听障儿童听觉语言能力评估方案的完善与推广 中国聋儿康复研究中心孙喜斌教授指出,听障儿童听觉语言能力评估已经纳入多项国家项目,是人工耳蜗术前筛查、术后评估的必查项目,但目前的运用尚不规范,建议听力学组从国家的需求入手,制定出听障儿童听觉语言能力评估规范,通过多家合作研究,形成一套规范的评估流程,包括:①建立听障儿童评估档案;②依据评估目的及年龄段选择适当评估内容;③判断听力补偿或重建后听觉言语发展水平;④为听觉言语康复方案的制定提供依据,并进行推广应用。

6 制定耳鸣诊疗指南 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曾祥丽教授指出,自2009年以来,正式发表的耳鸣诊疗流程至少有3个,但很多临床医师还是不愿意接诊耳鸣患者,原因有二:一是诊疗流程复杂,二是流程中缺少具体执行细节。建议将复杂的流程简化,并增加具体执行的细节内容,使之更容易执行;同时,建议将耳鸣的相关定义重新界定,以明确诊断。黄治物教授认为耳鸣的诊疗是听力学工作者必须重视的问题,他提出“耳鸣的听力学治疗”概念,原因是未来耳鸣的治疗可能会以听力学为主导,如声治疗、掩蔽治疗等,应该抓住这个机遇。此外,他认为耳鸣的诊疗在我国还处于起步阶段,还有许多问题尚未明了,所以目前制定耳鸣诊疗指南的时机还不成熟,建议先制定一个耳鸣诊疗流程,或者以听力学组的名义组织编写一本耳鸣诊疗手册。黄丽辉组长非常同意黄治物教授的意见,建议由黄治物教授和曾祥丽教授负责组织编写耳鸣诊疗流程(或手册)。大连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刘秀丽教授建议先制定一个最简单的流程,帮助更多的医师先入门,并建议开展耳鸣多中心研究,使交流常态化。

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卜行宽教授最后总结发言,他首先充分肯定了听力学组近几年在组长、各位副组长和各位组员共同努力下所取得的成绩。他认为本次会议讨论的几个主题均紧密结合了当前我国听力学发展所要解决的实际问题,切实可行,指出听力学组今后的工作应顺应世界听力学发展的潮流,围绕政府的主导方向,配合政府部门开展相应工作。目前世界听力学发展的潮流是防聋,世界卫生组织当前的工作重点是“初级耳及听力保健”;我国卫计委的工作重点是发展基层如县级医院,所以制定各类指南时,不仅要考虑能在省市级的医院实施,还要看能不能在县级医院实施,这样才能更加满足实际需要,更好的推广。最后,卜教授希望大家,尤其是中青年骨干要多参加国际学术交流,一是可以学习国际最新最先进的东西,二是让世界了解我国听力学工作者所做的工作,互相交流对全球听力学的发展都有好处。

猜你喜欢

耳聋力学言语
言语思维在前,言语品质在后
彭顺林对神经性耳鸣耳聋的治疗经验
弟子规·余力学文(十)
不能耽误的急症:突发性耳聋
弟子规·余力学文(六)
弟子规·余力学文(四)
不能耽误的急症:突发性耳聋
《世说新语》中的“言语”趣味故事
力学 等
耳聋耳鸣辨证施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