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神 探 夏 洛 克
——消费文化语境下的改编典范

2014-02-05丁宁

文教资料 2014年31期
关键词:华生夏洛克神探

丁宁

(江苏农牧科技职业学院,江苏 泰州 225300)

神 探 夏 洛 克
——消费文化语境下的改编典范

丁宁

(江苏农牧科技职业学院,江苏 泰州 225300)

英国BBC推出的《神探夏洛克》顺应了现代社会无处不在的消费文化,改编了原著中不能与时俱进的“滞胀”因素,在影片中纳入了我们这个时代所需要的一些噱头来保障票房的收入,同时大力革新了原著中对于福尔摩斯的定义。在成功的同时,也凸显了消费文化中传统价值观的改变,这种形式上“尽美”而价值上“不尽善”的电影对于现代社会的影响是值得大众反思的。

消费文化 神探夏洛克 价值观

消费文化是指在一定的历史阶段中,人们在物质生产与精神生产、社会生活以及消费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消费理念、消费方式、消费行为和消费环境的总和。

文化成为了消费社会最基本的特征[1]。为了适应这样的转变,许多文学作品被重新编排改写,旧有的意识、设定退出、淡化,改编后的文学作品带着浓郁的消费文化的特征。本来就为迎合市民文化而出现的侦探小说成为了文学改编中比较常见的一种,尤其在近年来,屏幕上出现了大量改编、原创的破案题材的影视剧。作为世界知名的侦探小说《福尔摩斯探案集》更是从诞生以来无数次以不同样式和大家见面。进入21世纪后,古老的故事结合新的改编风格又再次焕发出了别样的光彩。英国BBC推出了《神探夏洛克》。它将上个世纪浓郁雾都特色的故事背景穿越到了现代化21世纪的英国伦敦,精致的画面,现代化的都市,当代社会的生活方式,完全忠于原著精髓的故事,使得该剧迅速在世界范围内一炮而红。那个拿着黑莓手机(第二季开始是iphone4),利用现代科技破案,依然不谙世事,毒舌腹黑的福尔摩斯扮演者本尼迪克特·康伯巴奇被中国观众亲切的称为“卷福”,成为了新一代“男神”。

这部剧于2007年7月25日首播,截止目前一共出了三季,每季三集。与其说是一部电视连续剧,更像是系列电影。本文以其为例,剖析该剧在人物设置、情节改编和表现方法上受到消费文化影响的部分。

边缘情爱的设置

消费文化有两个主题,其中之一是情爱的主题。[2]原著中福尔摩斯的爱情生活是一片空白,华生和玛丽喜结良缘,其他重要的配角爱情生活基本没有涉及,即使有也是点到为止。主人公福尔摩斯和华生,是一对工作上的好搭档,用福尔摩斯的话来说,华生的作用是“在我指出你错误之处的同时,往往就会把我引向真理”。[3]在《神探夏洛克》中,虽然主创、主演都在采访中否认了人物之间的“基情”。但是不得不承认该剧在“卖腐”上的不遗余力。原著中华生有个关系不太好的哥哥,《神探夏洛克》中变成了姐姐,还是一位面临同性婚姻危机的同性恋。福尔摩斯最重要的敌人莫里亚蒂,在一出场时就伪装成一位同性恋,还成功地骗过了福尔摩斯。这个世界上唯一一个让福尔摩斯产生暧昧情愫的艾琳·艾德勒是一个性虐女王,对象男女不限。至于两位主角,从一出场时就一直被人以“一对儿”来称呼,甚至艾琳·艾德勒都问过华生“你是在吃醋吗?”华生不断地强调“我们不是一对儿,如果还有人想知道。”同时又说着暧昧的台词“幸好没人看到,你在没人的游泳池旁脱我的衣服。”而事实是他身上绑着炸弹,福尔摩斯帮他将连着炸弹的外套脱下来。第三季第一集《空灵柩》中对于福尔摩斯如何死里逃生的猜测,更是有年轻的女孩子给出了福尔摩斯和莫里亚蒂合谋的猜测,在这个猜测版本中,他们二人深情对视,差点就接吻的画面让无数“粉丝”激动不已。

