荀子“法后王”说辨析
2014-02-05张立翔
张立翔,王 军
(1.南京市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综合处,江苏南京 210002;2.江苏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江苏镇江 212003)
众所周知,王在古代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何谓王?《说文解字》云:“王,天下所归往也。”[1]在儒家看来,真正的王应该是“有位并有德(道)”的,而衡量是否有德(道)的标准就是礼乐,所以,王道政治就是礼乐政治。春秋以来,天下无道,孔孟儒家提倡“法先王”,然而,在《儒效》中,荀子提出“法后王,一制度”[2]132的主张。荀子的理由是:“礼莫大于圣王。圣王有百,吾孰法焉?故曰:文久而息,节族久而绝,守法数之有司极礼而褫。故曰:欲观圣王之迹,则于其粲然者矣,后王是也。彼后王者,天下之君也;舍后王而道上古,譬之,是犹舍己之君而事人之君也。故曰:欲观千岁,则数今日;欲知亿万,则审一二;欲知上世,则审周道;欲审周道,则审其人所贵君子。”[2]73既然“百王之道,后王是也”[2]40,所以“法贰后王谓之不雅”[2]156。荀子总结道:“凡成相,辨法方,至治之极复后王。”[2]534荀子的这一主张似乎与孔孟儒家“法先王”的传统相抵触。那么,荀子所说的“法后王”究竟是何用意?如何看待荀子的“法后王”与孔孟主张的“法先王”之间的关系?本文拟对此问题作一探讨。
1 荀子所说的“后王”乃“理想之王”
学界对荀子“法后王”存在许多说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1.1 “后王”是“当今之王”“当时之王”“近时之王”
此说肇始于司马迁,“法后王,何也?以其近己而俗变相类,议卑而易行也。”[3]第一个为《荀子》作注的杨倞也持此论,“后王,近时之王也。”[4]179这也是学界比较通行的看法,杨荣国则直接认为荀子所说的法后王“就是要效法当时的秦国”[5]。杨荣国所论,显然不合荀子本意,因为在荀子眼中,秦国不仅不是应当效法的对象,而且连“五霸”都比不上,荀子云:
齐之技击,不可以遇魏氏之武卒;魏氏之武卒,不可以遇秦之锐士;秦之锐士,不可以当桓、文之节制;桓、文之节制,不可以敌汤、武之仁义[2]301。
不仅如此,荀子还有直接批评秦国的言论:
秦四世有胜,諰諰然常恐天下之一合而轧己也,此所谓末世之兵,未有本统也[2]312。
荀子的“法后王”显然不能等同于“法秦国”,但“后王”确实有时间在后的意思。
1.2 “后王”即“周文王、武王”
清人刘台拱、王念孙均持此论。钱大昕云:“孟子言先王,与荀所言后王,与孔子从周之义不异也。”又说,荀子之所以称孟子所言之“先王”为“后王”,原因在于:“方是时,老庄之言盛行,皆妄托于三皇,故特称后王,以针砭荒唐谬悠之谈,非谓三代不足法也”[6]。冯友兰所说与钱氏相近:“荀子言法后王;孟子言法先王,其实一也。”“荀子所以以‘周道’为后王之法者,本书(《中国哲学史》——作者注)上文谓当春秋战国之时,旧制度日即崩坏,当时贤哲有拥护旧制度者,有批评或反对旧制度者,有欲另立新制度,以替代旧制度者。此诸贤哲于发表其主张之时,一方面言之有故,持之成理;一方面又各托为古贤圣之言以自重,庄子所谓重言是也。孔子拥护周制,故常言及文王周公。墨子继起,自以为法夏而不法周,特抬出一较古之禹以压文王周公。孟子继起,又抬出更古之尧舜以压禹。老庄之徒继起,则又抬出传说中尧舜以前之人物,以压尧舜。在孟子时,文王周公尚可谓为先王,‘周道’尚可谓为‘先王之法’。至荀子时,则文王周公只可谓为后王,‘周道’只可谓为后王之法矣。”[7]郭沫若也认为荀子“法后王”与孟子“尊先王”毫无区别[8]。骆绍宾则给出了四个理由:“一曰隆礼之后王,二曰圣之后王,三曰当时所君之后王,四审周道以知后王。”[9]84马积高认为:“‘后王’主要指周之圣王,然亦可包括尧、舜以来之圣王,尧、舜以前则为他所不道。”“所谓法后王实际是法其所师承的儒学传统,……不过是略师其意,为其重群分、贵礼义之说张目而己。”[9]85-86任继愈也认为:荀子的“后王”包括文、武、周公和孔子[10]。此说的关键即将“后王”解释为“尧舜以来之圣王”,那么,荀子的“后王”与孔孟的“先王”确实就是一回事了。这种观点的一个重要依据是荀子对“道贯”的论述,荀子云:
