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管理》:以专业精神探发展之路
2014-02-08柴纯青
文/柴纯青
《中小学管理》是服务于基础教育管理者的学术期刊。自1987年创刊以来,以对中国本土基础教育管理实践的持续关注,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办刊风格,赢得了读者的信任和同行的尊敬,连续六届被评为“全国中文核心期刊”;同时,也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保证了杂志社的正常运转,积累了发展的动力。笔者认为,这是坚守专业精神的结果,这种专业精神是《中小学管理》最重要的价值观,渗透到这本期刊的每一项教育服务中。
以专业精神成就立刊之基
1987年,《中小学管理》创刊之际,全国还没有针对基础教育管理的专业化的学术期刊,《中小学管理》正是为填补新中国成立以来教育类学术期刊的空白而特批公开发行的。编委会主任、著名教育家陶西平从办刊伊始就提出了《中小学管理》应当“扎根基础教育一线”,为一线实践提供理论指导的要求。应该说,“专门”“扎根”和“实践指导”,是《中小学管理》这本期刊的定位。这样的定位增强了《中小学管理》的专注力,使得《中小学管理》不仅“站得高”“立得稳”,还形成了独特的学术个性。
做专业的内容。在长期的办刊实践中,办刊者越来越清晰地意识到,《中小学管理》存在的根本价值,在于满足中小学管理者学习如何办好学校、办好教育的专业需求。因此,《中小学管理》一方面要为中小学管理者提供交流空间,搭建发展平台;另一方面,更要为中小学管理者理性思考管理、改进管理起到专业引领和价值引领的作用。
一是以专业研究保障专业品位。20世纪90年代中期,《中小学管理》在教育类期刊中率先推出的“主题化运作”方式,迈出了以专业研究来“做专业的内容”、进行“研究性编辑”的关键一步。编辑们结合基础教育管理领域中的热点、难点或重点问题,深入研究,系统策划,使得《中小学管理》能够精准把握读者需求,找到对每个主题有深度研究的作者,进而推出一系列主题文章。这种“常态化研究→主题性策划→重点研究→文章策划→深度编辑→继续研究”的学术研究与专业运作过程,让《中小学管理》成为了行业内深受读者欢迎的期刊。
二是有高度地解决读者需求。提出基础教育管理领域的现实问题,并寻求解决之“道”,是《中小学管理》的价值所在。一线管理者特别喜欢阅读关于解决问题的“一招一式”的文章,这些实操性强拿来就能用的文章,也正是《中小学管理》区别于其他期刊的优势所在,但这本刊物并不会止步于此。
笔者认为,一线管理者喜欢操作性文章,是其具体工作情境的规定性所致,但也与理论研究“缺位”不无关系。我国教育理论研究长期与实践脱节,许多学者的文章与本土实践离得太远,大家读不懂或不需要。因此,《中小学管理》在为读者提供工具性文章的同时,提出“有高度地解决读者需求”的专业定位——将实践问题提交给学者,邀请学者走进一线,搭建学者与基层管理者交流沟通的平台,让基层管理者了解“一招一式”背后的“道理”,也让理论工作者获得丰富的研究素材。
做专家型人才。投身于《中小学管理》办刊工作的人员是一批专业的人才,只有具有专业素养和专业情意的人员,才能生产专业的内容,提供专业的服务。
专业研究推动了编辑队伍的成长。在这种运作方式下,编辑们不仅要了解学科前沿和实践前沿,站在一定的学术高度上把握“话题”,对“话题”形成自己的认知和见解,还要具备与高端作者对话的能力,以及向一线读者进行诠释的能力。
