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两岸共同家园的实现路径
2014-02-06林晓羽
林晓羽
(平潭综合实验区管委会,福建 平潭 350400)
平潭岛是中国的第五大岛和一座离岛,目前其与中国内地的连接依靠海峡大桥,“离岸”的地理位置特色跃然纸上。在海峡两岸关系新的历史时期,作为中国内地距离台湾本岛最近的地区,平潭岛在对台政治、经济战略上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那么,平潭岛如何抓住历史机遇,推动两岸交流合作向更广、更高层次迈进呢?2011年11月28日的《平潭综合实验区总体发展规划》中提出建设两岸同胞“共同家园”的区域合作新模式。笔者认为“共同家园”是两岸交流合作的发展目标,其理念对于当下的平潭就好比挂在架子上的葡萄——看得到够不着,因此,“实现路径”就是够葡萄的工具,没有工具再好的葡萄都要在架子上烂掉。
平潭共同家园的“实现路径”是什么,大多数人认为是“税”和“优惠政策”,笔者根据自身挂职经历认为这仅是实现路径的一个方面。尽管平潭拥有对台关系中的政策优势,但同期中国内地的深圳前海、珠海横琴、海南岛等特殊区域也在积极争取优惠政策,政策的优惠力度甚至有可能高于平潭,而且这些地方腹地的区域经济优势明显,产业链及基础配套设施比较完善。如果单纯从“税”、“优惠政策”角度上看,平潭相对这些特殊区域并不存在明显优势,甚至有可能随着这些特殊区域申请优惠政策的竞争越来越激烈,国家各部委从平衡各方利益的角度上减少或收缩优惠政策的力度,最终造成平潭想利用“税”、“优惠政策”在短期带来区位竞争优势的念头落空。可以预见,如果平潭陷入传统区域发展的“红海”竞争泥潭而不寻求转变,很可能将成为中国的第二个“鄂尔多斯”。寻找平潭共同家园的“实现路径”关键在于明确平潭的区位“蓝海”,即开辟一条实现共同家园的独特路径。这条独特路径短期内不存在竞争而且会使平潭成为区位竞争“游戏规则”的制定者。平潭是否存在这样一片“蓝海”呢?笔者认为显然是存在的,平潭独特的地理位置优势决定平潭“蓝海”战略的核心就是构筑两岸共同家园的离岸路径,即以地理离岸为平台,构建具有平潭特色的市场机制体制,从而向经济离岸领域延伸,形成以离岸为核心的区位定位和产业布局,并带动文化离岸的发展,最终实现政治离岸的新路径。
一、构建离岸市场机制体制
平潭岛,一岛两隔的“离岛”特征给平潭发展创造了打破传统发展模式的先行先试机会,海洋作为平潭特殊监管区域的天然屏障,其客观的地理因素使依靠市场自由竞争为准则的两岸共建模式成为可能。以“市场”为导向,就要求平潭要因地制宜,与时俱进,根据自身“离岸”特色来构建符合两岸共存的市场机制体制。这种“离岸”的市场机制体制建立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打破传统机制体制的束缚。海峡两岸路线的差异决定二者的融合必须是一种大胆的尝试,这种尝试并不意味着完全否认传统机制体制,而是合理继承和融合二者的优点,在不违反两岸原则的基础上将两者有机地结合起来。二是突出“离岸”寻求创新。目前,从中国内地层面上看,中央和各部委依然存在对平潭“放开了,管不住”的忧虑。而台湾当局也一样担心平潭成为中国内地对台“一国两制”的实验田。双方的顾虑制约了平潭的发展,为此,消除这两方顾虑,就要突出平潭与两方都“离岸”的概念,即独立于内地和台湾之外的第三方。而现有的机制体制不足以消除双方顾虑,寻求市场创新体制机制是平潭发展的原动力。三是以“市场导向”为准则渐进发展。政府的职能不应过分强调凯恩斯主义“有形的手”,而应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其市场机制体制的建立应遵循平潭发展的客观规律,即从无到有、从有到精的渐进过程。分阶段、分步骤、留有弹性,随市场的发展变化而不断修正和完善,循序渐进地推进市场机制体制的改革。具体政策建议如下:
