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大教育方针在华中的应用和实践
2014-02-07周振华
□周振华
抗大教育方针在华中的应用和实践
□周振华
中国人民抗日军事政治大学,简称抗大,是中国共产党在延安时期创办的培养干部的军事学校,也是延安时期我们党创办的最有影响的学校。毛泽东把抗大的教育方针概括为: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艰苦朴素的工作作风,灵活机动的战略战术。抗大先后培养了10多万名德才兼备的军政干部,为夺取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胜利,奠定了坚实的人才基础,为中国革命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新四军依照抗大总校的办学模式,在华中创办的6所抗大分校,始终贯彻执行抗大的办学教育方针,并结合华中的具体实际,为新四军的发展和华中根据地的建设,乃至新中国成立后各行各业的建设,输送了大量的干部人才,作出了很大的贡献。
一、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始终注意把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中心环节,开设中国革命运动史、政治经济学等马列主义基础理论课,进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教育,着力培养学员坚定的政治立场和政治信念,使他们成为军政兼优的抗日骨干。
新四军代军长陈毅在华中抗大工作会议上所作的《对抗大工作的建议》的讲话中指出:“抗大性质从政治上说是党领导的学校,锻炼党性整顿党风为其基本任务;在华中抗大分校,政治教育包括锻炼党性、整顿三风的思想教育;国内外形势和任务的时事教育;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和根据地建设的政策教育;马列主义基础知识和政治常识的理论教育以及党的建设、政治工作、群众工作等党的工作教育几个方面。政治课的教材,一部分是中央领导同志的著作和抗大总分校的讲义,有《社会发展史》、《中国革命问题》、《党的建设》、《政治工作》、《三民主义和共产主义》、《国际问题》、《民运工作》、《敌军工作》等,还有的是自编的教材。薛暮桥编写的《政治经济学》、《中国革命基本问题》不仅被新四军抗大分校采用,而且还在香港等地出版,其中《政治经济学》在新中国成立前,一度成为高中的教科书,影响很大。这些课程帮助学员们了解了人类历史发展的规律,确立了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进而树立或巩固了共产主义的世界观和人生观;帮助学员们了解了中国的历史和现状,认清了中国革命的性质、任务、动力、对象和特点,中国共产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政治纲领和历史经验,抗日战争时期的任务和统一战线等等,帮助学员们树立中国抗日战争必胜的信心。
在华中抗大各个分校中,队是进行一切活动的基本单位,每个队都建立了党支部,队里除了队长、指导员,有些队里还配备了专门负责党的工作和思想工作的副指导员或专职支部书记。排里将能力较强的党员指定为政治战士,职责是通过自身的模范作用带动群众,了解群众思想,随时进行日常的思想教育和鼓动工作。正是由于面向广大学员进行扎实细致的思想政治工作,学员们的思想素质得到明显的提高,尤其是刚参军的知识青年,更是经历了一次终身难忘的革命启蒙教育,确立了共产主义理想,加强了组织纪律性,在革命熔炉中百炼成钢。
二、艰苦朴素的工作作风,是毛泽东的一贯思想、我党我军的传统作风,也是华中抗大得以“越抗越大”的主要法宝。在复杂的战争环境中,在艰苦的物质条件下,华中各所抗大分校的广大教职学员在困难面前没有退缩,自力更生,艰苦朴素,以苦为乐,艰苦的环境成为磨砺钢铁意志的课堂。
