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价出口
——磷肥无法避免的宿命
2014-02-06中国农资崔海涛
□《中国农资》记者 崔海涛
农资精英谈市场
低价出口
——磷肥无法避免的宿命
□《中国农资》记者 崔海涛
本期嘉宾:
湖北倍丰农资有限公司总经理夏焕超
嘉宾观点:
我国的出口时段过于透明,经过多年的贸易,印度等国家的贸易商对国内厂商的想法掌握得十分详尽,因此他们有足够的时间与中国厂商周旋。而国内厂商各自为政的局面短期内难以改善,为了减轻库存压力,后期相互压价的现象必然再次出现。鹬蚌相争,渔翁得利,低价出口的宿命必将重演。
5月中旬,一铵、二铵的出口窗口期就要正式打开,可以预见中国的磷肥厂家终于得到了减轻库存压力的机会,但是在这样的机会面前,磷肥生产厂家及贸易商并没有表现出应有的兴奋。因为业内都清楚地知道出口的结局:“低价出口”宿命仍将重演。
湖北倍丰农资有限公司总经理夏焕超预测:“今年出口量肯定还不少,但是厂家和贸易商都赚不到钱。”这种看法基本上已经成为行业共识。具体的原因分析仍然落脚在产能过剩这个根上。夏焕超说:“现在磷铵厂家很痛苦,不出口的话,库存高居不下,出口的话,只能是赔本赚吆喝。”在出口与否这个两难问题上,可以预见的结果是磷铵企业屈从于国际市场以低价出口。夏焕超分析认为,我国的出口时段过于透明,经过多年的贸易,印度等国家的贸易商对国内厂商的想法拿捏得十分到位,因此他们有足够的时间与中国厂商周旋。而国内厂商各自为政的局面短期内难以改善,为了减轻库存压力,后期相互压价的现象必然再次出现。鹬蚌相争渔翁得利,低价出口的宿命必将重演。
据夏焕超了解,目前出口订单以小单为主,多是一单一议。他说:“有的磷铵企业在没有订单的情况下,把货物先拉到港口,准备卖现货。”企业之所以这么做是因为,目前一些磷铵企业的库存已满,但是又不愿意停车,所以只能在没有订单的情况下,先发港口,腾出仓库以后继续生产。当前,不管是生产厂家还是贸易商,他们的首要任务都是在积极地寻找买家。
现在,中国64%二铵的离岸价为421-451美元/吨,折合成人民币大约为2600-2800元/吨,如果以此价格成交,中国厂家仍略有一点利润,但基本已逼近成本线。但是,“我们不能一厢情愿地以此价格看待后市,后期国际价格的回落将直接影响中国磷肥的出口价。”事实也确实如此,随着中国磷肥窗口期的逼近,国际磷铵市场价格正在下滑。近期,美国坦帕港、突尼斯、摩洛哥等地的二铵离岸价格出现明显下滑,最高幅度达到40美元/吨。由此看来,国际市场已经做好了迎接中国二铵的准备。
一铵的情况也不乐观。夏焕超告诉记者:“当前,一铵工厂的开工率一般在30%-40%。一般来说,一铵只有颗粒可以出口,在国外会像二铵一样被用作农用肥,直接施用。粉状的一铵是工业用肥,一般不用作出口。”虽说国内复合肥企业在生产夏季肥期间会使用一部分粉铵,但是由于市场下滑,国内复合厂家多处于观望态势,对于原料也是随用随采,再加上粉状一铵的厂家无法出口,因此开工率很低,“这不是价格的原因,而主要是没有需求。”
就一铵厂家的库存来看,“湖北的大企业,一铵库存大约在5万吨左右,中小企业的一铵一般在1-2万吨。应该说,各厂家都有一定的库存,只不过是量多量少的问题。”因为市场需求不足,夏焕超预计一铵厂家有可能继续降低开工率,价格的小幅调整已失去意义。
总的来说,由于我国磷铵产能过剩巨大,产品质量又缺乏竞争力,因此即使在今年关税政策相对宽松的情况下,出口情况依旧不乐观。当我国的磷肥产能已经成为国际产能的组成部分,我国磷肥产能的大量释放势必影响国际磷肥价格的走向。因此也可以说我国磷肥产能的过剩是造成低价出口的根本原因。在这一情况未得到任何改变的前提下,我国磷肥企业的任何努力都无益于出口情况的好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