氮肥圈中,厂商寻求非零和博弈时段
2014-02-06中国农资
□《中国农资》记者张高科
世界第三大咨询公司麦肯锡对中国市场的厂商发展关系做过如下总结:“上世纪80年代是厂家主导时期,90年代是厂商博弈阶段,21世纪厂商开始进入均衡态势”。而化肥行业尤其是氮肥行业,厂商的合作模式却一直处于厂商博弈阶段,甚至是厂家主导时期。随着近两年氮肥产能过剩的凸显,流通商提前备货不但不会赚钱,反而储备越多亏损越大;反观生产厂家,新增产能的快速释放也使得市场竞争日益激烈,价格战的结果只能是企业维持在成本线附近运行。
流通商希望联储联销或代销,甚至每吨尿素只收20元的流通渠道费的固化合作模式,而生产企业则希望流通商买断产品,发出了“是体验真正亲情时候”的感言。厂商合作模式的创新成为当下业内关注的重点。
市场倒逼厂商反思合作模式
用数字来量化氮肥行业的困难形势则最为清晰。据氮肥协会统计,截至2013年底,我国尿素总产能8070万吨。2014年上半年有3个尿素项目投产,合计产能200万吨。新增产能的不断扩大造成了氮肥市场的长期低迷,价格下滑成为趋势。2013年1-12月全国尿素平均出厂价为 1832元/吨,同比下降285元/吨,降幅13.5%;2013年下半年同比下降平均在400元/吨左右,降幅达20%。价格的大幅下滑不但使生产企业面临亏损,流通企业淡储旺销的好日子也一去不复返。
山东联盟集团销售公司总经理孙德亮表示,去年尿素行业的利润仅有2%-3%,成本控制较好的企业也仅能微利运行,随着去年年底到现在新增产能释放的加速,尿素价格再次探底,目前价格基本已经跌破成本线。如果煤炭价格不出现下滑的话,尿素行业将会整体亏损。产能过剩是行业低迷的主因,但春季市场推迟无疑雪上加霜。孙德亮告诉记者:“今年的春耕启动普遍推迟半个月,按照目前尿素一天20万吨的产量,半个月的市场供应量将增加300万吨,这将使氮肥的销售陷入困局。”
惠多利农资公司总经理陈志浩则表示,在巨大的产能面前,分析市场已经没有意义,后市下跌已经成为必然,流通商怎样和厂家合作是当前氮肥行情面临的重要难题。“首先,大家都看不到能够支撑或刺激当前的市场价格转机的因素存在;其次,由于价格呈现跌势,流通商都是在高于目前市场价格水平前拿的货,国内市场已经逐步形成‘宁可错过,不愿被套’的共识;再次,铁路运价上涨以后,在1000公里以内汽车当天即可运达,有效地解决了市场物流配送资源短缺的问题,汽车直运直销的模式会进一步扩大,这将会影响传统化肥经营模式和市场格局。”陈志浩强调,无论是生产企业,还是流通企业,都对未来几个月的尿素价格走势比较悲观。既然没有赚钱的机会,寻求新的合作模式将是保证行业稳定发展的关键。如果没有合理的合作模式,在用肥旺季,生产企业和流通企业共同去争市场的话,价格下滑将不可避免,后果会不堪设想。
在2013年,由于缺乏市场风险意识,在7月低关税期来临前,厂商争相集港,港口大量存货,这也给了进口商和贸易商做空中国尿素的机会,使得尿素出口全面被动。虽然出口量创下826.5万吨的历史新高,但生产企业并未赚钱,流通商亏损更惨重。面对2014年出口量涨价低的预期,生产厂和贸易商都希望找到一种合作模式的博弈关系,共同减少利益的损害,争取双赢的机会。
流通商提出固化利益分配模式
尿素作为资源性的产品,沿袭淡储旺销的运作模式是造成目前流通商被动局面的主要原因。在广东天禾农资股份有限公司氮肥部总经理林长青看来,精细化工和农药行业竞争比较充分,行业也呈现供大于求的局面,所以流通商会去选择有市场需求的商品,但在化肥行业,尤其是氮肥市场目前货源充足,生产企业还是“高高再上”,而且要求先付款再发货,这是他近几个月一直想不明白的一件事。他认为,厂商角色互换是一种趋势。“化工行业,一般采取的是经销商先销售再结算的模式,这样流通商就可以控制风险。但作为尿素的流通商,不但要拿大量资金压货,利润是微乎其微,还要面临亏本的巨大风险。很多时候我们去采购不是拿货,而是要看厂家能给多少资源。面对氮肥市场的目前局势,在未来2-3年,厂商角色互换将成为一种趋势。”
