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校两院”大讲堂四年回顾与启示
2014-02-09一校两院深化教学改革研究课题组
“一校两院”深化教学改革研究课题组
编者按:3月21日,省委常委、市委书记唐军同志,在审阅 《关于“一校两院”大讲堂四年回顾与启示的报告》时批示:“大讲堂为建设学习型城市发挥了重要作用,望继续予以重视,精心打造优质品牌,不断增强社会影响力。”现将调研报告全文刊发,以飨读者,并期待着“一校两院”大讲堂精心打造出优质品牌。
“一校两院”大讲堂自2010年3月创办,至2013年底,四年间,共邀请82位国内外著名专家学者,讲授95场专题报告,直接受众近4万人次,为全市领导干部搭建了高端理论宣传平台,提供了丰富的思想盛宴,拓展了开放的战略视野,助推了大连学习型城市建设,荣获市直机关工委“最佳服务品牌”奖。
日前,“一校两院”深化教学改革研究课题组对大讲堂开办四年以来的总体情况进行梳理、总结,并提出了大讲堂未来发展的启示与对策。
一、主要特点
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对开办大讲堂十分重视,多次明确指示和具体指导,唐军书记亲自推荐邀请专家,市财政每年设专项确保大讲堂的经费。“一校两院”把办好大讲堂作为助推学习型城市建设和校院品牌建设的重要举措,坚持不懈,取得了较好的培训效果。
(一)聘请专家层次高、领域广。师资选聘是办好大讲堂的关键。“一校两院”始终坚持聘请国内外有重要影响力的权威专家担任授课嘉宾。其中,俄罗斯总统顾问、俄中友好协会会长、远东科学院院长季塔连科院士,就业问题专家、原国家人社部张小建副部长,著名经济学家、北京大学常务副校长刘伟教授,著名社会学家、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李培林教授,著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专家、中央党校原副校长李君如教授,全国城镇化问题研究专家、国家行政学院张占斌教授,国际最权威的冷战史专家、华东师范大学沈志华教授,著名党史党建专家柳建辉、杨奎松、沈宝祥、王长江,以及公安部原新闻发言人武和平,著名军旅作家王树增等一大批国内外知名官员、专家、学者曾做客大讲堂。
基于“一校两院”培训特点,在师资选聘的范围上坚持以国内为主,兼顾海外。国内专家占93%,海外专家占7%。国内专家多集中在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和中央社会主义学院,占32%,各类高校占19%,研究机构占9%,国家部委及其它政府机构占12%,其它单位占3%。(见图一)
(二)报告主题丰富,内容新。在大讲堂专题报告设计上,紧密围绕国际国内形势的新变化,围绕当前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以及我市经济社会发展中面临的重大理论与实践问题,围绕当今社会和领导干部思想中的热点、难点和疑点问题,围绕如何还原真实的党史等设置主题。包括 《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当代中国社会问题的深层解析》、《新型城镇化与未来国家的变革》、《改革开放以来的文化发展与我党的文化自觉》、《互联网时代突发公共事件的舆论引导暨政府官员如何面对媒体》、《如何密切党同人民群众的联系——解放战争的历史启示》、《美国金融大战略怎样影响世界和中国》、《国际形势变化对我国海上安全的挑战》等在内的95场专题报告把握了最新的学术动态,提供了多元化的理论视野,进行了权威的政策解读。授课专家用他们深厚的理论功底与学术积淀,在为学员答疑解惑的同时,也引发了大家深入的思考和深刻的感悟。
大讲堂报告主题涵盖多学科、多领域,其中政治类主题18讲、经济类主题16讲、文化类主题8讲、社会类主题14讲、党史党建类主题28讲、国防外交类主题6讲、领导能力提升类主题3讲,其它主题2讲(见图二)。
(三)受众范围广,人员多。大讲堂听众包括全市市管领导干部、在校学员、市直各单位、区市县党校,以及往届学员等各类群体,直接受众总数近4万人次。受主会场座位数量所限,多场报告一再增设分会场,常有学员因担心主会场一座难求而提前半个小时入场就座。
市经信委、环保局、林业局、卫生局和西岗区、沙河口区、高新园区、大商所等多家单位与校院建立长期合作关系,将大讲堂作为其干部教育培训的主要内容。
(四)学员反响强烈,评价高。大讲堂报告内容紧跟时代前沿,拓宽了我市党员领导干部的国际视野和战略眼光,提升了理论素养和思维高度,提高了把握形势与科学决策能力。用参训学员的话说,“一校两院”大讲堂,“解渴”、“震撼”、“过瘾”,“能在大连听到如此高水准的报告,实在是偏得”,是“一次饕餮盛宴、心灵盛宴”,是“与智者对话,用智慧交流”,是真正的“传道、授业、解惑”。更有听众个人留下电话号码,希望及时告知报告时间。
二、基本做法
(一)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开展系列讲座。结合中央、省、市重要战略部署,审时度势,适时开设大讲堂。2012年,市管干部学习贯彻十八大精神轮训期间,共邀请来自全国各领域的21位专家、学者,围绕“五位一体”的战略布局作专题报告。同时,按照 《大连市市管领导干部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讲话和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轮训方案》要求,自2013年12月9日起开展轮训工作,轮训期间,共开设18场高端专题讲座。
