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主体间性教育观下高校外语教学改革措施初探

2014-02-05张春莉

枣庄学院学报 2014年6期
关键词:教育观客体外语教学

张春莉

(枣庄学院 外国语学院,山东 枣庄 277100)

2007年国务院下发的《国家教育事业发展规划纲要》中提出“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目标要求,全国的高校外语教学部门为实现这一目标进行了积极多样的改革与尝试。但在现行的以主体性教育观为指导的教学环境中,由于老师与学生分别处于主体与客体两个对立的位置,很难形成和谐交互的师生关系,导致高校外语教学陷入改革发展的 “滞后期”。要真正实现“十一五”提出的“切实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优化人才培养结构、造就和凝聚一支高层次创新人才队伍”[1]的教学目标,急需新型教育观念的引进。“主体间性”新型教育观的引进正是主体性教育观的存在缺陷与高校教育改革的迫切要求双重作用力下的产物。“主体间性”作为主体性扬弃基础上的产物,解决了主体性对客体的漠视以及“主客体二元对立”的自身局限性,为高校外语教学改革提供了新颖的教育视角,而其指导下产生的新型教学模式与学习模式为改革提供了强劲的推动力。

一、哲学基础:主体性→主体间性

我国教育界现行的主体性是“近代理性启蒙的产物”[2],于20世纪80年代由西方引入我国教育界。由于它对人主体能动性的重视与强调,在引进之初极大程度地促进了我国教学改革的步伐。经过90年代的蓬勃发展,在中国教育领域甚至达到了称霸的地位。但由于其本身的局限性,主体性教学也无可避免的陷入“主体性黄昏”。

主体性究竟为何必然为主体间性所取代,这要从它们的出处——西方哲学的发展历史说起。有关“人的地位”这一基本问题,西方哲学的发展史先后经历了三个阶段,即由前主体性到主体性最后发展为主体间性。近代以来,人类的认识论发展到本体性哲学阶段,中国的教育者也适时地将主体性教育——这一在当时西方教育界盛行的教育理念引入中国。而随着主体性哲学阶段向主体间性发展阶段的推进,原有的主体性教育理念也必将为更适合社会发展的主体间性教育理念所取代。

主体性认为:在主客关系中,主体与外界的关系是“主体”与“客体”的关系,任何主体以外的事物均被认为是主体认识、改造、或利用的对象。具体到大学外语教学实践中,师生之间的关系就被解读为“主体——客体”的关系。主体性教育观有两种基本学说,即单主体说和复合主体说。单主体说存在着两种极端的观点,一是以赫尔巴特为代表的“教师中心论”,二是以杜威为代表的“学生中心论”。 由于单主体说建构在“主客二元对立” 哲学基础上,破坏了教学过程的完整性,所以它指导下的教学实践会出现两极分化的现象,师生一方的主体性会极度张扬,而另一方则会被压抑和遮蔽。[3](P5)而为调和单主体说的极端化而提出的复合主体说把教师放在主导地位,而学生起主体作用。这一学说将教学活动分成了“教授”与“学习” 两个分过程。在“教授”过程中,“教师为主体,学生为客体” ,“学习”过程中“学生为主体,教师为客体” ,然后将两个过程粘合在一起。虽然这种解释乍听之下好像言之有理,但课堂教学过程中,教授与学习是同步进行,不可分割的。这一师生观试图用回避的方式把“教授”与“学习”分离开来,这种做法只会使教学过程静止僵化。[4](P176)

而主体间性从根本上彻底解决了这个问题。主体间性(inter-subjectivity),又称“交互主体性”, 最早是德国哲学家胡塞尔在20世纪的“交互主体现象学”中提出。主体间性指的是主体与主体之间的交互性、统一性及内在相互性。在教学这个不可分割的过程中,主体间性同时将教师与学生看作是两个或多个主体,“主体之间在语言与行动上相互平等、相互理解交融、双向互动与会话,这是不同主体间形成的共识,是不同主体通过共识表现出来的一致性”[5](P63)。这一方面既保证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与教师的授课主动性,又从另一方面激发了学生的反馈意识与教师的学习意识,大学外语教学的课堂上教师与学生之间形成了相互平等、相互沟通、相互促进的师生观。

