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岩性油气藏》第26卷第3期特约主编简介
2014-02-10
《岩性油气藏》第26卷第3期特约主编简介
朱筱敏,男,1960年生,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地球科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1996年首批入选国家人事部等七部委“百千万人才工程”,享受国务院政府津贴,《岩性油气藏》期刊编委会委员。
朱筱敏教授长期从事沉积岩石学和层序地层学的教学工作,主讲国家精品课程《沉积岩石学》和《石油地质基础》。先后针对国内外20余个沉积盆地从事沉积学、储层地质学、盆地分析、层序地层学、地震沉积学以及石油地质学等科研工作,主持和参加了多项国家重大专项专题、国家“973”项目课题、国家自然基金项目等。已有12项成果获省部级科技进步一、二、三等奖,在10余种刊物和国际、全国学术会议上合作发表有关沉积学、盆地分析、地震地层学和层序地层学等方面的论文290余篇,出版专著5部,主编和副主编教材5部,主编论文集6部。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朱筱敏教授在地震地层学、沉积学、盆地分析、储层地质学以及层序地层学研究中,利用可信度较高的地震反射内部结构和外部形态描述地震相,利用岩心、测井标定地震相,确定沉积相与地震相之间的有机对应关系,建立了中国东部断陷盆地地震相模式;依据沉积岩性、沉积构造和沉积序列的组合关系,提出了三角洲—滑塌浊积扇沉积体系等多种沉积模式;探讨了盆地分析的新方法——盆地构造岩相带研究,即以盆地二级构造带为主要研究对象,以盆地埋藏史、构造发展史、沉积充填史和油气演化史为主要研究内容,以盆地构造演化为主线,以寻找油气勘探目标为目的,开展盆地分析工作;强调下切谷、坡折带和层序地层界面对地层岩性圈闭的控制作用,强调“源坡控砂”在发现地层岩性圈闭中的重要作用,建立了层序地层格架中的地层岩性圈闭分布模式;提出了断陷型和坳陷型盆地的层序地层模式及层序内部的体系域划分方案,明确了不同体系域与生、储、盖和地层岩性圈闭之间的关系,指导了地层岩性圈闭的油气勘探;在储层评价中,不仅注重研究成岩作用类型、成岩序列以及次生孔隙的演化,而且注重研究储层流岩作用和次生孔隙形成机理,并据此建立了中国多个盆地成岩演化序列,明确了次生孔隙的主要发育深度和相对含量,指出酸性和碱性成岩环境均可形成次生孔隙。近几年来,通过利用地震振幅信息和属性分析技术研究沉积岩性、古地貌、沉积体系和沉积砂体类型以及沉积演化历史等,精细刻画薄层砂体,基本形成了较为规范的地震沉积学的研究程序。
朱筱敏教授先后获得了中国地质学会第三届青年地质科技奖、美国IET青年教师奖、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高校优秀教师奖、北京市优秀教师奖、第三届黄汲清青年地质科学技术奖、第二届北京市高校教学名师奖、第十一次李四光地质科技奖、第六届国家教学名师奖等奖项。
受《岩性油气藏》委托,朱筱敏教授邀请相关作者,撰写了与中国典型含油气盆地低渗沉积储层相关的学术文章19篇(先后在《岩性油气藏》2014年第3期和第4期刊出),其中有7篇文章讨论了形成低渗储层的层序地层格架和沉积相类型,特别是当今人们关注的多类型三角洲、重力流(砂质碎屑流)的沉积特征和沉积模式;有12篇文章讨论了低渗储层的沉积背景、成岩过程、低孔低渗储层形成机理以及“甜点”预测等。希望这些文章的刊出能在低渗储层的沉积特征、成岩序列、形成机理和有利储层预测等方面的科学研究、生产实践以及技术开发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