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滨海地区建设耐盐碱苗木繁育基地的意义和效益分析
2014-02-11郑茹梅
郑茹梅
(天津市滨海新区农业局大港农业服务中心,天津 300270)
天津滨海地区土壤盐渍化严重,造林绿化土壤资源潜力有限,导致绿化树种相对单一,不能适应沿海多树种、多层次、多结构的复合型生态要求。同时存在造林树种良种选育相对滞后和盐碱地造林模式单一等制约因素。因此,建设耐盐碱苗木繁育基地,做好耐盐碱树种引种、选育和栽植模式研究是解决上述问题的有效措施,也是实现林业可持续发展,保障林业发挥较高经济、社会、生态效益的重要基础。
1 建设耐盐碱苗木繁育基地的意义
1.1 落实国家滨海新区发展战略的具体措施
要实现国务院关于滨海新区开发开放的目标,必须坚持把环境保护、生态建设与经济发展放到同等重要的位置,加快增建城市功能区域生态隔离体系,大力推进环城林和环城绿化带建设,实施绿色环保屏障工程,建成新区生态经济、生态环境、生态人居、生态文化四大生态体系,保护和建设新区南北部两大生态环境区,构建五条生态廊道,建成若干生态组团,形成有机连接、各具特色的新区生态构架,实现人与自然经济社会与生态的和谐发展。
1.2 加快滨海地区林业发展的必然要求
基地的建立是推动林业结构调整、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途径,是建设现代林业的必然选择,是适应林业科技快速发展的迫切需要,也是增强林业市场核心竞争力的客观要求。苗木繁育基地可以集成现有的耐盐碱植物材料选育成果和盐碱地生物治理技术,研究筛选出更多更好适应高盐环境的耐盐碱植物品种和栽培模式,为滨海盐碱地绿化、沿海防护林建设、耐盐碱生物产业发展与新农村建设提供科技引领支撑作用,推进天津率先实现林业现代化,丰富盐碱地区生物及景观多样性,提高土地生产力,保障生态安全和促进社会可持续发展。
1.3 降低盐碱地城市绿化成本的需要
天津市干旱少雨,地上可灌溉水资源极度缺乏,加之土壤强烈的蒸发作用,造成地表积盐,土壤含盐量较高。这是造成立地条件差,林木种类稀少,造林不易成活的主要原因,也是海岸绿化和防护林营造中最困难的地段。盐碱地区生物多样性十分匮乏,景观单调,生态系统十分脆弱,森林和植被覆盖率低,土地利用效率低下。以工程治理技术为主的实用技术造价高,如果采用盐碱地生物治理技术,在城市绿化中大量应用耐盐碱能力强的植物及新品种,绿化成本将大幅降低。
2 综合效益分析
2.1 经济效益分析
基地每年繁育耐盐碱苗木可产生一定的销售收入;通过本地繁育和本地栽植可以大幅度提高盐碱地栽植林木的成活率,降低补种成本;苗木繁育基地为天津盐碱地区绿化提供苗木,可以降低运输成本,提高经济效益。
2.2 社会效益分析
苗木繁育基地可以吸纳一定数量的城乡剩余劳动力就业;盐碱地得到改造,造林成活率提高,将促进农林业生产,有利于农林业产业结构调整和农民增产增收;由于造林绿化面积增加,生态环境、投资环境和人民生活质量将明显改善;带动周边相关产业发展,对人才培养、技术创新、增强服务社会的能力具有推动作用。
2.3 生态效益分析
研究培育和扩繁适应高盐环境的耐盐碱植物新品种和栽培模式,为滨海盐碱地绿化、沿海防护林建设、耐盐碱生物产业发展提供科技支撑,丰富盐碱地区生物及景观多样性,提高土地生产效率;促进天津市滨海盐碱地的生态系统修复,丰富天津市盐碱地治理的植物群落,改变盐碱地原有的景观格局,丰富盐碱地生物多样性,形成独具特色的海岸绿化和防护林体系,将产生巨大的生态效益;可以形成集休闲、娱乐为一体的郊野公园,丰富周边人民的精神生活。
耐盐碱苗木繁育基地可以满足天津市和环渤海地区绿化对耐盐碱苗木的需求,自身又能改善生态和人居环境,丰富绿化树种资源,增加生物及景观多样性,提高土地生产率,为天津市率先实现林业现代化,建设环境优美的宜居型生态城市发挥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