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各类印刷技术的组合作用研究

2014-02-06张纪娟

网印工业 2014年10期
关键词:胶印印刷技术丝网

文 刘 东 张纪娟

各类印刷技术的组合作用研究

文 刘 东 张纪娟

随着印刷行业智能化、自动化的发展,各类印刷方式的优势已被充分展现出来,与此同时各类印刷的劣势也日益暴露出来,成为印刷行业快速发展的绊脚石。如果将各类印刷技术结合起来,扬长避短,进行印刷方式的优化设计,不仅适应市场发展要求,还能实现印刷多元化、高效利润化的发展目标。各类印刷技术的组合应用在国内外起步较晚,其巨大优势未能充分发挥出来。

各类印刷技术优缺点的分析

胶印技术中图文部分和非图文部分处于同一个平面上,图文部分可以主动吸附油墨,而非图文部分则排斥油墨,复制出来的图像具有阶调丰富、层次明显、网点清晰、真实自然等优点。具备对图像细微层次的完美再现能力,尤其是渐变色的过渡非常柔和、平滑,叠印效果也相当好。但其印刷的墨层较薄,印刷实地色块时没有柔印、凹印的效果厚实、遮盖力强。并且工艺复杂,技术操作难度大。要想得到客户满意的印刷品,操作者必需谨慎地处理好印版、纸张、油墨、供水量、供墨量以及印刷各环节之间的矛盾,稍有不慎就会造成大量的废品。

凹印技术对于阶调渐变原稿的复制效果比较好,且实地色块墨色厚实、饱满,属于高品质印刷技术之一,但叠印层次的再现不如胶印效果明显。雕刻凹版上线条边缘的锯齿状,会影响线条稿的清晰度和文字的识别效率,特别是细小的翻白文字。凹印印版滚筒寿命较长,适用于大批量活件,但凹印印版滚筒成本高,生产周期长。

凸版印刷对阶调性图文的再现效果比柔印要好,细小网点再现也较好,线条、文字和实地色块的印刷都能达到要求。其衍生物为柔性版印刷,即印版具有柔软性,在印刷表面粗糙的承印材料时会有较大的挤压变形,图文印刷效果最平实、不发花。适用于承印材料表面粗糙,而且其特性要求印刷压力小、走纸拉力小的领域,如餐巾纸类的图案印刷,一次性纸杯的印刷等。但柔印的阶调再现能力差,网点扩大严重,小网点容易“倒”掉、起脏。

丝网印刷以墨层厚实、墨色饱满而为人称赞。其最大优点是印刷机械简单、价格低、易操作、承印物范围广,可印各种塑料包装容器制品、塑料薄膜与其他材料复合(如纸、铝箔)的制品、塑料建筑材料以及各种塑料压件等,如瓶、盒、箱、桶、编织袋、塑料标牌、镀铝彩色涤纶片、电子产品的塑料部件、仪器仪表的面板、塑料壁纸以及各种塑料台板等。但丝网印刷难以再现精细图像,而且生产效率低,废品率也比较高。主要印刷一些大墨量的实地、文字,如透明材料上的白墨打底,有立体感的盲文印刷等,包括一些特效的、要求墨层较厚的特殊表面修饰印刷。比如磨砂、冰花效果以及刮刮卡涂布等,都是靠网印来完成的。

数字印刷有短版快速作业和可变数据印刷两大优点。但印刷速度还无法适应大批量印刷作业的需要,但已经在单色可变信息印刷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

各印刷技术的组合

丝网印刷+柔性印刷

柔印与网印的组合工艺中,丝网印刷以印刷墨层厚实、且墨度可调等优点弥补了柔印难以达到的凸现效果。当前,高印刷精度的轮转丝网印刷配合柔版印刷机的组合印刷,已广泛应用于包装防伪印刷等领域。轮转丝网印刷与柔印的组合具有以下特点。

①提高了印刷品质量和创意,一般适用于精致高档包装装潢印刷,如烟盒印刷、药品盒印刷、化妆品包装盒等商品包装上,通过该技术处理,可显现浮凸、磨砂等效果。

②具有一定的防伪效果,在有价证券和票据印刷过程中结合光致变、温变网印油墨,可以提高票证、高档商标的防伪功能。

③对特定提示性标志的印刷,可达到理想的效果。将凸印、网印以及柔印组合烫金、模切等工艺组成流水线进行标签印刷生产,可以在同一产品上获得多种效果,使印品档次迅速提高。这种组合印刷方式简单、经济,从国内外市场需求来看,这种组合印刷方式在标签印刷行业将具有很好的发展前景。

丝网印刷+胶印

网印墨层厚实、墨色饱满的特点也为胶印进入组合印刷提供了有利条件。网版印刷后的白色油墨表面,如同白色的印刷材料表面一样,采用胶印可以很容易地在其表面印刷,可得到高质量的印刷效果。胶印与丝网印刷的结合,是高档商品包装尤其是精品烟盒包装的首选技术。在丝网印刷与胶印的组合技术中,利用丝网印刷墨层厚且均匀的优点,印刷大面积的实地色块效果明显;再利用胶印印刷压力均匀的长处,对于四色印刷和复杂的线条原稿复制能够明显提高其印刷质量,还具有一定防伪效果。优势还能展现出磨砂、冰花、水晶、皱纹、折光等艺术创意效果,可以满足高档包装尤其是精品烟盒及一些特定产品(如有价证券等)。另外,胶印与丝网印刷的结合甚至可以应用在铝板等金属材质的承印物上印刷,拓宽企业的印刷领域,创造更高的经济效益。