原著中福尔摩斯与华生的第一次见面,其实是27岁,但是历来的影视改编,都启用了中老年扮演者,这次选用了年轻的演员,可能也是该剧设计了很多爱情关系的原因。但是我们看到更多的却是这样边缘情爱的设置,为什么呢?以同性爱为例,电影中的“同志”故事,往往放置在封闭的学校场域,表达未成年人已然苏醒的性别意识,或是为弱势群体说话,表达同性恋群体在“正统观念”压迫下的追求解放,追求自我的渴望。可是另一面,强大的传统观念约束着另类情欲的放纵,同性恋又成为了拒绝主流,我行我素的时尚“酷儿”。在这样思想影响下“卖腐”已然成为了一种潮流,主人公之间的暧昧关系变成了一种“擦边球”,非常成功地游走在了传统观念与流行之间。于是在本剧中,这种边缘情爱的设置在贴近年轻人生活的同时也迎合了他们的追求。

内容背景的抽离整合

柯南道尔所著的“福尔摩斯”系列侦探小说共有60部,《神探夏洛克》选取了其中的几个故事作为大梁,但是在几乎每一集里都糅杂了原著中许多情节和细节。比如在《巴斯克维尔猎犬》里,福尔摩斯手拿鱼叉浑身是血的回来,来自于原著《黑加里》一案,不过原著中只是说福尔摩斯夹着个短矛回来,告诉华生他刚才用短矛刺死猪去了。《最后的誓言》中玛丽给华生的U盘上面写着“AGRA”,这个缩写来自于原著中的《四签名》。但是玛丽从一个聪慧、纯洁、简单的姑娘变成了一个背负黑暗过去的杀手。类似的例子不胜枚举。这样的处理避免了对原著的照抄,又隐含了对原著的致敬,避免了将不适合改编的故事照搬屏幕,又吸引了大批死忠读者津津乐道于这些细节。

其次是背景的整合,不同于其他借福尔摩斯的名字来讲述完全无关的故事的作品,这一次编剧莫法特和加蒂斯很谨慎地在剧本和原著间做着元素的“置换”,用网络博客替换了原著中华生的日记;那篇著名的演绎法研究发表在了福尔摩斯的个人网站而非泰晤士报上;原著中频繁出现的寄信和拍电报变成了发送手机短信,福尔摩斯也变成了现在随处可见的手机党;充当眼线的“贝克街小分队”,由街头的流浪孤儿变成了卖杂志的流浪汉、街头涂鸦的艺术青年;凶手从维多利亚时代的马车夫变为了出租车司机等等。

陈晓明博士为消费文化归纳了五个特征,其中之一就是适应于青年人。刺激、前卫、富有现代气息的元素比起旧时伦敦的雾气弥漫,对于现代年轻人来说,自然更有代入感,更能吸引他们的关注。这种改编有创新而忠于原著精髓,可以说是本剧对于福尔摩斯作品改编的一大贡献,也深深影响了后来者,比如紧随其后美国拍摄的《基本演绎法》,当然很遗憾地是那已经变成了一部纯粹的美式探案剧。

快速刺激的电影节奏

《神探夏洛克》有个非常显著的特点,就是快。福尔摩斯的思维敏捷,观察入微,通过被观察对象特写镜头旁快速闪现的字幕来表现。比如《粉色的研究》中福尔摩斯观察到死者的戒指时,戒指外圈显示“dirty”,内圈显示“clean”的字幕,消失后推断出的结论也出现了字幕“有婚外情,不止一个情人”。思考推断过程用虚拟触摸式电脑的屏幕滑动方式来表现,夏洛克的前方一个个单词、画面变成了透明立体的小框配合他的手势,通过电脑特效快速出现、消失、排列、组合,来呈现了他的整个思维过程。这样展示福尔摩斯推理判断的过程,可以说是侦探片中对推理思维最为出色的一次具象化处理。

福尔摩斯的语速非常快,尤其是分析案情或说明自己观察到的信息时,比如《粉色的研究》中与华生的第一次见面,对于华生的质疑“你确定?我们这是第一次见面,就一起去看房子?我甚至还不知道你的名字。”福尔摩斯用非常快的语速重现了原著中那段对华生的剖析,快的甚至来不及看字幕。这种语速几乎是三季中所有福尔摩斯破案时专用。