百王之无变,足以为道贯。一废一起,应之以贯。理贯,不乱。不知贯,不知应变。贯之大体未尝亡也[2]359。
从这段论述看,荀子十分强调古今一致的“贯”,即不变,既然有不变之道,所以说荀子之后王即“尧、舜至周文王、周武王的贤王”没有太大问题。这种观点在港台学界乃至海外很有影响。但这种观点显然忽略了“后王”具有时间在后的意思,并且把问题说得太实。
1.3 “后王”乃有位或无位的圣人,即“理想之王”
此说肇始于章太炎,“荀子所谓后王者,则素王是;所谓法后王者,则法《春秋》是。”[11]在章太炎看来,“素王”也就是孔子。但将素王或“理想之王”仅仅解释为孔子,似乎太狭隘。梁启雄进一步阐发了此论,“后王,未详;似是指总汇‘百王’‘圣王政教’之迹的‘君师’,是一位理想的‘德才兼备’的、有位或无位的圣人——王或素王。”[12]持此观点者,往往依据“周,至也,遍也,备也”[13],而将“周道”释为“周遍全备之道”,并以“孔子仁知且不蔽,故学乱术,足以为先王者也。一家得周道,举而用之,不蔽于成积也”[2]453和“方其人之习君子之说,则尊以遍矣,周于世矣”[2]11为内证。从上下文看,将“周道”释为“周遍全备之道”“至道”“理想之道”是可以的。从理论上讲,后王、先王都应该是“理想之王”,但在实际操作层面,极具务实精神的荀子必然要考虑“理想之王”的具体所指,否则荀子也不会特别提出要“法后王”。荀子云:
4)同一品种水稻在不同的含水率下各部分之间的连接力也不相同,如垦鉴稻6号籽粒的含水量增加,粒穗连接力并不一直降低,而是到一定阶段后,随含水量增加,粒穗连接力也增加,变得难以脱粒。而像长香粘水稻随着含水率的升高,各部分之间的连接力呈下降趋势。
五帝之外无传人,非无贤人也,久故也;五帝之中无传政,非无善政也,久故也;禹、汤有传政而不若周之察也,非无善政也,久故也。传者久则论略,近则论详。略则举大,详则举小。愚者闻其略而不知其详,闻其详而不知其大也。是以文久而灭,节族久而绝[2]75。
这与孔子“夏礼,吾能言之,杞不足征也;殷礼,吾能言之,宋不足征也”,“周监于二代,郁郁乎文哉,吾从周”[14]的精神是一致的。但这种观点也忽略了“后王”具有时间在后的意思,并且认为荀子的“周道”不同于孔子的“周代文武周公之道”,也是不太合理的。实际的情况可能是:在现实的层面,荀子说的“周道”既是“周遍完备之道”“至道”,又是“周代文武周公之道”。
1.4 “后王”是“守成之王”
持此观点的代表是刘师培,“后,继体君也,盖开创为君,守成为后。开创之君,立法草创,而成文之法,大抵定于守成之君,如周之礼制,定于周公、成王是也。荀子所言后王,均指守成之主言,非指文、武言也。”[4]179-180具体而言,“后王”就是周文王、武王之后,当今之王以前西周时代的贤王[15]。这种观点的缺点也是太实。
王廷洽认为:“‘法后王’就是为后王立法,这个‘立法’不是指法律,而是指确立大一统的思想体系,也就是为大一统社会服务。”[16]这里,将“法”解释为“立法”,似乎比较牵强。
综上所述,荀子所谓“后王”,应该是儒家的“理想之圣王”,在现实的层面,还应该是时间靠后,比较容易效法的“近时之王”,但绝对不是当时的秦国之王。
2 荀子的“法后王”并非历史进化论
