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应经济新常态 闯出转型新道路
——2014年中国国际氮肥、甲醇大会在京召开
2014-02-06中国农资张涛史晔坤
□《中国农资》记者 张涛 实习记者 史晔坤
国内农用需求放缓 工业尿素需求上扬
此次会议上,中国氮肥工业协会信息和市场部主任高力介绍中国氮肥生产及市场走向。2013年,中国的合成氨和尿素产量占据全世界的37%和41%,分别为7400万吨和8070万吨,已经成为名副其实的氮肥生产大国,产业集中度不断提高,行业整体水平明显提升,同时中国发展氮肥主要为了满足国内需求,氮肥作为主要消耗资源、能源的产品不会大量出口,出口量保持在7%—12%。
2014年国内增加尿素产能为160万吨,关闭230万吨,1-6月国内生产尿素将达到1526.7万吨(折纯),同比下降0.1%,1-5月累计出口尿素381.8万吨,同比增长199.7%。值得业内关注的是,国家出台促进化肥科学减量施用及鼓励发展高效肥的政策。农民偏施氮肥的现象开始减少,农业对氮肥的需求增长放缓,另一方面,2014年氮肥价格创10年来最低水平,又可能会刺激农民加大投入量,综合考虑,预计2014年氮肥需求量仍应保持缓慢增长趋势,预计增幅为0.5%。
高力特别强调:中国氮肥行业目前正处于新老交替和深度调整阶段,充满着机遇与挑战。中国氮肥出现结构性过剩,面临资源、环境的压力越来越大,同时节能减排难度加大、优惠政策逐步取消,以上因素均加大了企业的生存与发展的压力。但是中国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的发展为氮肥提供了发展空间,广大的内需市场是中国氮肥最大优势:首先土地规模化、种植大户和专业合作社的产生,新型农业的发展必将推动化肥生产、流通、服务水平全面提升;第二,国家重视节能减排,脱硝尿素和合成氨的需求大幅增加;第三,产业调整初见成效,为转型升级奠定了良好基础;第四,一批具有资源、规模、市场、管理优势的企业已经成为行业的主体,所以对于中国的氮肥产业而言,机遇与挑战值得业内的深思。
尽管报告中指出中国农用尿素使用量或将出现放缓甚至是拐点的判断,但是我国在节能减排与火电厂烟气脱硫、脱硝中对于尿素和合成氨将会明显增加,来自中电联节能环保分会的毛专建认为,随着我国“十二五”节能减排规划和“大气污染防治国十条”的推进,对于尿素及合成氨的需求将会大幅增加。
同时来自北京联丰恒业商贸有限公司的杨宝恒认为,随着我国汽车国四排放标准的突进,车用尿素也将成为合成氨的一个重要流向,但是需要国内企业注意质量、成本、物流等方面的因素。
页岩气成为行业焦点 应对压力国企亟需升级
在此次会议会场上,大家格外关注北美地区页岩气开发的最新信息。英国英特杰有限公司高级肥料分析师斯蒂芬·杜克介绍:2014年第一季度,北美地区的氮肥厂家取代了中东地区,成为国际上利润率最高的生产商,到2017年,尿素新增产能最多的地区为非洲大部分和北美,不包括东亚和南亚一再被推迟的项目,这主要是由于页岩气的产量在美国天然气总产量中的比重持续增加,氮肥生产的利润率将会大大提升,未来美国仍将保持世界最大的非常规天然气生产国。他指出,能源价格是影响氮肥行业利润率的重要因素,氮肥行业情况将受能源市场上边际成本厂家的驱动而变化,目前北美是氮肥的中心舞台,低中等成本天然气供应,加上较高的进口氮气价格和稳定的政局,页岩气已经改变了北美氮肥行业,北美页岩气的经验在未来5—10年不会被复制。他客观地指出,未来5年,中国地区仍有新增尿素产能,但同时华中地区的产能也将会有所淘汰。
来自英国咨询公司CRU的氮肥分析经理华莱士介绍了目前及未来全球氮肥产需供应情况:中国巨大的尿素出口量影响着全球的市场,但是作为出口大国却没有定价权,中国国内能源紧张,但是长期低价出口以此为原料的产品值得深思,同时他也提出:中国国内的需求将会放缓,或者出现氮肥使用的拐点,与此同时,今年厄尔尼诺现象将会影响美国及印度这样的氮肥需求大国,造成世界范围内的氮肥需求减少,值得业内深思的还有美国页岩气的开发及在造状况,这都将会对中国及世界范围内的尿素市场产生深远影响。
对于以上国外专家针对北美页岩气开发的情况介绍,国内生产企业的参会代表感受到了严峻的市场形势。应对当前的市场形势,中国氮肥工业协会理事长李寿生做了《正确认识和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率先闯出一条创新驱动转型升级的新路子》的主旨报告。《报告》总结了“十二五”以来中国氮肥、甲醇行业发展取得的新成绩,分析了当前中国经济发展新形势下,氮肥、甲醇行业面临的新情况和新问题。
李寿生指出,氮肥、甲醇行业发展的“新常态”主要体现在行业增长由高速向中速转变,企业要素成本刚性上升,创新驱动成为发展主要动力,政府宏观调控更加尊重市场规律等方面。要求中国氮肥、甲醇行业要率先闯出一条创新驱动转型升级的新路子:一是要把化解过剩产能作为行业加快转型升级的重要突破口;二是要把技术创新作为行业加快转型升级的重要支撑;三是要把绿色发展作为行业加快转型升级的重要着力点;四是要把精细化管理作为行业加快转型升级的重要保障;五是要把提高农化服务水平作为行业加快转型升级的重要抓手。
传统肥料亟需创新产品百花齐放
化肥作为保障我国粮食安全的重要农资产品,如何提高利用率一直是业内专家研究的热点,此次会议搭建了业内专家交流平台,如何研发、推广增效环保的新型氮肥也成为此次会议的亮点。来自中国农业科学院的赵秉强研究员认为,目前化肥改性增效主要通过缓释法改性增效、稳定法改性增效、添加剂法改性增效和有机无机复合(混)改性增效四个途径,这些途径被国内的化肥生产企业广泛应用,百花齐放,为我国的粮食安全做出巨大贡献。
会上有专家认为,国内传统肥料依然占据主要市场,新型肥料在市场中的比例较低,同时存在推广力度薄弱,噱头大于实际、价格居高不下等问题,还需要国内相关部门及企业联合攻克。针对新型肥料的开发与应用,此次会议上,晋煤集团、鲁西集团、河南心连心等行业领军企业交流了氮肥企业在创新发展方面的实践经验。
会议除大会综合介绍外,还分设了氮肥和甲醇技术、甲醇产业发展、化肥市场、增效环保肥料新品种发展四个分论坛。来自国内外氮肥、甲醇行业科研机构、分析机构和生产企业的50多位代表分别从技术、市场和产品创新角度做了精彩发言。梅赛尼斯、华烁科技、湖南安淳、航天长征等企业代表介绍了煤气化技术的发展现状和甲醇行业的技术进展。会议同时举办了国内外先进技术、装备、肥料新品种展览及先进企业的业绩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