还有呈现出的快节奏的剪辑,比如片头曲中利用快镜头展现的川流不息的人群和车流,配以节奏分明的主题音乐。

大脑好比双核处理器,说话就像机关枪,这样的改编保留了原著中人物的身份,对人物性格和叙事方式进行了现代化的解读和表现,完全通过画面,让人物自己展开故事,这样的改编其实是受到了消费文化的驱使,原著无从体现主人公的语速,历年的影视改编中英伦绅士矜持,彬彬有礼的风度也并不会影响大众对于福尔摩斯破案能力的评价。快节奏几乎是商业大片的常见特点,用富有爆发力的表现方式去吸引观众,引起肾上腺素的激增,引发快感。

福尔摩斯人物设定与价值观的改变

《神探夏洛克》顺应了现代社会无处不在的消费文化,改编了原著中不能与时俱进的“滞胀”因素,在影片中纳入了我们这个时代所需要的一些噱头来保障票房的收入,同时大力革新了原著中对于福尔摩斯的定义。原著中的福尔摩斯是一个绝对理性化的人物,观察入微,思辨敏捷,有着绝佳的自控能力,《神探夏洛克》中的夏洛克理性的一面被加强了,“总是置身事外,冷静地观察”,是个“斯波克”式的人,对他来说思考是生命中最重要的事情,别的都可以放弃,包括吃饭睡觉,“呼吸很无聊”是他没案子可破时的名言。他对人情世故一窍不通,不止一次做出让身边人陷入尴尬境地的事情。对于感情,可以理所当然地利用一个对他有兴趣的姑娘,谈恋爱是为了能混进马格努森的办公室。另一面,在华生的影响下,对比原作中的福尔摩斯,他实际上还是相当关心周围的人,展现出更多人性的温情,当他对茉莉语出不逊后,懂得了说对不起,并附上一个温情的礼节性的吻;因为哈德森太太被人打伤,夏洛克将凶手从窗户扔到楼下一次又一次;受到刺激对华生说“我没有朋友”,伤了老友的心,第二天扭扭捏捏但是真心诚意的说了对不起,“我没有朋友,除了你”。

原著中的很多警界人士并不喜欢福尔摩斯的恃才傲物,把别人都当白痴,《神探夏洛克》中的莎莉多诺万和安德森警官也不喜欢夏洛克,但原因更多的却是对他的能力和品性抱有怀疑和不安,认为他早晚会从破案转移到犯案去证明自己的天才。原著中福尔摩斯对奇特的案子很感兴趣,没有案子的时候,他会很悠哉地欣赏音乐,做化学实验。而本剧中一旦没有案子可破,夏洛克表现出来的却是一种歇斯底里的状态,六神无主,无法控制自己的言行,以至于开枪对着墙壁胡乱射击。他的解释是自己是“高功能反社会人格”。

福尔摩斯其实是以一个神化的英雄形象出现在我们面前的,英雄会让普通大众膜拜和向往,但是比起一个高高在上的英雄来说,贴近大众日常生活的英雄更容易被接受。英雄也在寻求突破,如何更人性化、普世化、暗黑化,如何颠覆类型已经成为趋势。这些英雄会无助挣扎、会人性颠覆,也会爱上其他人。这样使得人物变得丰满,不再是原著中那个符号化的的人物形象。而这个改编也深深打上了消费文化的烙印,“遵循享乐主义,追逐眼前的快感,培养自我表现的生活方式,发展自恋和自私的人格类型,这一切都是消费文化所强调的内容。”[4]现代年轻人认为夏洛克“傲娇”、“萌”的一面恰恰是这个定义所涵盖的。

与主角的丰满化相比,本剧的反面人物却显得分外简单。当然原著中的反派就很简单,可能也是因为他们出场很少的原因,都是很快出现很快被打败,没有花费笔墨对他们深挖掘。本剧对于这一点完全没有改动,虽然莫里亚蒂几乎出现在了每一集,他依旧反得很彻底,反派们没有道义和心理的负担,属于“每个童话都需要的老派的坏蛋”。这样的“单纯而充满梦幻味道”也出现在价值观上。

