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年的“新产品”
——再说新型肥料
2014-02-06郭兆熊
□郭兆熊
对于新型肥料这个词,笔者已经是第二次在专栏提及,上次是在两年前,文章题目叫揉搓新品种。笔者从不同的角度分析了市场上新型肥料到底新在哪里?究竟突破了哪些技术?结论是:大多数产品仍属于炒作概念的“新产品”。
近日,笔者看到一份报纸,写的是时任南方日报社副社长兼《人民日报》特约记者杨奇登报批评时任广州副市长,这则报道显示了一代报人的报格。杨奇从通讯员那里了解到广州有机肥料厂建设工作过程存在一些问题,经调查核实写了两千字的批评稿发往人民日报。其实,这个文章的内容和我们行业没啥关系,但是有一条信息值得我们琢磨。
提到的这个广州有机肥料厂是1951年的事情,也就是说现在很多地方被当做新型肥料推广的商品有机肥料最早应该在1951年就建厂生产了。60余年后,它又一次作为新型肥料出现在农民眼前,这个肥料太新了。
记得中国农业大学在组织编写《中国肥料发展研究报告》时,最早的稿件里是专门有一章节是讲新型肥料。讨论会上,遭到很多专家的反对,大家认为,新型肥料定义不清晰。作为国内农业研究的权威部门,如果在出版著作中出现新型肥料,一旦又没有说清楚时,危害的不仅仅是肥料市场,更是中国农民,中国的农业安全。最终,报告删除该章节,肥料的分类参照了我国统计局现有分类方法。
笔者了解,近期行业内也有一些记者采访了业内专家学者,大家也都对新型肥料的定义表示无奈,管理上也出现很多困惑,这里不再多说。
现在行业生存困难,企业难免做出些有“创意”的事情,开发出一些“有创意”的新型肥料。作为企业,为了赢得市场,为了企业发展,炒作一下不算什么事情;但是作为行业内的专家学者,冷静一些也许是件好事,如果能够把真正的新技术用在新产品开发中,笔者认为真的是积德行善。因为行业内的大专家,一旦发言肯定了哪一种新型肥料,随后的炒作就不仅仅是企业行为了,那就是某某专家说什么了。做学问不是靠炒作,做学问也需要寂寞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