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增强我市高校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对策研究

2014-02-11周建国费学宁

天津城建大学学报 2014年4期
关键词:经济社会产学研服务

周建国,费学宁

(天津城建大学 理学院,天津 300384)

教育与教学研究

增强我市高校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对策研究

周建国,费学宁

(天津城建大学 理学院,天津 300384)

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是高校的基本职能之一,也是高等教育发展的必然要求,更是时代赋予高校的历史使命.通过探析我市高校在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增强我市高校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具体对策.

高校;经济社会发展;问题;对策;服务

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时代的到来,以谋求平等为目标,以服务大众为使命的高等院校迅速崛起,有力地促进了高等教育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实际需求的对接,服务经济社会成为高校的重要职能[1-2].高等教育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之间的关系变得越来越密切,区域经济发展是高等教育发展的物质基础;同时,高等教育的发展又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智力支持和人才保障[3].

天津地区的高等教育有着丰厚的基础和突出的优势,如何利用这种优势,切实推动天津及滨海新区的经济发展,提高人民群众物质文化生活水平,将高校的人才培养转化为人力资源优势,将科研成果转化为产业和产品,促进高等教育与区域经济建设的良性循环,是摆在天津高校面前的一个重大而现实的问题[4].

1 我市高校在服务经济社会中存在的问题

1.1社会服务意识相对滞后

随着知识经济的发展,高校在经济社会发展中举足轻重的作用日益凸显.但从目前情况来看,我市高校在服务经济社会过程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如为地方经济社会服务的主动性不强;对人才培养的市场需求和未来态势把握不准,对自身定位不够明确;没有以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为导向,缺乏主动应对所在地区社会发展需要的机制,往往把对社会的教育服务等同于对社会现实需求的简单服从与适应,这些都直接影响了学校的办学定位和办学思路.作为地方高校,必须充分认识自己所负有的社会服务职能,服务地方、依靠地方,把学校的生长点建立在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上,不仅要主动提供地方所需要的人才和技术,而且要以大学的精神文化辐射和影响社会,这样才能取得巨大的发展[5-6].

1.2专业设置缺乏特色

我市高校部分专业设置不能随着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需要而调整,存在“大而全”、优势不突出、特色不明显的现象;专业设置滞后、雷同,结构不合理,培养规格单一等问题依然存在.有些高校不顾办学条件和师资力量,不顾办学基础和学科内在联系,一味追求学科门类齐全,在人才培养目标和规格、学科专业设置上存在一定的盲目性;同时,由于高校办学规模的过分扩大,造成了办学资源紧张,特别是师资力量严重不足,一些教学基础设施不能满足教学需要,从而影响了教学质量;还有些学校考虑到某些教师的专业背景,开设了一些市场需求不大的专业,有时还存在“因人设课”现象,不能结合我市的经济社会发展以及支柱产业、重点企业、优先发展行业,有针对性地培养专业技术人才.

1.3社会服务机制不够完善

高校拥有自己的科研团队和大量的科研成果,如果依靠和利用高校的人才、技术,让更多的技术创新和科技人才走出来,将极大地促进一个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7-8].但现实中,我市大部分高校与政府、企业间没有建立横向联系机制,缺乏沟通,信息交流不畅.有些高校社会服务的组织管理不健全,没有相应的工作机构,没有专人负责;有些高校重计划轻落实,重口号轻行动,措施不力,社会服务大多停留在表面;有些高校社会服务活动队伍缺乏统一领导,单兵作战多,集体攻关少,社会服务的整体能力不强.此外,部分高校往往注重自身的建设与发展,而对政府的发展规划及我市经济社会发展水平、速度、规模等估量不足,学校发展定位不够准确,从而导致院校发展受阻,培养的毕业生不能很好地满足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

1.4成果转化能力相对较弱

与研究型大学相比,我市高校大都属于教学研究型大学,教师的主要任务是教学,科研活动在学校工作中所占比例相对较低,因而科技工作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着科研实力薄弱、科技成果转化率低、缺乏竞争力等问题.另外,尽管有些高校具备服务经济社会的条件和能力,一些中小企业对科学技术也确有一定的需求,但由于经济条件的限制,这种客观需求在短时间内难以转化为现实的需求,这些因素都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高校服务经济社会职能的发挥.

2012年,天津专利申请达4.15万件,专利授权达2万件;北京专利申请达9.23万件,专利授权达5.05万件;上海专利申请达8.27万件,专利授权达5.15万件.虽然我市科技进步水平连续12年居全国第三,但与北京、上海等地相比,科技实力与技术创新能力还存在一定的差距,自主创新能力提升空间很大.

