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麻醉手术期老年患者体温变化相关因素和策略分析
2014-02-06复旦大学附属华东医院手术室上海200040
陈 燕(复旦大学附属华东医院手术室,上海 200040)
体温对人体的各项功能的正常运转至关重要,麻醉手术期间体温一般会低于35℃,称为低体温,发生率50%~70%[1]。老年人体温下降会引发严重并发症,其体温监测和保温措施亦已成为护理工作的重点。本文通过对老年人围麻醉手术期体温改变相关因素和护理策略进行探讨,旨在为临床合理预防和护理提供依据。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1年6月至2012年6月本院60岁以上、择期行下腹部以及下肢手术的老年患者100例,美国麻醉师协会(ASA)分级为Ⅰ~Ⅲ级,其中男61例,女39例;年龄60~91岁,平均(75.3±1.8)岁;泌尿科手术35例,妇科手术28例,下肢骨折内固定术及髋关节置换术37例。术前无发热,无神经内分泌系统疾病。根据麻醉方式,分别为全身麻醉组(ⅠA组)53例,椎管内麻醉组(ⅠB组)47例;根据手术时间长短初分组,2h以内为短时间手术组(ⅡA组)45例,2h以上为长时间手术组(ⅡB组)55例;根据是否采用特别保温措施分为保温组(ⅢA组)58例和对照组(ⅢB组)42例。
1.2 方法 手术室温度设定为24~26℃,术前未用药,手术室温度可适当调节并盖专用被,以免患者受凉。常规监测生命指征,并开放静脉通路后IB组行椎间隙穿刺,硬膜外腔置管。麻醉成功后,根据手术部位重新放置体位、铺巾、手术。苏醒后在复苏室直至生命体征和体温恢复正常,送入病房(送重症监护病房病例没有收入本次观察),并记录不同时期的体温。全身麻醉组:全身麻醉诱导时先用面罩纯氧去氮,分别静脉推注镇静药、镇痛药以及肌松药,气管插管后控制呼吸。保温组:需将手术室温度维持在24~26℃,手术部位外体表保持遮盖,腹腔或伤口以温水冲洗,静脉补液以温箱加热;术毕,适当提高温度,患者苏醒后以电热毯保温。对照组:按常规手术操作完成。
1.3 保温措施 在接送患者时注意保温,冬天加盖棉被或棉大衣,尽可能不走露天过道。患者入室后给予棉被保暖,用热风机吹送40~42℃的热风,或使用供热气套包绕上肢或下肢供热。条件允许时可在术前将循环水毯铺在手术床上,患者睡在水毯上,通过调节水毯的温度而调节患者体温,水毯温度可调节在30~41℃。电热毯可以在复苏室里铺在床上,根据患者需要随时调节适宜温度。手术前1d晚可以将生理盐水以及静脉输液放入保温箱,术中用的器械纱布经37~42℃温盐水泡热后接触患者体腔,需冲洗腹腔时用37℃左右温热生理盐水,需要输血时,可将血袋放入温箱里加温。
1.4 体温监测方法 患者入手术室后在开放静脉通路同时,放置食管温度探头,测得中心体温,监测并记录麻醉前、切皮时、冲洗时及术毕各个时间点的食管温度。
1.5 统计学处理 所有数据分析采用SPSS15.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计量数据以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以α=0.05为检验水准,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各组患者体温均明显降低(P<0.01)。其中ⅠA组在切皮、冲洗及术毕时的体温均较ⅠB组低(P<0.01);ⅡB组的体温也较ⅡA组低,而ⅢA组的体温均明显高于ⅢB组(P<0.01),但仍低于麻醉前(P<0.01),见表1~3。
表1 不同麻醉方式的体温改变(x±s,℃)
表2 不同手术时间的体温改变(x±s,℃)
表3 保温与体温改变(x±s,℃)
3 讨 论
全身麻醉可抑制患者自身体温调节中枢,松弛全身骨骼肌张力而抑制产热,阻滞交感神经血管扩张,降低体温。而老年人体温调节功能减弱,易受环境温度的影响,体温过低各脏器功能储备能力和代偿功能明显减弱,易引起各种并发症,如伤口渗血、心律失常、心肌梗死、苏醒延迟和伤口感染等[2-6]。老年患者长时间在24~26℃的环境中,且暴露手术部位以外更广的区域,并进行消毒、手术等,体温降低明显。
目前,老年患者麻醉手术期间体温降低引发并发症,已受到学界普遍关注。目前认为,引起体温过低的因素较多,如从麻醉方式分析,全身麻醉更易导致患者术中出现体温过低,本文全身麻醉组患者在切皮、冲洗及术毕体温均较椎管内麻醉组低(P<0.01),分析原因可能与全身麻醉对体温调节中枢影响较大有关;另外,手术时间也是对患者体温变化影响的重要因素,国内相关报道表明患者在麻醉状态下,体表裸露时间过长,失血过多等因素均容易造成患者血管收缩,体温应激性下降,尤其是老年人,体温自我调节能力差,对过低的温度缺乏适应性[2],本组也发现与短时间手术组相比,长时间手术组患者的体温普遍较低,这也印证了高静等[4]的结论。祝妍华等[2]认为术中合理的保温措施也是预防低体温发生的重要因素,本文也发现给予适当的保温措施后,患者体温下降缓慢,且明显高于未设置任何防护措施者。
有文献报道,500mL库存血液5~10min输入人体后会使体温降低0.5~1℃[7]。手术时的体温监测,对于及早发现患者的低体温是十分重要的。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如患者清醒要关注患者神志和主诉,一旦发现体温逐渐降低,要尽早加强保温措施,防止体温进一步降低,减少创面出血,缩短苏醒时间,避免因低体温引发寒战以及更为严重的威胁生命的心血管疾病的发生,避免低体温时免疫能力下降,引起呼吸道感染。保温措施对某些手术是至关重要的,特别是在断指再植等手术,改善远端肢体血液循环,提高手术成功率[8]。
总之,老年人麻醉手术期间更容易导致低体温,术中应做好保暖护理,对减少老年患者麻醉手术期间及术后各种并发症,以及提高手术成功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Reynolds L,Beckmann J,Kurz A.Perioperative complications of hypothermia[J].Best Prcat Res Clin Anaesthesiol,2008,22(4):645-657.
[2]祝妍华,谢小玲,黄小红,等.保温干预对老年腹部手术患者体温的影响[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9,27(25):4-5.
[3]陈莉莉,薛怀英,姚月芳.全身麻醉苏醒期烦躁患者的护理体会[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1,15(22):140-142.
[4]高静,李玉芝,边立芳.全身麻醉术中体温管理的临床意义[J].现代预防医学,2011,38(23):5031-5033.
[5]庄峰,高霞.老年人全麻术后严重苏醒延迟一例[J].中华老年医学杂志,2012,31(5):441.
[6]高家芝.术中低体温对全麻患者麻醉恢复期的影响及护理对策[J].长江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医学卷,2012,9(11):35-36.
[7]潘严.腹腔冲洗温度及冲洗方式对胃肠手术术后体温及并发症的影响[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2,16(16):130-132.
[8]Yang HL.The comparison of two recovery room warming methods for hypothermia patients who had undergone spinal surgery[J].J Nurs Scholarsh,2012,44(1):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