对荀子所说“后王”的不同理解,导致了对“法后王”意义的争论。关于荀子“法后王”意义最大的争论是荀子有无历史进化论的倾向。所谓历史进化论,即认为人类历史是不断向前发展的,类似于生物会不断进化一样。它是达尔文进化论在社会历史领域的重要体现,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说是近代中国人普遍认可甚至赞许的观点。近代以来,很多学者主张荀子有历史进化论倾向。蔡元培云:“荀子知世界之进化,后胜于前,故其理想之太平世,不在太古而在后世。”[17]冯契亦云:“虽然荀子没有法家那样的历史进化观念……但应该说荀子这种‘以今持古’的观点是进步的。”[18]郭志坤也说:“荀子的变化观最为光辉的部分在于认为社会是发展的、向前的。”[19]并以“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2]1为证。也有持不同观点的,如胡适认为荀子是不主张进化论的[20]。相比之下,胡适的观点更可取些,这从荀子对“法后王”与“法先王”的论述中可见一斑。荀子云:
不闻先王之遗言,不知学问之大也[2]2。
将原先王,本仁义,则礼正其经纬、蹊径也[2]11。
法后王,一制度,隆礼义而杀《诗》、《书》;其言行已有大法矣,然而明不能齐法教之所不及、闻见之所未至,则知不能类也;知之曰知之,不知曰不知,内不自以诬,外不自以欺,以是尊贤畏法而不敢怠傲:是雅儒者也。法先王,统礼义,一制度,以浅持博,以古持今,以一持万;苟仁义之类也,虽在鸟兽之中,若别白黑;倚物怪变,所未尝闻也,所未尝见也,卒然起一方,则举统类而应之,无所儗祚;张法而度之,则晻然若合符节:是大儒者也[2]132。
荀子认为,大儒是高于雅儒的,而大儒“法先王”,雅儒“法后王”,所以“法先王”比“法后王”的境界更高。既然荀子从不否定“法先王”,而且认为“先王”的层次更高,因而很难说荀子有历史进化论的思想。
荀子非但不主张历史进化论,而且有明确的“复古”思想,这主要体现在荀子的“王制理想”中。荀子云:
王者之制:道不过三代,法不贰后王;道过三代谓之荡,法贰后王谓之不雅。衣服有制,宫室有度,人徒有数,丧祭械用皆有等宜。声,则非雅声者举废;色,则凡非旧文者举息;械用,则凡非旧器者举毁。夫是之谓复古。是王者之制也[2]156。
这里,荀子明确提出了“复古”之说。也就是说,荀子非但不认为“今”就一定胜过“古”,而且有“古”胜于“今”的倾向。因此,主张荀子的“法后王”是历史进化论的观点是今人过于牵强的解释,并不符合荀子思想的实际。
3 荀子“法后王”并不排斥“法先王”
荀子一方面主张“法后王”,另一方面也重视“法先王”,那么,两者之间究竟是何关系?一种观点认为荀子的“法先王”或“法后王”均构不成一个理论命题,前后矛盾,混乱不堪[22],还有人认为荀子在先后王的效法上也有些摇摆不定[23]。如何理解荀子这种看似矛盾的主张呢?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加以分析:
首先,人的思想并不是静止的,而是不断发展的。今本《荀子》并非一时之作,或者说,在荀子漫长的一生中(荀子活了98岁左右)思想发生转变是极其正常的。我们可以这样理解:在早期,荀子怀抱理想,主张“法先王”,而在经历了诸多挫折之后,发现“法先王”的要求太高,于是又提出了“法后王”的主张。
其次,一个人的思想内部有矛盾也是正常的,并非每个思想家的思想都是前后完全一致的。这种看似不一致之处,在一定程度上确实是缺点,但也未必不是优点,因为这样就给后人解释其思想留下了更多的空间,而这也是思想家为解决问题提供的更多方案。再退一步说,思想家将这种矛盾呈现出来,也为后人思考提供了可资借鉴的思想个案。因此,我们没有必要去批评思想家的这种不圆融之处。
最后,这种“矛盾”“混乱”有可能是我们没有真正理解思想家的本意。笔者一直有个观点:任何流传到今天的重要思想,在理想层面的问题都是不大的,只是在如何将理想变为现实的问题上有差异;并且,当初思想家提出的解决问题的对策也许并不是像今天我们认为的那样荒谬,只是时代变迁将很多条件都改变了。这种情况甚至在自然科学那里也是如此的。