1.5产学研合作动力不足,层次不高

首先,产学研合作的动力不足.许多企业认为,产学研合作效果不太理想,只有少数企业通过技术转让获取了高校的科研成果.一些企业认为,高校的科技成果成熟度太低,合作成本太高.其次,产学研合作仍有许多不规范的地方.在产学研合作中,很多合作都是初期双方私下谈谈、口头承诺,没有签订规范的协议,这种私下的和口头上的承诺其实对双方都有很大风险,一旦出现纠纷,自身的合法权益很难保障.再次,上述的合作特点必然导致合作的低层次性[9-10].这种合作是分散性的、功利性的,结合的行为和机制也是偶然的、松散的.一旦项目完成,合作也就结束,双方不但不会有长期的考虑,而且常常为了各自的利益,做出一些不利于双方后期继续合作的事.

1.6产学研合作过程中各方利益很难平衡,时常发生纠纷

企业和高校名义上联合,实际上没有紧密结合.例如以企业为主体申报的项目,项目经费掌握在企业手中,高校没有经费使用的主动权,因此影响了研究的积极性.以高校为主体研发的项目,研发方希望成果一次性转化.这是由于高校不了解成果转化后企业的效益和财务状况,项目产业化后利益分配的主动权掌握在企业手中,所以高校要求一次性转化.但是科技成果在生产过程中出现的新问题,以及后续的技术升级换代问题,企业没有能力完成,而作为研发方的高校也没有责任再去解决后续问题,造成企业一次性买断风险大,后续技术问题无人管理.

产学研合作中,由于牵涉的利益主体比较多,各方的利益很难平衡[11-12],而以比较小的成本换取最大的利益是市场的不二法则.对于企业来说,以最小的代价获取最好的技术是最大的愿望,而对于高校和科研院所来说,则希望技术为自己创造的利益越多越好.尤其是在创新成果产权、专利归属问题上,企业和高校一方是资金投入,一方是技术投入,都认为自已的投入大,应该掌握成果的知识产权.

同时,在产学研合作中,对科研人员的激励也以短期激励为主,在已开展产学研合作的企业中,部分企业没有任何激励措施;在实施激励的企业中,仍以研发津贴等短期激励为主,股权、期权、利润提成、销售提成等长期激励手段仍然不够普遍,没有长期激励措施,不利于产学研合作的深入开展.

2 增强我市高校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对策

2.1强化服务地方的意识

高校要把自身的长远发展目标建立在为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服务的基础上,利用与地方政府的密切关系和直接优势来发展高等教育,积极关注并参与地方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等各个领域的建设[13].一是要树立主动服务意识.要以经济社会发展为中心,以服务为己任,以现实重大理论和工程实践问题为研究重点和突破口,积极参与各项战略规划的制订,探索学校与社会各行业的合作模式,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决策咨询.二是要健全组织,完善规划,扎实推进.高校要建立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专门的职能机构,研究制订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的中长期发展规划,促进地方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三是要调动广大教师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树立服务经济社会的理念,着力提升高等院校服务经济社会和科技成果转化的能力.

2.2构建服务地方的有效机制

目前,许多高校在与政府、企业互动、互助发展的探索与尝试中,还不具备一定的规模,合作的领域相对较窄、层次不高,尤其是缺乏长效的合作机制,不能形成推动区域经济社会又快又好发展的合力,所以:①双方都要尽快建立和完善政策体系,打破高校服务地方建设、地方支持高校办学的政策瓶颈,通过明确双方的责任与义务,确定经费投入方式与增长额度,制定科学的规划与实施计划,建立稳固有效的服务与支持关系;②高校要主动寻求建立与地方政府(或企业)共建、合作的领导和办事机构,确定工作的目标和模式,充分发挥其落实政策、沟通各方、传达需要、研究情况、解决问题的作用,保障高校服务地方、直接参与地方建设以及地方支持高校发展壮大的渠道畅通和工作常态化;③高校应积极策动地方政府和企业与己共同建立各类互动平台,定期活动,为双方机构和人员的直接交流与合作创造条件,进一步拓宽高校直接服务地方建设的领域和渠道;④双方要建立科学的项目管理、成果评价和严格的人员考核与奖惩制度,完善工作的激励机制[14],以提高学校服务地方、地方支持高校的效益.

