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广西蚕区蚕茧生产情况及生产成本调查报告

2014-02-06于永霞乐波灵黄梅梅肖丽萍

中国蚕业 2014年1期
关键词:种桑养蚕小蚕蚕农

于永霞 乐波灵 黄梅梅 李 莉 肖丽萍

(广西蚕业科学研究院, 广西南宁 530007)

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东部地区经济的发展,传统蚕区逐渐萎缩,桑园面积、发种量、蚕茧产量都呈逐年下降的趋势。中华人民共和国商务部适时提出了“东桑西移”的发展战略,以保证蚕桑产业的持续发展。地处祖国西南部的广西壮族自治区(以下简称广西),紧紧抓住这一大好机遇,相继出台扶持产业发展的政策、措施,成功地做大了蚕桑产业。自2005年起,蚕茧产量首次跃居全国第一,之后一直保持着高速发展的势头。截至2012年底,广西已经取得了桑园面积、蚕种饲养量、蚕茧产量、生丝产量、单位面积桑园产茧量、桑枝食用菌等方面6个全国第一[1]。

为更加全面地了解广西主要蚕区蚕茧生产的基本情况,我们在广西9个重点县(宜州、环江、那坡、鹿寨、象州、忻城、柳城、横县、邕宁)共发放了810份调查问卷,回收712份问卷,有效问卷693份,无效问卷19份,回收问卷有效率超过了97.33%。根据这693份调查问卷我们对9个县的蚕区基本情况、种桑养蚕成本收益、合作社与农业保险、蚕农对政策满意度等方面进行了调查分析。以期通过分析,了解广西蚕区的基本情况、蚕农收益和政策方面的相关问题,供分析、决策,促进广西蚕桑产业持续、健康发展。

1 广西蚕区蚕茧生产基本情况

1.1 广西蚕区农户基本情况

1.1.1 蚕农性别比例 在693份调查问卷中,男性为492人,占71%;女性为201人,占29%。说明在广西蚕区中,男性为主要劳动力。

1.1.2 蚕农年龄结构 目前,广西从事种桑养蚕的蚕农年龄比例以41~45岁和46~50岁居多,两者合计共占55.10%,35岁以下的占8.20%,36~40岁的占18.20%;51~55岁的占9.10%,56~60岁的占6.40%,60岁以上的占3.00%。说明在过去10年广西蚕业高速发展的历程中,31~40岁的蚕农是主要的劳动力,在蚕业生产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1.1.3 蚕农文化程度 调查显示:蚕农文化程度以初中为主,占68.11%;小学及以下文化的蚕农次之,占18.76%;再次是高中及中专文化的蚕农,占12.70%;最少的是大专及以上文化的蚕农,仅占0.43%。

1.1.4 蚕农劳动力投入 每个家庭从事种桑养蚕的劳动力数量以3人最为普遍,占 73.30%;4人次之,占13.42%;2人及以下占 8.66%;5人及以上最少,占4.62%。说明广西蚕区农户中用于种桑养蚕的劳动力以户均3人最为普遍。

1.2 广西蚕区种桑养蚕情况

1.2.1 蚕农种植桑树品种的情况 广西栽植的多为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桑树品种,主要有桂桑优62、桑特优2号、桂桑优12和沙2×伦109。值得注意的一点是,新兴蚕区(百色)种桑养蚕开始较晚,所栽植的桑树品种大多为新品种,而横县等老蚕区,还有部分老品种(沙2×伦109),其所产桑叶的质量、产量都低于新品种[2],有待于品种更新换代,以提高单位面积桑园的蚕茧产量。

1.2.2 蚕农饲养蚕品种的情况 广西处于亚热带蚕区,高温多湿的天气是其主要的特点,所饲养的蚕品种对强健性要求也较高。所以,江浙、四川、山东等省的多丝量蚕品种到了广西往往“水土不服”,容易暴发蚕病;而且因为这些地区的蚕品种往往龄期较长(25~28 d),而广西的蚕品种一般20~24 d即可上蔟售茧,蚕农往往见蚕久久不熟,心急而添加蜕皮激素,从使用的蚕药中蜕皮激素的使用率达38.62%来看,也证明了激素类蚕药在蚕区的使用较为常见,而这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蚕茧的品质。