丝网印刷+数字印刷

数字印刷具有环境污染小、成本低、生产周期短以及运作效率高等优点,尤其在当前的快餐式社会环境下客户对短版印刷、可变数据印刷及个性化印刷等特殊印制服务需求日益增长,丝网印刷墨层的厚度和操作灵活性是数字印刷无法比拟的。数字印刷和丝网印刷的结合几乎可以在任何承印物上进行印刷,有效的解决了丝网印刷活件集中、交货时间紧张等问题,从而扩宽两者结合使用领域。

胶印+数字印刷

数字印刷经过多年发展,尚不是印刷业的主流,在质量、产能、稳定性、印刷幅面等方面还需要进一步提升。而多数的可变数据印刷品中也有大量的图文是不变的,可变数据印刷品也并不是全部由可变数据组成的。当印刷几千或上万份的可变数据业务时,可以考虑将其中不变的图文部分用具有更低成本和更高质量的胶印来完成,将可变数据部分用数字印刷来完成。在胶印机平台上加入可变数据印刷系统,并不是胶印机厂商向数字印刷机制造的转变、从传统胶印到数字印刷的转变,而是两者的结合,共同构成一台组合印刷工艺的印刷机。这种组合,是幅面和生产速度发展到两者可以相匹配时自然而然发生的,不仅是市场需求使然,也是技术发展使然。胶印和数字印刷并不是更新换代的争斗,市场需求主导着它们的组合关系。高速喷墨印刷技术与胶印设备结合后,弥补了胶印在可变数据印刷的不足,也解决了喷墨质量和速度上的劣势。胶印与喷墨印刷组成的组合印刷方案,受到胶印机制造厂商和数字印刷机制造厂商的一致青睐。预计今后胶印与数字喷墨印刷的融合和组合应用将会进一步发展,胶印机中加配具有更高精度和速度的喷墨机组,数字印刷机中加配胶印单元。

胶印+凹印

胶印对原稿细微层次的复制具有优越的再现能力,特别是渐变色的过渡复制效果非常柔和,但其墨层叠印的厚度较薄,并且水墨平衡、印刷压力、设备精度等因素严重影响其质量效果,对于实地色块的印刷,即使使用CMYK四色叠印或专色印刷,也很难做到色彩饱满、均一。对于印金、银墨特殊油墨或上光时,质量的控制会增加难度。采用凹印+胶印的组合印刷技术可解决这种难题,采用凹印墨层厚、色彩稳定的优点,可很好的再现大面积实地和专色;在凭借胶印印制细腻效果, 柔和平滑的特点,可以很好的满足客户的高要求以及高品质,让两种印刷方式优势互补,相辅相成。

组合印刷设备操作注意事项

组合印刷有其独特的优势,是多种印刷技术的综合体,有一定的操作难度,实际生产操作须注意以下几点:

(1)首先要保证组合印刷机各机组间的组合具有灵活性,以适应不同印刷品的再现要求。

(2)各种类油墨的兼容性直接影响其组合印刷效果。不同印刷方式所使用的油墨各不相同,不同种类油墨之间可能互不兼容,这样在组合印刷时,组合机组之间的油墨就会出现叠印率不准或油墨粘黏问题。此外,油墨的干燥速度也会和其他印后深加工工艺不兼容,如烫金等。所以要对油墨之间以及油墨与其他耗材之间进行了解检测,确保组合印刷效果。

(3)建立高效准确的油墨配色系统,从事油墨配色专业人员正规的专业技能培训,并熟练掌握分光光度计、色度计等一些专用仪器等或油墨配色系统。防止在组合印刷时颜色出现偏差等状况。

此外,组合印刷技术的推广还面临着一些问题,如购机成本高、油墨的兼容性如何权衡、操作人员的素质亟待提高、印刷标准化问题等等。

结论

计算机技术发展迅速,其在印刷领域中起到的高效作用也非常突出,应进一步完善数字印刷技术,从而使数字印刷技术在组合印刷领域表现出更大的优势。胶印作为传统的印刷方式之一,工艺的成熟性及印刷效果的精美性使得它在组合印刷领域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应当进一步改进以胶印为主体的组合印刷技术。丝网印刷以其低成本、工艺简单的优势,在目前组合印刷领域仍然起巨大作用,应进一步扬长避短,改进以丝网印刷为主体的组合印刷技术。在各类组合印刷中,生产机械的协调性、油墨的兼容性等问题仍是组合印刷应当全力解决的共同问题。

(作者单位:曲阜师范大学 工学院)

猜你喜欢

胶印印刷技术丝网
《最后一抹红》
第十届北京国际印刷技术展览会
第十届北京国际印刷技术展览会
无水胶印及其应用
《见证·壹》
在这样的地方使用丝网印刷——走进日常生活的村上
基于PLC的丝网印刷机控制系统的研究
扬州雕版印刷技术的兴盛和传承
对数字技术追赶下的胶印工艺研究
基于印刷技术因素论当代报纸广告设计的演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