第一步:明确未来平潭发展的顶层设计模式。修正过去以政府投资拉动经济为主导的顶层设计缺陷,回归以强调市场为导向的机制体制改革方向,不断健全和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政策,从提高平潭企业整体生产效率着手,以市场为准则,将平潭企业的生产价值链延伸至两端。
第二步:完善两岸“共同家园”的整体共建思路,围绕“五个共同”的内涵展开研究,尤其是“共同管理”模式的探讨。建议从“体制离岸”角度考虑,充分利用离岸特色,先行先试,大胆突破和创新,借鉴香港、深圳的成熟经验,摆脱“主义”路线的束缚,凡是有利于两岸同胞的就该采纳,做到凡是有利于平潭社会经济发展的就该推进,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两岸共治、共生。
第三步:进一步落实推进海峡两岸的“九二共识”精神,扩大其对两岸经济、文化、政治交流合作影响的“蝴蝶效应”,积极争取与台湾当局达成共识,消除台湾当局与民众“一国两制”的顾虑,推进台海关系的进一步融合。
第四步:在双方达成共识,消除顾虑的前提下,平潭政府主动放开管理权限,不仅仅是表面上的,而是要深入到平潭政府机构的内部运作构架,即从人员到部门再到管理者都允许台湾民众参与并监督,做到真正意义上的放开,形成不受两岸现有机制体制束缚的离岸市场机制体制构架。
二、以离岸为核心的区位定位及产业布局
从福建本身的产业特征及平潭周边的区位经济特色可以看出,平潭的区位定位根本不存在复制深圳、上海浦东、天津滨海等模式的可能性。根据平潭地处新加坡—台湾—上海—釜山的太平洋国际航道特征,区管委会龚清概书记描绘平潭未来蓝图是“将平潭建成全国通关效率最高、政策最优惠、具有国际自由贸易园区特征和功能的两岸合作特殊监管区域”,即以国际贸易自由港作为平潭远期规划目标。借鉴中国香港、荷兰鹿特丹、新加坡等成熟的国际贸易自由港经验,国际贸易自由港一般具备自由开放的“离岸”贸易市场和多边贸易制度等特征,世界各地的跨国公司和企业能够享受自由经营、自由贸易、低税制和低成本的国际贸易运作模式。依照平潭国际贸易自由港规划蓝图,首先应尽快建立“离岸”贸易市场和多边贸易制度,并围绕“离岸”贸易市场合理布局,统筹考虑配套产业发展的方向。
1.离岸贸易市场及多边贸易制度
“离岸”贸易市场是平潭构建国际贸易自由港的基础,作为两岸贸易往来乃至世界各国贸易交流的平台,自由开放的多边贸易制度是推动和促进平潭“离岸”市场发展的关键。建立适合平潭发展的多边贸易制度应当具备三个基本条件:一是世界各地的跨国公司和企业一视同仁,享受与中国内地企业同等待遇;二是不受贸易限制,通关便利;三是低税率、低成本。以新加坡为例,新加坡连续几年蝉联全球最具吸引力的贸易与投资区域,在“市场准入”、“边境行政管理”、“商业环境”等方面都体现新加坡贸易制度方面的便利化、自由化。新加坡奉行自由贸易政策,大多数进口产品不限制配额,无需许可证进口,同时施行跨国公司集聚政策——凡是在新加坡设立总部的跨国企业享受远低于一般企业的优惠政策,并推进金融资本和人才要素的便利化措施。因此,加快建立平潭“离岸”贸易市场,完善多边贸易制度,是平潭当局施政的当务之急。
2.离岸金融中心的建立