2.3科学定位,打造品牌,突出特色

地方高校的角色定位和特色创办,是区域高等教育改革实践的客观要求.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与发展,使高等学校越来越走向市场.面临激烈的市场竞争,地方高校既不能模仿研究型大学的发展模式,也不能脱离区域经济社会盲目发展,必须要面向地方,依托地方,根据区域经济发展需要和学校自身历史文化传统、优势和特点,明确自身在高等教育体系中的位置和在区域经济发展中扮演的角色.在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等方面,高校必须努力构筑品牌专业与特色专业,加速科技成果转化,优化资源配置,只有这样,高校才能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广阔的发展空间.同时,高校在人才培养目标和整体发展规划上应避免盲目求全、求大,在人才培养层次上应避免一味攀高,要集中有限的优势资源,聚焦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实际需求,在人才知识结构和创新、创业能力体系的某些方面有所突破,形成特色和品牌,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特,以期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据主动.

2.4以社会需求为导向,优化高校专业结构

专业建设是高校发展的核心.通过专业建设来打造学校发展的核心竞争力,推动区域经济结构的转型和升级已经成为共识[15].面对经济全球化的新形势和天津经济跨越式发展的宏伟蓝图,面对高校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和大学生就业形势的严峻局面,天津高校必须时刻把握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的时代脉搏,坚持以天津及滨海新区的实际需求作为学校专业设置与专业结构调整的重要依据,突出专业的区域优势与品牌效应,按照既要统筹兼顾、又要优先发展的原则,切实加强专业结构调整的机制建设,打通学科专业壁垒,科学、合理调整现有本科专业布局,对不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专业或专业方向要进行有序重组、整合和升级,删减或停招已过时专业,适时合并相近专业,强力打造品牌与优势专业,不断拓宽专业口径和发展内涵,增强专业适应的韧性与张力,最终形成与天津地区经济结构和产业结构相协调的人才培养结构,实现学校和天津经济发展的良性互动与合作共赢.

2.5积极推进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着力培养创新拔尖人才

进入21世纪以来,世界上的许多国家,包括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都在进行着高等教育改革的探索和实践,特别是以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为主题的教育教学改革正在广泛深入地进行[16].其目的是通过改革,培养高质量创新拔尖人才,推进科技进步,在人力资源和技术资源等方面占有优势,抢占经济发展的制高点.天津地区的高等教育也要适应这一形势,以社会需求为导向,深化教学改革.各高等学校必须强化竞争意识和服务意识,自觉融入天津经济社会发展的大环境中,优化人才培养方案,鼓励合作办学,积极开发具有时代特征的创业课程和实践课程,不断优化学生的知识结构与能力结构,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着实培养未来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急需的创新型拔尖人才,为天津及滨海新区的经济发展提供强大的人才支持和智力保障.

2.6强化产学研合作与交流,加快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

产学研结合是高校面向市场、为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服务的重要方式.一方面,高校坚持走产学研结合的创新之路,可有效地将知识体系的加工、创造、传播和运用等诸多环节有机整合,不仅有利于高校人才培养的社会适应性,还有利于加快高校的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有效促进经济增长和社会进步.

另一方面,坚持走产学研结合的创新之路,就必须强化企业在项目合作中的主体作用,积极发展与巩固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主导、高校为支撑的创新体系.高等学校必须积极搭建与企业、研究机构之间密切沟通的桥梁,紧密结合并充分利用企业的优势,依托产学研合作项目载体,紧紧围绕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需求开展多种形式、多种层面的合作与交流,不断扩大产学研合作广度与深度.

2.7加大政府投入和扶持力度,形成政府和高校的良性互动

加大政府对高校的财政投入力度.高校主要是由政府投资的学校,加大对高校的财政支持,对高校突破发展瓶颈、更好地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一方面,政府要完善对高校资金投入的保障体系,以确保高校的教育经费能够足额按时到位,保证高校持续稳定发展,保证其社会服务工作的顺利开展;另一方面,政府要制定相应的措施,鼓励个人、企业和社会对高校的投资,逐步建立以财政拨款为主、多渠道筹措资金的投资体制.同时,高校必须充分发挥社会服务职能作用,推动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促使政府加大对高校的投入,形成政府和高校的良性互动.政府还要加大对科研经费的投入.科研经费投入是衡量高校科研实力的重要依据.2012年天津R&D投入强度为2.7%,低于北京(5.82%)、深圳(3.38%)和上海(2.81%)等地,且中试放大试验阶段的投入尤其不足.高校科研经费投入不足,结构比例失调,造成了一些科技成果在完成实验室阶段后就被迫停下,一部分只能进行到中试阶段,只有极少的科研成果能够进行工业化生产.

