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针刺结合刺络拔罐在治疗痤疮、黄褐斑等面部损美性疾病中的应用
2014-02-09高兰
高 兰
(菏泽市中医医院针灸美容科,山东 菏泽 274035)
痤疮俗称“粉刺”,是一种因毛囊皮脂腺发炎而导致的面部疾病,其主要临床表征为面部或背部出现丘疹、脓包、囊肿等皮肤损伤[1],其病多发于青春期人群,且具有发病率高、难根除、易反复、易感染的特点,是一种严重损伤面部美观的疾病。黄褐斑是因色素异常代谢而主要沉积在脸部的边缘清晰表面光滑的黄褐色斑块[2]。其斑块主要集中于颞、颊、鼻、额、眉上唇等部位。黄褐斑多发于中年妇女,并具有影响人群广、难根除、对美观影响大等特点。近年来,随着空气污染的日益严重,人们生活压力的逐渐增大以及不健康的饮食习惯,痤疮、黄褐斑呈现发病人群逐年增多、发病年龄逐渐减轻的趋势[3]。中医认为,肝气郁滞、脾气不足、内火上阳、津液不足、气虚血亏、肾虚水泛、颜面气血失调是痤疮、黄褐斑等面部损美性疾病的主要病因[4]。本研究利用中医针刺法结合刺络拔罐对此类疾病进行治疗,并与口服内用西药和外擦药膏进行比较,取得了良好的治疗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于2011年9月至2012年11月期间接收的痤疮、黄褐斑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其中100例患者均存在面部丘疹、脓包、囊肿等症状,经检测并确诊为痤疮。另外200例患者在面部不同部位均出现边缘清晰、表面光滑、无鳞片的黄褐色斑块经确诊为黄褐斑患者。本研究首先利用统计学软件将2组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痤疮对照组50例,其中男30例,女20例,年龄15~32岁,平均年龄(25.6±4.4)岁,其中丘疹24例,脓包18例,囊肿8例;治疗组50例,男32例,女18例,年龄16~33岁,平均年龄(24.8±4.7)岁,其中丘疹22例,脓包19例,囊肿9例。黄褐斑对照组女性患者100例,年龄28~45岁,平均年龄(35.8±5.8)岁,斑块面积1.02~10.51 cm2,平均斑块面积(5.69±0.63) cm2;治疗组女性患者100例,年龄27~46岁,平均年龄(34.7±5.1)岁,斑块面积(1.10~11.01) cm2,平均斑块面积(5.89±0.56) cm2。经统计学分析,痤疮及黄褐斑2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证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 2 治疗方法
1.2.1 针刺疗法 本研究采用体针和耳针相结合的针刺治疗方法。首先确定本次针刺的主穴和配穴。主穴为面颊区、足三里、三阴交、太冲,配穴为气滞血瘀配曲池、血海,气血不足配关元、脾俞、肝俞,肝肾阴虚配气海、太虚。具体操作:用32~34号毫针对主穴及其相应配穴进行针刺,每10 min行针1次,每次留针30 min。针刺手法可用围刺、皮下浅刺或十字交叉法,切忌不要提插捻转。10次为1个疗程,疗程之间间隔10 d,连续治疗3个疗程。其次选取双侧耳穴神门、大肠、肝、心、肺、内分泌、皮质下、卵巢、子宫作为本次耳针的主要穴位。每次选取5~6穴进行针刺,同时对其相应穴位进行每日按压4~5次,每次针刺、按压的间隔时间为2 d。10次为1个疗程,连续治疗3个疗程。
1.2.2 拔罐疗法 本研究选取大椎、身柱、隔俞为拔罐穴位。在操作前先用75%酒精对穴位进行常规消毒,之后用梅花针对上述3个穴位进行叩刺(10次为宜),之后用闪火法将玻璃火罐吸于穴位上,留罐15~20 min。在此期间每隔3 min对罐内出血进行擦拭,直至有黄色组织液渗出为止。7次为1个疗程,疗程间隔为1 d,连续治疗3个疗程。
1.2.3 西药治疗 痤疮对照组患者进行每日3次外涂克林霉素甲硝唑搽剂(黑龙江天龙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55436)和每日2次、每次2片维胺酯胶囊(重庆华邦制药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50021842)口服治疗。黄褐斑对照组患者进行每日3次外涂氧化锌软膏(北海阳光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45021377)和每日2次、每次1粒的口服维生素E胶丸治疗。
1.3 观察及评价方法
本研究按照我国2010版中国药典对于痤疮的诊断标准,对治疗组和对照的临床效果进行评价并将其分为4类。显效:痤疮的主要症状消失,皮肤油腻感消失,皮肤炎症消失;有效:痤疮主要症状、油腻感、炎症等症状消除80%以上,皮肤状况明显改善;部分有效:痤疮主要症状、油腻感、炎症等症状消除50%以上,皮肤状况开始出现改善;无效:上述症状消除程度小于30%,皮肤状态未出现明显改观。
本研究将黄褐斑的治疗效果按2010版中国药典的标准将其分为4类:显效:色斑完全消失;有效:色斑消退率达80%以上,未消退部分色斑颜色明显变淡;部分有效:色斑消退率达50%以上,未消退部分色斑颜色开始变淡;无效:色斑消退率不足30%,未消退部分色斑颜色无明显变化。本研究将显效和有效认为治疗总体有效。
1.4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痤疮患者临床总有效率