纵观国际上成熟的国际贸易自由港都有完善的金融配套系统为之服务,新加坡、中国香港都是全球知名的“离岸”金融中心。凡是涉及实体经济的交易都有虚拟资本的服务,建立平潭国际贸易自由港同样需要“实体经济”、“虚拟资本”两手一起抓,而平潭离岸金融中心是实现该路径的重要环节,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随着平潭对台贸易结算规模的不断攀升,人民币海外清算的迅速增加,迫切需要一个清算平台来满足两岸贸易往来需求;二是通过贸易结算可以获得稳定的人民币现金,为平潭人民币资金池的建立创造条件;三是2012年8月31日《海峡两岸货币清算合作备忘录》的签署,意味着台湾将成为人民币的下一个潜在市场,建立离岸金融中心有利于吸引台湾市场;四是两岸货币自由兑换是实现两岸共同家园的重要组成部分;五是有利于吸引两岸企业的深度参与,拓宽来岚企业的投融资渠道。鉴于两岸发展的客观需要,建立平潭离岸金融中心对于平潭共同家园的实现至关重要。现阶段平潭离岸金融中心的建立关键有三个方面:
(1)建立“离岸”人民币货币结算中心、清算中心和人民币产品交易市场
目前,我国涉外企业对人民币结算及交易产品需求强烈,在企业占比中高达50%左右,而我国对外贸易通常以美元、欧元和日元等国际货币进行计价结算,随着全球金融危机的蔓延和扩散,欧美日三国货币的贬值明显,这样无形中增加涉外企业的财务风险及财务成本,同时,我国对外汇的监管采取严格的核销、备案、企业分类管理、外债规模管理等硬性外汇管理措施,相比较之,人民币结算程序简化,结算成本较低,且近几年人民币升值幅度明显,累计升值超过30%,在周边国家和地区中充当着“准自由兑换货币”的重要角色。如果平潭能够成立“离岸”人民币货币结算中心、清算中心和人民币产品交易市场,将满足进出口企业在跨境贸易中选择人民币作为结算币种和交易产品的迫切需求,同时2012年8月31日签署《海峡两岸货币清算合作备忘录》,也为平潭发展人民币“离岸”结算中心、清算中心和人民币产品交易市场提供可能。
(2)施行人民币与台币的“双币制接轨”
推行人民币与台币的“双币制接轨”将有利于台湾民众在平潭生活消费和贸易往来,增进两岸民间资本的自由流动。目前,国际上最典型的“双币制”的地区就是英国伦敦——英镑与欧元共存,世界各地的消费者在伦敦无需汇兑直接使用英镑或欧元进行消费,不仅大大提高了欧盟地区民众来英生活消费的便利性,而且还可以吸引欧元民间流动资本为英国资本市场服务。现在问题的关键在于两种货币之间如何并轨?完全借鉴伦敦英镑与欧元的例子显然是不可行的。首先,英国与欧元成员国都是采用单一浮动汇率制度,且欧元对欧盟内非欧元成员国实行“欧洲第二汇率机制”,即欧元与尚未加入欧元区的欧盟成员国货币间的波动幅度保持在15%以内。其次,伦敦是欧洲美元市场的发祥地及最重要的交易地,而美元又是欧洲央行最重要的储备货币,英镑、欧元与美元之间有很强的关联性;再者,伦敦是全球最著名的离岸金融中心,有全球最完整的离岸货币结算、清算及相关货币产品的交易系统。相比较之,中国内地与台湾的汇率制度不一致,中国内地采取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的浮动管理汇率制度,而台湾采用自由浮动汇率制度。再次,台币不是中国内地最主要的储备货币,两种货币之间的关联性并不强。因此,要施行“双币制接轨”,需要解决以下几方面问题:
第一,建立平潭金融资本管理机构,负责对每日进出平潭的金融资本进行监管、预防及报警,防止全球性的热钱通过平潭流进中国内地,对中国内地资本市场产生冲击。
第二,在平潭试点实行人民币对台币的第二汇率机制,即人民币与台币保持固定比价的钉住汇率制度。
第三,建立两岸货币基金组织,要求两岸各上缴部分基础货币和黄金作为储藏货币,并发行两岸特别提款权,保障当平潭外汇市场受到金融冲击时,维持人民币与台币兑换汇率的稳定。
(3)筹建对台证券交易中心、国际金融衍生产品交易交割市场
1)证券交易中心作为一个地区政府与市场的纽带,它不仅发挥筹融资的作用,而且扮演证券市场监管的角色。在平潭设立对台证券交易中心,其实就是开辟一条对台融资的新路径。这条新路径允许台湾企业和居民享受与中国内地居民与企业相同的待遇,并专门成立台湾交易板块和新台币交易账户T股,允许符合上市条件的台湾企业在该板块同时发行A股与T股筹融资。另外,台湾相关金融机构无需经QFII的审核直接利用该交易平台投资中国证券交易市场,从而促使该证券交易中心成为两岸证券市场相互对接的新试点和新平台。