从调查结果来看,“两广二号”作为全年用种,目前仍然是广西的当家品种。桂蚕2号作为春秋用多丝量蚕品种,因抗高温多湿能力差,而饲养时期受限(上半年3—5月,下半年9—11月适合饲养),所占比例较小。目前,有专家也指出,两广二号品种推广了20余年,虽大大提高了广西的蚕茧产量,但是也面临着品种退化和品质提升的瓶颈,迫切需要有新品种能更新换代[3]。

1.2.3 蚕农户均桑园情况 从调查问卷看,户均桑园面积最大的为16 675 m2/户,最小的为667 m2/户,平均面积为3 849 m2/户。按照家庭从事种桑养蚕的劳动力最普遍的3人来计算,人均桑园面积约为1 281 m2/户,说明在省力化养蚕技术推广率不断提升的情况下,人均桑园面积较之前[4]有所增加,劳动生产率较以前提高了。

2 广西蚕区蚕茧生产成本及相关指标分析

种桑养蚕投入总成本包括物质与服务费用、人工成本、土地成本。物质与服务费用是指在直接生产过程中,消耗的各种农业生产资料的费用、购买各项服务的支出与生产相关的其他实物或现金支出,包括直接费用和间接费用。直接费用包括蚕种费、肥料费、农药费、蚕药费、农机使用费,间接费用包括固定资产折旧、保险费、管理费用、财务费用、销售费用等。人工成本是指生产过程中直接使用的劳动力成本,包括家庭用工和雇工费用两部分。土地成本是指地租,指土地作为一种生产要素投入到生产中的成本,包括流转地租金和自营地折租。

2.1 全龄自己饲养与购买共育小蚕(3龄)的生产成本对比

从表1看,2012年农户每667 m2桑园的总成本中,全龄自己饲养的为5 527.15元/年,购买共育小蚕(3龄)的为6 080.44元/年,购买共育小蚕的农户比全龄自己饲养的农户高出553.29元/年,其差别主要在于共育小蚕价格比蚕种高;而每667 m2桑园产值方面,全龄自己饲养的是6 034.17元/年,购买共育小蚕的是6 725.23元/年,比全龄自己饲养的高出691.06元/年。主要是小蚕共育可以提高单位面积桑园产出率,同样面积的桑园产出的蚕茧数量多。而每667 m2桑园净利润来说,饲养共育小蚕的农户比购买蚕种的农户高出137.77元/年。充分证明了小蚕共育饲养成功率高,养蚕批次多,售茧批次多,单位面积桑园经济收益高。

表1 全龄自己饲养与购买小蚕(3龄)每667 m2桑园的成本与利润 (元)

2.2 人工成本在蚕茧成本中的比例及影响

种桑养蚕是劳动密集型产业,所需劳动力较多。根据表1数据可以看出,人工成本全龄自己饲养和购买共育小蚕的占总成本的比例分别为72.63%和71.07%,两者相差不大。在问卷统计中,当地雇工的费用日工价2011年是60~80元/d,2012年上涨为80~100元/d,这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人工成本在上升。另外,蚕农年龄结构显示,35岁以下和36~40岁二者的比例共占蚕农总数的23.40%,远远低于过去10年31~35岁、36~40岁年龄段的人口数(55.10%),“人口红利”正逐步减少,推广省力化养蚕技术仍是今后蚕业工作的重要方向。

2.3 肥料在生产成本中的比重及影响

根据《全国农产品成本收益资料汇编2013》的统计显示:肥料在生产成本中占有较大比重,约占总成本的36.88%[5]。在本次调查问卷中,购买蚕种饲养的农户和购买共育小蚕的农户,肥料费分别占总成本(不含人工成本)的45.10%和43.93%。说明肥料价格的走向,对蚕茧成本、蚕农收益影响较大。从表2可以看出,2011年起每667 m2桑园化肥投入较2008年有较大幅度增长,2011年比2008年增长29.82%,2012年比2008年增长34.04%。

表2近5年每667m2桑园化肥投入情况

年份化肥投入(元)比2008年增长的幅度(%)2008182 38-2009164 29-9 922010189 814 072011236 7629 822012244 4734 04

在对693个样本使用化肥的情况调查中发现,有634户施用了复合肥,有627户施用了氮肥,有109户施用了磷肥,有44户施用了钾肥。 而桑树是多年生植物,偏施N肥容易破坏土壤环境中养分平衡,影响到桑树的生长而导致桑叶产量下降,同时也会增加蚕农的成本,提倡配方施肥,提高肥效比是降低成本、提高桑园收益的途径之一。