总之,主体性哲学由于自身的局限性而备受质疑和批判,顺势而生的主体间性由于建构“在主体与客体的自然相互关系以及主体与主体的社会相互关系的基础之上”而成为取代主体性教育观、指引中国大学外语教学进行深化改革的新型教育理念。这正是哲学理论基础上的必然转变。

二、实践背景:滞后期→发展期

采用主体间性教育观,既是哲学基础上主体性必然为主体间性所替代的要求,也是实践基础上滞后期向发展期的转变。当前,我国社会主义改革和发展进入关键时期,社会上职业竞争愈发激烈,外语能力日趋成为求职者获得职位的一块敲门砖。面对激烈的竞争,多数高校学生将外语学习看作与专业课同等重要的科目。但当前的大学外语教学仍注重教师的单向灌输,对学生的个性与能力培养重视不够。外语教师在大学课堂上教授的生硬的课本知识与大学生以后的求职与工作并未存在较为密切的关联。很多学生将课本知识牢记脑中,在学校的期中、期末考试中获得较高分数,但当其求职或工作时,聘任单位就会发现他们的英语水平与其成绩单上的分数有着非常大的差别,也就是社会上俗称的“哑巴外语”。

在改革开放,市场经济和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的大背景下,社会、学校与学生三方均深切认知到外语能力的重要性,但现有的外语教学,无论是教学模式、教学内容,还有师生关系都无法达到现代社会的要求。虽然中国的大学外语教学已进行了几十年的积极改革与尝试,但仍无法满足社会发展对大学毕业生外语水平的需要。

新世纪大学外语教学面临着非常严峻的问题:提高大学外语教学的质量、使教学内容与学生外语能力的培养挂钩、促进每个学生在课堂上能力与自身知识结构的提高与转化、营造和谐的师生关系、调动每个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并带动教师的个人完善与提高。要解决这些问题,实现提高外语人才培养质量、优化外语人才培养结构、造就和凝聚一支高层次外语创新人才队伍的教育目标,急需新的教育理念的引进。

曾在20世纪90年代蓬勃发展的主体性教育观在新世纪推进中国大学外语教学改革方面逐渐出现力不从心的情况。究其原因,问题归于主体性本身的缺陷。“主体性从本质上说是活动主体在同客体的相互关系中所表现出来的功能特征,是活动主体区别于活动客体的特殊性。”[6]它是主客体发生关系时主体以“自我”为中心所表现出的能动性、占有性。在主体性教育观指导下的大学外语教学课堂上,“教师中心论”和“学生中心论”由于片面夸张地强调主体单向的作用与影响,将教师与学生放在了完全对立的两面,根本无法实现教学质量的提高,更别提“教学相长”这一理想目标。

不同于主体性中为企图调和师生间极端对立而提出的复合主体说,主体间性通过对主体性的扬弃,从根本上修复了主体性“主客体二元对立”的本身缺陷,将师生的教学活动重新定义:教师与学生是教学交往中平等的两个主体或多个主体,整个过程中不再有主体的无限张扬或客体的无限忍让,师生之间是彼此承认、相互独立、相互尊重的。而且师生之间抛弃以往的单向作用,改为交互的相互作用与影响,这才真正意义上实现了“教学相长”。 主体间性教育观的引进帮助高校外语教学脱离停滞期,进入迅速发展的时期。

三、改革措施:单向型→双向交互型

在哲学基础与实践背景的双重作用下,主体间性取代主体性成为大学外语教学改革的新型教育理念。而大学外语教学如何才能通过改革来摆脱滞后进入快速发展阶段,要由外语教学中教师教学模式、学生学习模式和师生关系的具体改革措施来实现。

在教学模式上,教师在大学外语教学中所承担的角色由以往的权威授课主导者转变为学生学习过程的监督与促进者,在教学过程中担负营造情境、观察教学过程、发现学生问题、辅佐帮助与总结评估的的职责。相应的,教学的重点也由单纯传授文本内容转为帮助学生发现知识,掌握规律,从而形成合理的知识、智力和方法结构。教学活动中的课程内容也不再只是单一的“文本课程”,如教学大纲、教材等,而转为“体验教学”,教师与学生共同体验感受,一起探寻新的知识。也就是说,外语教学一改过去主体性教学中教师向学生进行的知识与技能的单向传授,成为教师与学生这两个教学的主体与教材这个客体发生作用,意即教学过程演变为多个主体之间以会话为媒介相互影响、相互沟通、相互促进的过程。师生双方在和谐的教学过程中不断重新构建彼此原有的知识结构,认知水平和情感内涵。因此教学的目标由过去单一地掌握知识与技能转变成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方面的相互融合、共同提升。这正是高校英语教学中素质教育的具体要求与目标。