2)国际金融衍生产品交易交割市场是20世纪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后各国金融机构在巴塞尔协议的监管下寻求金融突破发展起来的新市场。该市场发展迅速,是目前国际上最活跃的市场之一,也是衡量一国市场经济开放度的重要标志。金融衍生产品依托实体经济,为实体经济服务,具有套期保值的功能,能够防止风险对经济产生的冲击,同时,也是重要的投资工具。仅英国伦敦金属交易所2011年的交易金额就达到15.4万亿美元,更不用说其他的金融衍生产品交易交割市场。因此,构建具有平潭特色的衍生产品交易市场显得尤为重要。
3.对台“离岸”数据中心的构建
信息化平台建设是实现“平潭智慧岛”的必要条件,是衡量区域便利化程度的重要指标。“云时代”的到来,要求平潭的信息化建设不能走传统的老路,简单复制其他地区信息化建设的模式是不可行的。“先行先试”的优惠政策赋予平潭在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条件下要大胆突破,敢于创新,平潭信息化建设亦是如此,“创新”是平潭信息化建设寻求突破的关键,突破重点在于构建“离岸云计算中心”。国内专业机构认为,我国云计算产业已走过市场准备期,即将大规模突破发展,2012年市场规模有望达到600多亿元。预计未来几年,中国云计算市场规模年均复合增长率将超过80%,到“十二五”末,产值规模将突破1万亿元。目前,北京、上海、内蒙古等地都在积极筹建“云计算”基地,其业务主要以“在岸云计算”为主,而重庆的“离岸云基地”作为中国唯一的“离岸数据中心”,也受到安全监管的束缚而限制发展。工业和信息化部电信研究院规划设计研究所副所长鲁春丛认为离岸数据中心业务开放与否要综合考虑国家安全和经济发展两方面因素,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逐步放开数据监管。因此,保证国家安全是消除监管顾虑和发展“离岸数据中心”的主要突破口。在这方面,平潭有着天然优势,而不同于重庆。重庆作为内陆直辖市,被周边省份包围,历来就是中西部的中心地区,其对中西部的影响极其深远,如果重庆的“离岸数据中心”出现监管疏忽,后果不堪想象。平潭构建“离岸数据中心”的优势体现在两方面:首先,从国家安全层面上考虑,平潭是一座四面环海的离岛,在过去几十年作为台海前沿,已在国家安全监管方面久经考验,在战略部署上可以形成相对隔离的区域形态,即使南北两条海峡大桥的建成贯通也分别被福清、长乐两地扼守住,在信息监管上完全可以做到统筹考虑相对隔离的离岸信息化布局。其次,2012年8月21日海峡两岸首条直达光缆——厦金海缆建成开通,标志着海峡两岸经由第三方通信的历史正式结束,两岸通信事业进入了“截弯取直”、“海底直航”的新时期。平潭可以充分利用两岸信息互通的优势,打造适应两岸发展的“离岸数据中心”。如何建设平潭“离岸数据中心”,笔者认为应该分步实施,逐渐完善,具体措施如下:
第一步:尽快成立平潭云计算基地筹建工作小组,启动平潭离岸云计算基地项目,并着手开始筹备项目前期运作的相关事宜。
第二步:尽快出台《平潭离岸云计算基地发展规划》报国务院及相关部委审批,并明确项目运作周期形成进度表。
第三步:在厦金海缆的基础上,更进一步与台湾电信业务部门签署《海峡两岸电信互通合作备忘录》,着手筹建平潭至台湾的海底光缆。
第四步:明确“离岸云计算基地”的项目运营主体和建设单位,作好项目顶层设计和规划,分期推进项目的建设,并分阶段报相关部委审核验收。
第五步:建立信息安全监控指挥中心,作好平潭岛与中国内陆之间的信息隔离,防止国家安全受到侵害,并定期将监控数据整理归档,汇总报相关部门备案。
三、离岸共生文化的构思及推广