表1显示,疗程结束后对痤疮组患者的临床症状进行评价统计,治疗组和对照组临床总有效率分别为88.0%和46.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以上结果表明,治疗组临床疗效明显高于对照组。
表1 痤疮患者治疗组与对照组临床疗效比较(%)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P=0.021,F=33.563)
2.2 黄褐斑患者临床总有效率
表2显示,本研究对黄褐斑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进行统计,治疗组临床有效率高达92.0%远远高于对照组(56.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2 痤疮患者治疗组与对照组临床疗效比较(%)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P=0.029,F=34.613)
2.3 治疗前后痤疮、黄褐斑面积比较
表3显示,本研究对患者治疗前后痤疮、黄褐斑面积进行分析对比发现,疗程结束后治疗组患者的痤疮、黄褐斑面积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此结果表明,针刺联合拔罐疗法能有效地对痤疮、黄褐斑等面部损美性疾病进行治疗。
3 讨论
痤疮、黄褐斑是临床常见的面部损美性疾病,其中痤疮常见于青春期人群,黄褐斑多见于中年妇女。依据西医观点,皮脂腺异常分泌所导致的炎症和色素异常代谢是痤疮、黄褐斑的主要发病原因[5]。而中医学认为,人体内血阳热偏盛是痤疮发作的主要内因,而外感风热之邪是其主要外因,两者相互作用导致血热相搏,气血郁滞于体表经络而不得发,加之喜食辛辣的不良饮食习惯,导致脾胃湿热、经血不畅、冲任不调,从而导致面部囊肿、结节形成痤疮[6]。中医认为,面部色斑是脏腑气血在脸部的外在表现,因此面部的色泽反映人体脏腑的内在病变状况[7]。中医认为,体内肝郁气滞、气血亏虚、脏失安和、气郁化火、阴阳失调,从而导致气血搏结是面部黄褐斑的主要病因[8]。目前西医疗法在此类损美性疾病的治疗上未有显著成效,而我国传统针刺、火罐疗法却有近千年治疗痤疮、黄褐斑等疾病的历史,并取得了显著的成果[9]。其主要原理一方面是通过针刺主要穴位如曲池、肝俞、气海等穴位达到疏通局部气血、清热解毒、活血化瘀、疏通经络、消肿止痛等功效,另一方面通过在大椎穴处进行拔罐放血起到泻热散结、条达气机的功效,同时瞬间高温起到杀菌消炎的目的[10]。现代药理学研究表明,针灸、火罐具有加速血液循环、体内毒素排除、促进细胞再生和修复炎症组织的功效。
表3 2组患者治疗前后痤疮、黄褐斑面积比较
本研究利用针刺结合刺络拔罐的手法对痤疮、黄褐斑患者进行治疗,并与西药对照组进行对照,其临床有效率和面部痤疮、黄褐斑的清除面积都明显优于西药对照组,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治疗期间治疗组患者未出现任何不良反应。以上结果表明,中药针刺结合刺络拔罐疗法在痤疮、黄褐斑等面部损美性疾病的治疗上,具有见效快、疗效高、安全无副作用、易操作的优点,是一种值得在临床上推广的中医治疗方案。
[1] 马素慧,吕文英,曹国富. 泻血疗法加高频电针点刺引流治疗痤疮135例[J]. 陕西中医,2010, 27(3):340-341.
[2] 任幼红,张文平,陈竹碧. 火针配合刺络拔罐治疗痤疮58例[J]. 上海针灸杂志,2010, 24(4):16-17.
[3] 杨晋红,罗永莉. 穴位注射治疗黄褐斑30例[J]. 针灸临床杂志, 2000, 16(6):17.
[4] Kim J, Ochoa MT, Krutzik S R. Activation of toll-like receptor 2 in acne triggers inflammatory cytokine responses[J]. The Journal of Immunology,2012,21(19):197-199.
[5] 李连生,赵振波. 刺络拔罐加耳压治疗面部黄褐斑486例临床观察[J]. 中国针灸, 2012, 12(16):287.
[6] 余蕾. 针刺加耳穴贴压治疗黄褐斑59例疗效观察[J]. 中国针灸, 2010, 20(9):535.
[7] Yazici K,Baz K,Yazici AE. Disease-specific quality of life is associated with anxiety and depression in patients with acne[J]. Journal of the European Academy of Dermatology and Venereology,2011,34(6):1124-1127.
[8] 成平. 梅花针叩刺拔罐配合针刺治疗面部痊疮13例[J]. 中国针灸,2009,12(9):53-55.
[9] 王彩霞. 高频电针加放血拔罐治疗面部严重痤疮60例[J]. 针灸按摩,2010,32(9):1230-1231.
[10] Kirk K M,Evans D M,Farthing B. Genetic environmental influences On ance adolescent twins[J]. Twin Research,2011,6(2):895-8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