原著福尔摩斯系列小说中蕴涵着一种人道主义的主题思想,它宣扬了“惩恶扬善”和“天网恢恢,疏而不漏”的理想主义观点和理性思想。改编后的作品中依然是惩恶扬善,但却是有改变的,对于莫里亚蒂教授,原著中福尔摩斯认为“伦敦城中所发生的犯罪活动,有一半是他策划的,几乎所有未被侦破的犯罪活动,都是由他组织的”,“一想到像他那样的人如今还在伦敦街头横行”,“实在不能安心在安乐椅中无所事事”,[5]于是福尔摩斯主动出击,并对上门反击的莫里亚蒂说“为了社会公众的利益,即使和你一同毁灭,我也是很乐意的。”[6]《神探夏洛克》中夏洛克追踪莫里亚蒂,是在对方主动挑衅后,因为发现了一个旗鼓相当的对手,于是再也不用担心没案子可破,平淡生活中出现了绝好的刺激。原著中为了社会公众不惜与莫里亚蒂同归于尽的思想,到了本剧中,变成莫里亚蒂设计将夏洛克变成一个伪英雄,要使他身败名裂,并在楼顶吞枪自杀逼福尔摩斯跳楼自杀以保护哈德森太太、华生和雷斯垂德警官的人身安全,福尔摩斯将计就计,设计出几套备用方案利用假死从窘境中走出。没有了牺牲小我的崇高,没有了必死的决心,于是“公众不再需要灵魂的震动和‘真理’,它自足于美的消费和放纵——这是一种拉平一切、深度消失的状态,一种无需反思、不再分裂、更无所谓崇高的状态,这是消费文化逻辑的真正胜利”。[7]

《神探夏洛克》的改编无疑是成功的,年轻人尤其是大学生对这部剧的热力追捧,甚至带动了文学原著在学生中的普及。大学生正是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重要时期,那么这部剧在提供给年轻人尤其是大学生全新的感受,新鲜刺激的同时,带给了他们什么样可以沉淀反思的东西?在这个消费时代,艺术的主要功能不再是提升人的精神生活而成为供人休闲玩乐、纵情纵欲的对象。抵制和逃避都是无济于事的,无论是面对消费文化本身,还是大学生的教育,我们要更积极得面对引导,以期其向科学的、全面的、可持续的方向发展。

注释:

①林兮.21世纪银屏上的福尔摩斯 [J].西南大学学报,2012(10).

②曹顺庆,吴兴明.正在消失的乌托邦[J].文学评论,2003(3).

③柯南道尔.福尔摩斯探案集.晓阳译[M].时代文艺出版社,2001.

④徐雪婷.福尔摩斯小说的影视改编研究[D].苏州大学,2013.

⑤姚轶.《神探夏洛克》福尔摩斯在21世纪[J].东方电影,2011(03).

⑥迈克·费瑟斯通.消费文化和后现代主义.译林出版社,2000.

[1]转引自卢瑞.消费文化[M].张萍,译.南京:南京人学出版社,2003.44.

[2]陈晓明.消费文化的特征.中国文化报,1994-1-9.

[3]《福尔摩斯探案集》中《巴斯克维尔的猎犬》.时代文艺出版社,2001:467.

[4]迈克·费瑟斯通.消费文化和后现代主义.译林出版社,2000:165.

[5]《福尔摩斯探案集》下《最后一案》.时代文艺出版社,2001:198.

[6]《福尔摩斯探案集》下《最后一案》.时代文艺出版社,2001:210.

[7]曹顺庆,吴兴明.正在消失的乌托邦[J].文学评论,2003.(3).

猜你喜欢

华生夏洛克神探
家有“神探”
互文变奏的和弦:论雅各布森的《我叫夏洛克》
神探大作战
喷嚏神探
快车上的讹诈
神探虎斑猫
夏洛克·福尔摩斯怎样改变了这个世界
我夏洛克回来啦
聪明人
《福尔摩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