美国著名经济学家德鲁克认为:“今天,真正占主导地位的资源以及绝对具有决定意义的生产要素,既不是资本,也不是土地和劳动,而是文化”[1]。事实证明,地域文化与地域经济之间的关系极为密切,齐鲁文化、吴越文化、三晋文化、闽南文化等都在一定时期促进各自区域经济的发展,不同的区域文化决定当地民众的价值观、教育水平、劳动技能和实践经验等文化模式,文化模式的优劣又深刻影响经济模式的发展,Harrison的《不发达是一种心态——拉丁美洲事例》研究表明,文化滞碍是多数拉美国家经济落后的根源[2]。文化凌驾于经济之上,推动经济的发展,邓小平“解放思想,改革开放”的思路推动中国30年成功发展就是最好的案例,平潭的“共同家园”的发展,文化是重要环节。“离岸共生文化”的构思和推广是平潭“共同家园”实现路径的核心环节之一,其共生文化的优劣直接决定平潭共同家园的成功与否。那么,什么是优性文化呢?开放性、创新性、包容性是衡量优性文化的三大标准。平潭的“离岸共生文化”要从福建文化的自身寻求突破,借鉴日本的“反求优化”的模式,有机融合台湾文化的特色,敢于冒险,大胆创新,形成区域内经济文化一体化的发展模式。具体文化发展政策建议如下:
1.构建平潭“离岸共生文化”体系
建议平潭综合实验区管委会与海峡两岸重点院校及科研机构签订合作备忘录,并成立两岸文化传播研究中心。由专门的科研团队在福建文化与台湾文化中追根溯源寻求共性文化,尤其是对台湾文化影响极深的闽南文化,从中寻找促进两岸文化、经济交流的元素加以推广,并建立以闽南文化为基石的“离岸共生文化”,同时,借鉴其他文化的优性特质,例如浙江文化的冒险创业精神、上海移民文化的包容精神等,形成一套适合两岸同胞在平潭生存发展、具有平潭特色的“离岸共生文化”理论体系。
2.制定与两岸“共同家园”发展战略相适应的文化发展战略
文化发展的落后是造成一地区人们因循守旧,缺乏创新精神与商品意识,导致地区经济发展停滞不前的内在原因[3]。平潭由一个贫困县跳跃式转变为海西特殊经济区的同时,不能忽略了制定与之相匹配的文化发展战略,要从观念上转变平潭当地40万人的文化价值取向,使之从过去贫困地区的“传统落后”意识向特殊经济区的“先进进步”意识过渡。笔者认为现阶段平潭综合实验区文化战略要着重做好以下几点:一是加强精神文明建设,提高平潭当地人的文明素质,增强文明宣传及普及工作,完善新闻传播、文娱体育、科学教育等文化基础设施的建设。二是注重人才的引进与培养。在人才引进政策方面要加大向高层次人才的倾斜力度,并为其提供良好的投资创业环境;同时,在人才培养方面,不要单纯地依靠平潭海洋大学的建设和发展,可借鉴珠海经验,广纳海峡两岸重点院校来岚设立分院或科研所。三是提高当地的基础教育水平,加大对幼儿园、小学、中学的投资建设力度,整体提升未来人才素质。四是建立两岸共同文化交流平台,扩大“两岸共同家园论坛”的影响力,可以借鉴海南“博鳌论坛”的模式,邀请国内外知名专家学者来岚学术交流,从而提高平潭整体的文化底蕴。
四、结 语
在经济离岸发展相对成熟和文化离岸具有一定积淀的基础上,以邓小平“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为原则,以实现两岸共同家园为目标,进一步拓展“离岸”的内涵,避开两岸政治机制体制的壁垒,真正落实中央赋予平潭综合实验区的战略地位,大胆创新、敢于突破,最终形成政治离岸的新局面。
参考文献:
[1]欧 人.关于地域文化与区域经济发展问题的几点思考[J].经济经纬, 2004,(5):27-29.
[2]陈 柳,于明超,刘志彪.长三角的区域文化融合与经济一体化[J].中国软科学,2009,(11):53-63.
[3]李锦宏,陈 越.区域经济发展中区域文化的影响机制分析——兼论区域文化与区域竞争力的逻辑关系.[J].新西部:理论版,2008,(4):70-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