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课程开发与资源建设浅谈
2014-02-05赵晓波
◆赵晓波
微课程开发与资源建设浅谈
◆赵晓波
如今,微课程这个名词在各种教学活动、比赛中越来越多的出现。从实践经验出发,谈谈微课程制作过程与方法,以及微课程资源建设。
微课程;录屏;资源库
如今,微课程这个名词在各种教学活动、比赛中越来越多的出现。“微博”“微信”“微视频”等诸多微功能,不仅给传统的互联网应用带来了巨大的冲击,在教育领域也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对微课程的理解是:教师自行开发、时间在五分钟左右的微小课程。它源于教师的教育教学,讲解一个知识点,这个知识点,可以是教材解读、题型精讲或作业题等,也可以是方法传授、教学经验等技能方面的知识讲解和展示。微课程为教师所需,为教师所用,解决了在教学中要反复为不同学生讲解同一知识点的过程难点,实现了一对一教学。微课程是一种工具,也是教师成长的新方式。
微课程通过积少成多、归纳整理,可形成学校自己的校本课程和资源库带来方便。这里从个人的实践经验与条件出发,谈谈微课程制作过程与方法及资源建设。
1 微课程制作前的准备
硬件准备制作微课程需要有可以录像的设备,可以是带摄像头的电脑,可以是智能手机。还需要有录音的设备——话筒,如有手写需要还要准备手写板,或是一支笔一张纸。
软件准备PowerPoint2007、屏幕录制大师或Camtasia Studio可任选一款录屏软件。
内容准备
1)微课程受众定位的明确:微课程作者需清楚微课程受众的年级段,采用适合该年级段的相关定理、定律、词汇讲解。
2)微课程情景定位明确:因为微课程是一对一的教学而非一对多,所以在讲解时不应出现“你们”“大家”“同学们”这样的词汇。
3)微课程中运用的知识准确:在微课程里不允许有知识性的错误或有误导性的描述。
4)微课程中知识点、题目讲解不可以照本宣科,如果是这样,则微课程就没有意义了;对现有的知识的表述应该有自己的理解,而不是罗列照搬课本上的知识,否则微课程起不到很好的解惑作用。
2 微课程制作介绍说明
PowerPoint2007及以上版本的软件该软件是教师们最熟悉的一款软件,易于上手。制作微课程课件需要注意的一些问题和设计原则:
1)少运用花哨的动画效果,这可能会分散学生的注意力;
2)如果确实需要用图片,要选择与本知识点相关的图片,不要使用无关图片,否则也会影响学生吸收知识的效率;
3)不要在语音讲解时再配以字幕,这样也会分散学生的注意力;
4)颜色搭配:一般来讲,色彩太多,会影响学生学习注意力,所以,一般用黑色和白色,一般不超过3种颜色;
5)文字要简洁,一页中不要罗列很多文字。如果必须要用很多文字,需要将页面布局设计好。
Camtasia Studio录屏软件这是一款录、编一体的视频处理软件,使用简单、操作方便,是微课程录制较好用的一款软件。
3 微课程制作流程
使用PowerPoint录制微课程的方法将所有内容在PowerPoint中都设计保存好了以后,便可以录制微课程。
单击“幻灯片放映”下的“录制幻灯片演示”,“从头开始录制”,在弹出的对话框中选中“幻灯片和动画计时”,“旁白和激光笔”两个复选框,单击“开始录制”。
这时可以对着话筒边操作幻灯片,边讲解,在录制过程中,在当前幻灯片停留多长时间,转成视频后,也会停留相应时间。
录制完后,每一页幻灯片都会有一个声音的文件,可以试听,检查有无错误,录制有问题的内容,可以删掉该声音文件重新录制当前页,无需全部重新录制。
最后进行转换为视频的操作另存为,存成.wmv格式文件即可。
使用Camtasia Studio录制微课程的方法在这里重点提一下“录制屏幕”按钮,可以用“选择区域”自定义来调整录屏大小,让它刚好为PPT课件显示大小,这样可以避免后期制作时的麻烦。
点击软件上的“Audio”按钮,测试声音,并调整音量,降低录音时的噪音。
实践经验:录制时要选择一个安静的环境,最好有一个单一的背景,录音时可将话筒上包一层布,这样可以避免噪音。微课程录制尽量一气呵成,如果在录制过程中出现错误,只需要对出错处改错重录一次,后期可方便剪辑。
如果视频需要剪辑,将时间轴上的滑块拖动到相应的位置,然后点击剪辑按钮,可将视频分为两段,选中不需要的那段删除。
以上步骤都完成后,可以预览一下,如果没问题,则可生成视频。
当然,本文提到的只是制作微课程的基础软件要求,仅是熟练应用这些软件,还不足以制作出一个好的微课程,好的微课程必须是教师找出好的切入点,用独特的视角,深入思考,选择正确教学策略,注重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创造性思维能力;能根据教学需求选用灵活适当的教学方法;这样制作出来的微课程才是一个好的微课程。
4 微课程资源库建设
微课程是一种重要的教学资源。微课程对于教师来说,课堂不再局限在教室,可以随时进行教学活动。微课程对于学生来说,它实现了学生自主学习、个性化学习,学生自主选择性强,实现了一对一教学。但是对学科而言,并非所有学科或是知识点,都适合进行微课程教学,需要按实际需求进行制作,而不是将所有的内容全部制作成微课程。教学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是师生互动,微课程也是这样,所以在制作微课程时,老师要通过提问来促进学生的思考。
微课程资源库的建设在硬件的建设之外,一个重要的环节笔者认为是软件微课程的收集整理,形成资源,才可能提供服务,方便教与学。微课程资源库的规划建设要充分考虑便于师生随时随地浏览查询;学生能方便的通过网络进行自学。一个好的微课程资源库应该能够方便地、快捷地进行信息检索,任课教师可以自行方便地添加资源,微课程种类多而不杂,十个精品微课程远比一百个参差不齐的微课程对学生更加有益。
对于学校来说,整理好微课程,形成教育资源库,是非常有必要的。这需要学科教师共同选择制作微课程的点,编写脚本,制作微课程,最终形成系列微课程,并将其放到网络中,提供给学生学习。参与制作的教师根据自己的特长进行选题、制作、评价、上传,只有这样,微课程及资源库才会真正的发挥作用。
学校要制定微课程的审定标准,并在制作之前对参与制作的教师提供相关培训。另外,还要考虑到资源库的容量,对上传微课程文件大小、格式,片头的规定,文件的命名,虽然看起来都是小问题,但是如果在制作前已经规定好,那么后期管理起来,会容易很多。学校需要选择认真、负责的教师,对微课程资源库进行管理,管理员应该每天上网查询是否有新的资源,并按照定制的微课程审定标准对这些资源进行审定,确定采用或删除。
在“微”环境中,微课程是一种新兴事物,它给学生提供了另一种新的学习平台,改进了传统课堂的教学方式,也满足了学生个性化的学习。
[1]张静然.微课程之综述[J].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012(11)∶19-21.
[2]黄烨.“微时代”下的“微课”浅析[J].科技,2013(10)∶259.
[3]梁乐明.微课程设计模式研究[J].开放教育研究,2013(2)∶65-72.
[4]郑军.微型学习视频的设计研究[J].中国电化教育,2012(4)∶21-24.
G434
B
1671-489X(2014)17-0058-02
10.3969/j.issn.1671-489X.2014.17.058
作者:赵晓波,二级教师,东营市胜利锦华小学信息中心主任,研究方向为信息化教学方面研究(2570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