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化让信息技术课堂充满张力
2014-02-05李龙英
◆李龙英
作者:李龙英,苏州市吴江区屯村实验小学(215200)。
信息技术是一门基础性的工具课,它直接为学生将来的学习、工作与生活打基础。因此,信息技术教学更应注重生活化。如何在教学中融入学生生活经验和实践,让信息技术课堂更显张力,更有活力,更好地实现“提高学生信息素养”,这一信息技术课堂的学习目标。
1 生活化,添加了课堂教学的情趣度
选择学生身边的、熟悉的事物作为学习的切入口,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调动学生的求知欲。
案例1:四年级“编辑文本”一课中文字的修饰教学片段师:(上课开始)请一位同学上台作自我介绍。
生:我叫张一秋。
师:如果你吃胖了,你叫什么?
生:我叫张一秋。
师:你长高了,你叫什么?
生:我还是叫张一秋。
师:你穿上红衣服,叫什么?穿上绿衣服,叫什么?
(学生好奇:老师葫芦里卖什么药?)
生:我依然叫张一秋。
师:不管如何变,张一秋同学仍然叫张一秋。下面老师给大家一个文本,有好多“变”字。请想办法把这些“变”变成不同颜色不同大小不同形状的“变”,让我们一起“变变变”。
从人的外貌、打扮导入文字的修饰,使课堂教学有情有趣。这样生活化的新课导入迅速引起学生的认知共识,调动学习的积极性,从而使学生自然进入最佳的学习状态。
2 生活化,促进了学生思维的活跃度
小学生形象思维相对活跃,抽象思维较弱,在学习倾向和接受能力上比较适合贴近生活、与他们已有的经验相关的学习内容。“学则须疑,疑则引思。”在进行新课的过程中,教师要精心创设生活化的探究式情境,巧妙设疑,在不断揭示和解决教材内容与学生的认知技能差异的过程中激发学生探疑的兴趣,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
案例2:三年级“复制与粘贴图形”教学片段
教师边放映动画,边讲述龟兔赛跑故事新编:兔子和乌龟互帮互助,同时到达目的地,但奖杯只有一个,怎么办呢?学生议论纷纷:再画一个;一个奖杯刻上两人姓名;可以复制……
师:同学们的主意很好,今天我们学习11课“复制与粘贴图形”。下面请同学们仿照书本操作要领,让一个奖杯变成两个奖杯。
学生小组协作,探究操作,教师巡视个别指导;学生演示,讲述操作步骤,教师点拨难点,同时板书;学生完成对奖杯的复制与粘贴,为兔子与乌龟颁奖。
“龟兔赛跑”是学生非常熟悉的故事,竞赛、发奖是学生生活的一部分。“兔子和乌龟同时到达目的地,但奖杯只有一个,怎么办呢?”笔者有意识地将“疑”设在学习新旧知识的矛盾冲突之中,使学生在“疑中生奇”“疑中生趣”,激发探疑的强烈欲望。学生在探疑中积极思维、动手尝试、相互交流,学会复制和粘贴图形,掌握了操作技能。
“教学是一门艺术,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知识的才能,而在于激励、唤醒、鼓励。”垃圾分类是学生日常生活中的常识,游戏是学生的最爱。“明明答对了,却显示‘你答错了’。”“我按‘开始游戏’,还没有玩,已经说我‘通关’了。”……在玩游戏中出现富有趣味性和挑战性的问题,学生的疑问太多了。为解决问题,学生找原因求对策,认真思考,大胆尝试,终于成功地自制了垃圾分类闯关游戏,精神上得到满足感,从而激发出更高的学习热情,纷纷利用课余时间制作各类竞赛闯关游戏。
生活化的问题能更好地调动学生主体参与的意识和学习的积极性;解决问题的过程不仅使学生学习了新知识,掌握了新技能,更是学生积极思维的活动过程,从而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
3 生活化,提升了课程之间的整合度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是我国面向21世纪基础教育教学改革的新视点。在小学信息技术课教学中,根据学生的学习生活,利用语数英等教材资源,设计综合化的教学内容,将其他学科的内容整合进来,促进和实现多学科之间的真正联合。
案例3:在“复制与粘贴图形”巩固练习中设计“线段组合”小游戏
师:有五条不同长度的线段:1厘米、2厘米、3厘米、4厘米、5厘米。你能用这些线段组成1分米长的线段吗?看谁速度快、方法多。
学生操作,组合线段,教师巡视个别指导。学生回答了好多拼接方法,在练习中熟练了信息技术“复制”“粘贴”“拖动”技能,加深对厘米、分米的认识,进一步感知线段概念,整合了数学知识。
再如每节课开始五分钟是常规训练——打字练习,但打字软件中原有的文章不切合学生实际,学生为打字而打字。笔者结合学校开展的经典诵背,把各年级要求背诵的诗词导入打字软件,学生目标明确,兴趣浓厚,在提高打字速度中背诵诗词,在诗词背诵中提高打字速度。实践证明,把信息技术和其他学科知识有机融合在一起,形成教育的合力,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4 生活化,扩大了技能应用的自由度
“学以致用”,让学生感受到学习并非枯燥无味,而是丰富有趣,与自己的生活息息相关的。从学生生活需要中设计教学任务,鼓励学生灵活应用信息技术技能,创作出具有个性的作品。
案例4:三年级“修饰图形”巩固练习教学片段
学校开展“劳动最光荣”照片展示,课前笔者到班级收集好照片,以备上课用。教学时,教师首先出示照片,学生看到自己的、同学的照片很兴奋,有的欢呼起来。
师:照片很美,我们要是给照片加上标题就更好了。还有能不能把照片中的人物的姓名告诉大家呢?
学生挑选喜欢的照片,有的用文字工具,有的用喷枪,有的用铅笔,写出了五颜六色、大大小小的标题、姓名。
教师没有指定工具,没有规定字体的大小、颜色、种类,没有统一的要求,恰恰放开了学生的手脚,学生能自由地应用技能创作出五彩缤纷的作品。
笔者在教学中细心捕捉学生生活中的点滴小事,哪个班的文化园地要重新布置了,让学生设计字体,设计园地的花边;哪个班开展读书活动,进行“好书推荐”电子报比赛,优秀作品展出;去常州恐龙园游玩,玩之前做介绍恐龙园的幻灯片;教师节到了,指导做电子贺卡……使学生能用已有的本领,在学习中体验生活、理解生活,最后将学习的结果融入生活、用于生活、点缀生活。
陶行知先生说:“没有生活做中心的教育是死教育。”信息技术课作为一门实践性强的学科,教师要善于做教学研究的有心人,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创设一个个生活化的问题、任务,激励学生主动探究,让信息技术课堂成为充满张力、洋溢激情的课堂,成为学生共享发展愉悦的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