上海市农业生产资料总经理助理徐承志表示,尿素价格波动过大,并不是经销商愿意看到的,前些年,尿素是农资产品中相对活跃的品种,各级经销商都会在淡季存货、旺季销售。而现在,除了一级流通商外,一些靠近基层的仓库并未有效利用,中间流通层面没有充分调动起来,这样就造成了表观需求量的减少,在供过于求的市场情况下,局部地区也会出现价格短期的猛涨,这种拉涨其实是破坏了流通商与厂家的固化合作模式。按照目前的供过于求的局面,市场应该会维持在相对平稳的基础上震荡,这样我们也可以利用流通渠道稳定销售,如果价格大幅上下波动,厂商之间的固化合作模式势必会受到影响。
陈志浩表示,流通企业应该发挥渠道的价值,利用企业的信誉和管理来为生产企业服务。“流通行业的渠道有其价值,在产能过剩的时代,流通企业要利用好现有的仓储、物流优势,为生产企业做好服务,所以20元/吨的利润也算是理所应当。但现实的情况是,由于没有固化的合作模式,遇到阶段性的涨价,生产企业会延迟发货;而一旦跌价,由于目前生产企业的操作模式提前打款或者实行买断价,所以流通企业只能独自承担风险。”
按照正常的厂商合作关系法则,流通企业都需要通过加强与有竞争力的厂家合作打压渠道中的竞争对手是不争的实事,但同时,生产企业也需要通过抢占流通渠道这一先机和优势来扩大市场份额。因此,流通企业首先提出与生产企业建立固化模式——流通端只保持固定利润点,生产端把流通商作为渠道,跟随市场价格被动调整出货价格,把双方的博弈变成公开透明的利益分配体系,共同打造价值增长链。
多赢才是厂商博弈最佳格局
零售业不是一个以某项核心技术、某一专用性资产作为游戏筹码的行业。做大规模、压低成本是行业最核心的竞争力,这个成本首先是物流成本、管理成本。而物流成本和管理成本,很大一部分体现在供应链公平、合理的整合上。目前氮肥行业产能过剩是不争的事实,面对这种形势,新的合作模式成为行业的发展诉求。陈志浩表示,随着供求关系的变化,改变原有的厂商合作不是说流通商要占主动地位,而是在产能过剩格局下,通过改变原有的付款模式及合作模式,争取平等的机会。
流通商希望争取平等的机会,提出只赚取20元/吨利润的固化模式,这看上去似乎通情达理,但生产企业也不愿意自己扛风险。孙德亮表示,目前的尿素价格已经处于低位,随着价格的再次下探,可以说已经跌破了企业的生产成本线,在这种情况下,如果采取保底计息或者联储联销的合作模式,厂家面临的风险也很大。
“面对困局,厂商的日子都不好过,在巨大的产能面前,生产企业目前应该以消化库存为主。”河南晋开集团延化化工有限公司总经理助理杨同宇表示。流通商担心亏损不拿货,如果生产企业没有相应额度刺激政策,这种博弈还会持续,虽然联储联销或者先发货再结算的合作模式等于直接把风险转嫁给生产企业,但这也是一种无奈的现实。据了解,目前山西、内蒙古等地的一些大型生产企业目前已经转变了和商家的合作模式,采取联储联销,自愿承担风险。杨同宇认为,这种厂商的合作模式对于厂家而言是一种无奈,但也是发展趋势。“目前厂商对于后市都难言乐观,巨大的产能释放改变了原有的市场供应格局,目前华北地区的货源很难进入东北市场,消化库存压力成为目前各个企业面临的难题。如果生产企业不转变思路,流通商肯定没有胆量去拿货。”
厂商的博弈还在持续,但已发生微妙变化。厂家不再一味要求流通商拿货,而是通过转变营销思路,一方面携手流通商一同做好市场,另一方面直接下沉铺货。流通商一方面在稳定主渠道,另一方面也在转型为综合农业服务供应商。
其实,博弈双方不再是完全对立的,一方收益也不意味着另一方必须损失,厂商之间存在着共同的利益、共同的方向,以及各有的优势,让双方利益都增加,让每一单合作生意的整体利益增加,才是农资圈符合经济学规则的非零和博弈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