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全球光伏市场需求将达42 GW
2014-02-10
EnergyTrend研究部表示,2013年全球太阳能市场需求逐季叠高,并网量如年初所预测落在31.5 GW,实际需求量受到日本与中国市场预先拉货安装的影响优于预期带动,较年初所预测的33 GW提高到35.8 GW,其中,欧(含中东与非洲)、美、亚的需求量占比分别为32%、15%、53%。EnergyTrend研究部经理黄公晖表示,2014年市场需求将延续2013年下半年态势,中国、日本、美国依旧是前3大市场,合计占比达全球约50%。综观全年,2014年下半年需求仍旧会优于上半年,全年市场需求量会落在约42 GW。
市场上普遍对2014年的需求持乐观态度,但补助大幅削减,大型电站发展受到考验,而小型自用市场是否能在短时间内填补缺口成了市场能否持续成长的关键。考虑欧洲补助下降及对中国的组件关税限制,都可能让项目的回报率低于预期而让大型市场萎缩,在小型自用市场未全面发酵前,将使需求进一步下滑。2013年日本市场的拉货量明显高于安装并网量,因此在2014年第一季之后若拉货刺激不再,则需求量也会明显下降,此时全球需求量约为40 GW。
若要达到45 GW,全球需有超过8个国家的需求量超过1 GW大关,同时各区域的新兴市场在2014年完全展现出增长的动力,全球的需求量才可达45 GW,同时中国的需求量也须达9.5 GW以上。若市场发展呈现极度乐观,中国的需求量达到12 GW、日本6.5 GW、美洲8.7 GW,并且欧(含中东与非洲)也达到17 GW时,才有可能创下50 GW需求量。EnergyTrend认为这样的发展性很低,如果一旦发生,太阳能产业又要进入前些年涨价的态势。
因此,EnergyTrend认为需求应落在40~45 GW之间,若以42 GW为基准,组件供应端18%的产能成长率将会略高于需求增长幅度。比较各公司的产能扩张以及目前预估的需求,EnergyTrend认为供应链要观察的焦点会在两方面。
1) 产业集中再集中。随着市场循环之后,由大厂掌握出口的情况愈加明显,一线大厂的发货量明显都已超过各自宣布的产能,这样的情况仍旧会持续到2014年,一线大厂约有10%~30%的出货会由二、三线厂商进行代工。全球前15大组件商会占据市场65%以上的供给量,同时多晶硅、硅片的集中度也缓慢提高,在这样的情况下,供应链内的价格主导性会由大厂控制。如单纯以市场的供需角度及42 GW需求量来看,明年供应链的状况趋向健康,全供应链的产能利用率都在70%以上,若需求达到45 GW,则硅片会出现供给不足的情况。因此,2014年有可能出现一线硅片厂扩厂,或二线厂重新复工的状况。
2) 区域市场的供需变化。在42 GW的基础上,尽管供需趋于平衡,但区域市场的变化却不是一言以蔽之。根据供需分析,亚太市场的供需最为平衡,欧(含中东与非洲)则会出现供给不足的情况,美洲则有竞争市占率的跌价疑虑。3大市场中,中国市场基本由中国厂商掌握,日本50%以上的市占率仍由日本品牌厂商掌握,美国1/3以上由两家主要厂商掌握。在这样的供需条件下,由于新兴市场需求不大且着重价格,组件厂商要在这些地方卖得好价格变得格外困难。
黄公晖指出,2013年厂商获得喘息,第三季净利纷纷转正,整合也持续进行,需求顺利转移由亚太市场承接,让太阳能产业终于看到曙光。2014年预期是产业继续调整的一年,各厂商的定位会更明确,市场需求虽不至于爆发,但一线厂商仍有持续成长的空间,同时也预期会看到更多元的太阳能产品应用在各市场发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