华中地区的环境极其复杂,在战争条件下办学环境极为艰苦。以苏北为例,校舍除借住一部分民房外,主要是住在寺庙、停课的学校和其他公共房舍,铺上稻草、麦秸、玉米秸,打成通铺。冬天,门上挂个草帘,稻草铺厚些,大家挤一挤;夏天,一个班、一个排睡在大通铺,既闷热,又有蚊虫咬。饮食,以杂粮为主,吃山芋干,用高粱、黑豆掺些大米做饭。每年冬季,补充棉衣几乎全靠自力更生。学习生活艰苦紧张,为了适应战争需要,除了政治文化学习,还有军事训练,队列操练、射击、刺杀、擒拿、翻越障碍等基础课都要学。五分校在盐城时,每周还有半天的大会操,第一个课目是跑步。每个学员全副武装,背步枪,子弹带、手榴弹和背包,有时还加上3斤重的米袋,负重超过20斤,要在操场上跑步20至30分钟,对于参军不久的知识青年来说,是一场意志和体力的考验。日伪“扫荡”期间,学校时常随军转移,没有校舍,挂上黑板,就是课堂,背包当板凳,膝头当课桌。尽管物质生活艰苦,军事训练紧张,学员们的政治热情却很高昂。歌咏活动相当普及,每每有活动机会,各队彼此拉歌,气氛特别活跃,《抗大校歌》、《八路军军歌》、《新四军军歌》、《我们是战无不胜的铁军》、《我们站在父子岭上》、《黄桥烧饼歌》等歌曲经常被抗大师生们高唱。这也成为学员们了解我军光荣历史和重温优良传统的一种形式,不仅激励了士气,也培育了革命情操。
毛泽东说:“没有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就不能激发艰苦奋斗的工作作风;没有艰苦奋斗的工作作风,也就不能执行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在抗大的革命熔炉里,学员们发扬艰苦朴素的工作作风,以苦为乐,艰苦的环境成为磨砺钢铁意志的课堂。
三、灵活机动的战略战术,在华中抗大各个分校的教学中得到充分的运用和发展,结合华中实际,“理论与实际一致,所学与所用一致、教育与作战联系”成为华中新四军抗大各分校的教学原则。新四军抗大各分校为新四军部队造就了大批优秀的抗日军政干部。
正确贯彻抗大的教育方针的关键,在于真正做到理论与实际的密切联系。l942年,陈毅在华中抗大工作会议上的《对抗大工作的建议》报告中指出:“理论与实际一致,所学与所用一致(做什么学什么)、教育与作战联系,这是我们军队教育上学习上应该采用的三大原则。”华中战事频繁,决定了华中抗大各所分校学制很短。学员面广而水平参差不齐,教学内容需要军政并举,注重应用;教育方法上采取多种形式,强调因材施教等等。在教学内容和课程设置上,总的要求是有重点,少而精,根据不同的对象分别确定不同的具体要求。比如新四军教导总队和5分校以及后来的总分校,都是以军事队和政治队居多,其他各队大致可以归入这两种性质的队。军事队以军事教育课程为主,军事教育和政治教育的比重为7∶3;政治队以政治教育课程为主,军事教育和政治教育为3∶7。上干队(即上级干部队)的情况不同一些,除了总分校的上干队分别编成军事队和政治队外,教导总队和抗大5分校的上干队大体是军政并重。教育比重分配按每周5天半计算,周一到周五上课。部分学员文化水平低,需要拿出一定的时间补习文化。学习的教材除了领导讲话、抗大总校的讲义,许多都是自编的,极具针对性和可实践性。比如军事教育,以学习毛泽东同志的军事著作和战术课为重点。而在战术课中,又以进攻战、游击战、近战、夜战为重点,各门课程是讲授、演习和日常的操练结合进行的。对于在教学当中的好方法,及时地总结并推广,提倡启发的、研究的、实验的教育方法,反对注入的、强迫的、空洞的教育方法。为了保证教学质量,每开一门课,要实行教员备课制,讲课时实行课堂讨论和问答制度,课后实行辅导制度,还有一些学员们自己组织的形式多样的、生动活泼的学习方法相补充。
毛泽东曾说过:一个军事学校,最重要的问题是,选择校长教员和规定教育方针。新四军各抗大分校及教导总队的师资力量极为雄厚。教员不少是在抗日战争中成长起来的,还有一些文化界的著名的知识分子,他们当中有冯定、薛暮桥、夏征农、陶白、罗琼、钱俊瑞等等。新四军军首长和军政治部的领导也亲自给学员们授课。
从1940年3月到1945年4月,新四军抗大第4分校、第5分校(及1942年以抗大5分校主要部分为基础在苏北成立的抗大华中总分校和归新四军第三师建制的5分校)、第8分校、第10分校(1942年2月,新四军第5师在豫鄂边区成立)、第9分校、第10分校(1945年4月,新四军第7师在皖中地区成立),共6所分校先后成立,再加之皖南时期的新四军教导总队,它们对毛泽东同志提出的抗大教育方针进行了成功的应用和实践,为新四军和华中各抗日民主根据地培养训练2.8万革命干部,增强了部队的战斗能力,保障了根据地的建设与发展。
(编辑 韩鸿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