2.4 蚕农对蚕茧价格的心理预期

在调查蚕农对蚕茧价格的心理预期方面,问卷调查显示蚕农普遍的心理预期在 20~60元/kg。心理预期最高价格为60元/kg,心理预期最低价位为20元/kg, 低于这个价格蚕农就不打算继续养蚕了。据广西蚕业技术推广总站数据,2012年广西蚕茧平均价格为35.86元/kg,2013年广西蚕茧平均价格稳定在41.00/kg,均在蚕农的心理预期内,各地蚕茧生产稳定、有序进行。

3 其他与养蚕相关的问题

3.1 蚕病与蚕药施用技术

在问卷调查中,出现最多的问题是“蚕病多”和“不懂技术”,分别占56.23%和43.77%。在最多发的蚕病选项中,病毒病发病率最高,达94.08%。由于病毒病是垂直传播,其病毒多角体容易隐藏在角落里,如果消毒不彻底,容易感染下一批蚕。而对病毒病最有效的药物是生石灰,但调查中发现生石灰的使用率仅为32%(理论上,生石灰的使用率应该是100%[6],因为起蚕和眠蚕都要用到)。

3.2 省力化养蚕技术的应用

近年来,广西一直在蚕区推行省力化种养技术,其中“小蚕共育”是推广最为成功的一项技术。而且在部分地区(环江、宜州、横县等),其小蚕共育率达到了95%以上,甚至达到了100%,购买蚕种自己饲养的农户较少,故此次调查没有将“小蚕共育”作为一项“省力化技术”进行统计。

此次调查中,大蚕地面育的使用率是84.13%,伐条机的使用率是30.30%,方格蔟的使用率是73.59%。大蚕地面育的使用率较高,方格蔟的使用率也较2011年的统计数据(50%以上[7])有较大提高,说明在省力化养蚕方面的推广取得了相应的成效,而伐条机的普及率还比较低。其它省力化机具因普及率不高,也没有列入此次统计。

3.3 技术培训与现场指导的次数

在推进广西蚕业快速、高效的发展过程中,广西注重以示范基地建设带动蚕区发展,通过规模化、标准化生产的普及带动种养技术的普及。在问卷统计中,2012年农户参加种桑养蚕培训的次数、技术人员现场指导的次数方面,示范基地的农户次数平均在7次/年,而非示范基地的农户平均不到2次/年,说明蚕桑示范基地建设在技术推广方面起到了很好的示范、带动作用。

3.4 蚕业合作社的参社比例

据广西农业部门的数据统计,广西现有蚕农合作社 245个,而广西从事种桑养蚕的蚕农超过了85万,参社率仅为9.23%[8]。本次调查显示:在示范基地的农户占28.90%,参加蚕农合作社的农户占25.3%(不参加的理由大都因为当地没有合作社)。在广西蚕业今后的发展中,政府及农业部门应引导蚕农积极组建合作社,增强蚕农了解市场信息、抵御风险的能力。

3.5 农业保险的意识与意愿

近年来,极端恶劣灾害天气频繁,常常影响到农业生产,甚至给农业生产带来较大的损失。如2013年3月份的冰雹就给广西各蚕区正常生长的桑树造成了不小的损失,蚕农纷纷减少饲养量[9],导致已经出库的蚕种不得不再冷藏。

农业保险是指保险人为农业生产者在从事农业生产过程中,对遭受自然风险或者市场风险所造成的损失提供经济补偿的各种保险保障。但因其保险金额难于确定、保险费率难于厘定、损失难于评估、理赔工作难度较大等难点,而被视为发展最缓慢的一类保险,一般的保险公司也不愿经营此类风险较大、没有固定利润的保险。我国从2004年开始探索新的农业保险模式,并形成了安信模式、安华模式、互助式模式、共保体模式、安盟模式5种模式[10]。

参与统计的693个样本中,选择“了解农业保险”的占16.70%,选择“愿意参加农业保险”的占62.50%,说明农民的参保意识还比较高。从实际操作来看,虽然农业保险推广困难重重,但是从长远发展的角度来看,还是非常必要的,相关部门应进行广泛的调研、给予相应的保障,支持农业保险的落地和健康发展,支持广西蚕桑产业的健康发展。

