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吁央视关注化肥“黑榜”
2014-02-06中国农资评论员阴剑锋
□ 《中国农资》评论员 阴剑锋
春耕大幕已经拉开,化肥质量、农资打假再次成为农资行业和全社会关注的焦点。那些已经登上化肥监管“黑榜”的企业更应该成为亿万农民高度警惕的“危险分子”。
近日,农业部发布的《2013年肥料监督抽查不合格产品名单》一文在网上热传。有网友将这一份化肥“黑榜”称之为“缺德榜”,虽然带有情绪,但是很准确的表达了全社会对于上榜企业的愤怒和憎恶。毕竟化肥的消费者是“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广大农民,在中国,农民依然是全社会公认的弱势群体,当他们用血汗钱买来的是一堆“无良产品”,甚至因为不知情而让一年的收成成为泡影的时候,谁又能够保持观望和沉默呢?
在农业部发布的化肥“黑榜”上,让人大跌眼镜的是20家上榜企业中,大企业、大品牌占据半个榜单,其中有几家在化肥行业“赫赫有名”。这些曾经的行业领头羊,今天“一榜成名”却是因为一直高调示人的产品质量。这次是偶然吗?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但是,当笔者再次搜索前几年化肥“黑榜”时,震惊甚至无语,大企业的身影频频出现,而且有“中”字头的企业也在榜上现身。由此可以推断,大企业登上化肥“黑榜”不是偶然。
不是偶然就要让这种现象成为必然吗?站在中国农民的立场,任何人都会坚决反对。众所周知,当下化肥行业境况艰难,行业竞争日益激烈,或许这些因素是导致大企业“被逼无奈的选择”。但是,这些似乎都不能成为一个想实现“中国梦”的企业做出抉择的客观理由。我们经常听到一种关于农资监管的理论:打真不打假,打大不大小。的确,在基层农资市场,中小企业依然是假劣农资的重灾区,这不仅要打,而且要重打。但是,在整治行业环境的过程中,大企业更应该扛起大旗,营造行业清风正气,不能因为任何原因在满腹牢骚中蹚进浑水。
化肥市场年年打假,越打情况越复杂。在当下,化肥市场需要“老虎苍蝇一起打”,然而,怎么打?谁来打?需要行业思考,更需要政府的反思。
化肥“黑榜”虽然引起轩然大波,但是作为最具公信力和影响力的公众媒体之一,央视并未过多留意。然而,化肥维系着亿万农民利益,维系着中国农业的大局,这绝对不是小事。况且现在的化肥“黑榜”的复杂性愈演愈烈,从中也折射出化肥产业的未来发展需要高层关注。呼吁央视《新闻联播》、“315晚会”等重要节目关注化肥“黑榜”,让更多农民看到而不受伤害,让更多企业警醒而不去冒险,让更多管理者去行动而不是等待。
诚然,关注化肥“黑榜”,不应该是为了关注而关注,更希望这种关注能成为化肥行业自省自律自强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