2.8完善机制,创新体制,构建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政策法规体系

完善产学研合作机制.首先要建立对高校的科学评价制度,把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作为评价高校工作的重要标准;改革教师的考核评价机制,注重培养人才的实效、科研的质量和知识服务的实绩.其次构建有利于推动产学研结合的体制环境,在质量工程建设、教学评估、重点学科和学位点申报、人才计划、人事分配制度等方面进行相应的配套改革,形成有效促进产学研结合的激励机制和约束机制;另外,要构建校企合作的政策法规体系,以完善产学研的合作机制,规范合作过程,消除合作障碍.

国内外实践经验表明,产学研合作与交流是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和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形式.这种合作形式有助于高校实现跨越式发展,同时也能解决我国高等教育在向大众化转变过程中应用型、复合型人才培养等问题.因此,高校应该积极投身于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以市场需求为导向进行科学研究,以科学研究为切入点带动人才培养,以成果转化为动力,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

3 结 语

高校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既是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也是高校践行基本职能的具体体现.因此,高校应遵循高等教育的内在发展规律,科学合理定位,明确发展方向,把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作为自身发展的主战场,依托自身优势,为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1] 官瑞娜,李 峰. 关于地方高校服务社会职能的探讨[J]. 中国高校科技与产业化,2009(12):60.

[2] 王旭东. 论地方高校社会服务职能的拓展[J]. 中国高教研究,2007(8):16-17.

[3] 李俊英. 对地方高校高等教育定位的思考:为区域经济发展服务[J]. 科学与管理,2009(1):55-57.

[4] 刘冠华. 地方高校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思考:以天津地区为例[J]. 中国商贸,2012(36):127-128.

[5] 陈海利,邹树梁,王莉芬. 地方高校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对策研究[J]. 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12):149-151.

[6] 杨小冲. 地方高校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思考[J].曲靖师范学院学报,2008(2):31-35.

[7] 周 济. 以服务为宗旨 在贡献中发展 产学研结合促进高等教育改革[J]. 中国科技产业,2007(7):13-17.

[8] 周文斌. 坚持学研产结合 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J].中国高教研究,2006(12):18-19.

[9] 傅建球,张 瑜. 论产学研合作创新平台的构建[J].标准科学,2010(2):28-32.

[10] 张 勇,罗 慧,李克明. 产学研合作的问题分析与对策思考[J]. 中国高校科技与产业化,2010(7):44-45.

[11] 郭丽丽. 产学研利益分配机制研究:以天津高校为例[J]. 中国高校科技与产业化,2010(8):38-39.

[12] 袁胜军,黄立平,刘仲英. 产学研合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J]. 科学管理研究,2006(6):49-50.

[13] 朱向群. 推进地方高校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对策研究[D]. 湘潭:湘潭大学,2008.

[14] 蒋晓萍. 试论全球知识经济时代的高等教育[J]. 湖南社会科学,2003(1):146-147.

[15] 席鸿建,潘柳燕. 优化学科专业,服务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J]. 广西高教研究,2002(2):7-9.

[16] 常维亚,朱郴韦,邢 鹏. 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培养高素质创新性人才[J]. 中国高等教育,2013(8):39-41.

Countermeasures to Enhance the HEI’s Capacity of Serving the Development of Economy and Society in Tianjin

ZHOU Jian-guo,FEI Xue-ning
(School of Science,Tianjin Chengjian University,Tianjin 300384,China)

Serving the economic and social development is one of the basic functions of higher education institutions(HEI), the inevitable requirement of the development of higher education, and the historic mission entrusted by the times. The specific countermeasures to enhance the HEI’s capacity of serving the development of economy and society in Tianjin are proposed on the basis of analyzing the problems of HEI in serving the city’s economic and social development.

HEI;development of economy and society;problem;countermeasures;service

G649.2

A

2095-719X(2014)04-0293-04

2014-04-14;

2014-04-30

天津市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HE1009);天津城建大学教育教学改革与研究项目(JG-1349)

周建国(1977—),男,天津人,天津城建大学副教授,博士.

猜你喜欢

经济社会产学研服务
精益求精产学研 继往开来朝阳人
服务在身边 健康每一天
服务在身边 健康每一天
服务在身边 健康每一天
“政产学研用”:培养卓越新闻人才的新探索
贵州省2017年经济社会发展图表
完善转化机制 推动产学研融合
招行30年:从“满意服务”到“感动服务”
“互联网+”对经济社会的影响
当前浙江经济社会发展的相关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