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长江流域油菜春季田间管理技术:防低温冻害是重点

2014-02-06

中国农资 2014年6期
关键词:暖冬雨雪菌核病

自去年秋播以来,长江流域油菜主产区气温偏高,油菜生长发育较常年偏快,苗情长势总体较好。立春节气后,长江流域出现大范围低温雨雪天气,气象部门预测这种天气将持续到2月中旬。长时间低温雨雪将影响油菜的正常生长发育,还可能造成冻害和渍害。为此,农业部油料专家指导组研究提出以防低温冻害为重点的冬油菜春季田间管理技术指导意见。

首先应及时清理三沟,防冻排渍。持续雨雪天气,造成土壤湿偏大,容易导致油菜缺氧烂根和倒伏,降低植株抗性,加重病虫害发生。要抓住低温雨雪的间歇期,清理田内三沟,排除积水,降低田间湿度,提高土壤温度,减轻冻害和渍害的影响。清沟取出的泥土可以用来培土壅根,特别是拔根掀苗现象比较严重的田块更要注意培土壅根,以减轻倒伏。

其次要及时摘苔追肥,防除冻害。受“暖冬”影响,今年油菜生育进程较快,尤其是早熟油菜和播种较早的油菜长势较旺,部分地块已抽薹开花,容易遭受低温冷害和冻害。对早花早薹和受冻的油菜,要及时进行摘苔,不仅可以一菜两用,而且可适当延迟花期,避开低温冷害。摘苔后每亩追施尿素3-4千克,可促使植株恢复生长。

再其次要在初花期喷施药肥,防病增产。长江中下游地区受去年秋冬干旱、暖冬影响,油菜花期可能较往年提早,氮、磷、硼等营养元素积累不足,花期可能遭遇春季低温阴雨加重菌核病发生,要在初花期叶面喷施农药和肥料混合液,促进油菜生长发育,防花而不实、防菌核病、防早衰、防高温逼熟。每亩用25%咪鲜胺乳油50毫升或50%腐霉利可湿粉60-100克或40%菌核净可湿粉100-150克等与30克硼肥(20%左右有效硼含量)、60克磷酸二氢钾、500克尿素,对水25-30千克均匀喷施。

最后应防治蚜虫,减轻危害。长江上游去冬以来气温较高,蚜虫危害可能加重,特别是云贵高原干旱地区目前已经出现了花期蚜虫危害。为此该地区要选用抗蚜威、蚜爆、氯氟氰菊酯、烯啶虫安、吡虫啉等农药,组织开展统防统治,减轻蚜虫危害。

猜你喜欢

暖冬雨雪菌核病
悲伤的事就不说了
桑葚菌核病综合防治技术综述
道岔外锁闭装置防雨雪冰冻技术研究
新闺怨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functional fabrics and fashion trends
不同播期、密度和肥效对陇葵杂4号菌核病发病规律的影响
暖冬
趣味暖冬
2014缤纷暖冬直击街头!
暖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