《中小学管理》的编辑队伍经历了从“学习型团队”到“研究型团队”,再到“专家型团队”的过程。“学习型团队”阶段让大家迈入教育专业领域的大门,而“研究型团队”阶段旨在提升编辑们的研究素养。在这个阶段,每一个编辑结合自己的栏目分工,追踪研究成果,提高自己的“追问”水平。这是一个编辑形成自己学术见解的过程。
成就“专家型团队”的主要方式,是编辑们在理论与实践之间的反复行走。大家以强烈的问题意识和追问精神,深入中小学校一线,发现和研究学校管理问题。这些问题,又被带到学者面前和学术会议上,寻求理论解释。这正是编辑们自己向“专家”转变的过程,很多人已经成为各种学术平台上的重要成员。
市场经营人员也要“重新专业化”。学术刊物的市场价值,不在于其物质载体,而在于物质载体中的内容。因此,《中小学管理》的市场经营人员必须了解所刊载的文章,并进一步了解“基础教育管理”这个特定的领域。只有这样,经营人员才能让读者(订户)了解内容的价值,让广告客户了解刊物的影响力,从而达成双方的合作,为彼此创造效益。
对大多数经营人员来说,这是一个“重新专业化”的过程。经营人员定期参加编辑部每月的“说稿会”,一起走进学校,都是提高经营人员专业素养的重要方式。此外,在每周一次的自主培训会上,经营人员结合刊物内容或业内动态,讲解自己的经营思路,也让他们找到了专业的感觉。
以专业精神破解经营之惑
近年来,受各方面的影响,教育类学术期刊的整体发展状况并不十分乐观。为了解决生存与发展问题,各家期刊都在寻找对应的策略,经营中的困惑在所难免。而《中小学管理》既没有财政资金投入,也没有行政力量的保护,只有通过高品质的服务来赢得市场的信任。在这种背景下,《中小学管理》的困惑更多,最主要的困惑就是如何面对短期利益的诱惑。此时,专业精神又成为《中小学管理》思考短期利益与长远发展之间、个人利益与杂志社利益之间关系的核心参照,并为其提供了破解诱惑的工具。
坚持办刊的独立性。曾经有一段时间,有很多公司想与《中小学管理》合作,提出以建立理事会或者承包广告版面等方式筹集资金,但需要将若干版面交给他们运作,“出让”部分内容“主权”;也有一些机构提出由他们办一个《中小学管理》的下半月刊,甚至希望将《中小学管理》整体交给他们运营,当然,他们会支付费用。
这是诱惑吗?在人员的基本福利缺乏保障的时候,确实是。但是,这样的办刊行为首先不符合“依法办刊”的要求。这样的办刊行为的最大损失,是失去了办刊的独立性,失去了《中小学管理》自创刊伊始就确立的学术追求,更失去了长远发展的可能性。
《中小学管理》从创刊的第一天起,就没有收过一分钱的版面费。曾经读到很多文章从不同角度阐释学术刊物收取版面费的合理性,但是,笔者认为,版面费会让版面被金钱所绑架,失去学术的独立性和真正的价值追求。不仅如此,《中小学管理》还坚持付给作者稿费,提高作者的学术成就感,激发更多更好的研究。这种清醒的舍弃,是维护《中小学管理》长远发展所需信誉的前提。
严格的价值自律。作为“全国中文核心期刊”,《中小学管理》对评职称有很大的帮助,这自然让编辑团队面临“劳务费”“人情稿”等多种考验。然而,《中小学管理》的团队成员始终以职业道德准则和专业精神来拒绝诱惑,坚持从读者需求和专业品质要求出发来选择稿件。若“人情稿”中确实有“亮点”,有值得传播的经验、做法或者思考等,编辑们就与作者进行深入讨论,提出修改意见,将好的东西有质量地表达出来。严格的价值自律,让这个团队、这本刊物获得了良好的口碑。
当然,在刊物的整体经营中,还存在很多困惑,如《中小学管理》采编与经营分离的问题,约稿与自然来稿、东部地区稿件与中西部地区稿件的比例问题,等等。但是,相对于短期利益带来的困惑而言,这些困惑还不是做“是非”选择题,而是一个“平衡办刊”、让刊物稳定发展的问题,还需要在未来不断探索求解。
以专业精神创新发展之路