3.6 国家及地区蚕业政策满意度

在国家“东桑西移”的大背景下,广西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支持蚕桑产业的发展。作为最基层的蚕农对政策的满意度如何呢?调查结果如下:在693份有效样本中,满意的占59.16%,一般的占38.82%,不满意的占2.02%。超过半数的蚕农对国家及地方蚕桑政策满意,也从另一个方面说明国家政策落实比较到位。

3.7 养蚕意愿与扩种意愿情况

在调查的693个样本中,愿意继续养蚕的有675户,占97.40%;打算扩大桑园面积的有471户,占67.97%。在不打算扩大桑园面积的农户其原因选择中,“没有扩种的土地”是主要的原因。说明了目前广西蚕农种桑养蚕的积极性仍然比较高,扩种意愿比较强,但是受制于可用于扩种的土地有限,所以今后一段时间里,桑蚕与甘蔗、粮食争地的现象仍将存在。广西桑园面积将在现有水平上稳定,并小幅地增长。

4 结论

4.1 产茧量继续增长是今后广西的发展趋势

目前,广西蚕区的劳动力仍以男性为主要劳动力,文化水平以初中居多,家庭中从事种桑养蚕的劳动力为3~4人,人均桑园面积1 281 m2,人均桑园面积较之前有了较大提高,说明省力化养蚕技术在提高劳动生产率方面发挥了作用。蚕农扩种桑园的意愿比较高,但是可用于扩种的土地有限,因此在经历了10余年的高速发展之后,广西桑园面积和蚕茧产量将在现有基础上稳定发展,小幅增长。

4.2 省力化高效种养技术是今后工作的重要方向

调查显示,未来10年可从事种桑养蚕的劳动力(主要指30岁~40岁)大大低于前面10年的水平,“人口红利”正在下降;购买共育小蚕比全龄自己饲养的单位面积桑园收益更高,重点蚕区小蚕共育率比较高,而部分老蚕区小蚕共育率还比较低,应在这些地区加大推广小蚕共育的力度。化肥和人工成本是种桑养蚕生产成本里面比例较大的2项,而大力发展省力化高效养蚕技术、减少用工量是今后蚕业技术推广的重要方向。

4.3 加大技术培训是今后技术服务工作的方向

蚕农对国家及地区产业政策的满意度较高,继续养蚕的积极性也普遍比较高。示范基地的农户得到的技术培训明显高于非示范基地的农户。但是,合作社普及率还比较低,需要进一步加强合作社的普及;农业保险尚未起步,需要普及相关知识,探索适合广西的蚕桑产业农业保险的发展模式。

[1] 金宗志.“六个第一”领风骚[J].当代广西,2013,(7):14-15.

[2] 张明沛.桑蚕技术[M].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2008:28-32.

[3] 祁广军.“东桑西移”背景下广西蚕丝业发展实证研究[D].北京:中国农业大学,2013:122.

[4] 郭沛云.家有三亩桑 生活过小康[J].广西蚕业,2007,44(2):33.

[5]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价格司.全国农产品成本与收益资料汇编2012[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13:201.

[6] 马晓林,韩良杰,姜德义.栽桑养蚕关键技术[M].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04:34-40.

[7] 祁广军,乐波灵.广西亚热带蚕业发展与蚕业技术创新的作用[J].蚕业科学,2011,37(4):722-729.

[8] 祁广军,于永霞.广西蚕桑产业可持续发展对策研究[J].蚕业科学,2013,39(5):984-990.

[9] 朱方容.蚕桑冰雹灾后恢复生产的措施[EB/OL].广西蚕业信息网,2013-03-14.http:∥www.gxcy.gov.cn/tytg/ShowArticle.asp?ArticleID=46322.

[10] 全国经济专业技术资格考试用书编写委员会.农业经济专业知识与实务(中级)[M].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辽宁电子出版社,2009:111-114.

猜你喜欢

种桑养蚕小蚕蚕农
种桑养蚕产业化发展问题解析
探究种桑养蚕机械化发展及建议
切料机助力小蚕人工饲料育快速推广应用
半自动小蚕饲育机的升级改造
躲雨
可爱的小蚕
关于种桑养蚕技术要点的思考
省力化种桑养蚕的综合技术要点浅析
也谈小蚕共育存在的问题与改进技术措施
始兴首批春茧鸣锣开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