主体间性教育观下学生学习模式的改革创新呈现了多样化的发展趋势。

①情境模拟式:根据适当的教材与主题,教师营造相应的文化情景,设计学生的学习活动,引导学生模拟情景进行自主体验和相互交流,帮助学生在模拟实践的过程中自主获取语言知识与技能、掌握有效的学习方法、形成正确的价值观。

②归纳总结式:选择适当教学内容,按照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认知规律,教师引导学生通过分析归纳从而总结出语言知识与技能间的某些内在规律。这种总结学习法引导学生掌握归纳总结能力,提高学习效果,并可举一反三。

③专业实践式:要培养高素质的创新人才不能只靠课本知识的背诵记忆,而应在大学高年级通过组织学生到其专业对口的岗位进行专业实践。在此过程中教师要为学生提供可实际操作的实践方法和技巧,通过实践的历练,更好地帮助学生掌握语言技能。

上述三种改革后的学生学习模式虽然在安排与实际操作中存在很大的差异,但它们具有一个非常重要的相同特征,那就是关注学生的主动性。此特征从根本上解决了高校外语教学中学生主动性严重缺失这一难题。主体间性教育观下的高校外语教学过程中,教师摆脱了以往繁重的授课压力,成为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引导者和指挥棒。学生成为教学过程的主体,在教师指导、学习实践的共同作用下,不仅丰富了知识,掌握了技能,而且增强了学习能力,培养了正确的价值观。与主体性教育观下教师的一言堂相比,由主体间性教育观指导的高校外语教学的学习效果要好得多。教师教学模式与学生学习模式的变革既在内容上丰富了主体间性的理论框架,又为高校外语教学的改革提供了推动力。

哲学理论发展的新兴产物主体间性在新世纪引入我国教育界后,为急需发展变革的中国高校外语教学提供了摆脱发展滞后的方法。首先,主体间性顺应世界哲学发展历史,必然取代原有的主体性;其次,大学外语教学的现状决定了必须打破原有不平等的师生关系,利用主体间性营造和谐交互的新型师生观。可以说在哲学基础与实践背景共同作用下,主体间性教育观被适时的引入中国的高校外语教学。在主体间性教育观的指导下,高校外语教学改革的具体核心——教师教学模式、学生学习模式与师生观同时发生了由单向式到交互双向式的转变。以往大学外语课堂上教师单向的填鸭式教学变成了教师提供情境,通过学生自身的体验与参与,实现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充分发挥,师生之间通过交互性对话,进行积极有效的沟通,提高了教学效果。主体间性视阙下高校外语教学具体模式的改革推动了 “十一五” 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优化人才培养结构奋斗目标的实现。

[1]《国务院批转教育部国家教育事业发展“十一五”规划纲要的通知》国发〔2007〕14号,《国家教育事业发展“十一五”规划纲要》.

[2]冯建军.主体教育理论:主体性到主体间性[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2006,(1).

[3]郭浩.主体间性:师生关系的新视角[J].广西教育学院学报,2007,(1).

[4]张俭民,肖云龙.主体间性:师生交往关系的本质属性[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6,(11).

[5]尤肖南.试论英语教学中的主体间性[J].高等函授学报(哲社版),2006,(19).

[6]尹艳秋,叶绪江.主体间性教育对个人主体教育的超越[J].教育研究,2003,(2).

猜你喜欢

教育观客体外语教学
社会公正分配客体维度与道德情绪的双向互动
罗杰斯人本主义教育观对项目化学习的发展意义
从震旦到复旦:清末的外语教学与民族主义
浅议犯罪客体
浅议犯罪客体
浅谈如何用科学教育观培育孩子
The Book Review of Methods of Critical Discourse Analysis
基于“学为中心”教育观的“5.2分式的基本性质”教学探索及反思
The Connection Between “Wolf Child” Story and “Poverty of Stimulus” Argument
浅谈知识产权客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