(二)围绕重大事件,设计系列主题报告。2011年,以纪念建党90周年为契机,开设“党史大讲堂”系列高端讲座。从《开天辟地大事变——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到 《走向二十一的中国共产党——党的建设制度改革》,精心设计14场系列报告,沿循中国共产党发展的历史脉络,围绕各时期的重要事件、关键节点、主要人物,进行全方位详实解析。报告内容一度成为学员热议的话题,并在全市党员领导干部中掀起学党史、知党史、讲党史、促党性的热潮。当年,中央党校将全国党校系统纪念建党90周年学术研讨会安排在市委党校召开,并高度评价了党史系列讲座。
2013年12月,为纪念毛泽东同志诞辰120周年,邀请全国毛泽东思想研究的权威专家唐洲雁、萧延中做客大讲堂,再现领袖风采。唐洲雁教授的讲稿随后在 《光明日报》的 《光明讲坛》全文刊发。
(三)大讲堂报告会与市委组织部领导干部讲座式培训紧密衔接。问卷调查显示,我市50%的市管干部希望增加“实践和理论前沿热点”知识、90%的市管干部希望听到高端专题讲座。为此,“一校两院”充分利用大讲堂优势教学资源,积极与市委组织部配合,整合领导干部讲座式培训,将28个场次的专题报告向全市市管干部开放,满足了领导干部听名家课、向大家学的愿望。
(四)“一校两院”与各委办局合作,实现资源共享。随着大讲堂影响力的不断扩大,许多党政部门通过推荐师资、联合培训等方式开展跨部门合作,将全市各系统内的高端培训与大讲堂相结合,共享师资资源,降低培训成本,扩大受众范围,大讲堂的品牌效应日渐凸显。
(五)充分发挥资源优势,不断拓宽服务渠道。一是借助大连市干部在线学习网络平台,推出系列三分屏课件51份,实现大讲堂资源向全市1000多名市管干部和3万多名公务员全覆盖;二是在“一校两院”《大连干部学刊》开辟高端访谈专栏,共发表对授课教师的专访36期,其中对国家行政学院汪玉凯教授的专访被人大复印资料全文转载;三是摄制、编辑、制作大讲堂授课光盘,免费向全市相关单位及学员发放4800份;四是编辑制作大讲堂专题资料汇编,正式出版了2010-2013年4册年度大讲堂汇编,还编印了《党史系列大讲堂》、《大讲堂——十八大精神学习》、《大连市市管干部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讲话和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轮训班专辑》。《党史系列大讲堂》因索要人数众多而两次再版。
三、启示与对策
“一校两院”大讲堂开办四年以来,在各级领导的关心与支持下,取得良好效果,大讲堂的品牌价值不断提升。但在大讲堂报告主题设计的计划性、讲授内容的针对性与实效性、师资来源渠道的广泛性、资源开发的创新性、成果使用的多样性等方面仍有较大的提升和改进空间。结合贯彻落实《中共大连市委关于深入推进学习型城市建设的意见》,“一校两院”将继续总结经验,探索规律,发挥好大讲堂的宣讲平台作用,助推我市学习型城市建设。
一是继续坚持开放办学的理念,增强大讲堂的计划性和实效性。坚持围绕党委、政府中心工作,围绕重大历史事件,围绕理论前沿热点,围绕广大干部思想实际,围绕改革开放的焦点难点问题,统筹设计报告主题,准确把握时机,科学制定年度计划,从更高层面,以更高视野进行针对性地阐释和解读,把“一校两院”大讲堂真正打造成为大连市的“精神盛宴”和“学术殿堂”。
二是海纳精英,拓宽师资遴选范围,建立大讲堂师资库。进一步在更宽广的范围邀请学术造诣深厚的国内外知名专家、大家、名家做客大讲堂。结合中央关于“2015年前建立健全领导干部上讲台制度”的要求,注重选聘实践经验丰富、理论素养优秀的各级党政机关领导干部,充实完善“一校两院”大讲堂师资库,形成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合理师资布局,构建理论研究与观点交锋共举,政策解读与实践探索并重的大讲堂新格局。建议市委、市政府领导同志每年都做客大讲堂,引领我市领导干部上党校讲台。
三是主动寻求合作,加大资源整合力度。一方面充分利用我市对外开放窗口的地缘优势,与夏季达沃斯、软交会等全市重大活动、大型会议做好衔接,及时围绕这些会议或活动主题,邀请与会领导、专家和学者为“一校两院”大讲堂开设专题讲座。另一方面主动寻求与各单位、各行业、各领域的合作,不断扩大合作范围,创新合作形式,共同开发各系统内资源。
四是深化成果使用,提升大讲堂品牌附加值。采取实际措施,推出系列产品,拉长培训链条,提升培训效果。充分利用校园网、社会媒体等各类宣传平台,发布大讲堂专题报告信息,扩大受众范围;提升在线学习平台软硬件服务水平,逐步实现大讲堂专题报告在线同步发送;缩短大讲堂录像资料制作周期,扩大光盘发放数量与范围;及时编辑制作大讲堂专题报告资料并汇编成册,发送相关部门;对于有重要影响力的专题报告,建议主流媒体予以刊发或安排新闻采访、对话访谈等活动,立足全市,统筹利用大讲堂资源,探索与地方媒体合作的途径。
(执笔人:刘立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