明白了以上的道理后,我们认为,荀子的“法后王”与“法先王”之间并不矛盾,而且荀子的立场也十分明确:从理想层面看,无论“先王”还是“后王”都是“理想之王”,都是效法的对象,只是层次上有所差别;从现实层面看,“法后王”显然比“法先王”容易,并且,“法后王”的最终目的还是“法先王”,两者之间是一致的。因而对荀子思想中所谓“复古”与“变革”之间的矛盾也就容易理解了,因为,在荀子那里,“法后王”只是手段,“法先王”才是最终的理想。无论先王后王,都应该是圣王,这是就理想状态、应然层面而言的,而并非纯粹史实意义的说法。但荀子提倡“法后王”,尽管主观上是为了“法先王”,但这在“客观上将‘后王’推到了历史的前台,将‘先王’推到了后台,对长期以来的崇古风气确是一个冲击”[24]。总之,荀子“尊先王而法后王”[4]1,是面对变化了的现实所做的一种变通。
[1]许慎.说文解字[M].北京:中华书局,1963:9.
[2]张觉.荀子译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
[3]司马迁.史记[M].北京:中华书局,1959:686.
[4]王天海.荀子校释[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
[5]杨荣国.简明中国哲学史:修订本[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3:87.
[6]钱大昕.十驾斋养新录[M].北京:商务印书馆,1937:427-428.
[7]冯友兰.中国哲学史:上卷[M].北京:中华书局,1961:353-354.
[8]郭沫若.十批判书[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4:202.
[9]马积高.荀学源流[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
[10]任继愈.中国哲学发展史:先秦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3:675.
[11]章炳麟.訄书:原刻手写底本[M].北京: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4.
[12]梁启雄.荀子简释[M].北京:中华书局,1983:52-53.
[13]李学勤.周易正义:标点本[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341.
[14]杨伯峻.论语译注[M].北京:中华书局,1980:26-28.
[15]廖名春.荀子“法后王”说考辨[J].管子学刊,1995(4):18-22.
[16]王廷洽.荀子答客问[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222.
[17]蔡元培.中国伦理学史[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21.
[18]冯契.中国古代哲学的逻辑发展[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3:264.
[19]郭志坤.荀学论稿[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出版社,1991:110.
[20]胡适.中国哲学史大纲[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225.
[21]杨柳桥.荀子诂译[M].济南:齐鲁书社,1985:9.
[22]刘泽华.先秦政治思想史[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1984:417.
[23]杨向奎.中国古代社会与古代思想研究[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62:240.
[24]廖名春.荀子新探[M].台北:文津出版社,1994:172.