专业精神守住了《中小学管理》的根本,但是,如何开拓新的发展之路,让《中小学管理》产生更大的影响力,从而服务于当代中国教育的伟大变革?该刊团队且思且行,在开拓服务品种等方面做了不少的创新。
拓展专业增值服务。《中小学管理》也曾经走过一段短暂的与某个公司合作开展培训、举办论坛活动的路程,但是发现,这种合作方式给刊物带来了持久的负面影响。合作公司所追求的是现金收益,而不是学术价值,这种导向下的种种运作,多是“去专业化”的,给《中小学管理》的专业声誉带来不可估量的损失。
为此,从2009年开始,《中小学管理》就断绝了与所有公司的合作,转向培养自己的专业服务能力,拓展新的增值服务品种。其中最主要的,是接受地方教育行政部门或者教师进修学校委托,为其校长和教师培训与学校发展提供专业支持服务。这种服务是建立在刊物的专业能力上的,从培训需求调查、培训方案规划、课程设计、培训师遴选到培训效果评估等,实现了“全过程质量控制”,并将此作为《中小学管理》专业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提供“专业性”和“高品质”的服务,最大程度让学员受益。
另一种主要的服务类型,是编辑团队以学者的身份参与到中小学校的改进工作中。以中小学特色建设为例,该刊团队不仅在区域教育层面,还在个体学校层面,为学校特色提炼、特色建设方案设计等提供了专业服务,产生了良好的影响。在参与学校或地方教育的项目活动中,总有一个最基本的出发点在引导团队成员:我能为对方做些什么?能提供哪些有效的资源或者建议?
新的服务有助于解决刊物发展所需要的能力问题,其中的一项能力,就是《中小学管理》的影响力。该刊团队在此基础上,将《中小学管理》的整体经营称为“影响力经营”,极大地增强了刊物发展的信心。
改变一些观念与行为。不论是出版行业,还是教育行业,很多旧的观念和行为在不断被新的观念与行为所消解。媒体人对此当有更加敏锐的觉察。以专业精神为指引,《中小学管理》这些年不断尝试观念与行为的改变,以适应不断变化的经营环境。
以加强编辑过程的开放性为例。传统的“编读往来”是一种“线状”的开放方式;而编辑与管理一线面对面,是一种“放射状”的开放方式。近年来,《中小学管理》开始突破传统编辑模式,目前正在尝试新的途径。一方面,邀请学者主持特定栏目,以他们的学术造诣和专业影响力促进多元互动,创造更高水平的研究成果;另一方面,是逐步实现编辑过程的“网状化”,以适应年轻一代作者和读者的变化——他们对平等参与、即时交流和迅速反馈有着强烈意愿,因此,《中小学管理》正在建设网络平台,让他们参与到编辑过程中来。他们的角色将不再是产品的接受者,而是共同的生产者。这种关系在未来可能成为常态。
有些观念看起来很小,但影响却很深。比如,该刊不再用“下校”的概念,而是用“走进学校”或者“融入学校”替代,这是平等和民主观念的传递。还有,该刊提倡“责任编辑明星化”,就是希望编辑们在提升刊物专业品质的同时,有效实现自己个人的职业价值。
而“尊重别人的专业”这一观念看起来简单,但却与日常工作时时相关,考验一个团队是否真的“专业”。在《中小学管理》的市场经营行为中,力求践行这一观念,尊重广告客户、印刷厂、纸张等原材料提供商的专业能力。定期与广告客户沟通,理解对方广告产品的专业性,讨论广告版式和色彩等方案;而听取印刷厂和原材料提供商的专业建议,可以有效降低经营成本,生产高品质的产品。
这些观念和行为的改变,让《中小学管理》与广大的教育工作者和其他群体形成了一个为中国教育服务的共同体,构建了一个良性发展的教育生态。
在这样一个不断变化的世界里,只有价值观是永远不变的。而专业精神,正是《中小学管理》实现自身可持续发展的核心价值观,是其安身立命的根本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